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卷第二章第十一節 再戰倭寇
字數:4779 加入書籤
皇甫明和楊國柱看著手中的信件,心中都是震驚無比,沒想到日本人還真的卷進來了,而且一來還是出兵三十萬,直奔大軍的後路殺去!
“倭寇這招還真是夠狠的!這是想要將我右路軍二十餘萬將士全殲的路數啊!”
楊國柱臉色不善的說道,心中早已經將倭寇大軍罵了個遍了。
而皇甫明也是氣憤難消,恨恨的說道:“還好朝鮮大軍的主將是個廢物,要不然我軍麵臨朝鮮、日本七十萬大軍的前後夾擊,這場大戰的勝負還真是難說了!可恨!”
“現在咱們怎麽辦?是繼續進攻平壤城,還是就地堅守?又或是先退回震虜堡據守?”
皇甫明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沉吟了一番,然後堅定的說道:“打!現在平壤城內的朝鮮大軍可是還有二十五萬人馬,實力依舊!如果我軍露出任何退守的態勢,朝鮮大軍極有可能轉守為攻,到時候我軍的處境就被動了!”
楊國柱點了點頭,說道:“有理!咱們這裏打得堅決一些,吳總鎮也能放下心來,專心收拾後麵的倭寇!”
於是,皇甫明和楊國柱下定決心,於次日一早便率領羽林營、宣府鎮七萬將士兵臨平壤城下,以羽林營的炮營為首,展開了攻城大戰。
而平壤城內的朝鮮大軍雖然接連戰敗,就連大軍的主帥都換了一個人,但是經過大將樸金秀的整頓,士氣還是有所回升的。況且,樸金秀在軍中的威信很高,再加上其人的才幹也要高於李哲,所以麵對數萬明軍的猛攻,平壤城內的朝鮮大軍防守的還算是得利,以至於明軍將士始終沒能有機會蟻附攻城,隻是用火器轟擊城頭殺傷朝鮮大軍兵力。
一時間,雙方開始了膠著對峙。
同一時間,王險城。
朝鮮國王李倧接到了大將樸金秀送來的急報,得知大軍主帥李哲隨意進兵、胡亂指揮,以至於出擊的四十萬大軍一戰而敗,二十五萬將士被明軍殲滅,現殘餘的兵馬已經退守平壤城。並且,樸金秀還在急報中說道,自己為了朝鮮國的將來,為了避免成為李哲推卸戰敗責任的替罪羊,不得已將其就地正法,現已經全麵接管了平壤城內的二十五萬大軍,正和前來攻城的數萬明軍展開血戰。
看著手中的急報,李倧的臉色非常難看。其實對於李倧來說,死了一個李哲並不算是什麽大事,畢竟相較於朝鮮王國來說,一個草包可有可無。隻是現在大軍一戰就折損二十五萬將士,並且那樸金秀還直接奪了兵權,現在朝鮮絕大部分的兵馬全都在樸金秀的手中,這讓李倧的心中感到十分的難受。
要知道,如今李氏朝鮮是怎麽來的?就是李倧的祖先李成桂擁兵自重,直接率軍作亂取代了王氏高麗而建國的!
現在,李倧怎麽會允許樸金秀擁兵自重?
但是,有一點李倧還是十分清楚的,那就是當前的第一要務還是迎戰明軍,其次才是解決樸金秀!
李倧思來想去,覺得要想解決樸金秀,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手握重兵,擁有比樸金秀還要強大的實力。到了那時,不管是明軍、日軍還是樸金秀,李倧都不會放在眼裏!
於是,李倧決定率領現在手中的十萬大軍向南撤退,直接撤離王險城,一直撤退到全羅道的全州牧去,南邊的全羅道、慶尚道、忠清道都是朝鮮的人口大戶,李倧準備在南邊大舉征兵、操練兵馬,先行將自己的實力壯大起來。
但是,當李倧下達了命令之後,身邊的幾名領軍將領都是前來勸諫,希望李倧能夠按照開戰之前定下的方略繼續堅守王險城,以便作為前線大軍的後援,不要輕易動搖前線大軍的軍心士氣。
此時李倧已經是下定了決心,哪裏還會聽得進去,對眾將說道:“本王率軍前往全羅道也是為了前線戰事,是去征集大軍繼續抗擊明軍的!至於前線將士的士氣嘛,本王也是會考慮的。這樣吧,本王就下令,將王險城改名為漢城好了,這樣前線的將士一聽就會士氣大振了。”
眾將一聽都是苦笑不已,改個名字前線的將士就能士氣大振了?這有什麽用?
眾將勸諫未果,隻能執行命令,率領十萬大軍簇擁著李倧南下全羅道而去。
當正在與羽林營、宣府鎮數萬將士對峙的樸金秀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竟然當著眾將領的麵嚎啕大哭,眾將勸了一番之後,樸金秀說道:“如果偷襲明軍後路的日軍起不到作用的話,那平壤城是絕對守不住的,到時候王險城就是我大朝鮮最後一道防線,除此之外就再也無險可守了!而王上竟然直接放棄了王險城,隻是改了個名字而已,這有什麽用!”
眾將領聞言都是默然無語,眾人心中都是對眼前的戰局充滿了擔憂,甚至是看不到任何取勝的希望。
平安道東道,妙香山以西八十裏,清川江東岸。
遼南鎮總兵官李定國、塔山鎮總兵官艾能奇正率領麾下八萬將士在江邊安營紮寨。
在與主力大軍分兵北上之後,李定國便和艾能奇一起揮師猛攻,一連攻克了朝鮮大小城鎮二十三座,殲敵三萬餘人,一路勢如破竹、無人可擋!
此前,李定國和艾能奇不是對陣鎮國公劉雲威率領的漢威軍將士,就是在歸降之後率軍對陣滿清鐵騎,一直都是和強軍、虎狼廝殺,每一場大戰打得都是異常艱苦、寸步難行。如今,李定國和艾能奇率領數萬漢威軍將士橫掃朝鮮北部,如入無人之境,心中都是感歎不已,完虐對手的感覺原來這麽美好啊!
可是好景不長,當李定國、艾能奇率軍殺到清川江、妙峰山之間的平原地帶時,遇到了正準備切斷明軍後路的三十萬日軍!
雙方剛一遭遇的時候都是有些發懵。李定國、艾能奇沒想到日軍會突然出現在這裏,而且日軍的兵力還如此雄厚。而日軍也是被嚇了一跳,沒想到數萬精銳明軍突然出現攔住了自己的去路,還以為是作戰計劃泄露,明軍已經布下了口袋陣等著自己。
此時,不論是漢威軍將士還是三十萬日軍,都有點麻杆打狼兩頭怕的意思。雙方在這清川江、妙峰山之間的平原地帶僵持了下來,雖然期間雙方都是派出小股兵馬進行試探性的進攻,但都還是比較謹慎,並沒有展開大的進攻。
在此期間,李定國和艾能奇也是摸清楚了日軍的打算,頓時驚出了一身冷汗,要是右路軍主將吳興沒有分兵北上,李定國、艾能奇沒有率軍在這裏堵住三十萬日軍,那右路軍可就被朝、日聯軍給包餃子了!
“萬幸!萬幸!”
艾能奇心有餘悸的喃喃說道。
李定國也是一陣後怕,急忙派出夜不收給吳興送信。
就這樣,李定國和艾能奇在與日軍的交鋒之中一連等了十幾天的時間,才等來了吳興的回信。
李定國和艾能奇急忙打開回信一看,隻見回信上寫道:“望二位將軍死守清川江以東、妙香山以西,將三十萬日軍拖在山、江之平原,不得後退半步!”
看完回信之後,艾能奇看了看若有所思的李定國,問道:“哥,吳總鎮這是什麽意思啊?這回信上也沒說清楚下麵的仗要怎麽打,咱們要怎麽行事啊!”
李定國沉吟了一會兒,忽然笑了起來,指著地圖說道:“你看,咱們所處的這個平原整體是由南向北的狹長形態,過了北麵日軍大營之後三十裏,就是狼林山!如果將咱們所處的平原形容成一個狹長的瓶子,那狼林山就是瓶塞,咱們這數萬大軍就是瓶底,那三十萬日軍就是甕中之鱉!”
艾能奇聽到這裏不禁眼前一亮,大笑著說道:“哈哈!倭寇和朝鮮雜種想要給咱們來一個前後夾擊,一定想不到咱們要來一個反包圍!先行幹掉當麵的三十萬日軍,然後朝鮮國三千裏江山就是咱們縱橫馳騁的大好戰場!”
於是,李定國和艾能奇仔細商議了一下,便決定以攻為守,將當麵的三十萬日軍牢牢拖在這裏動彈不得。
次日一早,遼南鎮、塔山鎮八萬餘名將士便拔營起行,一路朝著北麵壓了過去,一直開到距離三十萬日軍大營十裏處才停了下來,重新安營紮寨。
接到了明軍向前推進的消息之後,日軍主將酒井忠次便召集眾將緊急議事,不一會兒六名日軍大將便來到了中軍大帳一一落座。
而在主將酒井忠次和六名大將的身後,都豎立著一麵大一號的背旗,上麵寫著眾人的名號。
“大日本之張飛”、 “剛毅大將”、“赤鬼井伊”、“東海道第一強弓”、“鬼半藏”、“槍之半藏”等。
而眾人也都是氣勢十足,要不是眾將的身高都非常矮,甚至被滿人都要矮上不少,就好像是大明的孩童一般,就真的看上去強悍無比了。
眼看眾將全都趕到,主將酒井忠次便將八萬明軍向前推進的事情說了一下,問道:“諸位有何高見!”
一時間,在座的六名大將都是大聲請戰,都是大喊道要血洗明軍。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