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幕 製糖作坊
字數:3748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明畫 !
天才壹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萬曆十六年五月。【文學樓】
早上天剛亮,關老爺子便溜達著往村尾年前新建的作坊走去,這是老爺子最近才養成的習慣,每天起來要是不能去作坊巡視一圈,總會覺得心裏空蕩蕩少了點什麽似得。
到了地方,出現在眼前的並非後世那種常見的小牆小院小作坊,而是一圈厚實的木頭圍牆,四角設有塔樓,塔樓上還有弓兵巡視瞭望。而圍牆的大門口,則是兩個身穿嶄新鴛鴦戰襖,腰挎長刀的守衛!守衛旁邊還拴著一條大狗!
路上隨便抓一個人過來讓他說說這是什麽地方,肯定沒人會說是作坊,堡壘、監獄等等反倒更是貼切一些。
見關老爺子到了,兩個守衛趕忙上前迎去。
“百戶來了。”
“這就給您開門。”
關老爺子笑著點了點頭。
“昨晚沒什麽事吧?”
“百戶放心,兄弟幾個都精神著呢,一隻蒼蠅也飛不進去!”
“好,沒事就好,等會就換班歇息去吧,辛苦諸位了。”
“唉,百戶這是哪裏的話,晚上站崗多給銀子,兄弟們掙都掙不上,哪裏會辛苦。回去倒頭睡一覺,明個照樣生龍活虎去校場!”
“好。”
關老爺子和守衛打過招呼,慢步進了作坊,雖然天才微亮,可裏麵卻已經有工人在忙碌了。
幾個工人汗流浹背的把一車車的骨炭卸下堆放在一起,另外的工人則拿瓢舀了一把骨炭粉,慢慢的往架在台子上的大木桶中灑,桶旁邊還有個工人拿著根木棍不停的攪動。
細細數一下,院子裏這種大木桶排了兩排,居然有十二個之多!
工人們各自忙各自的活,誰也沒發現關老爺子的到來,直到骨炭卸完,一個工人準備把牛車拉走,這才看到了前麵的關老爺子。
“啊!百戶來了啊,外麵的人到底怎麽回事,也不說聲我們好去迎迎。”
其他工人們一聽關老爺子來了,趕緊放下手頭的工作打招呼。
關老爺子眯著眼笑著。
“迎什麽迎啊,我天天都來,每次都迎累不累啊?我就是看看,溜一圈就走。不過你們今天來的夠早啊,看樣子天沒亮就幹上了吧?”
“嗨,不是來的早,是壓根就沒走!”
“沒走?”
“嗯,昨天我們幹完活之後吃完了飯,就在房子裏眯了會,夜裏爬起來點了火把繼續幹的。”
關老爺子皺眉道:“這麽趕做什麽?太累了,太累了!你們又沒有倒班的人,這麽個幹法累倒了怎麽辦?”
一聽關老爺子的話,工人們都嘿嘿的笑了起來。
“咱們本就是精壯漢子,就這麽點事怎麽可能累得倒?何況作坊裏有大廚掌勺,天天不是魚就是肉,白米飯管夠,這若不再好好動動筋骨,要不了個把月那還不得比前村的周地主還胖了?”
“是啊,百戶誠心誠意的待咱們,咱們總不能白吃飯不幹活吧,那不成喂不熟的白眼狼了?”
“趁著這幾天剛剛種上莊稼地裏活少,我們就想著趕緊多熬點出來,這不是孫少爺要娶媳婦了麽?流水席上的糖怎麽也得是咱自家的吧,要是還用外麵的糖那算個什麽事?”
眾人紛紛點頭稱是。
沒錯,這個作坊便是個製糖作坊。按照關坤瑜試驗出來的法子,利用骨炭給粗糖脫色,得了精白糖再轉手賣出去,一來一去的差價大的足以讓關老爺子拍板,建了這麽個要塞式的作坊。
其實,明朝本身就有粗糖脫色的法子,隻不過使用最多的過濾物乃是黃泥,脫色的效率實在說不上好,而且脫色之後產品的質量也並不是很令人滿意。
而關坤瑜他的法子是使用的骨炭進行脫色處理,雖然骨炭是專門燒製的,成本遠高於黃泥,可一分錢一分貨,骨炭的脫色效果的確非常棒,遠要比土法製糖做出來的更純淨。
除了使用骨炭脫色之外,用關坤瑜的法子熬出來的糖在晶型上也要比土法製糖做出來的更大更漂亮。
原因便在於關坤瑜又把自己的物理書給拿出來翻了翻,在加上農業科普書籍的大致介紹,他摸索出來的煮糖工藝要更為先進合理。
最起碼,他知道當糖水濃度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需要往裏麵投放糖粉糊作為晶核——就像天上光有水汽並不會下雨,還需要凝結核一樣,想要糖結晶的既快又漂亮那就得人工往裏麵添晶核。
當然,僅僅隻是這一步仍然不行,結晶之後,還需要將糖水反複稀釋濃縮,不斷加固結晶,如此出來的白糖才能顆粒既晶瑩剔透又飽滿巨大。而同樣是煮糖的其他作坊,通常都隻是直接結晶出來完事,真正掌握人工投放晶核技術的寥寥無幾,可以說是不傳之秘,雙方的差距顯而易見。
遺憾的是,現代的製糖工藝之中還有一步養晶,但關坤瑜手頭上並沒有合適的養晶料,而他對此也沒有什麽研究,所以隻能作罷。
不過即便如此,兩種方法做出來的白糖隻要放在一起比一下,任何人都會覺得關家糖賣高價賣的理所應當!
關坤瑜的作坊雖然看上去生產成本要高於其他作坊,又要多次煮糖,但實際上因為骨炭的效果實在太好,所以生產效率甚至還要略高於別的作坊,再加上好出不止一個層次的產品質量,運進作坊的是粗糖,煮出來的那就是白花花的銀子!
至於作坊的工人們,原本按照關老爺子的想法,作坊的運作方式和別的地方沒什麽不同,隨便給點錢就打發了,當然,自家人肯定要優厚些給多點。可關坤瑜卻非常清楚良好激勵機製對工人積極性的正麵影響。
尤其是在大明朝這麽個雇工幾乎沒人權的時代,關坤瑜那些脫胎於後世稍加變通的管理方式效果就更為突出了。
其實若讓關坤瑜自己說,其實他並沒有做什麽,隻不過是提供了豐盛的早餐和一份補充體力的午餐而已,還不是免費的,隻不過有夥食補助,可以讓工人們以低價吃到肉食。
再然後就是所謂的年終獎了,關坤瑜的年終獎是和工人的表現以及作坊的盈利直接掛鉤的。在明朝這種獎勵機製不是沒有,但想要享受這種待遇那必須是替東家幹了許多年的絕對骨幹才行!不像關坤瑜這裏,隻要是個人就能領到自己一份賞錢,區別隻是多少而已。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