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逃(二)

字數:3406   加入書籤

A+A-


    他離開爛尾樓,就加快了腳步,當已經看不到爛尾樓的時候,他才停下來,依靠在一個小巷的路燈柱下,看著不能花的五塊錢。

    誌濤按著已經不太疼的肚子,將那五塊錢放進口袋裏,想著以後該怎麽辦。他今年才十六歲,這樣被別人欺負著過著,肯定非常窩囊。

    就在幾個月前,誌濤從河南與河北交界處的一個小村落裏跑了出來。在他十歲的時候,父母離婚,不久以後,父母就都各自成了家,他本想和母親一起生活,但是又結婚的母親也是身不由己,不可能帶他去新家庭的,而他又不願意跟著酗酒成性的父親,結果他就隻能待在爺爺奶奶身邊。就這樣又過了六年,這個時候,爺爺奶奶也老了,也管不住誌濤了,確切點說,是管不了誌濤了。

    誌濤是個很懂事的孩子,跑出來前,在學校的成績也十分好,也有一幫能玩得來的同學朋友。可是就在這年的暑假,他發現他連書本費都交不起了,自己的父親根本不可能有錢,母親在新丈夫的管製下,也不會給他寄錢,爺爺奶奶已經沒有什麽勞動能力了。

    就在某一天早上,誌濤瞞著爺爺奶奶獨自一人離開了他生活了十來年的小村莊,他沒有什麽目的,隻想著走到哪裏算哪裏。結果就稀裏糊塗地來到了濱西市。

    濱西市是一個離那個誌濤生活著的小村莊400多公裏的一個地級市,在誌濤看來,這裏充滿了紙碎金迷和燈紅酒綠,他對這裏充滿了好奇的同時,生存成了擺在他麵前最大的問題。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那個所謂的大哥出現了。他看到餓的有些虛脫的誌濤,如救世主般帶著誌濤去吃飯,去買衣服,正當誌濤覺得自己遇到好人的時候,大哥的真麵目露了出來。大哥讓誌濤去偷,他堅決不肯,就算大哥如何威逼利誘,誌濤也沒有答應大哥的要求,既然被大哥逮住了,就不可能輕易放手。大哥最後給了誌濤幾個選擇,要麽偷、要麽騙、要麽就去賣盜版光盤。誌濤權衡了一下,最後選擇了賣盜版光盤。

    幾個月的時間,讓誌濤從一個沒有任何社會經驗的學生,鍛煉成一個賣盜版光盤的做買賣的人。在這段日子裏,誌濤逐漸發現自己的一些自己平時不注意的優點,比如,他總能一眼就能看出,誰是真正想要光盤的人,他沒有一個可以量化的標準,就是靠自己的那種感覺,而這種感覺的準確率幾乎達到了百分之百。他總是有目的地去問別人要盤否,而且每次去問,就準有生意。

    這些光盤有些是大哥的手下從沿街的小音像店裏偷來的,有些也是dī jià進貨而來的,並不是完完全全的無本買賣,與偷和騙還是有區別的,大哥可不想讓誌濤一直做這種小買賣,他當初的目的是希望誌濤知難而退,讓他明白偷和騙要比賣盜版光盤來錢容易,但結果事與願違,誌濤居然賣的挺紅火,每天總有一兩百元的收入。這不是大哥想看到的結果。

    大哥非得逼著誌濤去偷去騙,今天這一出,就是他計劃的第一步,一天一千兩百元的收入,他心裏清楚,誌濤根本完不成,但是他似乎算錯了一步,那就是誌濤根本不心甘情願地受他擺布。

    誌濤還算皮實,肚子上的疼痛正在漸漸消失。他摸了一下風衣裏的光盤,有幾張已經被大哥給踹碎,剩下的,就算一張賣到十塊錢,也絕對沒有一千兩百元的收入。

    “這是要逼我去偷去騙呀。”誌濤暗道,他來回搓著下巴,卻想不出一個徹底能行的解決辦法。

    往別的城市走,誌濤想過,卻被自己給否定了,到別的城市,自己這個樣子,依然會遇到像大哥這樣的人,依然會被變成小混混。那要是自己努把力,變成大哥那樣的混混,這也不是誌濤的想法,混混永遠就是混混,沒有什麽出路的。歸根結底,誌濤希望自己能走上一條正道,不害人,但也絕對不能被人害。

    “我必須留在這個城市,卻不能變成小混混。”誌濤暗暗地下著決心,決不能讓自己變成混混。

    問題出現了,一千兩百元的收入任務絕對是完不成的,如果完不成,那肯定就又是一頓揍。既然要留在這個城市,又要擺脫大哥的掌控,對誌濤來說,絕對是一件麻煩事。

    肚子上的疼痛消失了,卻又沒有讓誌濤感覺到餓,誌濤越想越覺得頭痛,不知道如何是好。

    這段時間的天氣還是很好的,既不冷也不熱,很多人喜歡吃了晚飯,就和家人一塊出來轉轉,逛逛夜市什麽的。

    誌濤知道夜市上人多,趁現在自己還沒有感覺到餓的時候,再賣幾張光盤弄個錢,解決自己的晚飯問題。

    夜市,簡單說來就是一條街,一些沒有固定店鋪的賣商品的人,會在晚上的時候在街的兩邊擺上自己的攤子,向來往的人們兜售自己的商品,商品不是什麽高檔貨,主要麵對中低收入的消費群體。

    誌濤如一條泥鰍似的在人群中尋找的潛在客戶,就在短短的半個小時,已經賣出去四張光盤了,晚飯肯定是有找落了。誌濤把錢往口袋裏一放,就像沒有了後顧之憂,接著賣光盤的積極性也就不高了,就將自己當成了逛夜市的人,慢慢地踱著步,悠閑地看著街兩邊琳琅滿目的商品。

    賣商品的人,總是在吆喝著,說著“來看看,買不買試試看”一類的客套話,但是駐足的人卻很少,但是他們似乎習慣了,也毫不在意。

    誌濤看著這些想賣東西,卻對賣東西一竅不通的人,一陣竊笑,他認為這些賣東西的人一天掙得還沒有自己賣盜版光盤的收入多。他以一個局外人的身份看著周圍的這些賣東西的人,他們賣力地吆喝著,對每個人都誇著自己的商品好,絲毫不去觀察那些看自己商品的人,哪些是真正的買家,哪些是看家。

    一條不算長的買賣一條街,讓誌濤走去了一半的路程,街的兩邊有實體店鋪,誌濤就看著,看有沒有小麵館啥的,他覺得自己有些餓了。

    就在誌濤在找小吃店的時候,夜市上的一個攤位引起了他的注意。這是個賣衣服的攤位,一個簡易的衣杆子上掛著慢慢的衣架,衣架上掛著被塑料袋罩著的衣服。光這個攤位,那絕對不會引起誌濤的注意,他注意到的是,這個攤位的主人。一個十**歲的少女,穿的衣服很緊身,曼妙的曲線一覽無餘,這讓誌濤看著有些原始反應。

    幾個月前還在農村的誌濤,根本沒有把女孩子放在眼裏,對男女之事也知道的少之又少。自從賣開盜版光盤以後,他也時不時地看看光盤裏的內容,漸漸對身材好的女孩子也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少女似乎並不在乎賣東西,麵前掛著的衣服,如果有人來問價格,她就說價格,並不是很熱情地去招呼顧客,這和周圍賣東西的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來問價格的人見少女也不太熱情,也就失去了買的動力,隔著塑料袋摸了摸衣服,轉身就走。她耳朵裏塞著耳機,一個迷你磁帶播放器握在手裏,不知道是在聽歌還是別的什麽,很認真的樣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