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地宮 1
字數:5707 加入書籤
() 不多時,開來一輛電瓶車,就像景區遊覽車那樣的,隻有頂棚用來擋雨,並無門窗玻璃,最前麵是司,後麵有4排座位,每排能坐兩人,馮少校和齊教授坐在第一排,後麵依次是陸教授、王教授;趙梵音、歐陽娜娜;白青嵐一個人坐在最後一排。
大家坐穩後,電瓶車緩緩的沿著柏油路繼續向賀蘭山邊駛去,不多時,前麵出現了一個崗哨,士兵看到是馮少校,急忙將擋在路央的鐵馬搬開,柏油路就到這裏截止了,前麵是一條被壓的結結實實的土路,車輛開過沒有卷起一絲塵土。
突然趙梵音覺得車頭往下一沉,好像正在向斜下方行駛,忙向前方看去,隻見前麵是一條向地下延伸的甬道,逐漸離開地麵,再往前大概一公裏左右就完全延伸到了地底,進入了一個巨大的隧道之,隧道口似乎有什麽遮擋著,裏麵的景物就看不到了。
不多時,電瓶車開到了隧道口,這裏仍有一排士兵把守,隧道頂上向地麵垂下一個巨大的半透明簾幕,不知是什麽材料做成的,似乎還比較厚,將隧道口檔的嚴嚴實實,透過簾幕依稀可見洞內有燈光閃耀著。
士兵檢查過司和車上人員的證件後,向崗亭內揮了揮,隻見這巨大的簾幕緩緩升起到僅容電瓶車進入的高度,電瓶車迅速鑽入了隧道,身後的簾幕又緩緩降下,外麵的一切變得模糊起來。
這隧道有十多米高,依然是兩輛車交錯行駛的寬度,隧道頂是一排向內部延伸的照明燈,連成了直線,一眼看不到頭,將隧道內照的亮堂堂的,一點也不比外邊暗。
電瓶車繼續行駛,似乎這一段路比外邊的甬道更加傾斜,而且傾角逐漸加大,到最後一段甚至需要人扶住把,避免向前滑落,司也變得小心翼翼,專心控製著車速,隧道空無一物,隻有他們在裏麵前行,刹車片摩擦聲,子嘎子嘎的響著,顯得異常清晰。
就這樣,在隧道內行駛了大約有半個小時,趙梵音估摸,按照這個行進速度和下降角度,現在應該已經進入到賀蘭山的腳下,起碼離地麵也有上百米深的地方了。
“快要到了!”,歐陽輕聲的在趙梵音耳邊說,吐氣如蘭,騷的趙梵音耳朵有些癢,不禁握緊了歐陽的纖纖小。
果然,電瓶車又行駛了幾分鍾,車頭突然向上一抬,整個車開上了水平地麵,並停了下來。
趙梵音看四周的景象,不禁深深地吸了口氣。
這是一個巨大的地下空間,大概方圓有兩個橫著的足球場並排大,高有二十多米,仰頭看向空間頂部,都是開鑿的痕跡,並非天然形成,幾個巨大的探照燈,在幾個方向上立在離頂部很近的空,向下將整個空間照的透亮,幾乎都看不到地上的人影。
在地麵上,靠近隧道口的地方,停著一輛輛工程車,上麵都沒有司,在正對著隧道的盡頭,從左至右、從上到下,被隧道口相同的簾幕嚴密遮擋著,裏麵是什麽則無法看到,在這簾幕前麵隔5米就是一個崗哨,站崗的士兵都端著衝鋒槍。
此時,一個身穿軍裝的人,從簾幕前跑向眾人,在馮少校身前立定,敬了一個軍禮,才道:“報告首長,一切準備就緒,請領導指示!”,看這軍人的肩章,應該是個連長。
馮少校點點頭,說道:“很好,咱們一起過去吧!”,徑直向簾幕走去,眾人跟在馮少校身後。
走到簾幕的近前,才感覺到它的巨大,可以用頂天立地來形容,從地麵一直延伸到空間的頂部,下麵開著一個小門,可以供人出入。
歐陽邊走邊向趙梵音介紹這簾幕的作用。
。。。。。。
要說華國的考古界,這些年也是經曆過不少巨大的失敗和慘痛的教訓,最為人扼腕的就是發掘技術太原始,導致很多物在發掘過程被破壞,這其典型的例子就是秦皇兵馬俑。
當年兵馬俑剛被發掘出土時,士兵、衣飾、兵器、馬匹、車輛等全部是按照真實的顏色繪製,栩栩如生。
但可惜的是,當時的發掘人員科學知識不足,將這些物直接暴露在空氣保存,結果幾個小時之後,物表麵的色彩全部氧化褪去,變成了現在看到的青灰色,可謂是重大的考古損失,令人痛惜。
當時,據探測在秦始皇陵墓四周,一圈都是兵馬俑坑,就是應為這個物保存的難題未解決,在發掘了個兵馬俑坑之後,其他的就再未發掘,對秦及秦以前的曆史研究也為之停滯不前。
為了解決這個技術難題,科學界一直在gōng guān,近些年終於有了研究成果。
這個巨大的簾幕就是其之一,它像一層保護罩,將內部空間密封住,在簾幕之後的空間,有幾個巨大的空氣調節器在工作,調整著內部的空氣含量比例、濕度和溫度,一方麵保證考古人員的正常作業,另一方麵則引入更多的氮氣,盡量減少物表明的氧化。
另外,考古界現在也在應用一種快速覆膜技術,這是一種噴塗劑,操作時有點像給植物噴灑農藥。在物出土時,立刻在其表明噴塗一層透明的霧狀保護膜,保護膜在物表麵立即結成透明的薄膜,不會影響物的觀賞和研究,也不會與物表麵的彩色塗料發生化學反應,可以起到非常好的保護效果。
這些技術已經在近兩年應用到多個考古發掘項目,效果非常理想。
。。。。。。
趙梵音讚歎的點點頭,對於秦始皇兵馬俑的發掘過程,以前歐陽是給他詳細講過的,歐陽總是將很多聽到、見到、讀到的知識、見聞講給趙梵音聽,這也是趙梵音的重要知識來源,可以說,歐陽就是他的活字典和新聞傳播器。
推開簾幕下的小門,一行人來到了簾幕之內。
趙梵音頓時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
這。。。。這是多麽偉大的地下建築啊!
隻見在離簾幕距離百米左右的對麵,是一麵由數千塊巨大的青石壘成的牆體,牆體光滑如鏡,無法攀爬,青石之間的縫隙細密而均勻,這巨大的青石牆與簾幕的長度和高度相當,將整個空間截斷,而在這青石牆的正間,是一扇寬20米一直頂到空間頂部的巨大石門,而在這石門的正,有一個巨大的凸起的雕刻,呈星形,不是五角星,而是有多個尖,有長有短,向四周放射。
這。。。。。這。。。。。這不是。。。。。。它嗎?趙梵音陡然明白了歐陽為什麽一直強調讓他把那塊奇石帶來,這個巨大的星狀雕刻,與奇石表明那凹陷幾乎完全一樣!隻是大了數百倍而已。
趙梵音的腦海,瞬間激起了無數的問號:
這個地宮難道和這奇石有什麽關係?
這星狀符號又代表了什麽?
這個地宮和我那一直做的夢又會是什麽關係?
這地宮又和陸凡的著作又會產生什麽聯係?
這地宮真的是成吉思汗的嗎?
。。。。。。
想著,不禁朝陸教授看去,也許是因為早已見過,也許是類似的場麵見得多了,也許是。。。。。。
陸教授臉色平和,並沒有一絲異樣。
趙梵音思緒起伏不定,繼續向左右看去,在這大門前,兩側各立著一頭一模一樣的怪獸。
這怪獸是由深紫綠色的巨石雕刻而成,連底座有近10米高,趙梵音站在雕像身前,隻略略比底座高一點,顯得頗為渺小。
那巨大的怪獸,人身馬麵,身上有類似猛虎的條紋,兩隻巨大的羽翼從背部生出,呈伸展狀,一條長長的尾巴在身後揚起,四肢粗壯,四隻利爪完全伸展著,似乎能將人的腦袋輕易抓碎,作勢欲飛,氣勢威嚴,不容侵犯。
見趙梵音看的入神,歐陽又湊近小聲說道:“這兩隻巨獸是用上好的賀蘭石雕刻而成,這巨獸名叫‘英招’,是一種上古神獸,《山海經(西次經)》有記載,據說參加過幾百次征伐邪神惡神的戰爭,是保護世代hé píng的保護神之一,也是天帝花園的守門獸”。
趙梵音點點頭,心想,這個傳說的巨獸“英招”在後世並沒有龍、麒麟、鯤鵬等神獸那麽有名,幾乎很少有故事傳說提及,它為什麽會出現在這裏?
看守天帝的花園,天帝又是誰?
難道這所地宮並非陵墓,而是。。。。。。
帶著這麽多疑問,趙梵音正要開口問歐陽,隻聽見那邊馮少校大聲吩咐道:“工作開始了,大家注意,請遠離大門,站在探測人員身後,不要影響探測工作”。
隻見一名身穿白色工作服,頭戴白色工作帽的工作人員,持一台形狀奇特的儀器,站在了大門跟前。
這儀器像一個大個工具箱,兩旁有把伸出,上麵有一台傾斜的屏幕,正對著操作人員,屏幕有a4紙大小,透出是綠色的光亮,上麵還有一些很細的黑色橫線,似乎是刻度尺,從儀器的前方,伸出一根兩米多長的黑色金屬杆,金屬杆頂端橫著一個40多公分的探頭。
工作人員,兩分別握著兩側把,將探測器靠在腰部,來回調整著身體的方向,盡量讓頂端橫向探頭與大門水平對齊,然後緩慢的,盡量保持水平的向石門靠近,屏幕的頂端逐漸出現了一道橫著的白色實心矩形,矩形兩側則是垂直的兩片白色,同時矩形左側出現了一些數字,隨著距離的靠近,在不斷變化著,似乎表示著矩形的尺寸。
探測器再往近靠,大的矩形後麵緊貼著又出現一個白色實心矩形,長度略短,粗細隻有前一個矩形一半的實心矩形。
同樣,它的左側也出現了一組變化的數字。垂直於第一個矩形兩側兩片白色還在向前延伸著。
探測器接著靠近,在第二個矩形的心線位置,逐漸出現了一個緊貼著的,很粗的呈九十度的凸起,隨著距離拉近,這凸起逐步拉長,同樣也呈現為一個實心矩形,長度隻有第二個矩形的分之二。垂直於第一個矩形兩側的兩片白色依然向前延伸著。
再往近靠,直到探頭快要頂到了石門,並發出“嘀嘀嘀”越來越急促的報警聲,屏幕就再也沒有出現其他物體了。
探測人員又通過屏幕調整了一些參數,將探測距離拉大,重複上述動作,顯示的依然是這些東西,隻是垂直於第一個矩形兩側的兩片白色隨著探測距離的拉大,它的長度變得更長,調整了幾遍距離參數,都是這個結果。
這探測結果代表什麽意思呢?
眾人不禁麵麵相覷。。。。。。
下載免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