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章 其心可誅

字數:4399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威武不能娶 !

    韓公公一直在邊上伺候著。

    他知道聖上情緒不好,倒不僅僅是因為孫璧的關係,而是這半年多以來,聖上的脾氣起伏越來越大。

    其實這也不是難以理解的事兒,任何一個人,半年間時時驚夢,弄得夜不能寐,都會上火的。

    何況,聖上是天子,他每日還要看折子,南陵、蜀地,各處事務皆壓在心上,越發沉悶。

    很多時候,聖上前一刻還算舒心,下一瞬突然就黑了臉,邊上的人卻還不知道是為什麽。

    今兒也是,孫璧固然惹惱了聖上,但韓公公看得出來,聖上還能控製火氣。

    結果坐下來吃甜羹,一碗都沒有用完,就一副要砸碗的模樣了。

    若不是後宮送來的吃食,小內侍們會先嚐過再端給聖上,韓公公都要以為,今日陶昭儀宮裏大失水準了。

    韓公公悄悄看聖上臉色,背著手揮了揮,打發了所有小內侍出去,免得受災。

    果不其然,聖上眼中的怒意越來越重,最後終是沒有忍住,把碗重重壓在了案上。

    聖上隻覺得胸口有一團火燒得滾燙。

    他開始回憶孫璧被擒獲之後的一係列狀況。

    原本,他最初時真的不能接受孫璧回京受審嗎?

    這是個必死之人,若不是宗親惹是生非,聖上真不在乎孫璧怎麽死,南陵王又怎麽處置。

    說白了,南陵王已經入土,死了那麽多年的人了,沒有一定要從地下挖出來的必要。

    至於廟享香火,太廟裏多一個牌位少一個牌位,每天燒的香油也無甚區別。

    他當時也就是叫宗親給氣著了,非要爭一個高下,想在半途上殺了孫璧。

    還是蔣慕淵勸了他。

    如今想來,孫璧半途會遇襲,全拜孫睿所賜吧?

    孫睿在南陵的膽大妄為,害了孫禛,也害了三司官員,他怎麽能讓孫璧進京把他都抖出來呢?

    這事兒,十之八九是孫睿做的。

    思及此處,聖上心中的火燒得越發濃烈。

    “為什麽……”他低喃道,“為什麽……”

    孫睿為何要選擇這麽危險的一條路?不管三司也就算了,他為什麽連孫禛的安危都不顧忌?

    那是他一母同胞的親弟弟!

    聖上倒吸了一口氣,他不認為孫睿會看穿他的真實心意。

    設立文英殿,的確是給孫睿為太子的道路添了難處,可孫睿要排擠、打壓的該是孫祈、孫宣,那兩個才虎視眈眈,孫睿不該疑心到孫禛身上去。

    沒有這個道理。

    這麽多年,聖上一直把真心藏得極好,自問沒有出偏差之處。

    即便是神神叨叨、一副高深莫測模樣的燕清真人,也隻是算到養心殿並不是建給虞貴妃的,而是為了江山,更多的,對方算不到。

    那孫睿又是從何處瞧出的端倪?

    亦或是,孫睿並不知道,他隻是根本不在乎而已。

    聖上哼了一聲。

    立太子是緩兵之計,再不鬆口,三公那兒都不好應付了。

    雖說立了太子也能廢,可那畢竟是麻煩事兒,以孫睿的謹慎,在之後的年月裏,聖上不敢說自己一定抓得到足以廢太子的把柄。

    他原是打算,先放了風聲,等孫璧入京後,再以孫睿在南陵時做事不夠周全為由,把此次立太子之事作罷。

    聖上想得是不錯,可現在他有些不敢用這一招了。

    這理由看著可行,其實也差口氣,孫睿不是傻子,他真這麽做了,原本孫睿沒有想到他對孫禛的偏愛,指不定也琢磨出味道來了。

    太險。

    不到萬不得已,還是盡量尋別的緣由。

    聖上站起身來,把養心宮的圖紙打開來,認真看了一刻鍾,這才徐徐吐了一口氣。

    要快些動工,缺的銀錢,他必須從孫璧口中挖出來。

    “審問孫璧的事兒,讓睿兒去督辦,”聖上眯著眼交代韓公公,“他要當太子,總要有些功績。”

    前一個錯處挑不得,聖上就尋下一個不妥當的地方。

    消息傳到文英殿。

    孫睿恭謹應了,心裏卻是冷笑一片。

    所有人都以為這是他最後的考驗了,隻有孫睿知道,這考驗沒有通過的可能。

    什麽金山銀山,十之八九是蔣慕淵誆聖上的,就算真的有,孫璧也斷不會說。

    至於弄清楚此番孫璧和董之望為何突然造反,這不就是逼著孫睿自查嗎?

    查不出來,是他無能,查出來了,是他歹毒。

    這可真是個好計策。

    三司主審孫璧,孫璧翻來覆去都是那套說辭。

    宗親們的臉色一個比一個難看,最後還是黃印站出來,罵孫璧“其心可誅”!

    用黃印的話說,三司辦案,什麽樣的人沒有見過?什麽樣的鬼話沒有聽過?便是他們自己,為了動搖案犯的意誌,也會引導、會哄騙。

    這些伎倆,三司用得一個比一個順手,豈能再著了孫璧的道!

    黃大人說話擲地有聲,又是個剛正不阿的形象,叫他狠狠一罵,倒也有不少被孫璧帶偏的人醒過神來。

    便是不醒,好歹也是信一半疑一半。

    南陵造反事情確鑿,審起來並不麻煩,可無論三司怎麽審,孫璧都沒有吐露銀錢的下落。

    另一廂,宗親還在為南陵王做最後的爭取。

    聖上不厭其煩,甚至在早朝上責怪三司辦事不利,他倒是沒有直接說孫睿,但涼涼掃過來的那一眼,還是讓朝臣們明白,聖上對三殿下這一次的表現是不滿意的。

    連虞貴妃都很擔憂孫睿,偏偏,這種事情,她哪裏能幫得上。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餘將軍從明州府送折子進京。

    兵部原以為上頭要說募兵的事兒,哪知道打開來一看,是一份彈劾的折子。

    明州同知趙方史在任多年,平日裏沒少向出海的商隊收銀子,弄得商人們無不堪言,又狀告無門。

    餘將軍這個征兵的外來戶成了商人眼中的欽差,一股腦兒全搞到了他這兒。

    商戶們說,趙方史原先並沒有那麽過分,自打京裏有了人,這兩年獅子大開口,他們不是沒想過往上頭告,可那位太厲害了,告不動,有不信邪的,堅持去告,最後全由貴人給粉飾太平了。

    那位貴人,自然是趙方史的“孫女婿”、三皇子孫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