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驚夢催君,冤屈得雪

字數:3779   加入書籤

A+A-


    “回稟皇上,永安王已出天華門。”

    聞聽楚公公之報,龍案之前,皇上握著朱筆的手先是頓了一下,隨即又恢複了凝神流暢的書寫。

    “承泰離宮,承坤可有相送啊?”“回皇上,三皇子帶著六皇子一同為永安王送了行;臨別之際,三皇子還贈予永安王一隻玉佩。”

    “玉佩?”“是!隻是,那寶貝放置在一隻精致的錦盒當中,永安王接過之後並沒有啟開,一旁的宮人也就無緣一見真容。”

    “想來,那玉佩定是承坤精挑細選之物,應是寄托了手足兄弟之間的特殊情義啊!”“是!是!”楚公公應和到。

    合上奏文,皇上執起茶盞。

    “德妃可還安穩?”“回皇上,奴才一早便著人去看過德妃娘娘;娘娘起居如常,隻是,瞧上去精神不大好。”

    此時,皇上不由地一聲輕歎。

    “如今,承泰走了,她的心也該靜了;朕著實不宜再見她,以免勾起舊事、擾了彼此的心緒!”“是!”

    “德妃畢竟悉心侍奉朕多年,從今往後,隻要她安分守己、不生是非,朕自會衣食無缺地養她在宮中;除恩寵不再,朕不會褫奪她的封號與位份,來日,其身後之事亦允遵禮而治,不留半分遺憾。”

    輕撫手腕上的念珠,一時間,皇上若有所思、凝眉不語。

    “楚維盛!”“奴才在!”

    “你說,太後遺願,朕該不該順從而為呢?”“皇上!奴才萬萬不敢置喙朝政!”楚公公即刻跪在了地上。

    “朕已然有些後悔將四王放出瀾息閣,隱約之間,朕越發覺得他……”

    這一刻,皇上欲言又止。

    “你先下去吧!今日,朕誰也不見,隻一個人好好地靜一靜!”“是!奴才告退!”……

    入夜之後,皇上驟覺龍體不適;本是想早些歇下,誰知,才睡了不多一會兒,忽然就從夢中醒了過來。

    “楚維盛!楚維盛!”“奴才在!奴才在!”正在打盹兒的楚公公連聲回應到。

    “去!去輔恒齋請天師過來!”“是!奴才遵旨!”……

    片刻之後,天師來到了承天殿。

    “鄙人參見皇上!”“天師不必多禮!”

    “皇上,您的臉色……”“方才,朕做了一個夢,夢中驚急,這會兒才稍稍緩過神來。”

    “鄙人鬥膽,敢問皇上夢到了什麽?”“太後!朕又一次夢見了太後!”

    “母子情深,太後薨逝,皇上自是悲傷難抑。”“同於昨日之夢,夢中,太後仿佛急切地與朕說著什麽,雖然離得很近,可朕偏偏就是一點兒也聽不到太後所言;朕疑惑而焦急,心裏一急,一下子就醒了過來。”

    “漏夜召見,朕就是想問一問天師,如此夢境,可是有何特殊之意啊?”

    “依鄙人之見,言為心之聲,太後與皇上急急而言,怕是有未了之心願啊!”

    天師此言一出,皇上的神情立刻顯出了微妙之變。

    “心願!看來,朕若不順遂太後最後的心願,那驚擾心頭之夢怕是會相隨難去了!”

    說罷,皇上不由地一息長歎……

    子時,出得承天殿,天師回到了輔恒齋;才入後苑內室,他不由地一驚。

    “三……三皇子?”“深夜不約而至,著實擾了天師的清靜!”

    “三皇子前來,不知有何吩咐?”“父皇急召天師入殿,不知有何旨意啊?”

    緩緩抬起頭,天師躬身致禮。

    “回三皇子,太後遺願,要皇上再治毓親王死後之罪,為被其昔年冤告意圖謀反的端親王平冤昭雪。”

    “為端王平冤昭雪?”“是!”

    “如此說來,毓親王真真是罪大惡極、死不足惜啊!唆使後妃謀害龍孫、進讒言於皇子殘殺手足,想不到,這恕無可恕的種種惡行之前,早在二十餘年前,他毓親王已然害得自己的親哥哥家破人亡了!”“是!皇上親口所言,毓親王臨死之前,親筆寫下了兩封悔罪書,而其中一封便是有關其昔年編造罪證、刻意置端親王於死地之供述。”

    “置於死地?想來,毓親王與端親王有何深仇大恨?”“昔年舊事,鄙人實在不知。”

    “冤告端親王謀反之罪,既然有此親筆供述,父皇為何不早治毓王之罪?”承坤緊接著問到。“為保皇家顏麵,皇上遲遲未能下決斷。”

    “這麽說,是太後遺願促使父皇再議昔年之案、還端親王以遲來二十餘年的清白!”“是!”

    “哼!都已是死了的人,再如何懲治降罪、再如何平冤昭雪,還有什麽意思!後繼無人,又有誰來受罪、又有誰來承恩呢!”承坤不由地一聲冷笑。“正因後繼無人,皇上這才安心無慮啊!”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父皇的君王之術當真是爐火純青啊!”

    站起身來,承坤抖了抖衣袖上的微塵。

    “今夜,多謝天師指點!”“不敢!為三皇子盡心竭力,實乃鄙人之幸!”

    “對了!九煉凝紅丸當真是難得的好東西,父皇已經離不開了;天師必得精心而製,萬萬不可斷了供奉啊!”“是!三皇子叮囑,鄙人謹記於心!”……

    太後下葬當日,遵其遺願,皇上於滿朝文武麵前重議昔年謀逆之案,再治毓親王欺君大罪,為端王親洗滌冤屈;至此,端王一族終獲無罪,遷棺槨於皇家之陵,尊享廟堂之香火供奉。

    三日後,鮑直奉召入宮議事。

    承天殿外,等候麵君之時,承汲與鮑直私下而談。

    “雖遲了二十餘年,可這一日終還是等到了!”“是啊!不過,能等到今日且還活著的人,隻剩下了我一個。”

    這一刻,承汲眼中噙著淚,心頭不禁閃過一個又一個永生難忘之情境。

    “萬事萬物皆有衡,過去欠下的,日後,老天一定會加倍地補償你!”“逝去的,再如何補償,也斷斷不似從前了!爹、娘、師傅、三爺、紫雲,他們再也……再也回不來了!”

    “承……寶天,若老天允你實現一個心願,你會許下什麽願望呢?”“我什麽都不求,隻求真正害死我爹之人得到報應、受到最最痛苦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