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原本真的有腦殘

字數:6978   加入書籤

A+A-




    由於崇禎皇帝將錫伯族的三千鐵騎召喚過去砸場子而一行人都變成了騎兵,與告關的一行人走了兩條岔路,所以等到崇禎皇帝一行人再從王家莊趕回到順天府大堂的時候,那一行抬著門板子告狀的人群還沒有到。

    崇禎皇帝提心這群人路上再出現什麽狀況,幹脆吩咐道:“派人去看看,若是有人與他們為難,就把腿打斷。”

    朱剛躬身領命,旋即便命人向來另一條來路之上迎了過去。

    直至太陽已經走到了西邊,眼看再過上一個半個時辰就要天黑,這一群人才來到順天府大堂。

    領頭的漢子一看“英國公家的遠房表親公子爺”崇禎皇帝就在大堂外不遠的地方等著自己,心中當時便安定了許多。

    等看到離著崇禎皇帝不遠處被捆得五花大綁的王家二公子時,領頭的漢子眼睛當時就紅了,怒喝一聲:“老子打死你!”,就向著王家二公子撲了過去。

    朱剛一見這漢雙撲了過來,心中臥槽一聲,伸手抓住這漢子伸向王二公子的手,一帶一推之下,便將這漢子摔倒在地。

    見這漢子還想掙紮起來衝向王二公子,崇禎皇帝便咳了一聲道:“住手!且先去順天府告狀,由不得你動用私刑!”

    崇禎皇帝登基為帝一年多的時間,草原之上又築京觀無數,身上自有一股不凡的氣勢,當場便將那領頭的漢子給震的不敢再多說別的,隻是乖乖的走向了鳴冤鼓的位置。

    順天府大堂門前的衙役早就看到了崇禎皇帝一行人。

    但是能在順天府當差的又怎麽有笨蛋?一看崇禎皇帝一行人的陣勢外加上崇禎皇帝的打扮就知道不好惹,因此沒有一個過來打擾的。

    等到了這領頭的漢子聽從崇禎皇帝的吩咐走到鳴冤鼓的時候,大堂前的衙役竟然沒有人上前攔住這漢子。

    咚咚咚的鼓聲響起了好一會兒,順天府府尹劉宗周才來到了大堂之上。

    劉宗周這倒黴孩子原本是天啟年初的禮部主事,後來這哥們的官當的不太高興。

    因為這哥們兒覺得進行上下沒事兒就鬥來鬥去的,搞什麽閹黨奸黨的純屬扯犢子——光顧著鬥了,誰來為國家辦事?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劉宗周上《修正學以淑人心以培養國家元氣疏》,指出當時廷臣日趨爭競,黨同伐異之風行,而人心日下,士習日險。他希望朝廷化偏黨而歸於蕩平,不必以門戶分邪正。

    可是這家夥好死不死的在奏章裏引用顧憲成的學說,結果被老魏給當成東林黨給罷官歸鄉了。

    等到崇禎皇帝登基稱帝,這家夥由於名聲不錯,起碼在崇禎皇帝看來一個能正確指出大家少扯蛋多辦事的官員怎麽著也不至於太操蛋的理論之下,又把他給召回來當了順天府尹。

    可是這貨還是不消停,又給穿越才崇禎皇帝上《麵恩預矢責難之義以致君堯舜疏》,希望崇禎皇帝“然遠覽,以堯舜之學,行堯舜之道。”

    別說是現在的穿越者了,就算是原本曆史治國小白的那個崇禎皇帝,都認為這是迂闊之言。

    原本曆史上的崇禎皇帝求治心急,人才、餉糧、流寇、邊患等常縈繞在心,希望群臣能拿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具體措施,可是這哥們呢?

    劉宗周這哥們卻認為這些都是刑名之術,近於功利,人主應以仁義為本。

    得嘞,這下子,不管是原本曆史上的治國小白崇禎皇帝還是穿越後的程序猿崇禎皇帝,都覺得這哥們扯蛋的能力比較強,還是老老實實的當個順天府尹算了。

    順天府府尹這個官職,說大不大,但是說小也是絕對不小的。

    由於順天府就是京城之所在,所以順天府的府尹品級為正三品,高出一般的知府二至三級,由尚書、侍郎級大臣兼管。

    而普通的正三品衙門用銅印,惟順天府用銀印,位同封疆大吏的總督、巡撫。

    具體的牛逼之處,隻有一點就能說明白了——順天府在直隸總督轄區內,但順天府府尹和直隸總督不存在隸屬關係,說白了,人家根本就不用鳥直隸總督。

    京城城垣之外的地區由直隸總督衙門和順天府衙門“雙重領導”,大的舉措要會衙辦理。京城垣之內,直隸總督根本就無權過問。

    再加上順天府的府尹主理府政,統率所屬廳、州、縣官,還有其他的一大堆事情都要管,比如掌京畿之刑名錢穀,並司迎春、進春、祭先農之神,奉天子耕獵、監臨鄉試、供應考試用具等事,所以這順天府尹的事兒絕對要比別的府尹多的多。

    到了蟎清之時,有個不會當官的倒黴蛋還過一個著名的感慨——前生不善,今生知縣;前生作惡,知縣附郭,惡貫滿盈,附郭省城。

    若是依著這種蠢蛋的推論,等到成為了順天府府尹的時候,基本上也就是到了地獄不空不得解脫的地步了。

    而劉宗周現在就有這種感覺。

    原本因為已經接近年底了,順天府的事兒就要比別處的多,可是現在居然還有人敲了鳴冤鼓。

    萬一有點兒什麽大事兒生,這可就太讓人鬧心了——畢竟是天子腳下,號稱是善之地。

    但是不出事兒的可能性又幾乎為零。

    光京城這些大大小小的勳貴家的子弟什麽的因為飛鷹走狗鬧出來的破事兒還少麽?

    再說了,這京城之中別的不多,大大小小的禦史可是多的是。若真有人參上一本,那可就樂子大了。

    若是皇帝一怒之下把自己給罷官,那還倒好,正好順了自己的心。

    可是當今這位皇帝明顯就不是那好脾氣的,萬一……

    不管怎麽說,這堂還是得升的。

    一套後世的電視劇中常見的升堂問案的流程之後,劉宗周問道:“你既然說是王家二公子玷汙了你妹妹,可有證據?”

    領頭的漢子語塞。

    要證據的話,上哪兒去尋找證據?就算是找來仵作驗屍,又能驗出個什麽結果來?除了能證明自己妹妹是被人玷汙過,又怎麽證明是這王二公子幹的?

    陪同自己一同前來告狀的人群之中倒是有人能證明自己的妹妹是被王二公子強拉回家的,可是這人與自己家有親戚關係,她說的話,這府尹大人會相信麽?

    一直隱藏在人群中的崇禎皇帝忍不住了。

    這漢子也太笨了些,這種事兒多簡單,隻要把王二公子帶過來一問不就知道了?

    既然這漢子太笨,看起來還得自己出馬。

    一聲大笑之下,崇禎皇帝便越過人群,朗聲道:“正所謂路見不平有人踩,朱某卻是看不過去這事兒了——英國公外甥朱曉鬆,見過劉大人。”

    劉宗周淡淡地道:“朱公子客氣了。”

    劉宗周麵色不變,也不揭破崇禎皇帝的身份——人家一張口就說是英國公的外甥,自己要是揭穿了,還怎麽讓這位爺裝逼打臉?

    隻是不揭穿歸不揭穿,劉宗周的心裏可是不爽的很。

    這位爺自己是見過的,而且見過不隻一次兩次。

    既然您說是這王二公子幹的,那就審個屁的案,有沒有證據還不是您老人家一句話的事兒。

    崇禎皇帝卻是笑道:“啟稟劉大人,鄙人出城遊玩之時正好路過了王家莊,遇見這人帶著他妹妹的屍前來報官,而王家的家丁打手卻是想要強行阻攔,由此可知,此事必然與王家脫不了關係。”

    劉宗周道:“朱公子所言有理,隻是此案畢竟事涉衛所士卒,又出了人名,不如等本官傳了那士卒與王家人前來之後再審?”

    崇禎皇帝聞言便道:“那士卒麽,自然是要去傳的,隻是這王家二公子卻是不需要了,本公子的家丁已經將他拿了過來。”

    崇禎皇帝說完,便是一揮手,朱剛便將被捆住的王公子提溜進了大堂之中。

    劉宗周一邊命人去傳與案相關的士卒,一邊又命人將王二公子口中塞的破布去掉。

    王二公子一開口,就令劉宗周的臉色黑了三分:“大人救命,這王八蛋仗著英國公家的勢,卻是把小人的家中都給砸了個稀巴爛,而且還叫囂著要小人的父親重新把家裏歸置好之後再砸一遍,如此藐視王法,求大人作主!”

    劉宗周原本還打算好生問問這案子,此時一見王二公子說出來王八蛋三個字卻是再也忍不住了。

    有道是主辱臣死,你他娘的這是讓本官去死啊魂淡!

    大怒的劉宗周喝道:“掌嘴五十!本官問案,哪裏有你說話的份!”

    堂下衙役聽了,取過木板走過去便劈裏啪啦地照著王二公子的臉上抽了起來,不一會兒,王二公子的臉以肉眼可見的度腫了起來,口中不時血水帶著白色的牙齒飛出。

    等到五十下打完,王二公子的臉便已經看不成了。

    劉宗周此時才問道:“王興,本官問你,方才那人告你玷汙他妹妹,致使他妹妹上吊自盡,可是真的?”

    王二公子此時卻是狂笑道:“真的又如何?小爺的姐姐可是成國公府中的少奶奶,得罪了小爺,便是得罪了成國公,狗官,你今天若是打死小爺倒也罷了,否則,小爺定然要我姐夫參你一本!”

    劉宗周萬萬沒有想到這王二公子既然是如此囂張,竟然敢在大庭廣眾之下出言不遜,還把成國公給牽扯了進來。

    別說是劉宗周了,就連崇禎皇帝都沒有想到會有這麽一出好戲可看。

    原本以為後世風傳的那些腦殘都是編排出來搞笑的,結果在大明即是結結實實地開了眼,長了見識了。

    在場的人中此時唯有王二公子心裏的底氣是最足的。

    雖然自己的大姐是被成國公家的二公子納回去做了小妾,可是這門親事卻是讓自己家實打實的跟成國公府結了親。

    至於區區的順天府府尹,不過是個大點兒的縣令罷了,還能大得過成國公府去?

    哪怕是這個現在囂張無比的朱家公子,也不過是英國公的外甥罷了,與自己不過是半斤八兩,怕他做甚?到時候多給自己的姐夫塞點兒銀子,讓姐夫從中說和一番,這事兒不就過去了?

    有道是藥醫不死病,佛渡有緣人,這王二公子如此作死,便是連劉宗周也熄了問案的的心思,隻是再一次地確認道:“既然如此,你便是承認了確實是你玷汙了王劉氏,致使她懸梁自盡了?”

    王二獰笑道:“不錯,正是如此。反正小爺家中有錢,那丘八等會兒來了後,小爺賠他個百十兩銀子也就是了,夠他再買上十個八個的媳婦兒了!”

    劉宗周心道你別掂記讓人家買媳婦了,你家所有的銀子加起來夠不夠買你這條狗命還是個未知數呢。

    正想開口訓斥,卻聽得門外有進來一個衙役,高聲道:“啟稟老爺,衛所士卒王宗光到案。”

    劉宗周命人帶了王宗光進來後,便開口道:“王宗光,此案你是否已經知曉?”

    由於去通傳的衙役根本就沒有和王宗光說過到底是怎麽回事兒,更沒有說他老婆已經上吊自盡了,因此王宗光卻是噗通一聲跪倒在地,磕頭道:“啟稟大人,小人一直在新軍之中訓練,不知道大人說的案子是什麽?”

    王宗光這一跪不要緊,一旁站著的崇禎皇帝卻是蛋疼了。

    好嘛,動不動的跪來跪去,這新軍士卒把自己當成什麽了?用得著對一個文官如此的卑躬屈膝?

    看起來這大明的軍人是真個完犢子了,自打土木堡之變以後,不光是筋斷了,便是連膝蓋都軟了。

    不待劉宗周開口說話,崇禎皇帝卻是淡淡地道:“起來!”

    王宗光聽著崇禎皇帝的聲音雖然熟悉,一時間卻沒有想起來到底是在哪裏聽過,更沒有想到這個聲音是讓自己起來,一時之間還是跪在地上不動。

    崇禎皇帝卻是更怒了,走到王宗光身邊便是一腳踹了過去,怒喝道:“老子讓你起來!跟著老子在草原上殺了多少韃子不腿軟,現在你軟個屁!”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