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給閻王下道旨意(4千字第一更)

字數:7125   加入書籤

A+A-




    崇禎皇帝卻是嗬嗬冷笑一聲。

    若是說起來,昨天晚上剛剛生了個女兒,今天正是高興的時候,確實不應該殺人太多。

    如果昨天晚上生的是個兒子,隻怕還要大赦天下以示普天同慶之意。

    隻是陝西的那些混賬東西們卻不應該得到這個機會。

    若不是他們,陝西會亂?

    曆史上原本的崇禎皇帝雖然能折騰,但是在收到李應期和馬茂才上的奏章說陝西發生了人相食的慘劇之後,可也是邊剿邊撫,連內帑都給掏出來了。

    要知道原本曆史上的崇禎皇帝可不是穿越過來的這個崇禎皇帝,那個被正人君子們給忽悠得傻了的傻蛋當時可是沒對付藩王沒向著八大蝗商下手。

    為了解決邊軍的軍餉,連宮中的銀器都被那個蠢蛋指使太監拿出來賣了換錢了。

    就算是在這種情況下,那個傻蛋不還是想盡辦法從內帑之中摳出錢來賑濟西了?

    可是到最後呢?

    活不下去的陝西出了個李自成,最後逼得拿內帑賑濟陝西的崇禎皇帝自己掛到了煤山之上。

    可是在李自成進京之後,卻沒能從內帑之中弄到錢,反而是在文武勳貴們的身上弄到了幾千萬兩銀子。

    哪怕就是穿越之後的崇禎皇帝,在三令五申的情況下,卻依然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跑去從中上下其手。

    如果說其中隻有建奴黃台吉派來的人搞事情也就算了,可是連一省巡撫胡廷宴都對於州縣報上來的“盜賊”之事自欺欺人地認為這些盜賊都是饑民,來年夏收有了糧食以後,自然就會解散,根本就不盡心處置。

    這種情況下,還指望崇禎皇帝能饒了他們?

    若是饒了他們,誰又能讓李自成饒過崇禎皇帝?

    心中越想怒氣就越大的崇禎皇帝幹脆望著溫體仁道:“朕以為倒也沒什麽,皇長女出世,正需這些混帳的血來慶賀一番。”

    說完,崇禎皇帝便直接吩咐道:“此事便著溫愛卿主持,大理寺並刑部、吏部三堂會審,著錦衣衛與東廠派員旁聽記錄,之後將結果報與朕知。

    總之,朕的要求就一點,該殺的殺,該流的流,總之不放過一個害民之輩。”

    等到溫體仁和大理寺卿等人躬身應是後,崇禎皇帝又像是想起來什麽事情一樣,接著道:“還有那個藍田縣令和一些混賬東西逼得百姓造反的,雖然他們自己都被餓急眼的百姓們給殺了,但是朕已經命人拿了他們的九族送到陣前處斬,所以這些人的罪責也不必再追究了。”

    ……

    溫體仁和滿朝堂的大臣都是一陣無語。

    您都把人家的九族給弄去宰了,這些家夥本人也被叛軍給剁了,還有個屁的罪責可以再追究,難道您還能給閻王下道聖旨,要求閻王爺再處置他們一番?

    但是朝堂上的大臣們顯然還是低估了崇禎皇帝的下限值。

    或者說崇禎皇帝根本就沒有這玩意。

    也不知道是一時興起還是有意嚇唬人,崇禎皇帝還真就打算給閻王爺下一道旨意:“朕聞天有天帝,人間有人皇,陰間亦有閻羅天子。

    朕為天帝之子,代天牧民,陰間閻羅亦當聽朕號令。王承恩。”

    等到王承恩躬身應是之後,崇禎皇帝又接著道:“擬旨,欽命十殿閻羅將這些混賬們打入油鍋地獄受刑,地獄不空,受刑不止。”

    崇禎皇帝這番話一出,別說是等著躬身聽旨的王承恩了,便是連朝堂上的大臣們都傻眼了。

    倒是在甚麽西遊釋厄傳的話本裏看到過唐王與陰間閻羅天子的事兒,其中還牽扯到了龍王爺什麽的。

    可是人家那不是給閻王下旨,反而平輩論交,而且唐王還要更為恭敬一些。

    更為關鍵的,還是那生死薄,上麵可是有著天子陽壽的,看樣子死後也是要先到地府走一遭。

    可是這位爺倒好,直接一副上司命令下屬的口吻就要給閻王爺下旨——當真是壽星佬吃砒霜,活的不耐煩了。

    反複斟酌再斟酌,溫體仁才躬身道:“啟奏陛下,且不提子不語怪力亂神,是否有陰間閻羅天子尚未可知,便是有,陛下亦不應當向陰間閻羅天子下詔。臣請陛下收回成命。”

    施鳳來也是出班附合道:“臣請陛下收回成命。”

    一時之間,大殿上卻是響起了一片反對聲——除了已經年老的英國公和武將一係還有向來隻聽從皇帝命令的許顯純等人,剩下的文官基本上都在反對崇禎皇帝下這麽道旨意。

    崇禎皇帝心中卻是冷笑不止。

    溫體仁和施鳳來還有其中一些文官大概是真的在替崇禎皇帝考慮——您就這麽著給陰間天子下詔書,萬一惹得陰間天子不快,改了您的壽命或者您哪天駕崩了……

    其餘的,隻怕不是替自己擔心,而是擔心真個有閻羅王的存在,又恰好遵從了崇禎皇帝的詔書,萬一哪天自個兒掛掉了之後找閻羅一報道,好嘛,無盡的刀山火海油鍋拔舌地獄大刑在等著自己……

    想想都蛋疼!

    但是這也正好是崇禎皇帝的目的。

    既然嚴刑峻法嚇不住這些混賬東西,老子幹脆就再給你們加一道鎖,讓你丫死後都得跟著遭罪,就問你怕不怕?

    打定主意的崇禎皇帝還會聽溫體仁等大臣的勸諫?當即便揮手道:“卿等不必再勸,給閻羅天子的詔書,朕是下定了。至於天帝那裏,朕自然會在祭天之時上書分說。”

    說完,又語帶誘惑地道:“卿等用心國事,朕亦會在祭天詔書之中分說,許卿等百年後飛升天界,豈不美哉?”

    ……

    這種屁話都讓您說了,您還讓我們怎麽說?

    無奈之下,溫體仁隻得帶著一眾大臣先行謝恩。

    搞事情沒夠,做事情也沒有底限的崇禎皇帝卻又接著道:“害民不輩不能饒過,然而朕的皇長女出生,朕有意讓普天之下的百姓也跟著同樂一番。王承恩擬旨。”

    等到王承恩躬身應是後,崇禎皇帝又接著道:“其令,天下百姓凡年滿六十者,賜肉十斤,麵十斤,油十斤。

    凡崇禎元年之中有女兒出生者,賞布一匹。

    此事著各地縣衙統計,錦衣衛複核,一應支出,皆由內帑調撥。”

    小白朱曉鬆版的崇禎皇帝雖然覺得自己頭鐵,也不怕什麽死後下地獄什麽的說法——朕殺貪官是為了百姓,活百姓而殺貪官肯定是積陰德的事情,下地獄什麽的讓貪官們去就好了,朕還是上天庭就好。

    但是不管怎麽說,剛才自己可是大言不慚的要用貪腐害民之輩的血來為自己皇長女的出生來慶賀,終究這事兒不太妥當,倒不如用些普天同慶的由頭來為心肝寶貝一般的靖雪來積些陰德祈福罷。

    反正依著大明現今的醫療條件,活到六十歲以上的肯定不會太多,至於崇禎元年生了女兒的,就算再怎麽多,也不過是一些布的事兒罷了。

    而且借著這個事兒,普天下得到了好處的老百姓還能不念著自己的好?最好把自己念成萬家生佛一般的明君,自己的皇位還不是穩如狗、

    至於沒得到好處的,這個不能怪朕,怪隻怪爾等沒有生女兒罷。若是以後再想要好處,就他娘的可勁的給朕生娃,女兒也是寶貝啊。

    隻是一想到女兒,崇禎皇帝便接著道:“昨兒個夜裏皇後產下皇長女靖雪之前,朕心中著實捏了一把冷汗。

    朕在十三四歲之時,卻是怎麽吃都覺得餓,可見正是長身體的時候。然則民間十三四之時,卻有頗多為人父母者。

    朕以為彼輩自己的身子骨都沒有長得結實,又如何能生養得好嬰孩?因此朕欲修改大明律,女子十六歲前不得成婚嫁娶。”

    溫體仁和郭允厚在昨天半夜之時,就已經聽到崇禎皇帝提過讓戶部去統計調查女子生育早晚和產婦難產的問題,卻不曾想崇禎皇帝竟然在這個時候直接提出來了。

    暗道一聲這位爺果然還是想一出就是一出,半點兒耐心也無,溫體仁便出班奏道:“啟奏陛下,臣以為此事不可操之過急。”

    崇禎皇帝嗯了一聲道:“溫愛卿有甚麽想法?仔細說說?”

    溫體仁躬身道:“啟奏陛下,民間嫁娶在十三四歲者,便是用過江之鯽來形容隻怕亦不為過。

    陛下雖是一片愛民之心,然則鄉間不識字的愚夫愚婦甚多,隻怕難以理解陛下一片仁愛之心。

    臣以為不妨等到戶部所統計資料齊全之後,再行修改大明律。”

    崇禎皇帝嗯了一聲,點頭道:“溫愛卿言之有理,卻是朕有些操之過急了。

    罷了,便由戶部牽頭去統計,錦衣衛與東廠在畢要時可以予以協助。

    等到統計的結果出來後,再行決定罷。”

    左右已經沒有其他事情,崇禎皇帝便早早地散朝了——後宮之中,乖女兒靖雪一定想念自己這個父皇了,不去親親抱抱可不曾,等大了些,還要舉高高呢。

    隻是崇禎皇帝注定要失望了。

    同樣被周皇後寵愛不已的長公主朱靖雪此時正在後宮之中接受著圍觀——袁妃,田妃,還有那個封號叫婉妃但是實際上跟婉這字基本上沒有什麽關係的完顏玉卓,再加上心中極其喜歡小孩子的懿安皇後張嫣也在這裏。

    再想想過不了多久還會有一眾命婦前來宮中道賀,崇禎皇帝就頭疼不已。

    人家說一個女人等於五百隻鴨子,這會兒坤寧宮裏已經有了兩千五百隻鴨子紮堆在一塊強勢圍觀一個剛試著睜眼的小嬰兒,崇禎皇帝就更頭疼了。

    匆匆忙忙地看了一眼除了吃就是睡的朱靖雪,崇禎皇帝幹脆帶著王承恩和方正化等人出了宮,往皇家學院而去。

    皇家學院可是個好地方,裏麵除了徐光啟外,剩下的大拿也是一堆一堆的,更不要說還有個叫陳足奇的家夥。

    等到了皇家學院,止住了前來見禮的徐光啟等人,崇禎皇帝便說道:“皇後在昨個兒個晚上給朕誕下了皇長女,朕心甚喜,如今也與諸位愛卿一同分享這喜事。”

    說完,便是一揮手。

    隨在身後的小太監從後邊跟來的馬車上搬下來一個大大箱子,打開一層又一層的包裹,其中卻是一枚枚被染紅了的雞蛋。

    崇禎皇帝笑道:“徐愛卿可不要嫌朕小氣,朕也隻是依著民間的風俗,每人兩枚紅雞蛋,一起沾沾喜氣。”

    由於崇禎皇帝來的匆忙還沒有提前通知,徐光啟此時身上還沾著一身的土,整個人看起來頗有些邋裏邋遢的樣子。

    徐光啟接過雞蛋後也不避諱崇禎皇帝,先是謝恩後便直接剝開一個塞進了嘴裏,邊吃邊說道:“微臣恭喜陛下,賀喜陛下。而且陛下今天來的正好,臣原本便想著明日進宮去見陛下。”

    崇禎皇帝聞言,好奇地道:“徐愛卿想要找朕是有什麽事兒?”

    心中卻暗道,千萬別是找老子要錢的,這他娘的各處都在用錢,而且之前給你皇家學院的錢可是夠多的了!

    隻是徐光啟的話卻出乎了正在心疼小錢錢的崇禎皇帝意料:“啟奏陛下,臣與諸位同僚和西洋前來傳教的幾位傳教士一起搞蒸汽機,如今卻是有了些眉目。”

    崇禎皇帝一聽蒸汽機有了眉目卻是高興了,這玩意有了,以後慢慢地是不是可以搞什麽內燃機了?到時候汽車高鐵一出來,老子分分鍾就能擺平建奴!

    心中美滋滋的崇禎皇帝趕忙道:“快,帶朕去看看!”

    徐光啟先是躬身應了是,接著便帶著崇禎皇帝往學院內的一間院落走去。

    隻是走了沒幾步,徐光啟例開口道:“陛下,如今蒸汽機可以說初有成效,隻要爐中的火不停,水壺中的水不幹,這東西便可以一直運轉,當真是好東西。隻是,還有些許難題,臣也是感覺無從下手。”

    一開始還高興的崇禎皇帝一聽到隻是這個詞,心中就是咯噔一聲,暗道你不知道從哪兒下手,難道朕就知道了?到底是不是找朕來要錢的?老徐你直說,朕挺的住……

    暗中琢磨的崇禎皇帝沒有開口,隻是示意徐光啟繼續說下去。(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