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反武俠

字數:5214   加入書籤

A+A-


    “喂,阿鐸,這個《葵花寶典》究竟是不是劉荀寫的啊?”張鐸的車裏,秦蘭坐在副駕駛的位置上,一臉好奇的問道。她本身就很喜歡看張鐸的小說,《笑傲江湖》的故事看到這裏,她也是疑惑重重,加上一些同學時常向她打聽,秦蘭才忍不住問道。

    說實話,對於這個問題,張鐸也很頭疼。當初看到王誠連載《龍行天下》的時候,他就覺得有些不好。將來《倚天屠龍記》和《笑傲江湖》連載的時候,恐怕會有麻煩。如今,果然一個不差地來了。

    現在網上對於《葵花寶典》的來曆,眾說紛紜,猜測不止,都呼籲張鐸能給出一個答案來。

    “葵花寶典,傳自洪武三年,內載武林奇功,鬼神莫測。其中記載的葵花搬移**,練到深處,可以隔空取物,穿牆遁壁,觀人內髒,千裏發功。東方不敗得到的,隻是華山派錄的一部殘本,卻可以力抗令狐衝、任我行、向問天三大絕世高手,你說厲不厲害?”張鐸笑著問道。

    秦蘭卻驚訝的嘴巴都要合不上了,“這也太玄了吧?”

    張鐸微微一笑,繼續說道:“《葵花寶典》是洪武年間傳下來的書,而《龍行天下》講的明憲宗成化年間的事,所以劉荀並不是寫出《葵花寶典》的前朝太監。再則小說中的描寫看,劉荀的武功跟東方不敗相比,還要略遜一籌。而這本書,自然也不會是他寫的了!”

    “可是,你要這麽寫,別人會不會覺得這個《葵花寶典》太玄幻了,脫離武俠的範疇啊?”秦蘭皺著眉頭,替張鐸擔心道。

    “沒事,我打算在書中,以傳說的形式點出《葵花寶典》的厲害之處,但實際上卻沒有人能真正練到大成。所以關於隔空取物,穿牆遁壁,觀人內髒,千裏發功這些,終究隻是傳說而已。”張鐸解釋道。

    他說的關於《葵花寶典》的來曆和威力,都出自前世90版《笑傲江湖》中的描述,雖然挺起來很玄,但跟劇情融入的很恰當。張鐸想到這一塊,便把它拿過來。

    秦蘭聽了張鐸的解釋,隻是“哦”的點了點頭,她對小說創作不是很懂,說那些隻是出自對張鐸的關心而已。見張鐸有了對策,還是一副胸有成足的樣子,也就不再說什麽了。

    張鐸在之後的一期連載中,通過任我行之口,交代了《葵花寶典的來曆,他是覺得《葵花寶典》上的武功太過玄幻,要求揮刀自宮才行,便把它傳給了東方不敗。原以為他會另辟蹊徑,想別的辦法,卻沒想到東方不敗居然真的能狠心自宮。

    這一期的連載發出去之後,張鐸也是心中忐忑,因為跟金庸先生的原著相比,他畢竟是改了一段。也不知讀者們會不會接受這個解釋,會不會覺得太狗血。

    京城,聖心影視公司中,王誠看到當天的連載之後,失聲笑道:“好個張鐸,居然把《葵花寶典》的成書時間明確在洪武年間,看來是真想讓劉荀練《葵花寶典》啊!有意思,有意思!”

    王誠看著報紙,臉上一臉玩味的笑意。卻沒有出麵聲明的打算。這種事情,給讀者們一個懸念,遠比說清楚了更有意味。再則《龍行天下》早就連載結束,所以張鐸可以詳說《葵花寶典》的來龍去脈,但王誠卻不能再站出來說劉荀練得是《葵花寶典》了!

    濱城,周嶽敏呆在家裏,看了這期的《鬆江晨報》之後,把報紙合在一起放到茶幾上,冷笑道:“隔空取物,穿牆遁壁,觀人內髒,千裏發功!你怎麽不騰雲駕霧,呼風喚雨,劃江成陸,撒豆成兵啊!要是大家都照著他這麽寫,武俠小說豈不是成了仙俠,以後是不是連飛劍都要出來啊!”

    朱國興坐在一旁的沙發上,放下手中的茶水說道:“其實,這麽寫也不是不可以,武俠小說已經快被寫到極致了。特別是張鐸、王誠珠玉在前,其他人要是不另辟蹊徑,很難有出頭之日,寫仙俠,未必不是一條出路啊!”

    周嶽敏聞聽,臉色一黯,他自然知道朱國興話中所指。要不是有架空曆史武俠這個噱頭,他的《尋明記》恐怕根本不會火起來。他也知道在劇情發展、人物塑造方麵,跟張鐸、王誠相比,還有很大一段距離。

    這也是他現在擔心,如今《尋明記》馬上就要結束連載,對於第二本書,他連著寫了幾個開頭,都被《東北晚報》以種種理由否掉了。

    周嶽敏無比鬱悶,今天找朱國興過來,也是想跟他談一談,看看寫什麽比較好。

    “仙俠,倒也可以試一試。不過張鐸的這部《笑傲江湖》也快完本了,到時我們倆的新書恐怕會撞上,你說他不會也寫仙俠吧?”周嶽敏有些擔心地說。

    “照他對《葵花寶典》的描述,這武功是高的有點離譜了。要是他到時筆鋒一轉,說不定下部也會寫仙俠!要我說,不如咱們在報紙上發表一些文章,批評他小說中的武功太過神奇,他會不會把書中的功夫寫弱一點?”朱國興說道。

    周嶽敏聞聽,眉頭緊皺,搖了兩下說:“恐怕不會對他有什麽影響,張鐸這個人,做起事來,很少顧及外界的輿論。他怎麽想的咱們也不知道,要是他真的寫仙俠,那也是沒辦法的事啊!”周嶽敏歎氣說,他在內心深處是真的不願意跟張鐸寫同一個類型的小說。

    “倒也是,他內心什麽想法咱們都不知道,發了評論產生什麽影響就更不知道了。不過發了之後,有一個影響我知道肯定會有的!”朱國興一臉奸笑地說。

    “哦,什麽影響啊!”周嶽敏好奇道。

    朱國興一臉猥瑣地笑道:“那就是惡心他,隻要他能看到咱們的評論,就算沒什麽反應,估計心裏也會像吃個蒼蠅那麽惡心的!”

    周嶽敏撫掌大笑,“不錯,能惡心他一下也不錯!可他要是不看呢?”

    朱國興氣道:“他要是看都不看,咱們就當寫著玩了。我說你怎麽瞻前顧後的,想太多了吧?”

    二人果然說到做到,周嶽敏新書的大綱還沒出來呢,先倒寫了一篇名為《文人意淫俠客夢》的書評,發表到《東北晚報》的娛樂版塊上。

    “在張鐸正在連載的小說《笑傲江湖》中,有關《葵花寶典》的描寫,實在不能讓我苟同。隔空取物,穿牆遁壁,觀人內髒,千裏發功。這還是武俠小說的橋段嗎?這都快成了神魔誌怪小說了吧!

    有人說,武俠小說是成年人的童話。是文人意淫出來的,所謂千古文人俠客夢,就算是夢,也要有限度,張鐸對《葵花寶典》的論述,顯然已經超出了武俠小說的範疇。真希望他能會到正常的軌道上來,不要再寫這些烏七八糟的東西……!”

    周嶽敏等人顯然不會相信一片文章會給張鐸造成什麽壓力,或是帶來什麽影響,但他顯然也是不打算再混武俠小說這個圈了。《京城晚報》則刊登了一篇他匿名寫的“反武俠”文章——《認清所謂的功夫吧!》。

    “在人們觀念裏,真正能代表中國武術水平的,是傳說中的民間武術高手。但中國傳統武術經過文學家和藝術家的經年不斷加工創造,有多少是神話,多少是現實,從來就是個極具爭議的話題。

    文學和影視作品中描述的蓋世武林高手真的存在麽?能代表中國格鬥最高水平的,是今天的職業散打運動員,還是那些隱藏在民間的武林人士?

    散打運動員的實戰水平,我們可以很輕易的看到。可那些所謂的隱藏在民間的武林高手呢,他們又有怎樣的實力呢?

    如果我們把中國民間各門派的宣傳資料瀏覽一下,可發現以下的共同特點:

    1、一般都具有輝煌悠久的曆史,有些門派的祖師爺還是古代著名的皇帝,但在正史中無法證實;

    2、有著像超人一樣無敵的師祖或師父的傳奇故事,如曾擊敗過諸多來曆不可考的外國拳王、元首保鏢;

    3、都號稱從未遇到對手,從未輸過;

    4、都缺乏實戰的影像資料和權威報道;

    5、現實生活中的掌門或高人,幾乎從不出手實戰;

    6、越是古代越有高手,絕技越多,越厲害。

    而這些恰恰又與現代的常識相悖,現代觀念認為,總體而言,人類是越來越先進,而非今不如古;隻有經過專業化體係下產生的事物,才能是最優秀的;一種事物要不斷經過競爭交流,才能日益提升其質量,閉門造車的結果正好相反;一種事物要使人相信,得拿出經得起質疑檢驗的證據。

    同時附上對中國功夫的遞進認識,希望那些還沉迷在武俠夢,沉迷在中華神功夢裏的人,可以早點醒過來。

    第一階段——全盲階段。對於各種神功奇術深信不疑,認為東邪西毒南帝北丐這樣的高手不僅在古代比比皆是,在今天深山野林裏仍然存在。

    第二階段——大半盲階段。認為黃藥師歐陽峰那樣的高手和降龍十八掌,九陰真經那樣的絕世武功估計是虛構出來的,但是少林高僧,武當道長,太極大師等仍然武功絕世,隻是不太願意出手而已。

    第三階段——半盲階段。覺得現在的武林大師們都名不符實,多是騙子。但是楊露禪,霍元甲,孫祿堂這些人當年仍是武功絕世的高手,隻是後代們不爭氣,學不好而已,況且好多武功由於各派太保守或祖師爺覺得太厲害不肯傳人,已經失傳了。但是在今天,龍哥和截拳道,特種兵,中南海保鏢仍然是武功蓋世的,隻是他們不太出手,一出手則一兩招擊斃敵人。

    第四階段——脫盲階段。真正的世界頂尖武術高手,都是在職業化產業化的情形下,用科學合理的,艱苦嚴格的方式培養出來的“專業搏擊手”。搏擊手技術和能力的提升,隻能來自於艱苦訓練,長期實戰!擂台上勝負是速度,力量,意誌,技術,體力,經驗等綜合因素對抗的結果。”

    這兩篇文章一出,可以說是天下嘩然。在張鐸的武俠小說連載地如火如荼之時,舉國上下有近三分之一武俠迷的情況之下,居然有人敢這麽大張旗鼓地“反武俠”,質疑中國功夫的真實性,頓時引來一場全民大討論。  i

    [記住網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