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降臨

字數:6115   加入書籤

A+A-




    漫長的宇宙航行中,ba和ma進入了休眠狀態。

    當飛船接近太陽係外圍的時候,艙內發出了喚醒xìn hào,ba和ma蘇醒過來,接下來她們將開始對這個星係的每個星球進行詳細的考察。

    飛船從外圍逐步往太陽係的中心飛行,這時她們收到了另一艘飛船發出來的xìn hào,另一對人工體已經登陸了太陽係的第四顆行星,ba放棄了在這顆星球停留的計劃,繼續進行下一個星球的探索。

    突然遙遠的太空中,一顆藍色星球躍入了她們的眼簾,ba和ma驚訝地互相看了一眼,駕駛著飛船奔向這顆星球。

    飛船繞著太陽係的第三顆行星飛行,電腦主機正在為這個星球構建一個初級的虛擬現實坐標圖,為ba和ma進入星球後,tí gòng方位和方向的行動指引。

    飛船即將進入星球的大氣層,ba啟動了電頻分析儀,搜尋著這個星球可能出現的“異常”電波。

    穿透厚厚的雲層,飛船在一處高地上盤旋了一會兒,降落到了地表,艙門打開了,撲麵而來的大風以及眼前的情景令她們為之振奮。

    她們立刻把看到的、聽到的都輸入到飛船上的電腦主機裏,主機啟動了“星球勘探”程序。

    主機說道:“初步分析顯示,這個星球上的各項指標都接近母星球,雖然它的體積比較小。”

    “階段性星際繁衍”的第一步需要找到適合執行計劃的星球。如果這個星球還處在生命起始階段,那麽她們隻能等待,找個地方進入休眠狀態。她們沒有能力去加快原始生命的進化曆程,母星球的人類不是造物主。

    第二步,如果找到了具有複雜生命結構的星球,就要開始執行“星球勘探”程序。例如眼前這個已經誕生了哺乳動物群體的星球,這是非常非常xìng yùn的,現在展現在她們眼前的就是一幅生機勃勃的世界。

    她們駕駛飛船盤旋在大海的上空,ba打開艙門縱身跳入大海中,遊向海底,他通過身體上的儀器感受著這個巨大水域的成分,記錄下這裏的生態景象。

    經過一段時間對星球的認識,她們為這顆岩石構成的行星取名為“地球”。

    “但願這是一個可執行星球。”

    “是啊!有幸發現宜居星球,僅僅是開始。”

    “我們要盡快完成對各個物種的甄別,是否要分開行動?”

    “現在還不可以分開,我們對這個星球還不了解。”

    突然間ma的腦袋被什麽砸了一下,她警覺地四處張望,原來是一顆樹上的果子掉了下來。

    她抬頭往上看,一隻靈長類動物在晃動樹幹,導致果子掉了幾顆下來。

    ba說:“可惜,要是它們能夠在地上生活,可能是我們要尋找的物種之一。”

    ma理解ba焦急的心情,她們能不能實施“階段性星際繁衍”,還要進行長時間的考察,甚至是考驗:

    第一,現在的這個星球是否除了本星球的物種之外,還有其他星球的高等級物種已經捷足先登,或者已經實現繁衍進程?如果有,她們可能很快就會接到對方發來的警告。

    危險的是,警告的方式無法預知,她們未必能夠聽懂或者看懂,但是對方會采取一些行動讓她們明白,也許會明說、也許布下陷阱直接消滅她們。

    眼前的這個星球是一個必爭之地,非常適合人類物種的繁衍,她們非常希望能夠留下來。

    如果對方的“人工體”可以和她們抗衡,而且所植入的生命體已經進入了初級階段,那麽她們隻能選擇離開,因為對方比她們先到達,一定會選擇最優物種。

    在同一個星球上,後來者再次選擇優良物種的餘地非常有限,因為每個外星物種都要麵臨著新環境的嚴峻考驗,例如能否找到合適的載體、基因植入以後變數很大、改造時間很長、物種成長階段不穩定等等,如果先來者不斷幹擾後來者,那麽後來者繁衍失敗是大概率事件,所以她們對全球物種的甄別工作就顯得非常重要。

    如果對方先到達,而且比她們強大,麵對這種情況,最終隻能放棄這個美麗的星球,繼續到其他星球去或者到火星上找另外一對人工體。

    十年過去了,ma和ba踏遍整個星球,研究各類生物的分子結構並同時考察地球的“年輪檔案”。

    整個星球勘探程序即將完成,令她們慶幸的是,並沒有發現其他外星物種的跡象,也沒有接收到任何的警告。

    “實在是不可思議,我們太xìng yùn了!”

    “我們還要進行地質調查,分析一些古化石,追溯現有物種的成因。”

    在她們進行地質調查的時候,偶然發現了一種體型巨大的動物化石,經過數據分析,她們心中的疑問有了dá àn。

    這樣大型的物種全部滅絕,一定受到重大的破壞,破壞之後會有很長一段時間不適合本星球或外星來者生存,更別提星際繁衍。

    在茫茫宇宙中,智慧生命本來就極少,能夠進行星際繁衍的高級生命體更少,要跨越星係尋找到合適的繁衍基地,就像要在一麵移動的牆體上找針眼,然後抓住機會把針射入牆體上的針眼一樣困難。

    許多時候預先計算的結果和到達後的現狀是完全不同的。以光年計算的太空飛行時間漫長,一切變化皆有可能。當年母星球的人類最看好的是太陽係的第四顆行星,根據計算這顆星球有可能是一顆宜居星球,所以她們的另一組同伴直接飛往那顆行星。

    這些化石引起了她們的興趣,主機對化石成分進行了分析,預測出這個群體曾經發生過基因變異,這種變異並非自然界造成的,而是受到外星物種的影響。

    計算結果顯示在7000萬年前,某個外星球的高等級物種曾經改造過這個種群,那個時候這種動物是地球上最具活力的個體,但還不是大型的、強大的、占據著海陸空的種群,後來外星生物將自己的遺傳物質植入它們的體內,經過幾千年的改造進化,形成從陸地到海洋再到天上的龐大族群。

    她們給這個物種取名為:恐龍

    這些早期到達地球的外星物種,試圖通過基因混合來改造恐龍的進化曆程,但是很明顯在植入之後,進化階段出現了“曲向變異”。

    至於外來者通過什麽形式來改造地球上的物種,暫時不得而知,應該不是通過“人工體”。

    她們非常驚訝,同時也感到萬分的慶幸。

    主機分析道:“這個侵入地球的外星物種,它們所在母星球的環境應該是和地球的環境完全不同,它們能夠經曆漫長的星際曆程,到達另一個星球,表明這個物種的生命力很強,但是它們的繁衍理念比較粗糙,後來似乎失去了對這個群體的控製,隻能任其撒野,導致恐龍群體成為了沒有節製的掠奪性物種,你看,它們的個體龐大,消耗巨大,它們的進化正在違背地球的平衡意誌,個體的過度進化最終都會失去約束,有些恐龍個體已經進化成沒有天敵。

    滿足於個體進化的物種,不容易協調群體性發展,它們統治地球的後果就是消滅其他物種,最終隻能由恐龍的同族來分管自然界的各個階層。”

    ma對主機說:“外星生命體為什麽會允許這種失控的情況發生呢?”

    這個時候主機整理出了較為詳細的分析報告:“改造恐龍,使之成為地球上最龐大的物種,可能是通過‘滲透式星際繁衍’來實現的,而不是借助人工體來執行。

    滲透式星際繁衍模式和我們的完全不同,這種星際繁衍模式的最大特點就是無法預計後果。

    在某些星球上,那裏的環境造就了物種更傾向於個體進化,直至能夠細分自己的身體,因此當它們的星球出現重大危機時,就可以自我分解,形成極微智慧生命體,每個極微生命體都帶著各自的使命和任務,它們在某種技術的保護下,通過某些渠道(星球爆炸後的碎片、彗星、隕石等載體)投射向許許多多的星球,類似於在宇宙中撒網,隨機播種。

    它們‘隨意’登陸的絕大多數星球是無法滿足繁衍進程的,它們進行的是一種巧合繁衍,投射進地球的這個外星物種是極其xìng yùn的,就像我們一樣。

    但是它們的成長模式一開始是沒有規劃的,沒有目標的。先活下來再說,不像我們要千挑萬選,所以它們植入的物種在後續的進化過程中很容易失控。

    就像它們植入的恐龍一樣,步步走向作繭自縛的境地,而且毀滅性的事情接踵而來,小行星撞擊了地球,恐龍群體來不及轉型就被消滅了,這次的星際繁衍嚐試以失敗告終。

    即使沒有這場星際浩劫,恐龍的未來也是堪憂,因為它們可能會直接破壞掉生態環境。當地球進入冰河時期的時候,這些超大型物種也將在劫難逃。

    地球每千萬年都會主動淘汰一批打破平衡的物種。

    宇宙中的智慧生命,星際繁衍失敗後就意味著永遠失去紮根這個星球的機會,因為它們離開‘一段時間’後,母星球也許已經消失了,這是任何一種處在第一階段的高等級物種無法選擇的命運。”

    ma問道:“它們永遠無法和母星球再取得聯係,得到幫助?”

    主機說:“是的,那些高級生命也許已經獲得太空技術,但是它們隻是處在星際文明的初級階段,包括我們,智慧生命成長時間過於漫長,往往在意識到族群麵臨重大危險時,想要尋找出路的時候,災難已經降臨,例如行星撞擊事件或者是星球內部發生重大災難,星際繁衍就是孤注一擲的進程。

    星際繁衍手冊中分析,采用滲透式星際繁衍的高等級生命體應該是在星球爆炸前,將自己的遺傳物質進行特殊處理,找到合適的載體,然後隨著碎片飛向宇宙各處。也有一些更高級別的物種可以將這些載體直接發送出星球,但是後續的發展它們無法控製。”

    “那麽它們怎麽會比我們早到地球那麽長的時間?”

    主機答複道:“之所以它們會比我們更早來到地球,是因為它們不像人類那麽‘嬌貴’,人類要離開星球,必須經曆複雜的個體進化以及社會模式進化曆程,才能夠覺醒,才擁有太空技術。這個過程耗費太多的時間。

    而依靠滲透式星際繁衍的物種一直在進行個體進化,過程簡單得多,達到智慧生命階段更早。

    人類後來更依賴於社會模式的進化,這個過程很複雜很耗費時間,即使有了太空技術,人類還要摸索很長的時間,因為他們的一切進步都要依靠工具,而不是自己的本能。

    就像母星球的人類一樣,他們一開始是希望開發生命體遨遊太空的技術,但是這個曆程發生了太多的,各式各樣的失敗,最後才不得不選擇發展人工體來執行星際繁衍計劃。”

    ba說:“所以‘人工體模式’要達到星際繁衍能力,比‘滲透式’要晚很多,要走很多彎路。”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宇宙浩瀚,不同星球到達地球的距離不同,隻要距離比我們近一點,位置恰當一些,就有可能比我們早到地球幾百萬年直至上億年。總之相比之下,滲透式繁衍模式在初級階段更有優勢,更早登陸地球進行植入繁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