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1章 18歲

字數:3469   加入書籤

A+A-




    對於好萊塢來說,1987年1月份的最後一周,最受關注的,不再是新一屆金球獎頒獎典禮,而是一個少年,以及少年執導的第一部電影。
    “第三屆聖丹斯順利閉幕,《羅拉快跑》滿載而歸。”
    這便是1月27日,《好萊塢報道者》在頭版非常顯眼的位置登載的一篇文章。
    1月26日,由好萊塢巨星羅伯特·雷德福創辦的聖丹斯電影節閉幕式上,《羅拉快跑》眾望所歸地取得了‘評審團大獎’和‘攝影獎’兩大獎項。
    在此之前的十天時間,由於太過於受歡迎,聖丹斯電影節組委會還不得不臨時將《羅拉快跑》的展映次數增加了一倍,但展映電影票依舊供不應求。
    當天的頒獎典禮上,明顯是受到了《羅拉快跑》的影響,帕克城埃及影院內同樣座無虛席。
    隻不過。
    無論如何,聖丹斯終究也隻是一個剛剛起步的電影節。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段時間,與其說是聖丹斯電影節提高了《羅拉快跑》的名氣,還不如說媒體對《羅拉快跑》的報道反過來提升了聖丹斯電影節的關注度。
    通常情況下,參加完這種影響力並不算大的電影節,大家短暫地熱鬧過,風光過,一切都會很快回歸平靜。
    然而。
    對於西蒙。
    對於《羅拉快跑》。
    很多事情才剛剛開始。
    1月28日。
    周三。
    《洛杉磯時報》上的一篇文章,徹底將這些日子總是不知不覺出現在很多人眼角餘光裏的某個名字點亮,變得那麽耀眼。
    《18歲》
    簡潔到甚至有些懸念的標題。
    配圖是《羅拉快跑》賭場戲份拍攝過程中的一張片場照。雙手撐在賭桌邊的年輕人,微微皺眉地凝望著麵前的輪盤,顯然在思索著什麽。周圍數十名或站或坐或倚在牆邊或抽空閑聊的男男女女,卻都明顯放著幾分注意力在桌邊的少年身上。
    完美的抓拍,展現了某種奇妙的強烈統禦力。看到照片的人,幾乎都能一眼確定誰才是照片世界裏的中心。
    彼得·巴特勒顯然同樣是個非常不錯的攝影師。
    以及出色的撰稿人。
    “首先,回想一下,18歲那年,你在做什麽?”
    “然後,再看另一個人。他的18歲,開始於舊金山灣沃森維爾小城的一家公立精神病院。破敗,陰冷,深寒,這是筆者特意拜訪時的最深刻感覺。然而,他卻在那裏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的又一次涅槃。為什麽要說又,因為,他的人生似乎充滿了無數次不為人知的涅槃。筆者拜訪過他曾經身邊的很多人,大家都說,他是一個很努力的人。”
    “不過,我今天隻說他的18歲。”
    “18歲的前4個月,他從某種從天而降的精神疾病中恢複過來,於是給自己改了一個姓氏,維斯特洛。西蒙·維斯特洛。”
    “我問他‘維斯特洛’是什麽意思?他說不能說,也不想編造一個理由來騙我。然後我問他你從哪來,他卻和盤托出,連精神病院的經曆都不隱瞞。顯然,‘維斯特洛’更重要一些,但我們很可能永遠無法得知。”
    “18歲的第5個月,他來到洛杉磯,帶著兩個劇本,成功地說服了wma副總裁簽下自己,成為對方名下唯一一位編劇客戶。”
    “18歲的第6個月,他在一家便利店工作,時薪3.5美元,每周140美元,便利店老板說他是一個前途無量的收銀員,薪水卻不夠支付房錢。於是借來一把吉他,在威尼斯海灘,一下午賺到了幾百美元,旅館老板說他是一個前途無量的吉他手。”
    “18歲的第7個月,他成功賣出了自己的第一個劇本,20萬美元,相當於大部分編劇的十年。”
    “18歲的第8個月,他開始拍攝人生中的第一部影片。”
    “於是,他便又成了製片、導演、編劇、攝影、剪輯、燈光、配樂……最後便是《羅拉快跑》的驚豔。驚豔,這是我能夠想到最貼切的一個詞匯。”
    “第一次見到他,地點在聖莫妮卡市一家酒店的宴會廳。那是一幕賭場戲份,聖莫妮卡是沒有賭場的,我問影片的製片人羅恩·麥克米倫先生,難道這不算一個bug嗎?羅恩有些語塞,比劃片刻,似乎模仿著某個人的語氣,告訴我:導演說,要有賭場,於是便有了賭場。”
    “這句類似於玩笑的話卻讓我記憶深刻,現在,我更加體會到,這仿佛是某種奇妙的隱喻。”
    “然後,我便在他的片場呆了整整一個下午,看他用一種完全迥異於其他電影導演的工作方式掌控著整個劇組。他不會大喊大叫,也不會耐心講解,他更喜歡命令。好像整部電影都牢牢地裝在了他的腦海中,他隻需要將其重新複製到膠片裏。至於其他人,都隻是道具。”
    “連他自己都是。”
    “燈光師受不了他的苛刻,隻工作了三天就辭職離開,他便親自擔任起了燈光師。在此之前,他已經是製片人,是編劇,是導演。在此之後,他又是配樂師,是剪輯師,是配色師。帕克城的時候,我問他:做這麽多工作不累嗎?他說不累,可以省錢。”
    “當然,他拍電影確實很省錢,65萬美元的預算成本,他最終隻花掉了59萬7000美元。顯而易見,在成本控製總是無章可循的好萊塢,所有電影公司老板都絕對會非常期盼這種類型的導演。”
    “不過,我卻覺得,這更是因為他太驕傲,覺得別人的工作都不如自己。”
    “雖然我詢問過的所有人都覺得他應該是驕傲的,包括我自己,但同時,所有人都很難從他身上感受到任何傲氣,他似乎永遠都是一個非常普通而平和的年輕人。對於這一點,他女友珍妮的一些話似乎能解釋片許:他是個驕傲到已經不屑於驕傲的家夥,好像另外一個世界的神,突然降臨人間,來征服世界。”
    “當時我們在帕克城的一家小餐廳裏,大家剛剛參加完《羅拉快跑》的首映禮。我被他的電影震驚到無以複加,心中無數次質疑這真是一個18歲的少年能拍出來的電影嗎?”
    “然後,午餐臨近結束,我終於還是沒能忍住,於是問他:西蒙,你是神嗎?”
    “他說不是,他是人。一個男人,喜歡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