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校閱靖遠
字數:2843 加入書籤
二十萬擔糧食,能幫李自成很大的忙,而李自成在湖北多撐一天,鄭玨和南明的壓力就減輕一份,畢竟李自成現在都快淪落到回山裏打遊擊的地步了
李過拿了二十萬擔糧草走了,鄭玨又接到了另一個消息,一個讓整個大明子民震撼的消息——揚州十日揚州八十萬軍民慘遭屠戮,一時間舉國震撼,連跑來靖遠城的商戶也多了不少,真的快來了,清軍真的快打到靖遠來了
接到揚州邸報的當天,鄭玨接到了兵部的命令,成立的新的靖遠衛,鄭玨下令擴軍六千,靖遠衛一下成了有兵一萬二的正規軍,並且列裝了大量的火器,隨著揚州的戰報傳到靖遠,鄭玨大幅度的調整了靖遠衛的編製
五千人的火器部隊,其中配備改良過的虎蹲炮兩百門,炮手配手銃,其餘人配火繩鳥銃,火器營已經經過兩次換裝,這次鄭玨給鳥銃加上了刺刀,仿照**樣式
四千人的冷兵器步兵隊,其中一千人配強弩,普通步兵的標準配置也成了長槍配短刀,鎧甲除了重要部位用鐵板護住,其餘地方用皮甲,鄭玨把皮甲和板甲結合,利用了皮甲的靈活性又提高了防護力
剩下三千人為騎兵,騎兵的總人數沒有變化,但是鄭玨托了鄭芝龍從北方走私戰馬,爭取做到一人兩騎,騎兵每人配手銃和馬刀,馬刀鄭玨命令鐵器工坊全部精鋼打造,有些東西就要舍得砸錢
鄭玨把這一萬兩千人有平均分配成了十個千戶,每個千戶五百銃隊,四百步隊和三百馬隊,每個銃隊配二十門虎蹲炮,在千戶與百戶之間加設了三個試千戶,分別管理三隊兵種,之後由千戶統一指揮
靖遠衛的軍事編製大致定型,隨著軍製的成熟,鄭玨決定舉行閱兵,就在靖遠城的城下,給已經亂了陣腳的大明子民安安心,告訴這幾千萬漢人們,在大明廣西,還有是有這麽一支能打仗的軍隊的
地點在靖遠城唯一的一座大門外舉行,鄭玨當時建靖遠城隻留一個城門就是為了日後告訴未來靖遠城的百姓,人在,城外,隻有這一座門,無路可退,唯有一戰,其實鄭玨在後山發現了一個溶洞必要時刻可以從溶洞撤出靖遠,但是不到萬不得是不會公開的
閱兵的時候,鄭玨邀請了朱治澗和曹燁觀禮,其實朱治澗之前已經給了鄭玨軍令,朱治澗已經從兩廣收攏了十萬大軍其中有五萬狼兵,這次出征,目的就是收複桂林,把大西軍逐出廣西,朱治澗這輩子是唯一一次這麽硬氣兩廣這次是傾巢而出,若是戰敗,孫可望可以不費吹灰之力拿下兩廣
其實朱治澗也是被前幾次鄭玨刺激到覺的打仗其實很簡單,這次廣西的土司又被孫可望惹毛了出了五萬狼兵,加之黃得功的戰報是數萬人擊潰八十萬大軍,不論明軍士氣如何反正朱治澗的鬥誌很高
朱治澗曹燁和鄭玨坐在靖遠城的城樓上,等待著鄭玨開始閱兵,鄭玨知道,從這一刻開始,自己將真正介入到整個曆史漩渦之中並一步步的改變它的走向
隨著城門上的一發令炮響起,全場鴉雀無聲,隻有“噠噠”馬蹄鐵踏在水泥地上的聲音,最先走過的是五百騎兵,
五百騎兵首先胳膊架在手銃下麵衝天空放一槍,五百把手銃起發,無一炸膛,一槍而全場皆寂寥,山河為之矚目,一槍之後迅速收起手銃,之後迅速抽出馬刀快速從會場衝過,會場正中央已經擺好了幾百個稻草人,一陣利刃出鞘之聲過後,稻草人陣型被衝的七倒八歪沒有一個是原型
不知是誰喝了一聲彩,全場嘩然,掌聲響起,鄭玨在城樓上下令又放一發令炮,幾個騎兵入場清掃稻草人,之後步兵組成整齊的方陣大踏步的走進會場,騷動的會場人聲被整齊的步伐聲所掩蓋,人們看著著與眾不同的鎧甲和整齊的隊列眼前為之一亮
突然沒有任何征兆的,城樓之上五十門紅衣大炮齊發,朱治澗和曹燁臉色瞬間一遍,看到鄭玨淡定的表情知道自己又丟人了,五十門大炮齊發,全部擊中會場十裏之外的目標,會場一片寂靜之後,傳來暴雨般的掌聲
之後兩百門虎蹲炮齊發轟山,會場的人明顯感受到大地在顫抖,鄭玨在城樓上笑得燦爛,一邊喝茶,緊接著幾個火槍兵方陣跟步兵一樣的步伐,整齊的隊列走進會場,全場為之矚目,行至會場正中,全部抽出刺刀,精鋼劃過刀鞘的聲音傳來,之後隨著鄭玨的一聲令槍響起,火槍方陣同時向天放槍,青色的硝煙彌漫全場,但是全場沒有一個人感到嗆嘴
鄭玨看到會場上的百姓眼睛裏重新燃起了渴望——對太平盛世的渴望
整個閱兵儀式沒有一個口號,命令,有的聲音隻是整齊的步伐聲,馬蹄鐵踏著水泥地板的聲音,槍炮的爆炸聲,以及——百姓的掌聲
沒有一絲的喜慶,會場上有的隻是殺伐之氣,這是一支真正要上陣殺人的軍隊,真正殺過人的軍隊,整個閱兵式鄭玨看到的是濃鬱的殺氣,把所有侵略者化為齏粉的殺氣!
閱兵儀式之後鄭玨拿著簡易的鐵皮喇叭,現在城樓上開始念討賊檄文,鄭玨的聲音在會場裏回蕩,這回蕩的不隻是一個講話,似乎像安眠曲,讓逃難百姓的心安定下來,不必驚慌不必膽怯,因為有一支軍隊正在保護著他們
“……餘於靖遠新城,通檄江北之韃虜,餘自有精兵在此,凡犯我中華者,雖強必戮,強漢雖衰,亦無爾等猖獗之所,敬告江北諸夷酋,引頸待戮”
幾個月之後,一個消息傳遍大江南北,在廣西的梧州城外建了一座新城名字叫靖遠,靖遠城裏還有一支精兵,一支可以把韃子趕出山海關的精兵
一個民族一旦燃起了希望,不在麻木的去逆來順受,那麽迎接侵略者的,便是不死不休的反抗,如同前世那八年的民族之戰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