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浩然門

字數:6317   加入書籤

A+A-


    浩然山脈坐落於中州以西,毗鄰西方大漠,地理位置極為重要。

    它北可達極寒之地,南可抵蠻荒密林,往東便是大周王朝,往西自然是茫茫大漠了。

    浩然山脈綿延三百餘裏,氣勢磅礴,雄偉壯觀,遠遠望去,猶如一頭真龍匍匐在此。

    說起這浩然山脈,就不得不提到這浩然山脈上的浩然山了。

    浩然山一共有五峰,即中峰上陽峰,東峰青木峰,南峰煌陽峰,西峰金劍峰,北峰玉煙峰。

    這五峰,有著天下奇觀之稱。

    五峰內,有世所罕見的奇珍異獸。

    比如一丈多高的劍齒虎,七彩的蝴蝶,三色的小樹等;還有會發光的石頭,奔騰不息的雄偉瀑布,如絲如縷的奇特雲煙……

    大多數時候,浩然山都是雲霧繚繞,讓人看不真切。

    時而山上有霞光萬道,金芒寸寸,祥雲如仙女般起舞。

    每當這個時候,浩然山看起來越發的神聖,宛如仙家福地,別有洞天。

    浩然山上浩然門,乃是當今世上數一數二的修仙門派,傳承久遠,實力雄厚,底蘊非凡。

    相傳,浩然門的開派祖師鄭氣,在當時隻是一介小修士。他實力一般,在修仙之人中,隻能排到中等。

    鄭氣一生窮苦,潦倒不堪,無處安家,以藍天為被,大地為床的日子不在少數。

    直到一日,他無意間來到了浩然山,此時的浩然山是無主之地。

    他乃是修仙之人,一眼就看出了浩然山靈氣濃鬱,極其適合修煉。

    於是鄭氣便是在浩然山落了腳,經過多年修煉,打破了自身的**頸,進入了一片新天地。

    眼見修煉有成,鄭氣便有了離開浩然山的想法,去與天下群雄一較長短。

    恰巧在這個時候,出現了一位異人,他告誡鄭氣,說浩然山鍾靈毓秀,龍脈匯集,是不可多得的洞天福地,若是能在此地開宗立派,定能興盛繁榮,聲傳千裏,萬世不竭。

    鄭氣聽後不以為然,並要與那位異人一較高下。

    兩人交手不過幾個回合,鄭氣就完全敗下陣來。

    此時的鄭氣才知道了什麽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他聽從了那位異人的建議,在浩然山上建立了一個門派,起名曰“浩然門”。

    可惜造化弄人,天道無常。從浩然門開宗後,竟然隻有兩人了拜上浩然山。

    晚年的鄭氣日漸消沉,鬱鬱而終。

    鄭氣臨死前將這兩位弟子叫到跟前,將那位異人的話一字不漏的傳達給了兩人,並囑托他們要將此話一直傳下去。

    同時鄭氣還告誡二人,浩然門乃是他的心血,他這一生沒有什麽作為,這浩然門就是他的唯一,讓他們要好好守護浩然門,切不可讓浩然門落入奸邪之人手中。

    兩人對鄭氣傳達的異人的話將信將疑,畢竟浩然門的狀況他們都十分清楚,能不能興旺發達,真的很難說。

    對於鄭氣臨終的告誡,二人紛紛表示知道,並願意守護浩然門。

    時間一晃而逝,轉眼間,師兄弟二人就到了中年。

    此時的浩然門依舊是老樣子,人丁稀少,隻有他們師兄弟二人。

    師弟坐不住了,他認為,人到中年,有必要成就一番大事業,以此來顯示自己。

    師兄對此感到沉默,他師弟說的並不無道理。

    大丈夫生於天地間,必然有所為,有所不為。

    終於,在師弟的再三勸告下,師兄決定和師弟一同下山闖蕩,準備遊曆山川大澤,幹出一番事業。

    師兄弟二人認為,此行若是真能有所收獲,那對於振興浩然門,是極大的好事,若是沒有收獲,也不礙事,到時候,回來守著浩然門便是了。

    於是,師兄弟二人開始打點行李。為了籌夠此行所需的盤纏,二人將浩然門翻了一個遍。

    然而就在他們籌盤纏的時候,無意在一處崖壁上,發現了一門神秘功法。

    師兄弟二人興奮不已,一番查看之下,竟然發現這神秘的功法,比當時鄭氣傳下的修仙功法更為厲害。

    二人當即就打消了下山曆練的念頭,在浩然山上,潛心參悟自己所領悟的功法。

    大約十年後,師兄率先出關。

    他出關那日,紫氣東來,白虹貫日,浩然山上的的生靈全都匍匐在地,顫抖不已。

    此時的他一身白衣,氣質出塵,超然物外,當真如同天神下凡。

    不久後,師兄為方便行事,自好曰“浩然子”。

    興許是浩然子出關的動靜太大,竟惹得一些離浩然門不遠的修仙之輩前來查看。

    這些人一見到浩然子,就被浩然子此時的強大實力所折服。

    但浩然子並未以勢壓人,而是對來往之人好生招待,這讓許多人對浩然子生出了好感。

    漸漸的,許多修仙之人都知道,在浩然山上,有一位實力強大,又待人極好的修士。

    浩然子認為時機已到,若在此時昭告天下,說浩然門會招收新弟子,一定會許多人前來拜師。

    果不其然,就在浩然子昭告了這件事情後,一天之內就有上千人前來拜師。

    這在以往,那是不敢想象的。

    那日,浩然門的紅木門檻都快被踏破了!

    第二日,前來拜師的人依舊不減。整個浩然門熱鬧非凡,比起集市也有過之無不及。

    最後,浩然子將挑選後留下來的弟子分居五峰。其中,東南西北四峰設仙長之職,以便於管理弟子。至於中峰,則由他親自管理。

    至此,整個浩然門的基本形式,算是徹底定了下來。

    沒過多久,正魔兩道發生了大戰。浩然門作為正道門派,自然有義務出手。

    正魔兩道恩怨極深,難以化解,大戰一觸即發。

    起初雙方都是正常出手,並未耍什麽陰謀詭計。

    但是雙方鏖戰數年後,魔道之人突然使用陰謀詭計,致使正道之人損失慘重。

    這個時候,浩然子出手了。

    他真如天神下凡,戰神附體,各種不知名的法術在他的手中綻放出無比璀璨的光芒。他將魔道之人殺得連連潰敗,聞風而逃,一舉扭轉了戰局。

    這一戰,奠定了浩然子無比的威勢,也為日後浩然門的發展壯大tí gòng了契機。

    所幸的是天道垂憐,氣運在我,這場鏖戰多年的正魔大戰,最後以正道之人勝利作為結果。

    經此一役,浩然子聲勢更盛,在整個中州修仙之輩中,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浩然子回到浩然山稍做打理後,再次放出招收新弟子的消息。

    無數的人蜂擁而至,在見識到浩然子大戰群魔的威勢後,許多人都想拜入浩然門,學得一招半式,行走世間。

    在經過這一次的招收後,浩然門迎來了全新的局麵。

    門中的弟子不僅人數遠超其他的正道門派,而且資質非凡,都是出類拔萃之輩。

    浩然子告誡門下弟子,讓他們以天下蒼生,除魔衛道為己任。

    自此以後,浩然門越發的壯大了,隱約有成為中州正道之首之勢。

    而就在這個時候,浩然子的師弟破關而出了。

    浩然子本欲與他的師弟一同探討浩然門未來的發展,可他意外得知,他的師弟已經不辭而別,悄悄下山去了。

    得知這個消息後,浩然子惋惜不已,他告誡門下弟子,若是日後行走世間,見到他的師弟,要盡可能的幫助他。

    時光飛逝,眨眼間浩然子已步入了晚年。

    此時的浩然門已然是當時正道的第一門派,其門下弟子過萬,各類法寶不計其數。

    而在這個時候,正魔大戰又一次爆發了。

    當時的浩然子已經有六百多歲的高齡,任舊披肩掛甲,率領浩然門弟子出戰。

    浩然子雖老,但風采不減當年,頻頻出手,給予魔道之人致命打擊。

    正道之人乘勝追擊,很快,魔道之人就潰敗了。

    這一戰,魔道之人損失慘重,士氣大跌,被正道之人趕到了西方大漠,永世不得踏入中州一步。

    當浩然子率領門下弟子返回浩然山時,受百姓夾道歡迎,修仙同道敬畏。

    但是,就在浩然子返回浩然山三日後,突然駕鶴西去了,僅留下了一枚玉簡和一番遺言。

    遺言的內容大致和當年的鄭氣相差無幾,就是告誡後人要守護好浩然門,萬萬不能讓其落入奸邪之人手中。

    至於那枚玉簡,隻有浩然門曆代掌門可以觀看,具體內容,其他人自是無從知曉了。

    浩然子仙逝,對正道之人來說,無疑是一筆巨大的損失,這意味著,在以後的正魔大戰中,正道這邊少了一根支柱。

    但這僅僅隻是一部分人的想法。

    那幾個聲勢排在浩然門之後的門派,眼見浩然子仙逝,心中便起了歹意。

    他們鼓動一些修仙門派,準備攻打浩然門。

    在利益的驅使下,一股大軍很快就集結成功了。

    大軍人數眾多,勢如破竹,很快就攻下了浩然山東西南北四峰,僅剩中峰未被攻破。

    就在大軍信心滿滿,打算一舉攻破中峰,滅掉浩然門,瓜分財產的時候。

    中峰上陽峰上,突然打開了一座劍陣,裏麵龍吟虎嘯,劍氣縱橫。

    那些所謂的大軍,僅在一瞬間就被劍陣消滅了幹淨。

    自此,再無人敢打浩然門的主意。

    新手寫書,寫的不好還望大家在百忙之中提出些建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