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節 議征東南府

字數:3333   加入書籤

A+A-




    “砰!”坐落在福州東北處的巡撫衙門,花廳裏氣氛緊張,官員們噤若寒蟬,緊張地看著坐上首的巡撫朱一馮重拍案桌,大發雷霆之怒!

    “俞總兵,你堂堂一個海防總兵,坐看東南海匪光天化日之下,明火執仗,就在中左所(廈門)港前把把總許心素當眾斬殺,竟然圍剿官軍!他們可是匪,你是官軍,靖海有責,居然坐視不理,要不是你出身將門,本官真懷疑你是是東南海匪的同伴,或者受了他的錢!”

    嘿嘿,許心素又被承認是官軍了,果然是官字上下兩把口。

    巡撫大人在氣頭上,總兵俞谘皐不敢作聲。

    朱一馮罵是罵他,但下一步的行動還得靠他,隻好罵過就算了。

    不過有一人不打算放過他,朱一馮怒喝道:“於誌高,你可知罪?”

    嚇得於誌高離位道:“朱大人,末將未得您和俞總兵的命令,不敢開炮啊!”

    朱一馮怒極反笑道:“你倒是有理了,你去到街上,有個歹徒想要行刺你,你的親兵並未得你將令,不用去攔他了,你可以去死了!”

    他是兩榜進士,本應斯文,這麽說實屬氣極。

    於誌高嘴裏咕嚕一聲,不敢說什麽。

    朱一馮懶得與他囉嗦,淡淡地道:“來啊,把他押下去!再行處置!”

    於誌高被帶走後,朱一馮痛心疾首地道:“海匪猖獗,直入中左所港外殺戮官兵,朝廷顏麵何在!”

    “我等食朝廷俸祿,豈能坐視不理,任由海匪肆虐!當奮起而激之,還福建一個太平,給福建的父老鄉親們一個交代!……”(以下省略朱巡撫苦口婆心的千字)

    諸官眼觀鼻,鼻觀心,木然地聽著朱巡撫的長篇大論,有知道內幕的人心忖道:“要不是你下令不得俞谘皐帶兵助戰,何止於此!”

    “不過俞總兵是否敢出戰,亦是個問題!”

    “其實當初朱巡撫命令俞總兵出兵助戰,保不準有戲看哪!”大家心中嘀咕。

    俞谘皐是抗倭大將俞大猷之子,卻是虎父犬子,愛錢怕死,他之前敢出兵對付占據澎湖的荷蘭人是因為以萬敵千,今天之戰大出他的意料,哪怕他想到許心素會戰敗,也沒想到東南海匪敢闖入廈門港,當中斬殺許心素於眾人麵前!

    這下他大丟麵子,豈料他被人打到門前,也不雄起,連狠話都不敢說一聲,令人失望。

    ……

    朱一馮教訓了眾人一通後道:“東南海匪為患,諸位可有良策?”

    大家默然,朱一馮不高興地道:“怎麽,都不說話嗎?”

    布政使劉大軍皮笑肉不笑地道:“他們要是上了陸地,本官雖是文官,也敢帶兵與之一戰,可惜他們在海上,本官無能為力,隻好請教俞總兵的高明了!”

    站著說話不腰痛!

    開水哪壺不開提哪壺,被擠況得無路可走的俞谘皐心中暗恨,勉強道:“我等即食朝廷俸祿,保國安民是本職,東南海匪既然不知死活,我等就送他們去海龍王!”

    他向朱一馮拱手道:“願提大兵,直薄東南府,還朝廷、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朱一馮大喜道:“你是想進攻東南府,將他們徹底掃平?”

    “正是!”俞谘皐硬著頭皮道:“東南匪酋,占據台灣南麵,自立為‘東南軍府’,其為督軍,下轄北港、嘉義、台南、高雄四鎮,不聽朝廷尊令,實屬大逆不道,當以大兵討之!”

    “我軍可先過澎湖,在澎湖休整,再進軍台南,可一鼓而破也!”

    “以福建水師為主力,召興化、泉、漳諸鎮兵助剿,盡起大兵萬餘,集眾將官同心協力,不難破之!”

    “東南軍府新立,兵不夠多,其大艦九艘,隻餘七艘,有兩艘被重創,據我方哨探,其修理困難,在我軍過海時,未必能夠派上用場,且東南匪酋顏常武年紀輕輕,必不能服眾,待我軍一至,敵必自亂!”

    俞谘皐說得高了興,就在眾人而前滔滔不絕說出他的打算,而朱一馮手拈長須,聽起來很是順耳,不由讚同道:“朝廷天兵一至,東南海匪必成齏粉矣!”

    他著師爺記下俞谘皐的方略,準備寫奏折飛報朝廷欲對東南用兵之事,他要重新演繹當年圍攻澎湖荷人的豐功偉業,鏟除叛逆,則百姓

    望著做著白日夢的兩個大官兒,有人心忖著那個東南軍府真的這麽好對付?

    更離奇的是,待到巡撫衙門議事結束,眾官散去之後,有條快船自廈門港口出發,它先是往泉州而去,然而很快地船頭一拐,往東南府而去。

    ……

    “東南軍府不是這麽好對付的!”觀戰的荷人皮特·波茲南和範羅絲馬倫看得津津有味,皮特·波茲南對範羅絲馬倫道:“東南軍府的軍艦奇特,很是簡練,我覺得未來是一種趨勢!”

    他說得沒錯,東南府的高雄艦沒有蓋倫船的尾樓,露天甲板較為平坦,如此有利於重心降低,提升航海品質,加快航速。

    沒想到一個小地方造艦也能夠有此覺悟,皮特·波茲南不由地嘖嘖稱讚。

    而範羅絲馬倫則對東南軍艦的炮術和航海術讚不絕口:“他們的炮打得快,打得準,極是犀利,大有歐羅巴之風。”

    兩人心中隱隱約約有擔憂,或許不應該等到秋收,而應該早日進攻東南府,不讓他們坐大,否則一旦他們羽翼豐滿,就難以對付了。

    兩個荷人商議妥當,決定返回巴達維亞,立即上報觀察所得,主張盡快進攻東南府。

    ……

    這邊明朝大軍欲進剿,那邊荷人心懷叵測,顏大少怎麽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