第三章 玉佩
字數:4758 加入書籤
A+A-
門外,大師兄的腳步聲漸漸遠去,天明這才坐立起來,靠在了床頭的牆壁上。他擦了擦頭上的汗水,這才如釋重負的長出一口氣。
“又做噩夢了。”他心裏暗自想道。
他並知道自己為什麽會做這樣的噩夢,難道是曾經的經曆麽?可是他從小便生活在昆吾山上,從來沒有下過山,更別說經曆或者見過什麽殺戮了。難道真是如林中子所說,修煉過於急切,心魔附體的征兆麽?天明使勁兒搖了搖頭,似乎是想要將這種想法從腦袋裏甩出去。
隻是,有些事,便是刻意想要去忘記,卻往往不能如意。
一種莫名的情緒縈繞在他心頭。像是傷心難過,又仿佛是往事重提。讓他感到一陣陣的煩躁,他不由得抬起右手,輕輕地敲了幾下自己的腦袋,想要從這種別樣的情緒裏走出來。
片刻後,他停止了敲擊,看起來似乎也好了些許。
突然,他像是想到了什麽,伸手在枕頭下一陣摸索。倏忽間,竟是從枕頭下麵拿出了一塊淡huáng sè的玉佩。世間玉石,顏色大都是綠色,也有其餘顏色,比如紅色,而這塊玉佩居然是淡huáng sè,卻是比較少見的了。
天明仔細端詳著這塊玉佩,不知道為什麽。每次他做噩夢的時候,隻要望著這塊玉佩,心裏總會感到莫名的平靜,心境也特別祥和。這塊玉佩仿佛便是世間最溫柔的事物,撫慰著他的身體,也安慰著他的心靈。
玉佩並不大,但是兩麵卻各自有一副雕刻。正麵是一條五爪金龍,而背麵則是一隻火紅的鳳凰,一龍一鳳雕刻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仿佛裏麵真的就是兩條活生生的生命,而不是冰冷的雕刻。
而龍與鳳,似乎也寓意著龍鳳呈祥,倒像是男女新婚的定情信物一般更多些。
他曾經問過林中子這塊玉佩的來曆,林中子隻說不知道,隻知道遇到他時,這塊玉佩已經在他的身上了。推斷說這玉佩大概是天明父母留給他的。
天明心裏無限憧憬,“這不會是我的父母的定情信物吧?隻是不知道為什麽他們不要我了呢?”
念及此處,天明心裏一陣失落,剛剛好了一些的心情又被這個思緒給影響了。
從小到大,他都沒有見過自己的父母,不知道他們的名字,不知道他們的模樣,是美是醜,是老是少,更不知道他們在哪裏,是生是死。這樣的感覺,實在是太不好受。
別的小孩此刻的年紀,正是依偎著父母的時候,享受著父母的寵愛。而他呢,從小到大,每天都是枯燥無味的修煉。除了修煉之外,還是修煉。
最親近的人,除了師傅,也便隻有幾個師兄了。也還好有師父師兄的關愛,才能讓他活到至今。但這種感情,遠不能和父母親情相比,畢竟血濃於水,不是輕易就能夠化解的。
所以,他內心非常渴望能見到父母。這也是他這些年努力修行的原因,他希望自己修為足夠強大了,就可以去尋找他的父母了。
而這塊玉佩,作為父母留給他的唯一的物品。對他而言,也有著無與倫比的意義。
天明望著手裏的玉佩,一時竟是癡了。仿佛從這玉佩裏,看到的父母的身影,以及他們的模樣。
他們是那麽和藹慈祥,善良美麗,隻是一切終究是鏡花水月,隻是他自己幻想罷了。
許久,他才收回目光,重新將玉佩小心翼翼地放到了枕頭下。
他走下床,輕輕huó dòng了一下休息了一個晚上的身體,嘴裏喃喃道:“該出去走走了。”說著,走到了門口,輕輕推開了房間門,初升的陽光,散發著金色的光芒,傾泄在他身上,他竟覺得有些刺眼,一時睜不開眼睛了。
######
紫霄宮位列四門之首,門下弟子近千,都居住在昆吾山頂的五座山峰裏。
據說昆吾山曾經叫做昆五山,便是因為山頂的五座山峰而得名。但是創立紫霄宮的紫霄真人覺得五字不好,又因為他當時創派以及帶領人族將妖族趕到南方,一舉確定了人妖兩族南北對立的局麵等功績,便將五字改做了吾字。而這個吾,自然就是指的他自己了。
五座山峰,根據五行而命名,這是紫霄真人沒有改變的。因為五行中土主中央,所以最中間的一座,便是林中子以及他的弟子所在的土艮峰,這裏也是五座山峰裏地位最高的。
因為這裏不僅是掌門人的居住地,還修建有紫霄宮最為龐大的建築,也就是門中長老弟子集會議事的地方————紫霄殿以及紫霄殿下麵不遠處的廣場。當然,還有曆代祖師的祠堂等等。
紫霄宮長老眾多,但是始終隻有包括掌門人在內的九位長老收徒傳道。其一是因為紫霄宮長老大都醉心於修行,無心收徒。其二便是因為這是紫霄真人傳下來的規矩,後人自然也不敢違背。
本來,除了掌門人及其弟子是獨居一峰,其餘長老都是兩兩組合。曆來都是如此,不過到了林中子這裏卻生了一點小意外。因為道真師太怪異的脾氣,和不少長老關係並不好,其他長老都不願意與她同在一峰。紫霄宮所有長老裏,她也就隻聽林中子的話,林中子為了避免道真師太與其他長老再起矛盾,便破例讓道真師太居住在土艮峰,自然,她的弟子也居住在了這裏。
這些住所又根據長老的不同,被劃分成各個不同的院。就像天明所在的便是以林中子的名字命名的林中院。又因為林中子是掌門人,所以私底下大家都稱之為長院。
雖說被其他院弟子奉為長院,但其實長院的弟子反而是最少的,遠遠不及其他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長院主事之人是掌門,事務繁多,無暇教導更多的弟子。
這一代的長院,因為林中子生性憊懶,不願花太多時間教導弟子,所以情況更甚。
加上天明,林中子也隻收了五個弟子。大師兄東華,二師兄西門,三師兄南宮,四師兄北辰。除了天明,他們四人都已經跟隨林中子修行了上百年,自然,道行也是要比天明高出許多的。即使是門中的一些長老,修為大概也是不如他們四人的。所以,長院弟子雖少,但是個個修為都不低。即使說長院的弟子就是所有紫霄弟子裏最強的也不為過。
不過天明資質極高,雖說才修行了十年,倒也和他幾位相差不遠了。這其中大部分是因為天明自己的努力以及他自己天資的影響,但也少不了四位師兄的幫助。
因為天明是小師弟,所以他的幾位師兄對他都特別喜愛,天明修行中所遇到的問題,大都經過他們的講解。他們都是過來人,他們的經驗對於天明而言自然是非常寶貴的,所以,天明修行速度如此之快,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有幾位師兄的幫助,比別人少走了許多彎路。
正因如此,天明對四位師兄都甚為尊敬,就像是對待林中子一般。
######
昆吾山與昆侖山,一東一西。相互對峙,卻又遙相呼應。論及高,兩者相差不大,論及靈氣濃鬱程度,也沒有區別,甚至昆吾山在這點還略微占據了上風。兩者自古以來便被視為天下靈氣之祖,靈氣濃鬱,在這樣的地方修行,也是事半功倍。
當然,除了這些,兩者也不缺少天下極致的景色。因此,昆吾與昆侖二山也被世人稱之外“二絕”。
然而,尋常人所知道的,無外乎是兩座山脈的高,險,奇。但真正的內裏,卻完全不止這些。
昆侖有高聳入雲的玉虛峰,昆吾也便有了直插雲霄的三十三天。昆侖有瑤池,昆吾也不甘示弱,有天池。其中緣由,實在頗有些耐人尋味。
相傳混沌初開之時,這世間一片混沌,坦坦蕩蕩,隻存有一山,名曰昆山,昆山上有兩座高聳的山峰與一汪世間最純淨的池水。
盤古大帝開天辟地時,因為眼前混沌看不清楚,陰差陽錯正好一斧頭將昆山從中間劈開了。從此,便將昆山一分為二了。
在西方者,被世人稱為昆侖,在東方者,則叫做昆吾。
而那兩座插入雲霄的山峰也隨著昆山的分裂,成為了新的兩座山脈的最高點。昆山上那一汪純淨如甘醴的池水也被一分為二了,在各自新的山脈裏,換了新的名字,繼續滋潤著世人。
這便是傳說中昆侖與昆吾的來曆,但也僅是世代口頭相傳,並無文字記載。因此,也不知真假。但二者如此多的相似之處,也讓人們樂於去相信它就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