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第三章第一節 平台問策
字數:4779 加入書籤
崇禎四年十一月,通州城。
此時的大明北地已經是寒風呼嘯、萬物枯榮,連大地都已經被極度的寒風吹得如同鋼鐵一般堅硬。通州城外的曠野之,已經看不到任何生命的痕跡,連一些較偏僻的村莊都已經空無一人,似乎大地所有的生靈都在這異常嚴酷的寒冬之消失不見了。
劉雲威身穿厚厚的棉衣,外麵又披了一件黑色的大氅,帶著十幾名親衛將士策馬走在大街。此時通州城的大街之空無一人,大街的街鋪全都是大門緊鎖,左近的百姓家家戶戶都是關門閉戶,整個城池都是異常的蕭條。
“這個鬼天氣!”
劉雲威低聲咒罵一句,又將衣領裹緊了一些。
自從今年入冬以來,大明各地便罕有降雪,各地都是枯風大凜、異常幹燥。如此一來,那明年將注定是一個大旱之年。普遍旱災在過後又會如何?蝗災、饑荒、瘟疫將會接踵而至,大明各地又將變得危機四伏、動蕩不已。
劉雲威率部策馬出城,在通州城外的農田之繞了一圈,入眼皆是被寒冬凍得皴裂的土地,以及一棵棵早已經枯死的樹木。
“唉!”
劉雲威似乎已經看到了來年早民遍地的景象,不由重重的歎息了一聲。
“不過好在如今朝廷國庫充盈,來年算是發生大災,朝廷也不至於無能為力,至少可以靠著國庫的錢糧賑濟災民,朝廷隻要支撐一年的時間,我可以掃平蒙古諸部和朝鮮國,接下來大明可以休養生息、恢複國力了!”
之後,劉雲威又率隊冒著城外凜冽的寒風前往位於張家灣村的將作司,視察了一番兵備的打造情況。劉雲威在將作司知事孫元化的陪同下,查看了各個作坊的情況,看到一杆杆精良火銃、一尊尊烏黑火炮,看到一把把雪亮的戰刀、長槍,看到一副副精良的鎧甲已經堆積如山,劉雲威頓時心情大好,和孫元化說了一陣,連飯都沒吃便帶隊返回了通州城內。
劉雲威剛一回到通州總兵府,便看到通州總兵官陸英大步走來,手還拿了十幾封書信。
“這是什麽?”
陸英笑著揚了揚手的十幾封書信,說道:“大哥,這些都是各地督撫、總兵送來的請戰書。現在國朝能夠預見到的外敵隻剩下蒙古諸部和朝鮮國了,所有人都知道即將展開的大戰將是未來一段時間內最後一場大戰了,那些督撫、總兵都已經坐不住了!”
“哈哈,如今滿清已經覆滅,朝廷又是國庫充盈、內亂皆平,此時國朝出征蒙古諸部和朝鮮國勝算頗大,甚至可以說是十拿九穩之戰!有這樣的戰功可以拿,那些督撫、總兵當然是坐不住了,都想率部參戰前來撈一把功勳。”
陸英將手的書信遞給了劉雲威,笑著說道:“大哥,那咱們如何回複這些督撫、總兵?”
劉雲威沉吟了一番,說道:“此戰,漢威軍、蕩寇營各鎮總兵不可能全部調動,必須要留下數鎮大軍鎮守遼東都司和奴兒幹都司各地。如此一來,出征大軍的兵力有些不足了,必將蒙古大草原和朝鮮國都十分遼闊,兵馬不足的話很是麻煩,從那些請戰的督撫、總兵之征調一些兵馬倒也可行!”
“那具體征調那些兵馬呢?”
劉雲威皺著眉頭沉吟了一會兒,說道:“征調那些兵馬?我還要仔細斟酌一番,這可是大事啊。你也知道,看這天氣,明年大明各地又會是一個大災之年,難保各地不會發生民變,所以大明各地必須要留下足夠的兵馬,而且還必須是能戰的兵馬!”
陸英聞言也是思索了起來,說道:“那難辦了,現在大明各地除了咱們漢威軍、蕩寇營各鎮兵馬之外,能算得是能戰的兵馬也是那幾支而已。”
說著,陸英便和劉雲威一起掰著手指頭數了起來:“臨洮總兵官曹昭所部算是能戰,其麾下的遊擊將軍左光先、曹變蛟、李國都是悍將,特別是曹昭的侄子曹變蛟更是勇猛;另外,近日又轉任三邊總督的洪承疇所部也是能戰的,和咱們也算是老熟人了;再有,是宣府總兵楊國柱,此人麾下兵馬也算是堪戰的。”
劉雲威點了點頭,接著陸英的話頭說道:“新任陝西總督孫傳庭所部也是勁旅,其部兵將皆為晉人,大多悍勇;總兵黃得功所部也是能戰的,算一個;再有是月前史可法幾位大人聯名保舉的湖廣巡撫盧象升,其本人據說是武雙全、善使大刀、勇力過人,其麾下的標兵營也堪稱強軍,據說還有稱號?”
陸英點了點頭,笑著說道:“確實,據說是稱作天雄軍!而且,咱們所說的這幾人也都送來了請戰書!”
“嗯!”
劉雲威點了點頭,說道:“這幾支強軍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留守大明各地,一部分隨同我軍北出征!”
陸英問道:“那應該如何調配?”
劉雲威笑著說道:“臨洮總兵官曹昭所部、宣府總兵楊國柱所部可以隨同蕩寇營各鎮將士出征朝鮮國,由三邊總督的洪承疇所部兵馬鎮守西北各省。新任陝西總督孫傳庭所部、湖廣巡撫盧象升率部隨同我出征蒙古諸部,任命黃得功為江寧總兵官,率領所部兵馬鎮守南京,和廣東總兵官鄭芝龍一起威懾南方各省。”
陸英聽完之後沉吟了一番,便笑著說道:“哈哈,大哥好謀略啊!臨洮總兵官曹昭、宣府總兵楊國柱都是總兵銜,而蕩寇營諸總兵可都是封了伯爵的,讓曹昭、楊國柱率兵在蕩寇營諸總兵任何一人麾下聽調都是順理成章。而陝西總督孫傳庭、湖廣巡撫盧象升在大哥帳下聽宣,也都無可厚非!”
劉雲威笑了笑,說道:“如此,那給眾人回信吧,讓眾人準備調集兵馬、準備開拔吧,其餘沒有選的督撫、總兵也給一一回信,讓眾人守好各自家門口。”
“大哥,是不是等到先稟報了陛下之後,再給眾人回信啊?”
“不用等了。”
劉雲威說道:“如果我猜的沒有錯的話,陛下很快要宣我進宮了。到時候,我提出的出征方略陛下基本都會認同的。”
兩日之後,崇禎帝派王承恩趕到了通州城,宣召鎮國公劉雲威趕赴京師、進宮麵聖。
劉雲威接下聖旨之後,便設下宴席宴請王承恩,通州鎮總兵官陸英、探查司知事袁明軒作陪。
席間,劉雲威和王承恩不斷推杯換盞,陸英和袁明軒也是頻頻勸酒,氣氛十分融洽。
酒過三巡之後,王承恩笑著說道:“鎮國公,此番朝廷大軍北出擊,兵分兩路征戰蒙古諸部和朝鮮國,可以說是滅掉滿清之後最大的一場戰事了,不知鎮國公可有具體的方略?”
劉雲威笑了笑,說道:“敢問公公,陛下此番征召本公進宮麵聖,可是準備平台問策?”
“嗬嗬,正是。”
“公公大可放心,本公已經有了全盤的方略。此戰,不論是出征蒙古諸部還是朝鮮國,都是勝券在握,不會有任何意外!”
王承恩聞言大笑了起來,端起酒杯說道:“如此甚好!來!雜家敬鎮國公一杯!”
下午,王承恩酒足飯飽之後便辭別了劉雲威,返回京城去了。
劉雲威送走了王承恩之後,便簡單收拾了一下,在第二天一大早便帶了二十名親衛將士,由郭毅護送著前往了京城,準備進宮麵聖。
經過一天的顛簸,劉雲威和郭毅率領二十名親衛將士趕到了京城,眾人從朝陽門進城之後,便趕到城內的館驛休息,準備次日一早進宮麵聖。
次日,崇禎帝在平台召見了鎮國公劉雲威,新任內閣首輔陳新甲,被崇禎帝連下道聖旨征召出任兵部尚書的孫承宗也一同到場,王承恩在一旁侍奉,除此之外偌大的平台之再無一人。
崇禎帝滿臉笑意的看著鎮國公劉雲威,心十分滿意,要不是劉雲威十幾年來南征北戰的話,崇禎帝甚至都不敢想象大明會是什麽樣子,滿清韃虜又會猖狂到何等的地步!
眾人陪著崇禎帝說了一會兒之後,崇禎帝便準備進入主題了。
“鎮國公!”
劉雲威見崇禎帝在叫自己,連忙起身行禮:“微臣在!”
崇禎帝笑著示意劉雲威坐下,不必拘禮,然後說道:“此戰朝廷大軍將同時麵對蒙古諸部和朝鮮國,此二賊雖然不如滿清韃虜那樣難對付,但也不是善於之輩,這畢竟是國戰!不知,鎮國公有何打算?今日陳閣老和孫尚書也在,咱們也正好議一議。”
劉雲威正色說道:“啟稟陛下!此戰,微臣已經有了全盤的計劃,正想向陛下稟報,也正好與陳閣老、孫尚書一起探討一下!”
“好!”
“陛下!此戰,微臣準備兵發兩路同時進兵,征調漢威軍、蕩寇營數鎮兵馬以及各地督撫、總兵數軍,於明年開春揮師北!”(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