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3753 加入書籤
王永梁護送劉加樹到水北軍分區醫院就醫,手術後第二天,劉加樹醒來了。
一直守在病房的永梁對劉加樹說:“劉書記,對不起,要不是我當初……”
“不要這樣說,永梁,就是你不說,我也不會放過他們,這跟你沒有關係,你不用自責。”劉加樹說道。
戚桂芹也對永梁說道:“永梁,老劉說得對,他一生正直,怎麽可能看著這麽大汙染的一個企業在城關鎮地盤上落地生根呢。醫生說了,骨頭接的很好,不會留下後遺症。就是他瘸了,殘了,下半輩子我伺候他也沒怨言,這才是我的好丈夫呢。”
劉加樹伸出手與妻子相握,眼裏露出濃濃的愛意。
看著這對正直無私而又心意相通的夫妻,永梁和琳蕾深深被他們感動了。
永梁說道:“劉書記,你好好養傷吧,希望你能早點好起來。接下來,就看我的吧,我要把他們連根拔起,哪怕從此退出官場,再不從政。”
“永梁,一時半會我是沒辦法了,隻有依靠你了。紀檢書記謝加林值得信任。”劉加樹囑咐了一句。
永梁點點頭,就和琳蕾告辭而去。
永梁來到省委黨校,找到縣書記任誌遠,向他匯報了城關鎮的事情,任誌遠也是非常震驚,他對永梁說:“這個誠發銅業要關停,害劉加樹同誌的凶手也要懲處。你放手幹,有問題可以跟楊峰主任聯係,他會幫助你的。”
……
回到城關鎮,王永梁發現形勢已經大變。在任誌遠缺席的情況下,平伯祥主持召開了常委會做出決定,鑒於劉加樹出了車禍,城關鎮黨高官一職由劉延才暫代,紀檢書記謝加林升任縣紀委副書記,王學勤任紀檢書記,其副鎮長一職,由平伯祥的通訊員範波接任。
這樣一來,城關鎮黨委中,隻有王永梁、吳汝國、張全厚是堅定的反誠發派,其他如閆光銀、張建峰、張林見勢不妙,立即轉投到了劉延才旗下。
王永梁回來後,劉延才立即組織召開了黨委會,以保護招商引資為由,否決了上次黨委會的決議。
黨委會的決議一出,誠發銅業立即恢複建設,大崔村和其它鄰村村民自發地組織起來,圍堵了鎮政府,被木友德派警察驅散,並以擾亂社會治安為由,逮捕了其中比較活躍的幾個人,村民的圍堵立即瓦解。
撞劉加樹的渣土車和司機一直沒有找到,雖然公安局言稱一直在努力破案,但王永梁知道,有木友德把持著公安局,依靠他們破案是不可能的。
一直找不到破局的辦法,永梁心急如焚。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王永梁很早下的一步閑棋起作用了。
這天,王永梁接到了王致富的電話。
“王鎮長,我是王致富,我向你報告一個重要情況。”
“你說。”
“開渣土車撞劉書記的是崔俊波!”
“你怎麽知道的?”
“上次你來我家以後,我琢磨著你的話,應該跟崔大忠走近一點,所以經常去他家喝酒,也請他來我們家喝……”
原來,王致富聽了王永梁的話,有意識地跟崔大忠走近了。這天,王致富又去崔家喝酒,走到門口,卻聽到了崔大忠和崔俊波父子兩個在吵架,王致富剛要進去勸架,卻聽到崔俊波說:“我撞了劉加樹,你讓我到外邊躲幾天,原來打的是我媳婦的主意啊,你個吃草倒料的老東西!”
王致富一聽這話,也不進去了,就在大門外,把事情聽了個一清二楚。
原來,崔大忠跟他兒媳婦有染,他指使崔俊波開車撞了劉加樹以後,一直讓崔俊波躲藏在外邊,這天崔俊波悄悄回家,正碰到崔大忠和自己媳婦在床上鬼混,崔俊波一氣之下,不管不顧地打了崔大忠,並無意中把撞劉加樹的事說了出來。
多行不義必自斃啊!王永梁聽了王致富的話,心裏想到。
……
王永梁得知這一線索,哪裏還會放過,他立即給張文燕打了電話,張文燕讓雷丙濤秘密逮捕了崔俊波。崔俊波正在氣頭上,沒讓警察費多大功夫,就全交待了。
原來,在征地時,徐益之和賈誠就給了崔大忠一百萬的好處,這才使得誠發銅業征地工作順利進行。當徐益之又給了他十萬元,讓他想辦法製造車禍加害劉加樹時,崔大忠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徐益之給他找來一輛無牌照渣土車,為保險起見,崔大忠讓自己兒子親自出馬。不成想,因為自己的“扒灰”敗露,爭吵中崔俊波把事情喊了出來……
破開了這個頭,後續的事情就好辦多了,張文燕指示市紀委和公安局分頭行動,接連把崔大忠、徐益之、賈誠、李藝琳、平伯祥、李承明、張立全、木友德、程新思、張丙民雙規的雙規,逮捕的逮捕,至此,誠發銅業這個利益鏈條上的團夥全部入獄。
劉延才和王學勤經濟問題較小,給予開除黨籍,免去行政職務的處分。
……
三個月後,劉加樹身體複原,回到城關鎮繼續擔任書記一職,和永梁攜手,引進德盛風投資金,在誠發銅業的廢址上,建起了絲綢紡織公司,加上各種上下遊產業,沒有兩年,成了國內最大的絲綢紡織基地,讓城關鎮的經濟實現了騰飛。
兩年後,劉加樹升任邑縣紀高官,他耿直的性格、堅定的黨性,在這個位置上如魚得水,邑縣官風為之大振。
三年後,城關鎮書記王永梁則升任副縣長。
四年後,張文燕升任濰青市書記。
此後,她和王永梁一上一下,相互配合,把濰青市打造成了蔬菜之城、紡織之城、絲綢之城、旅遊之城,成為魯省經濟最為發達的市,成為全國有名的宜居城市。
王永梁一路青雲,官至高官。
薑秀蓮、李琳蕾、孫琳分別生育二子一女,除李琳蕾生的兒子外,另外一子一女都是香港戶口,在香港長大,外人並不知曉。
……
若幹年後,永梁退休,趙蘭、孫琳也相繼卸下職務,陪他在水晶市一座大別墅裏共度餘生。
他們的子女奇怪地發現,冉姨、梅姨也相繼來到水晶,跟父母生活在一起,卻是不知為何……。
(全書終)
進入章評(0)?(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