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赴 宴

字數:3675   加入書籤

A+A-


    到康庚院時,人都已經到齊了,看到薑梨的身影,太夫人與平西王妃齊齊鬆了一口氣。薑梨見禮過後,太夫人笑道:“梨姐兒這一番打扮可真是亮眼,都是大姑娘了。”

    薑梨笑道:“都道人靠衣裝佛靠金裝,若不是祖母和母妃費心,咱們姐妹也難得這般光鮮,二姐姐和三姐姐也漂亮著呢。”

    薑雪梅一蜜色廣袖百褶裙,精致的纏枝花紋襴邊,蜜色金線挑繡祥雲紋披帛,端莊典雅。薑迎春一身鵝黃束胸拖地長裙,同色披帛,銀線連枝花暗紋,透著低調的奢華。

    太夫人對今晚這幾個孫女的裝扮自然是滿意的,特別是薑梨,以前就知道是個美人胚子,可以前喜歡著金戴玉卻不管場合,打扮不合宜自身的美凸現不出反到落了下層,今日這打扮就極好。

    “你們三姐妹都好看。隻是可惜了蓮姐兒,在這關頭生病,眼看著晚上的宴會是去不成了,你們姐妹三個可得好好表現,切不可給咱們王府丟人,知道嗎?”

    後麵一句問話主要是盯著薑梨問的。

    薑梨自然也明白,原主以前可是在不少宴會場合鬧過的。可是到現在她還是不清楚今晚宴會的主題,真的隻是個單純的中秋宴嗎?西蜀平西王最大,沒有薑浣蓮在,她就是宴會裏身份最貴重的小姐,以前不管什麽宴會太夫人都沒這般叮囑過。今天這樣反常,這般謹慎,究竟是為什麽?

    因著不清楚,語言裏就帶上了一絲試探,“祖母,您也太緊張了吧,這又不是孫女第一次參加宴會了,該注意什麽自是知道的,隻要她們不來招惹我,孫女自然是脾氣好的。”薑梨學著原主略微揚揚頭,不可一世的樣子。

    太夫人眉頭微蹙,看了平西王妃一眼。

    平西王妃端著茶碗啜了啜,當做沒看到的模樣。

    薑梨冷眼看著,越發覺得這其中有貓膩。看起來是太夫人更熱衷於這場晚宴呢,這晚宴究竟會出現什麽人值得太夫人親自過問安排的呢?

    以前她以為她們幾女的衣裳首飾都是平西王妃準備的,現在看來多半是太夫人在後頭把持,畢竟表麵上這平西王府後院是平西王妃在當家嘛。難怪準備的衣裳首飾樣樣精致件件華美趕超往年了,原來是拿主意的人不同了,往年的中秋宴可從沒有這樣奢侈過的。

    太夫人見平西王妃不出聲,暗暗生氣,卻也隻得開口道:“到時你隻跟著你母妃就是了,別人問話輕聲細語的答,以前有矛盾的小姐們遠著就是,別去搭理。”

    薑梨睜大了眼,“祖母叫我躲著她們,憑什麽呀,那些子隻會背後唧唧歪歪說長道短的假正經,憑什麽是我躲著她們呀,今晚若是誰不長眼來招惹我,我定叫她知道花兒為什麽這樣紅。”說著還重重地哼了一聲。

    太夫人憤怒地指了指薑梨,“你,”可見薑梨一臉我就是有理的神情時,又頹然地放下手,若不是蓮姐兒在這般重要的日子裏生病,她也不至於將希望寄托在薑梨身上了,看她這般模樣,今晚籌謀的事兒怕是要懸了,眼下再想教訓也遲了。

    平息了怒氣,太夫人對著薑雪梅薑迎春兩姐妹叮囑道:“你們跟著你母妃,今晚好好表現,拿出咱們王府的底氣出來。”

    薑雪梅薑迎春齊聲點頭,起身屈膝道:“孫女知道,祖母放心,孫女一定不會給平西王府丟臉的。”

    這態度比起薑梨來可要好太多了,所以太夫人滿意地點點頭。

    “黎氏,今晚孩子們就交給你了,千萬不可弄砸了。”因平西王妃剛才的表現讓太夫人很是滿,這會直接稱呼黎氏了。

    平西王妃帶著溫和的笑意點點頭,“母親放心,兒媳會看著她們幾個的。”

    “時辰不早了,你們也該出府了。”

    平西王妃率先起身,帶著薑梨幾女拜別太夫人,往二門處走去。

    出了康庚院就有軟橋在外頭候著,夕陽西下將大地灑成一片溫暖的橘色,映著深秋發黃的樹葉和紅彤彤的楓葉,竟是極為美麗。

    出了二門就有馬車候著,四人分了兩輛馬車,薑梨跟著平西王妃一輛,剩下的兩姐妹一輛。

    馬車行駛著出了府門,薑梨挑起轎簾看向外頭,“母妃,這是要去哪裏呀?”

    以前的中秋宴不是去刺史府上就是平西王府舉辦,可看馬車行駛的方向不像是去城東的刺史府呢。

    “你舅舅家在城南有一座別院,今晚的宴席擺在別院裏。”

    薑梨的外祖家本是京城人氏,隻是康帝年間被指任到西蜀,沒幾年大周就內亂,這偏僻的西蜀便成了放任之地,黎家在這一呆就是十多年,等到宗帝登基,也不知道是不是遺忘了西蜀還是忘了黎稟才這個十多年的刺史大人,反正,黎稟才一直沒調任,再加上與平西王府的關係,就這樣在西蜀定了下來。

    薑梨的外祖父黎稟才曾是兩榜傳臚,學問是有的本事也不弱,反正西蜀除了平西王就是他最得人心。若不是有黎稟才在,黎氏一個歌伎生養的庶女也不可能成為平西王的繼室了。

    黎家在西蜀經營多年,儼然有與平西王府分庭抗禮的趨勢,隻不過兩家都是聰明人,黎家管西蜀的內政,薑家掌兵權,誰也不會伸長手撈過界,撕破臉對哪邊都沒好處。

    隻是黎稟才畢竟比平西王年長許多,而黎家子弟又沒有太多的出息,至少科舉上除了一個庶子上京,其他的都名落孫山。黎稟才總沒辦法擅自將刺史之位傳給兒子吧,這一府主官可得朝庭任命頒發文書才行呀。

    所以從長遠來看,這黎家的後勁是比不上薑家的,畢竟薑家的王位可以上報朝庭直接由兒子繼承,而且薑家的兒子還不隻一個。隻是,薑家也有個尷尬問題,薑煥是康帝提上來的,可宗帝上位後將康帝直接降成庶人,那薑煥這個平西王究竟算不算,朝庭承不承認也是個問題,所以薑煥的請封世子的折子至今也沒往京城遞過。

    薑煥這是存著一種僥幸心理,他不上折子京城的那位可能就想不起他。畢竟那位剛上位朝政不穩,這山高水遠的西蜀之地隻怕是一時半會的想不起來,所以薑煥一心想著將兵權掌控,收兵買馬強壯自身。

    而黎家也在擔心,他們在這西蜀之地享了十多年的福,若是黎稟才調去了別處,一個逼宮造反的帝王提撥的官員能得什麽好處?黎家無後繼之力,去到哪能再有這般舒暢的日子。

    所以兩家雖沒有開誠布公的商量,可暗地裏都在朝一個目標使勁,那就是想將西蜀打造成一個遠離京城指揮的避居之所,想要自家的榮耀繼續維持。

    於是兩家彼此心照不宣的安排了這一次的宴會,宴請了幾位極為重要的客人。當然,這些是薑梨不知道的,原主以前對萬事不關心,隻爭對一個薑浣蓮,不要說本就是後宅深院的女子,就算不是以原主的智商和見識也接觸不到這高層的機密裏來。而現在的薑梨則是來的時間太短了,除了王府後院的幾女和黎家姐妹誰也不知道,所以對這次宴會的目的雖有所懷疑,可範圍實在太大,她也沒得思緒,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