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燕趙之地

字數:5334   加入書籤

A+A-


    ()    這裏離華都不遠,距華都的第五個攤大餅似的環城路隻有不到10公裏的距離,而華都目前一共有六條環城路,這些環路以華都的地理市心為心,從內到外,逐級擴大,當然這是目前的情況,據說環已經再建,八環、九環也在規劃之,不知道那時會不會修到國外去?

    這裏由一條高速公路與華都連接,開車到華都的市心隻要15分鍾的距離,當然這是理論值,這個理論的迷人之處在於它隻有一個假設,那就是在這裏與華都市心的一路上不能有一輛車,當這個條件滿足時,這個理論時間就能夠達到。

    但據任何一個往返這裏和華都的人所知,這恐怕是永遠也不會實現的,除非。。。。。。除非華都變成一片荒涼的戈壁。

    當然,這種情況出現的理論值更低。

    雖然離華都不遠,但它在行政區劃上並不屬於華都,而屬於華都臨近的省份——河北,這個名稱顯得很土,因為它的命名來自於遙遠的古代,那時候的人們是通過一些地形、地勢來給所住的地方命名的,同類的名字還有:山西、山東、陝西、河南。。。。。。

    當然,在“河北”這個名字之外,這個省份還有一個別名,或者是化稱謂——燕趙之地,這個稱謂的曆史出處則非常明確,那是距今已經有幾千年前的兩個在這片土地上建立國家:燕、趙。

    當然這兩個曆史上的國家和當前這個省份的圖還是有差別的,但它們的主要huó dòng心卻落在該省境內。

    所以,這是一個具有悠久曆史傳統的古老省份,擁有著燦爛的地方化,當然這些屬於華國五千年明的一部分,比如:各種成語典故。

    除了燦爛的“guān fāng”明之外,這裏還盛產一項“民間”明,那就是——宗教,民間宗教!

    也許因為這裏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的緣故,從古至今,長期飽受戰爭的折磨,人們為了躲避災禍、麵對困苦,形成了各種各樣紓解心靈,麵對困難的方法和特有的性格。

    這些方法之一,便是創立各種各樣的民間宗教,曆朝曆代,層出不窮,花樣翻新。

    而特有的性格呢?不是有一句俗話嘛——燕趙兒女多奇誌,恐怕通過它,也能窺之一二。

    當然,這都是從前。

    自從新華國建立以來,很多年了,再也沒有任何戰事發生,也沒有了異族的侵略,而建國前的各種民間宗教和舊思想也都在建國後的前二十年被轟轟烈烈的清除了,據guān fāng記載,清除的頗為徹底,燕趙之地的人民似乎全部都改頭換麵,修正了世界觀,甚至是脫胎換骨了。

    但事實如此嗎?

    顯然未必。

    因為張華此時將要去的地方,正是那個所謂星塵教的總部,而這個已經發展壯大到遍布全國所有省份,以及不少其他國家和地區,教眾接近千萬的龐大教派,發源地就是這裏,就在理論上離華都市心15分鍾車程的地方。

    千萬教眾!

    當然,這個是星塵教自己掌握的數字,這個數字它是不敢宣揚的,一個社會團體,建立20年,居然發展到占全國人口如此高的比例,即使這個組織是完全無害的,也難免被政府取締。

    這太危險了,原因你知道的。

    但即使這樣,社會上流傳的星塵教的教眾數量也不少於兩千萬,估計這也是政府認為的數字。但即便是這個數量,也是非常危險了。

    但奇怪的是,這樣的一個未經任何guān fāng審批就成立的,擁有如此之多教眾的民間宗教,居然在這20年的發展,並沒有遭到任何一次guān fāng的打擊。

    這點,真的是令人佩服!

    相比於其他世界級宗教的早期發展史,星塵教無疑是成功的。

    這成功源自於以下幾點:

    第一,它非常的溫和低調,不同於以往的各種民間宗教總是帶著神秘主義和末世哲學色彩,星塵教對外宣稱的教義顯得非常溫和,強調博愛,強調平和,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沒有一絲一毫的觸及統治階級的敏感論調;同時它也不喜歡在社會上出風頭,實際上,如果你身邊的人沒有人信教,就幾乎不會知道它的存在,而一旦身邊有人信了,那麽你恐怕早晚也會相信或聽說的;

    第二,它顯得非常鬆散,雖然它也規定了一個大致級的組織架構和眾多輔助構,但它的入教和離教,並沒有特別嚴格的儀式和戒律,隻要你認同星塵教的理念,並且找到離你最近的星塵教住在點,做一個宣誓,就算是入教了,而離教的流程也差不多。入教之後,你將會經常性的接到各種星塵教的件,參加星塵教的huó dòng,而且現在這些早已網絡化和化了,安裝一個app,教眾就可以從上麵獲得所有星塵教的信息,並且與其他教眾和導師們交流;

    第,恐怕就是因為有張華這類人存在吧,他們既在政府任職高官,掌握權柄,又是星塵教的重要領導,他們利用自己的行政權力,或多或少的暗幫助或者照顧星塵教在當地的發展,星塵教才能小心翼翼的避免各種各樣來自政府部門的打壓,並最終發展壯大。

    張華在星塵教的身份,是長老,這樣的長老大概有12人,並組成了一個類似於一些政體的參議院的構,負責製定教義和各種教規,在12長老之下,還有一些構負責傳播教義和執行教規。

    星塵教從成立到現在是20年,但它真正發展起來,恐怕還隻是最近6、年左右的事情,而在它創建的前10年,則是默默無聞。

    張華就是在星塵教創立的第六個年頭入教的,當時他在星塵教的發源地任職公安局局長,這是他用來給自己鍍金的一段工作經曆,任何想要在華都有所作為的官員,擁有外放經曆是必須的,而張華就是在這段外放經曆,認識了“那個人”,並在“那個人”的鼓動和說服之下加入了星塵教,成為了12長老之一。

    。。。。。。

    這是一些背景信息,我們現在將時間拉回到張華駕車駛入這裏,也就是星塵教總部所在地的時間。

    作為一個擁有千萬教眾的宗教總部,按理說應該富麗堂皇才對,但如果真是那樣,它也就不是星塵教了,恐怕早已成為出頭的椽子,被擊的粉碎。

    剛才說過,它之所以成功,第一點就是溫和與低調。

    顯然這個總部便是按照這個標準存在的,它座落在這裏的近郊農村裏,一個叫家店的地方。

    雖說是農村,但因為受到華都擴張的輻射效應影響,這裏早已沒有了田地,而是變成了一個城村,村裏的農民也早已因為城市擴建拆遷而發家致富。

    多數人已經拿著巨額的拆遷款離開了這個世代生活的村子,到城裏麵去了。而留在這裏的房子,則全部被加蓋成了層、四層,甚至是六層的小樓,這些小樓全部都隔成了一個個擁有獨立衛生間的鴿子間,用於出租給那些在華都打工,但收入很少,買不起華都的房子,也無力支付華都高昂房租的打工者們,這些人基本上都是一些下階層,在華都從事一些低微的工作,受教育有限,而且大多來自小城市和農村。

    可想而之,這樣一群人聚居的地方,是多麽的髒亂差!這種地方往往都會形成一個迷亂的小世界,罪惡叢生,光怪陸離。

    但這裏卻不一樣,因為有星塵教,這裏的社會綜合水平明顯高出一節,甚至比不遠處的城市還要好。

    道路寬敞,安靜衛生,雖然那種非法擴建的小樓依然存在,住在這裏的華都打工者依然存在,但卻少了很多的喧囂和雜亂,一切都是那麽的井井有條,城村,人來車往,雖然行色匆匆,但顯得卻很輕鬆,沒有被突然打劫或遭到欺淩的擔心。

    所以這裏的租金,也會比環繞華都的幾十個城郊聚居地要高一些,但還是有不少人願意住到這裏,因為這裏——安全。

    張華的車駛入了家店的村口,車速變慢,繞過往來的各種自行車、電動車、摩托車和行人,拐兩拐,不多久便來到了這個村莊的西北方外圍的一個區域,在一個有著四棟小樓的院子外停了下來。

    這個院落頗大,外麵是一圈圍牆,院門是個高大的鐵柵欄門,門上有個隻容一人穿過的小門,是開著的,而大門則緊閉著,那四棟小樓,建在院內,把著牆邊一圈,將院子的央圍出了一個能停下八輛車的空場子。

    院子裏已經停了一輛車,桑塔納2000,算是個古董貨吧,但保養的不錯,隻是輪胎沾了一些泥土,估計是剛從鄉下過來。

    現在已近黃昏,村外陸陸續續回來了不少在華都打工的人,形色匆匆。這裏稍微有些偏,雖然周圍也有不少用於出租的小樓,但現在人還不是很多,街上不時跑過幾條流浪狗或流浪貓,駐足觀察一下張華的車,除此以外,並沒有人注意到張華的到來,一切都顯得那麽平常。

    張華輕輕的按了幾下喇叭,不多時,從院內走出一個老頭,瞅了一眼張華的車牌,什麽表示也沒有,隻是將兩扇鐵柵欄門間的門閂抽出,將門左右打開,便站在一旁等著車進來。

    張華輕踩油門,車無聲的駛入了院,緊挨著那桑塔納2000停下了。

    老頭等車進去後,又緩緩的將鐵柵欄門關上,重新將門閂插上,當然,那個小門依然是開著的。

    張華此時早已下車,靜靜的看著老頭將門關好,並轉身向院內走來,這才開口說道:

    “李大爺,天保回來啦?”

    “回來啦,回來啦,這不是他的車嗎?人在屋裏,正等你呢!對了,吃了嗎?等會我給你做碗麵啊?”

    “不用,我等會就走,先進去啦”。

    張華沒有留在這吃飯的打算,向李大爺揮了揮,就徑直走進了車頭正對著的那個小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