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不客氣

字數:5117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穿越之絕代佳妻 !

    “舅母不用在意那些虛禮,小家夥大名叫林霄,小名就叫湯圓。”璃清笑著解釋,隻可惜姚夫人想親近親近小孩子,小孩子卻不大領情,似乎感覺到不是熟悉的懷抱,小家夥睜開眼,攥著小手就要哭,嚇得璃清趕忙將小孩子抱過來,搖搖頭道,“你這小鬼,果真是成了精吧!”

    小湯圓回到璃清懷裏,睜著一雙眼看了看璃清,倒是乖下來了,老老實實的叫璃清抱著,可璃清就愁了,這麽點大,想教育也要再等個一年半載的,她難道要天天抱著孩子嗎?

    孩子回到璃清手裏,姚夫人也並不生氣,隻是略微有些遺憾,看璃清發愁的模樣,便道:“你這樣子,孩子日後越發離不得你了,恐怕是你時時抱他的緣故,日後叫旁人都抱一抱,時間長了,孩子就沒那麽認生了。”

    “真的?”璃清細細一想,安晴小時候就沒有這個毛病,那時在村裏,村中熟悉的人誰見了都抱一抱,安晴自從會笑了,對誰都是一副笑臉,乖巧的很,格外討人喜歡。而到了小湯圓,他們家在鎮上住了有半年多了,但林秋航忙著,她懷著身孕不好走動,熟悉的人並不多,小湯圓出生之後,更是基本都是她帶著,也難怪小家夥粘她。這樣一想,璃清點點頭,道:“舅母說的是,我以後不能這麽慣著他了,要是一個男孩子,慣得跟小姑娘一般,我可就沒處哭了!”

    “盡胡說!”姚夫人嗔了一句,“哪有這樣說自家孩子的,孩子還小,慢慢習慣了自然就好,不過也別著急,慢慢改過來就是了。”

    “舅母說的是!對了,舅母今天怎麽過來了,我還說改天去拜訪舅母呢,哪能叫長輩過來啊!”

    “月娥那邊忙著私塾的事,我閑著,就想過來看看。清兒,咱們是至親,你有什麽難處可別瞞著舅母。”姚夫人來到林家這邊,裏裏外外就那麽幾個仆人,屋子也簡陋,並沒有多少東西,她就心疼得很,想說照顧璃清,又怕璃清誤會,隻得這樣說。

    璃清隻是微微一愣,便明白姚夫人的意思了。她沒有問過母親的娘家,也並不曾聽過姚夫人口中的姚家,卻也能猜到,姚家的家世地位應該是很不錯的。不管是因為母親的緣故,還是其他的什麽,姚夫人雖然不會嫌棄她如今的貧寒,但想要幫她應該是真的,隻是畢竟這麽多年才見到,姚夫人不清楚她的性格,大約是怕說了什麽,反而惹她不喜。

    璃清心頭有些酸澀,不過她確實不會要姚氏幫扶,哪怕如姚氏所說,他們是至親,隻搖搖頭道:“舅母,我如今很好,家裏也什麽都不缺。誠然我們家並不富貴,可富貴人家不也就吃飽穿暖,該有的我們也都有。舅母也不必覺得虧欠了我什麽,我雖然不曾見過母親,也不曾聽過母親的事,卻可以想象母親是個什麽樣的人,她必定是十分疼愛小舅和舅母的,付出許多,也絕不是為了小舅、舅母的報答。”

    “我也知道,可……人家都說長姐如母,長姐疼愛我們更不比父母的少,可長姐就這樣去了,我們……”

    “小舅和舅母一切都好,對母親來說,大約就是最好的了。”璃清打斷了姚夫人的話,“舅母真的不用擔心我,相公待我很好,我也相信我們家會越來越好,舅母有空就來家裏坐坐,我年輕,其實也不太會帶孩子。”

    姚夫人本就是極聰明的人,聽璃清這話的意思,便是願意與他們往來,心裏高興,便道:“好、好,你這裏也沒有長輩照顧,要不,舅母搬過來照顧你吧!”

    “我當然巴不得舅母過來,隻是這小院子也實在住不下這許多人啊!”璃清聞言笑道。

    “唉,這也是……”姚夫人歎了口氣,“對了,我著人給你小舅送了信,你小舅腳程快,大約三五天就到了,到時,我們想去拜祭一下長姐。”

    “好,等小舅到了,我帶你們過去。”璃清聞言點點頭。

    姚夫人在林家呆了一上午,在林家吃了午飯才離開,見璃清一切都妥當,也就沒有提其他的事,隻是過了兩天,璃清家對門的宅子打開了,當天下午,姚夫人就帶了姚知浩搬了過來。

    璃清倒是知道對門的宅子一直空著,聽說是一家子跟著有出息的兒子到省城居住去了,這邊的宅子托了人租出去。不過這一片的宅子都不錯,地段也比較好,租金不便宜,尤其那家的宅子比較大,一直都沒能租出去。

    姚夫人他們過來,順便把安晴主仆兩個捎了回來,璃清便丟下小湯圓,過去看看有什麽幫的上忙的。姚夫人早上就派人過來收拾,等他們過來時,東西都安置的差不多了,見璃清過來,便道:“清兒怎麽過來了?我還想著這邊亂糟糟的,明天再叫你們過來吃頓飯。”

    “瞧見舅母了,當然要過來的,原本還想著能不能幫上忙,沒想到舅母這邊都收拾好了。對了,舅母怎麽想到搬來這邊住的?這為免太麻煩了些。”璃清解釋道。

    “原本隻是打算過來探望好友,暫住兩天就離開了,所以就借了月娥那邊的地方。不過既然尋到了清兒你,怎麽都要多住一段時間,見一見外甥女婿才是,總不好長長久久的打擾人家,搬出來也方便些,何況你小舅過兩天也該到了,就更不方便住在那邊了。何況,舅母離得近些,也好方便照顧你和孩子啊!多少年都沒見了,舅母恨不得與你住在一起呢!”姚夫人拉著璃清的手,果真是見到女兒一般的疼愛。

    “表姐,娘這兩天想的都是你,昨天還去了布莊買布,說是要給你和晴兒做新衣裳呢!連我都沒有新衣裳!”姚知浩向璃清告狀道。

    “臭小子,你的衣裳還少嗎?娘這麽多年都沒給你表姐做過衣裳,給她做一件不行?”姚夫人瞪了姚知浩一眼,轉向安晴道:“晴兒,跟舅奶奶說,你喜歡什麽顏色?舅奶奶給你做一件春裝。”

    安晴這兩天跟姚家母子混熟了,尤其是自己有,姚知浩沒有,笑得微微眯起眼,道:“謝謝舅奶奶,晴兒喜歡粉色和綠色的,不過我看見娘給晴兒做了一件綠色的,舅奶奶給晴兒做一身粉色的好不好?”

    “好、好!”姚夫人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偏女兒是長女,打小就教養的規規矩矩的大家閨秀模樣,便是對她這個母親,也難得露出小女兒家的嬌態。而安晴可以說跟自家長女完全不同的性格,乖乖巧巧的,可一張嘴討人喜歡,平時撒嬌賣乖的模樣,更是叫大人疼到心坎裏,一個小小的要求哪能拒絕。

    璃清見安晴撒嬌的模樣,搖搖頭卻沒有拒絕,她心裏知道,姚夫人將對她母親的那一份懷念和感激都寄托到他們母子身上了,安晴開口要什麽,姚夫人都恨不得立刻捧到安晴麵前,何況隻是一件衣裳。而姚夫人見璃清沒有反對,心裏高興,拉著安晴向璃清道:“既然過來了,就在這邊吃頓飯吧,這邊還沒整理出來,舅母叫人去祥福酒樓請一桌席麵過來,可好?”

    “祥福酒樓?有醬豬肘嗎?”安晴聽到祥福酒樓的名字眼睛一亮,連忙問道,上次蕭炎帶了祥福酒樓的醬豬肘過來找父親喝酒,簡直太香了好嗎!

    姚夫人沒有去過祥福酒樓,隻是知道祥福酒樓是鬆源縣城最好的酒樓,聽安晴這麽說,便連忙點頭道:“有,晴兒喜歡什麽,就有什麽!清兒,你可有什麽喜歡的或者忌口的?”

    璃清本來沒打算麻煩人家,畢竟搬家辛苦了一天,總不好再讓人家在這些事上費心,隻是安晴嘴快,姚夫人已經這麽說了,她不好拒絕,隻瞪了安晴一眼,道:“我沒什麽忌口的,舅母隨便買些就好,都是自家人,不必這樣客氣。”

    安晴吐吐舌頭,藏到姚夫人身後,姚夫人笑著拍拍安晴的腦袋,小孩子活潑些最好,偏他們家大的兩個一個比一個沉穩,便是姚知浩最小的活潑些,也總是擺出一副懂事的模樣,叫她看了安晴更稀罕了些。不過,璃清這個自家人姚夫人極喜歡,連忙吩咐下人去買,想到璃清正帶著孩子,還特意囑咐了一番。

    客廳已經先整理出來了,這兩天天氣都好,已經有陽春三月明媚的感覺,這個宅子雖然許久沒有忍住了,但是主人家托付的那一家人也是厚道人,冬天還時不時過來燒個爐子,屋子裏倒是沒有一股子濕氣和黴味。姚夫人雖不是個精細人,但過來之前也叫人摘了些新鮮的花插在屋子裏,一進來就有一股清香的味道。

    姚夫人引著璃清和安晴到客廳裏坐,叫人端了水和點心來,還有一盤子這邊不大常見的新鮮果子,笑著叫璃清和安晴嚐嚐。璃清抬眼一看,卻是一碟子切好的蘋果。蘋果雖算不上珍奇的水果,但主要產在北方,這個時代交通沒那麽發達,水果運輸成本高,還有很大一部分會在中途壞掉,所以鬆原縣這邊的蘋果價格很高,璃清他們也隻是過年的時候買了一些嚐鮮。

    “這些是過來的時候帶來的,浩兒最喜歡吃蘋果,好在我們東西也不多,不差那一點地方,就帶了一些在身邊,清兒、小晴兒,你們都嚐嚐,我記得浩兒說起,我們那邊的蘋果格外香甜些。”姚夫人溫和的勸璃清母女兩揀蘋果吃。

    姚家的下人動作很是麻利,不多時就買了席麵回來。祥福酒樓外賣的席麵有幾種級別,最差的也是葷素搭配的十個菜,而姚夫人頭一回請璃清和安晴吃飯,特意囑咐要最好的,便是二十個菜的大席麵,這還是辦事的人打聽了之後讓人減掉一些菜的結果,其中就有安晴提到的醬肘子。

    姚家本是武林名門,對書香門第的規矩不大看重,席麵擺好了,就招呼璃清和安晴吃飯,還特意把醬肘子放到安晴麵前。安晴有時候犯呆,但平時絕對是個聰明漂亮的小姑娘,就像這個時候,安晴先給姚夫人夾了一塊醬肘子,又給璃清夾了一塊,似乎猶豫了片刻,還是給姚知浩夾了一塊,才笑眯眯的給自己夾了一塊,甜甜笑道:“舅奶奶,祥福酒樓的醬肘子最香了,可惜爹爹和娘親平時都不給晴兒買,舅奶奶快嚐嚐好不好吃!”

    姚夫人很給麵子的嚐了一口,連連點頭道:“晴兒說得對,這醬肘子最好吃了!”不過到底是名門夫人,做不出抱著醬肘子啃的事,吃了兩塊嚐嚐鮮,也就去嚐其他的去了,而璃清坐月子的時候,各種肉都算是吃膩了,那大大的一盤子醬肘子,最後多半都落入了安晴和姚知浩口中。

    姚夫人和姚知浩搬過來的第三天,璃清的小舅舅也從北方的洛川趕了過來。姚潛如今也不過三十六歲的年紀,與璃清的母親姚氏乃是一母同胞的親姐弟,哪怕身為男兒身,也是個俊秀的美大叔。然而,一收到妻子的傳信,說找到了長姐的女兒,姚潛也顧不得其他,爬上馬背日夜兼程就趕了過來,比姚夫人預計的時間還早了那麽一天半天,隻是見到人的時候,別說是剛八歲的姚知浩,便是做了多年夫妻的杭氏都險些沒敢認自家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