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0章:太顯眼
字數:7239 加入書籤
趕往青瓦台的轎車內,西蒙無視一邊翻閱臨行前拿到的《福布斯》雜誌一邊微微張著小嘴頻頻瞟向自己的江山舞,先是翻開一份每日重要事項簡報文件,慢條斯理地翻看。
首先是一則來自北美的消息。
作為共和黨在11月3日中期選舉慘敗的後續,共和黨領袖兼眾議院議長紐特·金裏奇在當地時間11月8日的周日上午宣告辭職,算是為共和黨在今年中期選舉的慘敗擔責。
紐特·金裏奇六十年代末開始從政,至今30年,當下卻隻有55歲,本來正值年富力強,隻可惜,1995年擔任眾議院議長以來,金裏奇一手推動了從95年的預算衝突政府關門到過去一年對克林頓醜聞的窮追猛打。
三年時間,從96年克林頓的輕鬆連任到今年中期選舉的大敗,事實都隻證明了金裏奇黨爭策略的嚴重失誤。
相比克林頓一心搞活美國經濟,共和黨近些年備受批評的一點就在於,可以說是從老布什尋求連任的1992年開始,共和黨始終都沒有提出一個能夠吸引選民的完善的政治綱領,反而把大部分時間花在了對底層紅脖子出身突然竄上高位的新任總統比爾·克林頓的攻擊上麵。
可以說,這次中期選舉的失敗,讓共和黨徹底認識到自身問題,開始進行糾錯。
紐特·金裏奇辭職的同時,第二條消息就是在放棄醜聞攻勢的共和黨默許下,克林頓與寶拉·瓊斯飛速達成和解,雙方也在11月8日的同一天秘密簽署了和解協議,並將在當地時間周一公布。
這基本是一件事。
當然,對克林頓在醜聞調查期間涉嫌偽證的彈劾還會持續,哪怕所有人都知道這次彈劾注定失敗,共和黨也是騎虎難下。畢竟一旦主動取消彈劾,相當於反過來承認了自己的失誤,肯定影響選民的支持率,因此這種錯肯定不能認,隻能硬著頭皮繼續。
簡報將這兩件事列在前位,當然不是追求華盛頓的花邊。
維斯特洛家族的政治智囊團隊判斷,隨著共和黨扭轉持續六年的錯誤策略,接下來,維斯特洛體係難免受到波及。
還是那句話,太顯眼。
按照中國的說法,這叫出頭的椽子,風必摧之。
“給我支筆,”西蒙看完第一件事,稍微斟酌,朝旁邊伸手,扭頭注意到江山舞有些忙亂找筆的模樣,笑著捉住女孩下巴捏了捏:“怎麽了?”
江山舞從隨身手包裏找到一支西蒙慣用的鉛筆遞過來,一邊笑著示意麵前的《福布斯》雜誌:“隻是,太震撼了。”
“嗬,我看看。”
西蒙隨手拿過雜誌,隻是墊在膝上原本文件夾下麵,寫完批注,才轉而看向今天的這份雜誌。
封麵是西蒙的照片。
帶著胡茬帥氣中透著幾分滄桑那種,顯然精挑細選,給人一種時光荏苒的感覺。當年某個一鳴驚人的年輕少年,轉眼已過而立。
此外,封麵上的‘1.8t’加黑數字,也直接給出了這一期很多人最關注的一個答案,1.8萬億美元,顯然是1998年度美國400富豪榜上西蒙的最新個人身家數字。
相當概括的一個數字,依舊是前幾年定下的策略。
籠統的一個大概,很容易記,同時又不會讓人產生太具體的印象。
總的來說,1.8萬億美元,相比去年3月24日納斯達克最高點時為西蒙造就的2.3萬億個人身家巔峰,已經隻差了5000億美元,而距離去年10月份差不多同期的1997年度美國400富豪榜的1.3萬億美元,增加幅度同樣也是5000億。
可以想見,以當下新科技產業的複蘇勢頭,或許明年,最多後年,西蒙的個人身家再次超過2.3萬億美元,也隻是一個時間問題。
無論如何,1.8萬億美元,已經相當於美國1998年度預計9萬億美元gdp的20%,當年叱吒風雲的洛克菲勒家族的1.5%已經沒有可比性。哪怕按照一個國家國民財富相當於gdp的5倍計算,西蒙的1.8萬億,也已經相當於美國45萬億美元國民財富總值的4%。
再高一些,5%,在西蒙看來,就已經是一個足以撬動一切的杠杆。
當然,對於讀者而言,即使從封麵知曉了答案,關於西蒙個人財富的分析專題還是不容錯過,西蒙也跟著翻開。對於高高在上的1.8萬億美元而言,其後的排名都沒有了什麽意義,隻是瞄一眼,西蒙就轉向專題報道。
長達7頁圖文並茂的文章,對1.8萬億美元這個數字做了非常詳細的分析。
其實,西蒙同樣提前看過樣稿,而看似很豐厚細節很多的專題文章,也是經過維斯特洛家族媒體公關團隊反複審閱後的結果,包括此前的封麵照片,甚至從心理學上考慮過讀者的感官反饋。
這一切都是為了潛移默化。
西蒙·維斯特洛的1.8萬億美元,不算什麽……和自己沒關係……是對方應該得的……來自高科技而並非傳統剝削……如此種種。
總之,很大的一項輿論引導工程。
對於西蒙而言,對於整個維斯特洛家族來說,一路走到現在,西蒙遠沒有表麵上那麽輕鬆,而掌握著如此龐大的一筆財富,控製著這個星球上規模最大的一個商業帝國,西蒙也時刻警醒自己,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再說麵前的專題。
第一部分自然是財富數字統計來源。
如同‘1.8萬億美元’這個數字一樣,福布斯當然不可能說太細,但給出的數字也相當詳細,還特意列了一份表格。
最重要的就是截止11月6日也就是上周五收盤時的維斯特洛體係核心企業市值,以及西蒙對這些公司的持股比例,這其中,最重要的是11家市值突破千億且維斯特洛公司直接持股超過10%的核心巨頭。
按照市值和持股排名,分別為:
第一名:伊格瑞特,591%。
第二名:丹妮莉絲,4635億美元,持股77.6%。
第三名:汀科拜爾,4196億美元,持股57.6%。
第四名:思科,3866美元,持股41.9%。
第五名:美國在線,%。
第六名:微軟,2639億美元,持股15.6%。
第七名:諾基亞,2365億美元,持股65.5%。
第八名:英特爾,2127億美元,持股15.3%。
第九名:威瑞森,1736億美元,持股76.5%。
第十名:輝瑞,1116億美元,持股10.3%。
第十一名:sun,1093億美元,持股14.6%。
根據榜單數據清晰可見,其中大部分都是新科技互聯網公司,此外,除了理所當然的丹妮莉絲娛樂,還意外出現了一家美國老牌的醫藥巨頭,輝瑞,暫且不說。隻是這11家公司,持股價值相加,為西蒙貢獻的個人財富就達到1萬6683億美元。
十一家市值超過千億且持股超過10%的核心企業之外,掌握著維斯特洛體係主要金融業務的瑟曦資本,今年依舊被《福布斯》保守估值為500億美元,且維斯特洛家族依舊100%持股。
另外,還有西蒙持股為49.億美元的梅麗珊卓公司,持股21.5%市值達到536億美元的數據庫巨頭甲骨文公司,最近幾年持股持續增加到當下16.3%上周五市值為692億美元的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等等。
這些企業的價值加起來,為西蒙貢獻的個人財富,也輕鬆突破千億美元。
再就是,持股5%到10%更傾向於一般性投資的持股公司,這部分列表就更多,通用電氣的5.6%,波音的7.9%,紐約梅隆銀行的8.6%,沃爾瑪的5.1%等等。
這部分持股,一方麵是西蒙出於看好的投資,另一方麵,也是為了通過持股,獲得相關企業的董事會席位。對於基本都成為大眾持股公司的美國大批老牌巨頭而言,持股達到5%左右,基本都是排行前列的大股東,可以影響到一家公司控製權的那種。
而且,維斯特洛體係其實還是雙管齊下。
除了維斯特洛公司的持股,瑟曦資本旗下當下管理資產總額達到2.1萬億美元位列華爾街第一的黑岩資產管理公司,同樣持有相關公司大批的股票,比例普遍也在5%上下。兩相結合,隻要不是太敏感的企業,維斯特洛體係基本都能獲得相當話語權。
主要當然就是董事會席位。
擁有美國排行前列一係列大企業的董事會席位,基本就相當於擁有了操控美國經濟走向的超強影響力。
不僅如此,大量的董事會席位,還可以用來安置維斯特洛體係的利益相關方,比如剛剛結束的1998年美國中期選舉,難免有一些與維斯特洛體係交好的老牌議員遺憾落選,或者主動退休,這些人很快就轉入了待遇豐厚的私企領域,哪怕董事會席位一時間不可能更改,隨便招呼一下,給一個年薪幾十萬美金的顧問頭銜,對於這些企業巨頭而言,也隻是毛毛雨。
西蒙相當於不花錢,就送出了人情。
而相關人等雖然是從大眾持股公司獲得的利益,但也明白是誰給他們的這些,將來東山再起,或者依靠自身從政幾十年建立的人脈,都可以給維斯特洛體係帶來無數好處。
西蒙要做的,就是持續不斷編織這樣一張大網,直到最大程度地牢不可破。
明麵可查的企業持股之外,《福布斯》的專題文章還提及維斯特洛體係堪稱龐大的現金及短期可轉換等價物儲備。
文章依舊給出了一個籠統數字,1000億美元。
畢竟隻是今年連續不斷的持續減持,西蒙就已經再次收回了超過百億美元的現金,而諸如剛剛過去一個財年丹妮莉絲娛樂這種年利潤創紀錄超76億美元的核心企業,也為整個維斯特洛體係和維斯特洛家族貢獻了大筆現金。
算上此前一些年的積累,1000億美元,同樣是一個相當保守的數字。
西蒙本人當然知曉的更加清楚,不說各家公司持有的可自由支配的現金儲備,隻是維斯特洛公司賬麵上和維斯特洛家族私下的現金、黃金等積累,當下就超過600億美元,這還是西蒙推進3g計劃之後過去一年持續大手大腳之後的結果。
再算上丹妮莉絲、伊格瑞特、梅麗珊卓等等各家維斯特洛體係內公司的現金及短期可轉換等價物儲備,這個數字應該是1300億美元左右。
而且,依舊是西蒙努力花銷全球撒錢之後的結果。
沒辦法,正應了馬太效應,維斯特洛體係發展到現在,越發龐大的結果,就是賺錢也越來越容易,因為除了本身的體量,相關企業,掌握的渠道和信息,相比一般公司乃至個人,都是絕對碾壓性的。
再然後,就是近些年越來越顯眼的海外投資。
西蒙最近幾年在中國、韓國、英國、烏克蘭、俄羅斯、澳大利亞等海外市場的投資,雖說當下規模都是不顯,但總體而言,依舊達到數百億美元級別。
這方麵《福布斯》雜誌沒有給出準確的數字,隻是拿必和必拓這樣的公司稍稍一提。
列舉完持股公司、現金儲備和海外布局,以往還被關注一下的西蒙名下土地、房產等各類不動產,已經無關緊要。
於是,再減去一個直接歸屬維斯特洛家族同樣籠統的負債數字,《福布斯》給出了一個明顯還是偏向保守的1.8萬億美元個人財富數字,
當然,以《福布斯》雜誌長期建立的權威性,既然給出了1.8萬億這個數字,無論偏向保守也罷,不夠精準也罷,接下來,都隻會成為各大主流媒體乃至公眾印象中的一個共識,這就是掌握了話語權的力量。
至於表麵上的話語權背後,受到了維斯特洛體係多少影響,不足為外人道。
實際上,如果不是明白《福布斯》不提及一下肯定也會被其他媒體列舉出來,根本不會有這樣一篇長達7頁的專題報道。
列舉完1.8萬億美元數字的具體來源,隨後就是幾個子標題。
首先是近些年維斯特洛體係投資版圖的變化。
著重提及了兩個,醫藥領域,以及海外市場。
醫藥領域,輝瑞就是再典型不過的代表,維斯特洛體係1996年初開始入局這家公司時,輝瑞的市值還隻有270億美元左右,而截止上周五,三年時間不到,憑借這兩年多的不斷並購以及輝瑞新藥‘萬艾可’的意外熱銷,當然,還有美國經濟整體向上的牛市走向,輝瑞市值達到了最近的1116億美元,不到三年,股價翻了三倍多。
輝瑞也隻是一個典型。
醫藥領域整體上漲的典型,以及維斯特洛體係成功投資的典型。
還說輝瑞,連續拿下10.3%的股票,西蒙前後投入資金不到50億美元,兩年多時間,已經翻了一倍多。
另外,除了還在悄悄成長的吉利德等企業,西蒙過往幾年還持續買入了強生、默克、華納蘭伯特等美國醫藥巨頭,當下持股比例都超過了5%,其中華納蘭伯特哪怕經曆了維斯特洛體係與梅隆家族的對壘風波,兩年多時間,股價也翻了將近四倍,市值超過500億美元。
隨後,就是海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