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9章:總結,格局已定

字數:4847   加入書籤

A+A-


    跨入九月份的8月27日到9月2日一個票房周結束,1999年度的北美暑期檔也基本收官。
    對於丹妮莉絲娛樂而言,這個暑期檔,最出彩的無疑是三大兩小五部電影。
    首先是三部超級重磅炸彈。
    暑期檔開端的《哥斯拉》,最初屬於是被拿出來對衝《星球大戰前傳:幽靈的威脅》的‘炮灰’,然而,結果卻出人意料。
    影片6月11日開畫,不僅首周票房直接破億,隨後的走勢也非常穩健。
    隨著暑期檔收官,這部上映已經接近三個月的超級大片同樣進入收尾階段,放映銀幕數已經隻剩下兩百多塊,單周進賬不足10萬美元,基本塵埃已定,最終的北美本土票房大概會落在億美元。
    海外則依舊持續,不過,因為主要的海外票倉基本都已經開畫,票房體量也已經明朗,大概在4.7億美元左右,沒能達到最初期待的5億,卻也沒有任何讓人不滿的地方。
    因此,《哥斯拉》的全球票房預計為7.8億美元。
    影片的製作成本為1.2億美元,宣發投入3000萬美元,全球7.8億,隻是院線發行階段,就將為製片方貢獻大概兩億美元的稅前收益,隻是一部電影,就超過了好萊塢七大中排行較後的幾家公司全年的利潤規模。
    因為這部電影的成功,丹妮莉絲娛樂與哥斯拉版權方日本東寶株式會社已經在密切談判後續項目的開發,雙方各自都有著自己的籌碼,頗為拉鋸。
    緊接著,就是邁克爾·貝執導的《絕世天劫》。
    影片7月2日開畫,持續兩個月放映,也進入單周票房不足10萬美元的收尾階段。《絕世天劫》比《哥斯拉》檔期落後了大半個月,同時開始收尾,也可見影片票房的相對乏力,本土總票房基本確定為2.28億美元。
    海外同樣沒有《哥斯拉》強勢,目前來看,《絕世天劫》預計海外票房大概為3.7億美元,全球總票房5.9億左右。
    全球5.9億,製作和宣發總成本為1.8億,《絕世天劫》院線發行階段的初步收益為8000萬美元。
    這份成績與失敗當然沒有任何關係,也達到西蒙最初的及格線,問題隻在於,人怕比,片也怕比。
    再就是三部重磅的最後一部,《黑客帝國》。
    截止9月2日,上映第六周,《黑客帝國》依舊以相當出色的票房走勢再收1915萬美元,六周時間,這部開創性的科幻大片累計票房已經達到2億6712萬美元。
    距離000萬出頭的差距。
    根據影片目前的勢頭,《黑客帝國》再收5000萬美元絲毫不成問題,本土總票房將會在3.2億美元左右,比《哥斯拉》還略高一籌。
    同樣,在丹妮莉絲娛樂強大全球發行能力加持下,本土亮眼,《黑客帝國》海外表現也絲毫不遜色,雖說因為發行還在持續,但從目前已經積累的數據,海外表現至少也不會差於《哥斯拉》。
    考慮到《黑客帝國》製作和宣發總成本才1.1億美元,還不及《哥斯拉》的1.2億製作成本,更別說《絕世天劫》,影片預計的發行階段利潤將輕鬆超過兩億,而且,這一次的利潤將全部歸屬丹妮莉絲,不需要向《哥斯拉》那樣與東寶分享。
    隨著影片的大獲成功,續集也直接提上台麵。
    不同於《哥斯拉》的拉扯,丹妮莉絲照例已經與主創簽署過關於續集的意向性協議,因此首先可以確定這次續集成本會低很多,比如作為主演的基努·裏維斯哪怕依舊能在續集裏拿到頂薪,這次也隻有1500萬,而不是曾經的2000萬。
    因為提前簽署過協議,分成協議也會更低,這一時空的分成上限同樣是15%,但裏維斯預計最多拿10%,就像此前《絕世天劫》的邁克爾·貝那樣,而不是曾經的20/20合約。
    另外,西蒙這次也依舊會采用兩部續集背靠背拍攝的製作策略,同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節省預算。
    不僅如此,西蒙也不會如同曾經華納那樣,對第一部胡亂幹涉,又沒有信心,結果沒能發揮出影片足夠的潛力。項目成功後,又對兩部續集完全放手不管,任由沃卓斯基兄弟信馬由韁,結果導致後續的口碑和票房雙崩壞。
    西蒙從來都很願意給電影主創們足夠的空間,但同時,也從來不會任由他們太過於自由發揮。
    至於其中尺度,很簡單,最終解釋權,歸西蒙·維斯特洛所有。
    三大重磅之後,就是兩部體量較小但票房表現依舊出彩的影片。
    第一部是《鬼影實錄2》,影片在6月18日上映,因為前一周的《哥斯拉》表現太彪悍,這部當初也創造了一個小小現象級的偽紀錄片電影續作開畫成績難免受到一些影響,不過首周依舊高達4645萬,相對於製作加宣發總計才2500萬的投入,首周直接進入盈利周期。
    畢竟是爆米花電影,前有《哥斯拉》,後有《絕世天劫》,影片的票房走勢遠不如第一部,8月中旬就已經正式下畫,最終本土票房為1.27億美元,順利跨入億元票房俱樂部。
    另外,影片的海外市場表現也基本明朗,大概在1.5億美元左右。
    算下來,《鬼影實錄2》全球總票房為2.7億,不如第一部的4.6億,但相對於成本,也是大賺。因此《鬼影實錄3》直接進入了開發階段。
    第二部就是《搏擊俱樂部》。
    從成本來算,4600萬美元的製作成本,可不算小片子,但這部電影的宣發卻是堪稱經典,以至於在很多人都不看好這部電影的商業前景時,實現了一次逆襲。
    影片8月6日開畫,首周以12645萬美元,館均達到大賣水準。
    隨即,次周放映銀幕不變,跌幅良好地控製為17%,再收1946萬美元。
    第三周,銀幕數增加了一倍,達到2537塊,票房也實現了一次7%的逆跌,看似不多,卻是1999年度非點映階段第一部實現了逆跌的影片,再收2082萬美元。
    再到最近,8月27日到9月2日的第四周,影片終於迎來了一次較大的74萬美元。看似在加速走下坡路,但,影片的累計總票房,已經達到7746萬美元,距離破億隻差2200多萬的差距。
    以目前的走勢,足以輕鬆躺過。
    最初,哪怕首周表現出色,丹妮莉絲旗下新世界影業團隊依舊信心不足,認為影片本土票房大概隻會在6000萬到8000萬美元之間,對於破億明顯沒什麽期待。
    現實無疑出人預料。
    隨著已經展開上映的海外市場同樣出色的票房反饋,《搏擊俱樂部》完全實現了一次從最初預期可能虧本到隻是院線階段就能實現不錯利潤的完美逆襲。
    同樣,連續衰了兩部電影的影片導演大衛·芬奇,不僅迎來了自己的一次翻身,甚至,因為這次的出色營銷運作,大衛·芬奇還被塑造出了某種很能聚集影迷關注的電影神格。
    就像後來的諾蘭。
    以後提起大衛·芬奇,大家就能想到《搏擊俱樂部》,哪怕一些人甚至都沒看過,也難免會生出不明覺厲的感覺,然後對芬奇的新片產生期待,這其實就是商業保障。
    三大兩小之外,讓西蒙稍稍遺憾的是,從5月到8月的這個暑期檔,丹妮莉絲娛樂總計推出13部電影,剩餘8部都沒有再出現黑馬,從目前來看,全部下檔之後,其他八部電影,預計能為丹妮莉絲帶來2億美元的票房,平均每部不到3000萬,結合海外,除去成本,其實倒也不虧。
    綜合計算,全部13部影片,預計為丹妮莉絲貢獻的總票房恰好也是13億美元,
    另一方麵,從5月1日到8月31日,大概17周時間,北美電影市場斬獲總票房為25.3億美元。
    雖說丹妮莉絲的13部影片近半數還在上映,但同樣,5月份之前屬於丹妮莉絲娛樂的項目也有跨入暑期的部分,因此,13億的數字,大致不差。
    顯而易見,還是半壁江山。
    好萊塢其他製片廠對此已經逐漸麻木,因為憤怒無用,其他操作也無用,大家隻能在被迫壓縮製片產量避免虧損更多的同時,爭取剩餘的一部分市場份額。
    再說丹妮莉絲這邊,另外就是,算上《搏擊俱樂部》,從年初的美版《愛呼》開始,到後來的《美國派2》,截止9月份,1999年度已經算是拿下了7部票房破億影片。
    至於其他製片廠,除了一部《星球大戰前傳:幽靈的威脅》,這個暑期檔,就隻有華納兄弟一部新片實現了票房破億,這是完全蝴蝶出來的一部電影,名叫《幽冥獵人》,中世紀古典吸血鬼奇幻類型,和後來那部票房慘敗的《範海辛》很像,主演是與華納一直合作愉快的梅爾·吉布森,製作成本7500萬美元,同樣的7月初獨力日假期開畫,截止9月2日,基本收尾,本土票房大概1.54億美元,全球預計3億出頭。考慮成本,算是小賺。
    丹妮莉絲一騎絕塵,華納勉強隨後,再加上通過星戰前傳亮眼一把同時完成三家合並開始蓄勢待發的二十世紀福克斯,這基本契合了西蒙預期中的好萊塢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