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轉正
字數:10202 加入書籤
此為防盜章, 購買比例達到百分之五十可正常閱讀,請支持正版! 郝主任是工廠的辦公室主任,又因為磚瓦廠的女員工近乎於無,也順便兼職了婦女主任。不然圍觀的人這麽多,怎麽就是她把葉悠悠帶回家了呢。
一方麵是她看不慣小姑娘被欺負, 另一方麵保護婦女兒童的權益,的確是她的工作職責之一。
坐辦公室的都是學問人, 說起話來一套一套的,葉茂哪裏招架的住。忿忿不平道:“您可別相信她, 她就是個惹禍精。”
“那大伯不妨說說,我怎麽給家裏惹禍了。”葉悠悠絲毫不懼的看著他,笑的眼神直叫人滲得慌。
葉茂正準備開口,才想起來,他要是說了一百塊錢外債的事,這丫頭立刻就能說出童養媳的事。這種落後思想, 在工廠是絕對要不得的,鬧大了開除都有可能。
一想到這裏,本來隻是微熱的天氣, 葉茂額頭的汗卻象滾豆子一般滾下來。
臉色也變了, “沒有的事,大伯這不是熱糊塗了嗎?這事是大妞不對, 大伯給你道歉。”
“看大伯說的, 您又沒做錯啥事, 道什麽歉呢?”葉悠悠笑眯眯的, 回過頭又謝了郝主任,背著背簍出了廠門。
反正也出了門,葉悠悠打算去市裏看一眼。她早打聽好了,清水鎮有車直接到沐東市,而且不用開介紹信,隻需要花八分錢買一張車票。但如果不是去直屬的沐東市,而是去別的城市包括省城,都是需要介紹信的。
白底紅條紋的老式客車,處處都是繡跡斑斑,一跑起來一屁股黑煙,上車之前葉悠悠甚至懷疑,這車會不會開到一半拋錨,把他們甩到半道上。
售票員紮著兩個小辮,斜挎一隻綠軍包,整個人都神氣的光。收了葉悠悠的八分錢,手寫一張車票遞給她。
捏著車票的葉悠悠剛一上車,就看到老熟人,兩個人都愣了一下。還是對方先開了口,“二妞,你跟誰一塊來的,去市裏幹什麽?”
“辛老師。”葉悠悠暗暗叫苦,怎麽偏偏遇上他了呢。
眼看售票員朝她看過來,目露懷疑,葉悠悠趕緊一個箭步衝到他身邊的座位坐下,無比熟稔的跟他打招呼,“辛老師,我那天走的急,沒跟您打招呼,我姥跟您說了沒有。”
“說了,說你特別感謝我。”辛墨濃看小丫頭眼珠子一轉,就朝自己撲過來,頓時明白了,這丫頭是一個人去市裏,後頭可沒有大人跟著。這膽子,嘿,真可肥。
售票員瞧這兩人說的熱鬧,也收回了目光。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十一二歲的農村娃已經可以當半個大人使了,隻要不是偷跑出來的,單獨出門坐車,並不會讓人懷疑。
看到售票員的目光轉移到了別處,葉悠悠輕輕鬆了口氣。這個年代,是沒法用現代人的思維去衡量的,她必須學會遵守規則,才能活的更好。
“生產隊已經通過了辦識字班的事,這幾天在選拔老師,你說過要好好讀書的,該不會隻是一時頭腦熱吧。”辛墨濃逗自己的小女學生。
“怎麽可能呢,不信您考考我,看我背不背得出來。”說著當真背了一段課文,小女生軟糯的聲調,念出來的文章格外的入耳,猶如唱歌一般好聽。
得到辛墨濃的誇獎,葉悠悠甜甜的一笑。感覺到車子動起來,很是興奮的“嗷”了一聲。車上的人,出善意的微笑,因為他們第一次坐車時的表現,也和她一樣。即新奇又興奮,眼睛都不夠看了。
辛墨濃見她認真的看著玻璃窗外的景色,不由笑了,到底是個孩子,怕是頭一回到市裏吧。這一路上除了黃土就是稻田,間或幾顆老樹,還有破敗的農舍,也虧她看的津津有味,眼睛都不眨一下。
心想,一會兒自己還有事要辦,不方便帶著她,但讓她自己在市裏逛,又實在不放心。
一時間,糾結起來。
下車的時候,他終於考慮好了,“二妞,老師也不問你為什麽一個人到市裏。一會兒我先帶你去吃飯,再送你去供銷社逛一逛,不過你得答應我,一直呆在供銷社,等著我辦完事回頭來找你,好不好。”
“我也不問老師為什麽會來市裏,咱們一會兒各自行動,不過我可以答應你,在車站等你一起回去。”葉悠悠仰起頭,眼睛笑的象一輪彎月,又像是盈盈秋水,瀲灩風姿攝人心魄。
辛墨濃的呼吸忽然急促起來,“下午四點是最後一班車,我盡量早些到,你一定要等著我。”
說完落荒而逃,快走幾步冷靜下來,不禁為自己感到恥辱。對方明明還是個孩子,可為什麽,看著她的眼睛卻有一種天真和成熟糅雜在一起的魅惑和狡黠。自己一定是瘋了,才會產生這種錯覺。
葉悠悠不能理解辛墨濃的舉動,跑那麽快幹什麽?真生氣了?
說好的一起吃飯呢?難道是忽然現自己荷包裏沒帶錢?葉悠悠的思維任意散著,搖搖頭,搭上公交車去了市區。
這個年代一個普通城市的市區,跟後世自然是沒法比,但是比起清水鎮來,還是強了不止一星半點。
國營飯店裏傳出的香味,讓人垂涎三尺,大肉包子,白麵饅頭,還有大白米飯和紅燒肉,都是這個時代的美食。葉悠悠情不自禁的走了進去,價格還真不貴,她口袋裏也有錢,唯一的問題,也是致命的問題,她沒有糧票。
這裏所有的飯菜,都需要搭配一定的糧票,不然給多少錢人家也不會賣你。
咽了咽口水,從國營飯店裏退出來。自我安慰她有神器,伸手在背簍裏摸一摸,然後拿出在淘寶買的肉包子,一邊走一邊吃。
她這幾天有時間,仔細看了看淘寶,現自己隻能用其中的一部分功能。大部分的產品其實是灰色的,也就是說隻能看而不能購買。她能買的隻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比如說簡單的吃食,和食材。
等走到供銷社,總算感慨了一聲。市裏的供銷社足足有兩層,大約是一個小型商場的麵積。
走進去,總算讓葉悠悠找到了久違的逛街的感覺。看到這麽多的貨品,似乎空氣都變得香甜了,就連心情都變得好了。
景德鎮出品的成套的碗碟和杯盞,老式懷舊的收音機,當然,在這個年代看不僅不懷舊,還很新潮。帶著玻璃罩子裏的煤油燈,濃墨重彩的拉絲玻璃杯。
大部分都是要票的,也有少量不要票的東西,大多是非生活必需品,而且在這個年代來說,價格高的嚇人。比如說景德德出的碗碟就不用票,但價格比普通的瓷器多出一個零。
再走到賣布的櫃台,普通的棉布都很便宜,一毛多二毛多一尺。最貴的是厚實的卡其布,也隻要七毛一尺。城市戶口一個人一年限量供應一丈三尺,不精打細算,根本算不過來。供應的不夠,就得用布票買,沒布票就隻能看著。
有幾個售貨員正在櫃台後整理著什麽,剛整理好就開嗓喊道:“的確良上貨了,三塊錢一尺,不要票,要的排隊。”
嘩啦一下,幾乎所有人都往一個櫃台湧。葉悠悠偏巧就站在櫃台前,身後的人潮來勢洶湧,一個大媽“哐當”就將她撞得壓在櫃台上,痛得葉悠悠“唉喲”一聲叫喚起來。
售貨員趕緊高喊,“別擠別擠,再擠不賣了。”
這話杠杠拽啊,但這個時候,葉悠悠得感謝她的拽,才能將自己從人潮的擠壓當中解脫出來。
她一點也不想買這種化纖的布料,趕緊從人堆裏退了出來。
就聽到身後的大媽高喊,“印花的五尺,青灰色的五尺,粉紅色的五尺。”
“一人限購五尺。”售貨員的聲音更大。
在這裏,沒有人問為什麽,迅找準自己最需要的改變目標。
“印花的五尺。”大媽的反應相當迅。
不要布票的原因就是因為貴啊,三塊錢一尺,做一件襯衣加上工費就得十七八塊錢。等於普通一個學徒工一個月的工資了,但就算是這樣,也擋不住大家的熱情。
葉悠悠揉揉鼻子,又走到了賣成衣的櫃台,她站在櫃台前的時候,不停的有人過來問售貨員,“海魂衫到了沒有。”
“沒呢,貨一到省城就搶光了,壓根到不了下頭。你們有機會的,就讓出差去省城的同事帶吧。”售貨員倒是耿直,其實想想也就不奇怪了。
這年頭,供銷社是絕對的好工作,金飯碗。人家一不靠提成拿工資,二不是私人老板對服務有諸多要求。吃國家的飯,物資都是限量憑票供應的,能不牛掰嗎?
葉悠悠這會兒倒有點後悔,該倒騰一點布票和工業票在手上,生活必須品該買在還得買,不能全指望淘寶。
一來是淘寶上好多東西被不明規則限製,她買不了,二來是大工業化,流水線生產的產品,被懂行的人看出不對來,把她當成間諜抓起來,豈不是冤枉死。
供銷社二樓是賣大件商品的,鋥亮的自行車,別說她一個鄉下孩子,就是不少城裏孩子都圍著看過來看過去。嘴裏討論是鳳凰好還是永久好,但也有人站飛鴿和紅旗。
“麵粉還有,大米麵條都可以搞到,我哥為了這個媳婦,使了老牛鼻子勁了。十塊錢一克那是純金的,您能保證成色嗎?”葉悠悠其實也不是很懂,但對金子她肯定是不陌生的,總能詐一詐。
“這樣吧,把你哥叫上,去我屋裏再談。這裏也不是說話的地方,你看呢。”阿姨輕輕報了一個地址,提早離開。
葉悠悠背著背簍警惕的看了幾眼,確定沒人跟蹤,這才順著門牌號,去了一間小院裏敲門。
阿姨看到她有些疑惑,“你哥呢?”
她還是不放心跟這個小姑娘談這麽重要的事。
“我哥找糧食去了,阿姨放心,我不是第一回見,知道行情。”其實她一點也不知道,但凡事總有第一回,她可不能露怯。
阿姨歎了口氣,打開手裏的一個小盒子,裏頭裝的是一條小黃魚。
阿姨帶著點惆悵,“家裏就剩這點東西了,沒法子,肚子要緊,也隻能拿出來換糧食了。”
民國時期中央銀行做為儲備用的金條,分為兩種,大黃魚和小黃魚。大黃魚有幾種規格,小黃魚隻有一種,一兩一個的金條,都被稱為小黃魚。
這個一兩是指一市兩,換算成今天大約是31克。上頭有小黃魚的編號和成色,成色是991.o這倒是比葉悠悠想像中要好一些。
“阿姨,既然是這種成色的,我就不跟您還價了,就按十塊錢一克,一共是31o塊錢。您自己說要多少糧食合適,我們好準備。”
葉悠悠一看是官方出的小黃魚,忐忑的心就放下了。要是阿姨拿個民間鑄的金砣子來,她還真不知道該怎麽算。
“我想都要精細糧,你看可以嗎?”阿姨既然把家裏最後的壓箱底都拿出來了,當然就想利益最大化。
精細糧可是硬通貨,拿去換錢換粗糧都嘎嘎方便。比單單用小黃魚換了錢再去買糧食,劃算得多了。
“行,這十斤麵粉您拿著,再給您準備二百斤大米或是二百斤麵粉,您看呢?”反正她的東西都是從淘寶來的,一斤二斤的事就不必摳了。
“要麵粉,麵粉行嗎?”麵粉的黑市價,每斤比大米貴上兩毛呢。趕上過年的時候,麵粉在黑市能賣到一塊七八一斤。
“行,那您等著,我一會兒就來。”葉悠悠跟她談好了,出去繞了一圈回來,就看她站在門口張望。葉悠悠在街角衝她招手,她立刻就推著板車過來,看到地上的兩個大口袋,用手掂了掂就知道差不離。
把手裏的小盒塞給葉悠悠,兩邊驗完貨,警惕的看看周圍,各走各路,
一次得手,葉悠悠嚐到了甜頭,又往竹林鑽了幾回,可惜再沒有人能拿出小黃魚。隻有一個大娘,拿了一對金耳環出來,葉悠悠沒法驗成色,按銀行的收購價給她算,然後同樣是拿麵粉換了回來。
還剩下幾斤麵粉,葉悠悠背了回去,對姥姥說是她在黑市買的。
“難怪半天不回來,竟然摸到黑市去了,你這丫頭膽子太大了。以後可不敢這麽幹,要是被抓到,是要坐牢的。”王桂花想打她一下,又舍不得下手,最後隻能在她額頭上點了一下,叫她保證,再也不許去。
“我保證,再也不去清水鎮的黑市,好了吧,姥姥別生氣了。咱們回去包餃子吃,好不好。”
不去清水鎮,還可以去市裏省裏嘛,葉悠悠剛才也想過了,清水鎮隻有這麽大,如果來的太多,容易被有心人盯上。況且一個鎮上能有多少人藏著金子,為了這麽點量暴露自己,不劃算。
“行,包餃子。”王桂花看看麵粉,也忍不住歎氣,“這麵粉可真好,糧油店供應的一級麵粉,怕都沒有這個好。”
葉悠悠心虛的笑了,“是吧,聽說是從省城搞到的。”
“那難怪了,咱們這兒可沒有這麽好的東西。”祖孫倆說說笑笑,等到了村裏趕車的大叔。
等回了村,王桂花就張羅著包餃子,當然是沒有肉的,剁了白菜餡,葉悠悠趁著姥姥不注意,從淘寶買了一壺油,倒出來一碗。用油一拌,就是白菜餡,聞著也香的不得了。
等一鍋餃子煮熟,一隻隻白白胖胖象小豬一樣浮起來的時候,葉悠悠饞的口水都快掉下來了。
手工擀的餃子皮,即勁道又有嚼勁,吃著彈牙。一咬下去,白菜的清香完美的爆炸在舌尖,足夠的油水壓下屬於青菜的澀意,隻剩下甜香的味道。
辛墨濃回來的時候,王桂花給他盛上一大碗餃子,他接下默默吃了一隻,就迅將一碗吃下肚,半點也不嫌燙。
“再來一碗。”王桂花讓他自己去煮。
“夠了。”辛墨濃知道自己交了多少糧食,現在又是什麽樣的生活水平,這一碗餃子絕對屬於過標準的奢侈,他那兒好意思多吃。
為了避免互相客氣,辛墨濃迅轉移了話題,“我看到了課本,二妞是打算讀書嗎?”
“小辛哥哥可以教我嗎?”葉悠悠順著竿子,爬的飛快。
“好啊。”辛墨濃翻看了一下課本,他正好提了建議開識字班。當老師之前,他總要練練手,小丫頭的提議,倒成了兩全其美的事。
王桂花衝了一杯糖水遞給外孫女,“以前的人拜師是要磕頭的,現在新社會不講究那些老規矩了,就敬杯茶吧。”
“辛老師喝茶。”葉悠悠遞上糖水,恭敬的鞠了一躬。
辛墨濃有些不好意思,但還是接過來一口喝下,溫和道:“那就從現在開始吧。”
一大一小兩個身影就在院子裏,翻開了課本,一個教一個學,很快響起了朗朗的讀書聲。王桂花就坐在他們身後屋子延伸出來的台階上,一邊納著鞋底,一邊不時抬頭看他們一眼,眼角眉梢全是笑意。
幾天之後,黑色的布鞋做好了,王桂花又親手給外孫女做了褲子和短袖襯衣。
柳滿紅過來接女兒時,正好看到她正在試穿新衣服。
“咱二妞真好看。”人要衣裝馬要鞍,女兒本來就生的美,這一打扮,就更出挑了。
葉悠悠本來挺高興的,一抬頭,看到柳滿紅眉角上一個拳頭大的青紫,頓時讓她冷了臉。
“媽,這是怎麽回事?”
“搭廚房的時候磕到的,家裏安置好了,快收拾收拾,咱回家。”柳滿紅躲避了女兒的目光。
沒什麽可收拾的,一身新衣裳已經穿在了葉悠悠的身上,舊衣裳洗幹淨打好補丁,鞋子也修補好洗曬幹淨,放到了背簍裏。小黃魚當然是收進淘寶的倉庫裏,不會讓任何人瞧見。剩下的就是那堆書和文具。
柳滿紅將課本背到自己身上,牽了女兒跟王桂花告辭。
“你們去吧,要是那邊實在過不下去,就記得回娘家,這裏總有你們一口飯吃。你帶來的糧食,帶回去吧,我這兒不差糧食。”
“送給姥姥就是姥姥的,哪兒有拿回去的道理。我還沒有跟小辛哥哥告別,也沒來得及謝謝他教我,姥姥記得跟他說。”
“放心吧,姥姥會跟他說的。把饅頭帶上,一會兒回去晚了,省得再開火做飯。”姥姥蒸好的六個饅頭,拿布一包,放到了外孫女的背簍裏。
路上柳滿紅異常的沉默,葉悠悠主動握住她的手,“媽媽,是不是分家很不順利。”
何止是不順利,他們屋子裏,連塊床板都沒給他們留,被褥都抱的一床不剩。最可氣的是葉貴還一直說算了,不要和爹媽計較。後頭的事都被她媽猜著了,一顆糧食都不分給他們,家裏的東西統統不許帶走,還逼著要讓他們把五十塊錢十五斤糧食立刻還上。
這幾天,她了瘋一樣堵到葉家的大門,不說清楚,誰也不許去上工,她的額頭就是那個時候被老太太推了一把磕到了石頭上傷到的。
村裏見鬧得太厲害,才出麵幫著勸和。他們的床和被子被抱回來,又分了一點玉米喳子和幾隻碗給他們就算分了家。也說好了年底計算工分的時候,再還錢和糧食。
都安頓好了,她才過來接女兒回家。
“我可都告訴你了,回家就別再問了,咱們關起門來,好好過日子,不用理會別人。”柳滿紅一心想開始新生活,不希望女兒再和那邊打交道。
“媽媽,爹是不是不想分家。”葉悠悠當然希望不理會葉家那邊,一家三口關上門過日子,她有淘寶這個大神器,小日子怎麽說也不會差。隻要熬過這幾年,日子就會越來越好。
可是如果一家人都不齊心,那這日子,可就沒法過了。
說著去看葉悠悠的臉色,卻見她小小一個人兒,靠在柳滿紅懷裏,眼皮都沒掀一下。
等到了地方,從耳朵時掏出一個小紙團,伸了個懶腰,“媽,路上是不是有馬蜂,嗡嗡作響,追了我們一路。馬蜂最毒不過,沒蜇著人吧。”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m.101novel.com(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