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第四章第九節 兩線告急
字數:4542 加入書籤
皇明風雲錄
第六卷 鏖戰北疆
第四章 招兵買馬聚實力
第九節 兩線告急
劉雲威和袁明軒、6英聽到西南大亂的消息之後,皆是驚駭不已,紛紛詢問四川永寧宣撫使奢崇明以及貴州宣慰司同知安邦彥叛亂的詳細情況。劉雲威更是憂心不已,一根心弦幾乎快要崩斷了一般,要知道自己的母親就在成都,那可是自己唯一的一個親人了!現在西南大亂,萬一戰火蔓延至成都,豈不是會危急母親的性命!
“李大人,現在情況到底如何了?奢崇明和安邦彥叛亂這麽大的事情,之前為什麽一點蛛絲馬跡都沒傳出來?”
李林彬先是好言安慰了劉雲威一番,然後麵色不善的說道:“現在水西、永寧等地的兵馬已經前去平亂了,根據急報,雙方正在激戰當中,具體的消息還要再等一等才能傳回來。不過,不管是奢崇明還是安邦彥,那都是西南立家數百年的土司世家,無論是兵力還是勢力都是極其龐大的,我有些擔心光靠西南的兵馬抵擋不住叛軍的攻勢啊。”
劉雲威聞言心中更加憂慮,急切的說道:“李大人,我即刻就返回通州鎮整頓兵馬,您看能不能和黃尚書商議一下,征調我漢威軍前去增援?”
李林彬皺著眉頭想了想,然後說道:“這件事恐怕是難啊,征調漢威軍奔襲數千裏去增援西南,朝廷可拿不出這麽多的錢財啊。這樣,我先和黃大人商議一下,小將軍先回去等消息吧。等有了結果之後,我會盡快告知小將軍的。小將軍擔心什麽我都明白,不過還是暫且穩住心神的好,叛軍一時半會還打不到成都的。”
“我知道,有勞李大人了。”
之後,劉雲威便鬱鬱寡歡的辭別了李林彬,也不在京城裏過夜停留了,直接帶著眾人連夜返回了通州鎮。次日一早,劉雲威便召集了所有千總以上的將官以及幕府所有知事中堂議事,將西南奢崇明、安邦彥聚眾叛亂的消息告訴了眾人。
話音剛落,所有人都炸開了鍋。國朝已經有了遼東建奴這個心腹大患,現在又新添了一個西南奢、安叛亂的驚天禍患,可想而知日後國事將會艱難到何等地步,如果朝廷沒有一個完全對策的話,那可是會動搖國本、甚至是亡國的!
此時,6英、吳興、趙開山、溫破虜這幾名跟隨劉雲威從四川北上的大將更是異常焦急,紛紛大聲叫嚷著要帶兵殺回四川。
趙開山大聲叫道:“大哥,這些土司都是一群雜碎,你讓我帶著虎賁營回去吧,我一定將叛軍全部斬盡殺絕!”
溫破虜、吳興、6英同樣是紛紛請戰,而李天昊、王敢當、高宏光、皇甫明也是起身請命。
劉雲威緩緩站了起來,看著群情激奮的眾將,說道:“我知道現在大家都很著急,說實話我比你們更急,畢竟我母親就在成都!但是大家想過沒有,數萬漢威軍將士千裏躍進大西南需要多少錢糧?現在朝廷可沒有這麽多的錢糧啊,咱們隻能是先等著朝廷進一步的命令。這件事情我仔細想過了,咱們隻能是靜候消息,別無他法!”
溫破虜焦急地說道:“大哥,就算是大軍暫時無法南下,是不是也先派人去將老夫人接回通州?將老夫人留在成都那邊太過危險了,誰知道叛軍什麽時候會打過去?”
聽了溫破虜的建議之後,劉雲威顯然十分意動,但是仔細一想便搖了搖頭,歎了一口氣,說道:“不用了,依著我母親的脾氣是不會在這個時候離開成都的。現在四川大亂,她老人家隻會留在成都照看我祖父和父親、婉欣的靈位,不會離開半步的。”
說到這裏,眾人都是神色黯淡、默然無語。
劉雲威平複了一下自己的情緒,然後說道:“好了,咱們說一下軍務吧。現在遼東和西南都已經大亂,朝廷麵臨著兩線告急的危險境地,可以說處境已經十分危急了,稍有不慎就是動搖過本的滔天巨禍!不管將來我通州鎮會在哪一個方向出兵參戰,咱們都要提前做好準備。從今日起,通州鎮各司都要全力以赴積極進行備戰,探查司要時刻留意西南的消息,將作司也要加快打造兵備;此外,各營將士也要進行動員、整訓,現在各營的兵力已經補齊了,提升戰力就成了要任務,如果朝廷來了征調令,我要漢威軍二十萬將士隨時可以整裝出!”
6英、吳興、趙開山、溫破虜、李天昊、王敢當、高宏光、皇甫明,以及蔣文田、王博、武航、劉金輝、藍元、李明誌、愛德華等數十名千總齊聲抱拳領命,數十員戰將鐵甲鏗鏘、戰意盎然。
而袁明軒、孫元化、陳子同、周天逸、胡坤、馬世明也一齊起身抱拳領命,紛紛表示堅決為大軍出征做好萬全準備。
與此同時,已經趕到遼東的遼東經略熊廷弼和遼東巡撫王化貞經常由於遼東戰事的戰、守問題生摩擦,二人之間由於政見不合而產生的矛盾也終於趨於爆。
早在天啟帝準備再度啟用熊廷弼經略遼東,並召其入朝對策的時候,熊廷弼就當麵向天啟帝提出了《遼東三方布置策》:其一、在廣寧(今遼寧北鎮)厚集步騎以牽製後金主力,並堅守現今戰線;其二、在天津與登州、萊州(今山東蓬萊、掖縣)各設巡撫,置舟師,乘機揮軍渡海入遼南,以便側擊建奴之側;其三、在遼東東麵聯合朝鮮從後方出擊打擊建奴,並在山海關設經略節製三方,使建奴尾不能相顧。
天啟帝對熊廷弼提出的方略大為讚賞,當即任命其為兵部右副都禦史,駐山海關,第二次升任遼東經略。
可是,熊廷弼才高興沒多久,就遭受了沉重的打擊。同時升為遼東巡撫的王化貞由於對建奴的實力估計不足,在商議遼東局勢的時候,當麵反對熊廷弼提出的防禦策略,而是主張朝廷再次集結大軍主動出擊,與建奴主力展開決戰,準備在三個月內徹底蕩平建奴。
於是,熊廷弼和王化貞在遼東戰事的問題上產生了巨大的分歧,二人一個主戰、一個主守,造成了“經撫不合”的嚴重局麵。
當消息傳回京城的時候,朝廷中的文武百官也就熊廷弼和王化貞的分歧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其中,魏忠賢和兵部尚書黃嘉善主張支持熊廷弼,在遼東嚴防死守先穩住局勢再說;但是以內閣輔葉向高為的絕大部分大臣主張支持王化貞,集舉國之力再次集結大軍,盡快反攻遼東。最終,雙方爭論的結果就是支持王化貞的進攻之策,而放棄熊廷弼的防禦策略,為此魏忠賢還大雷霆,當場大罵文臣誤國,隨即和幾名禦史在朝堂之上吵了起來。
在得到了朝廷的支持之後,王化貞隨即擁重兵駐守廣寧,積極準備出擊建奴的事宜,並且幾乎是一日一書的向朝廷催要錢糧;而熊廷弼則是十分鬱悶,徒有遼東經略的虛名,而麾下僅有數千將士,隻能眼睜睜的被王化貞甩在一邊而無計可施。自此,王化貞徹底不聽熊廷弼的節製,開始計劃進攻建奴的具體方略,準備集結兵力動進攻。
一時間,遼東局勢變幻莫測。
天啟元年(後金天命六年),七月,京城魏忠賢府邸。
一個多月以來,遼東局勢日益敗壞,前一段時間熊廷弼和王化貞關於戰、守之策的分歧,讓魏忠賢憂慮不已,而隨即接到的西南奢安之亂的急報更是讓魏忠賢寢食難安,幾乎快要崩潰了一般。
想來想去,魏忠賢還是將兵部尚書黃嘉善請了過來,想商議一下南、北兩麵的危急該如何應對。
誰知黃嘉善被請來之後,整個人都顯得十分低迷,對於遼東和西南的戰事根本就沒有半點對策。
魏忠賢見狀不禁皺了一下眉頭,語氣不善的問道:“黃大人,您這是怎麽了?現在遼東大部已經失守,西南又在這個時候生了叛亂,難道您這個兵部尚書就一點都不著急嗎?”
黃嘉善聞言倒也不以為意,而是苦笑著說道:“魏公公,我就是著急也沒有用啊,您是不知道,昨天我被陛下召進宮去商議抵禦西南叛軍的事情,我從陛下言語之間察覺到,陛下已經有意罷免我了,既然如此,我還有什麽可著急的?”
聽到這裏,魏忠賢不由心頭一動,萬萬沒想到天啟帝會在這個時候動了更換兵部尚書的念頭,於是問道:“還有這樣的事情?那黃大人可知道陛下準備啟用何人繼任兵部尚書一職?”
黃嘉善搖了搖頭,說道:“不清楚,陛下並沒有明說,也許是我感覺錯了吧。不過……”
“不過什麽?”
“陛下召見我的時候,陛下的老師孫承宗也在場,隻是一直聽著我和陛下的談話而沒有說話。”
魏忠賢聞言大為驚駭。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m.101novel.com(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