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短暫的安逸(二)

字數:4877   加入書籤

A+A-


    日子從深秋過到了初冬,人們已經可以感受到冬天的寒意,身上的衣服又加了一層。誌濤的衣服也一件件的多了起來,李美芬總會時不時地給他買幾件得體的衣服,俗話說人靠衣裝,穿著老板娘買的衣服,誌濤完全脫離了混混的角色。

    誌濤是個知恩圖報的人,他在理發店裏幹的很賣力,給客人洗頭的活不僅他給幹了,就連燙發的一些活他也給幹了,他幹的所有,全部被李美芬看在了眼裏。誌濤越是幹的賣力,李美芬就越承認自己的眼光沒問題。

    李美芬在這段時間裏,很認真的觀察著誌濤,對他的了解又進一步加深了許多,也看到了他的特長,或者說是與眾不同,作為一個從農村出來的十六歲孩子,他好像天生就會說話,說好聽話,他在店裏,總是可以和來理發的人快樂的交流,總是在不經意間給客人戴個高帽,卻使客人毫無恭維之感。隔壁好幾個店的來這裏理發的老板,都私下開玩笑說,要將誌濤給挖過去,留在理發店裏太可惜了。

    如果光憑誌濤的能說會道就讓李美芬對自己的好眼光洋洋自得,那真是低估了李美芬識人的能力。除了這個,李美芬清楚的看到,誌濤骨子裏還是個很正的人,隻要他認為不對的事,就是把刀架在脖子上他也不會做,這一點李美芬可是特別欣賞,如果當初李全有誌濤的十分之一這種“正”,他也就不至於讓李美芬這麽操心和痛心。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在李美芬眼裏,誌濤還是張白紙,既不十分清楚這個社會到底是個什麽樣的,也沒有多大的理想,更沒有學會去圓滑的與人相處。

    李美芬在腦海裏已經勾勒出了誌濤的未來,可他的未來是不是真的像李美芬想的那樣,這還需要李美芬的培養。她感覺得到誌濤對他現在的生活很滿足,她需要去逐步改變誌濤,要讓他覺得不滿足。如何變得讓他不滿足,她認為需要讓他得到更多的知識。

    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永遠是真理。隻有你知道的多了,接觸的多了,才能激發出自己的**,才能明白自己到底需要的是什麽。誌濤也有**,隻是他的**沒有被激發出來,有了足夠多的知識,誌濤的**就絕對會被激發出來,激發出來之後,才會有去奮鬥的動力,去奮鬥,或許命運就會改變。

    李美芬認為,一個人的命運改變了,會跟多米諾骨牌的倒下一樣,隨之改變很多人的命運。她希望憑自己的能力,在改變誌濤命運的過程中,也希望改變一下李全的命運,她知道,李全如果一直這樣下去,那終究會落到萬劫不複的境地。

    這樣看來,誌濤似乎成了李美芬的一顆棋子,這顆棋子走的每一步,都是為了李全這個“帥”,隻是誌濤畢竟不是一顆毫無生命任人擺布的棋子,他走的每一步到底怎麽樣,李美芬也是在賭。但李美芬不這樣想,她知道,就算自己如何去改變誌濤的命運,誌濤也不會變成李全那樣的人。

    如何讓誌濤去獲得知識,這是擺在李美芬麵前的一個問題,卻不是一個難題,理發店附近就是一所大學,是大學,總會有圖書館,圖書館裏不就蘊藏著無盡的知識嗎。李美芬是個很善於運用周邊資源的人,在來她這裏理發的人中,就有一個是那所大學的領導,她就是通過這位領導為誌濤辦了一張圖書館的借書證。

    “誌濤,拿著這個。”李美芬將借書證塞到了誌濤的手裏。

    誌濤看著這個手裏的塑料卡片,正麵寫著“濱西市經貿大學”的字樣,背麵底部嵌有一個銅芯片,旁邊還印著一串條形碼,下麵還有幾行小字,他沒有細讀,不知道這到底是什麽東西。

    “這是一張借書證,你還這麽小,該多讀些書,而不是將時間一直放在理發店這裏。”李美芬淡淡的說道。

    誌濤一聽有書可以讀,內心的激動根本掩飾不住。他認為自他從農村跑出來之後,就基本告別了讀書這種事了,將來的生活隻能靠自己的體力,而不是腦力。就是在這種錯誤思維的作用下,他這段時間裏沒有再去摸過書,而是一直在靠自己的體力勞動做事。

    “謝謝大姐了,隻是我還是希望多點時間幫你在店裏做些事情,沒有多少時間看書的。”誌濤有些推辭的說道,他不想在大姐麵前過得地流露出自己對讀書的喜愛,再說他向大姐保證過,要好好幫大姐看店的,以他的性格,他不想食言,也不能食言,這是他做人的準則之一。

    李美芬聽誌濤的意思是不想去看書,心中有些不悅,卻不能在他麵前表現出來,說道:“借書證你先拿著,一直在店裏給客人洗頭,時間長了難免無聊,閑著沒事就去看看書,看看也行呀,如果覺得往圖書館跑浪費時間,可以借幾本書拿回來看,我不是早就給你找好了住的地方了,你睡前可以翻幾頁。”

    誌濤後來就在理發店裏住了幾天,李美芬就給他找了個房子,說找了個房子,不如說是找了一間屋子,誌濤住的地方是個單元樓,還挺大,三室一廳呢,隻是他隻占據的一室,另外兩室租給了大學學生。用現在的話來說是合租。

    “嗯,那我就先拿著。”

    “借書證的使用方法在背麵寫著哩,你可以看看。”

    誌濤收了圖書證,李美芬心裏的不悅就一掃而空,這是一個好的開始,她相信,誌濤總會去看書的,過著到店洗頭、吃飯和回家睡覺這樣三點一線的生活,沒有一個人可以堅持很久,總會找些興趣樂子,讀書就是李美芬為誌濤找的興趣樂子。

    就隔了一天,李美芬就在理發店裏看到了兩本書脊上貼有“濱西市經貿大學圖書館”標簽的書,她暗暗高興著,至少這一步,誌濤是按著她的想法走著,而且速度比她預想的要快,對她來說,這是一個極為樂觀的開始。為了給誌濤更多的時間看書,她讓誌濤早上十點半之前到店裏就行。

    到了晚上關店時分,誌濤將理發店打掃幹淨,並將零錢鎖進抽屜裏,又檢查了一下電插板等東西,一切都弄妥之後,才將店門鎖住,拿著早上從大學圖書館裏匆匆借出來的兩本書,回到了自己住的那間屋子。

    第一次進大學校門,誌濤進去之後就感覺來到了另一個世界,每個年輕的學生都顯得蓬勃向上,感覺不到來自社會上一絲絲的惡意。他沒有在校園裏過多逗留,找到圖書館所在,就拿著借書證進了館內的借書室,成千上萬本書密密麻麻的擺在長長的書架上,反而襯托出誌濤的渺小。他沒有弄清自己到底需要哪方麵的書,這裏比較專業的書,比如高等數學、常微分、單片機原理這種書,誌濤自然是看不懂,他就簡單翻了翻就放回到原來的位置,他在借書室裏像個沒頭蒼蠅似的在這裏翻翻書,又在那裏翻翻書,最後借出來兩本書,一本是關於法律的,一本是三十六計白話本。

    誌濤借的這兩本書,他還能勉強看得懂,可以簡單理解其中的意思,雖然理解的不算透徹罷了。他躺在床上,輕輕地撫摸著書的封麵,嗅著久違的書香,一種快樂的氣氛充滿了整個房間。

    一個人看什麽樣的書,和他的需要有很大關係,而誌濤選的這兩本書,是他所需要的,法律書籍上麵都寫得什麽,就是寫什麽可做什麽不可做,原來誌濤腦海裏對於做與不做的看法,僅僅局限於過去課本上的東西,坑蒙拐騙偷不可做,助人為樂可做這些簡單的事情,這本法律書籍會使他對做與不做的東西掌握的更加深入。那本三十六計呢,誌濤剛來濱西市就上了賊船,曾經有很多次可以下船的機會,都讓他白白浪費掉了,這次逃離城南大哥的魔掌,他仔細想了想其中的過程,認為自己太魯莽了,要不是自己的運氣實在太好,自己肯定就已經廢了,這本書裏的內容,將來自己是不是用得上暫且不說,學學總會是好的。

    直到夜裏十二點多,誌濤才把那本三十六計放到枕頭邊,這時的他居然有種飽飽的感覺,愛書之人讀過書之後,可能都有種像是飽餐一頓的感覺吧。

    誌濤沒有按照李美芬的吩咐,十點半到店裏,而是依然按著原來的點到了理發店,讀了一晚上的書,他認為自己有充裕的時間來看書,並不需要占用和老板娘一起打理理發店的時間。

    “小弟呀,不是讓你不用來這麽早嘛”李美芬對誌濤這麽早來店裏並不感到驚訝,這是在她意料之中的事情,誌濤是個辦事很認真的人。

    “大姐,你的好意我是知道的,可是我畢竟是在你這裏打工,一個打工仔總不能亂了規矩。”

    誌濤看了一下鏡子上的鍾,才八點半,正是普通百姓上班的時間,對於理發店來說,這個點一般沒有人來理發。

    “小弟,沒有把書拿過來?趁店裏沒人的時候多看看書。”李美芬坐在沙發上,提醒著誌濤。

    “大姐,我來你店裏幹啥的,就是給客人洗頭,既然我的工作是這個,那就先做好這個,我還很年輕,有的是時間看書。”

    李美芬聽了誌濤說的話,很滿意的點點頭,開始從口袋裏掏東西,摸出幾張百元大鈔,起身遞到誌濤麵前。

    誌濤看著百元大鈔,心知這是大姐給自己的工錢,口中卻問道:“大姐,你這是幹什麽。”

    “這是你的工錢,你在這裏幹了一個多月,不僅我對你很滿意,來的客人也對你很滿意,因為有你在,我的生意比以前好了很多哩。”

    “大姐,你可別這樣,我在你這裏幹,有住的地方,還一日三餐吃的好,當初我就說,來你這裏管吃管住就行,別的不要”誌濤推脫道。

    李美芬見誌濤不收,就伸手將錢硬塞到誌濤的口袋裏。“小弟,俗話說,有啥別有病,沒啥別沒錢,你現在對這句話理解不透沒關係,將來你就會知道身上沒錢是多麽痛苦的一件事了。”

    誌濤雖然年紀小,但絕對知道錢的重要性,隻是他現在還沒有用錢的地方,所以錢多錢少對他來說無所謂。既然老板娘已經把錢塞進自己的口袋,自己就收下吧,再掏出來給了老板娘,肯定會使她不高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