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林mèi mèi
字數:5433 加入書籤
不知什麽原因,從派出所裏既沒有警車也沒有jǐng chá追出來,誌濤不知道自己跑了多久,在一個小角落裏停了下來。
這時的誌濤也有空閑的時間靜下心來,想一想自己剛才幹的這件事的後果。
盡管自己沒有犯罪,但終究是從派出所裏跑出來的,嚴格上說,誌濤還襲擊了一位jǐng chá,暫且不管他是正式幹警還是零時工,這總歸是不對的。誌濤一向遵紀守法,即使身處賊窩,也時刻提醒著自己要做一個好人,沒有幹一件犯法的事,這次算是破了戒了。
常言道,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
誌濤覺得自己根本沒有犯罪,而無緣無故受到派出所不公正的待遇,也是派出所的人違法在先,自己為了維護自己的正當利益不得不從派出所裏跑出來,也是情有可原的,再說,自己在派出所裏什麽都沒留下,就算派出所要找自己,也得費勁費時間,還沒找到誌濤,他就已經回濱西市了。
這樣想著,誌濤舒了口氣,心情也放鬆了不少。他這是第二次來安陽,第一次是從家裏跑出來,在這裏爬上了開往濱西的火車,這次又來安陽,雖和以往大不相同,卻依然如此狼狽。誌濤對安陽市的路況不熟悉,也不知道自己跑到了哪裏。
誌濤所處的這個角落正好可以避風,使他感覺不會太冷,此時可是一天中最冷的時段,還好這不是東北,要不非凍死不可。誌濤的倦意已經被剛才發生的一係列事給衝的煙消雲散,靠在牆角,等著白天的到來。他將羽絨服的衣領豎了起來,雙手放在羽絨服的兜裏,苦等著。
腦海裏時不時出現呂燦的身影,這讓誌濤有些搞不明白自己,說心裏話,誌濤對呂燦的印象很好,並沒有受到她是李全mì shū這件事的影響。自己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chūn mèng,呂燦竟成了夢裏的女主角,誌濤明白這不是偶然,日有所思才會夜有所夢。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著,對於誌濤,就像是在煎熬,即使在濱西市那段痛苦的日子裏,他也沒有躲在小角落裏不能睡。他想,要是呂燦在身邊跟自己聊聊天,時間必定過的很快。誌濤暗罵自己一聲,怎麽又想起了呂燦,難道就不能想想別人,自己見過的女人那麽多。
說起女人,在誌濤腦海裏的女人不多,自己的媽媽,已經好多年沒見過了,樣子已經模糊,再細想,也無法清晰起來,跟自己有過幾麵之緣的大學生歐陽璐,哦,算是個měi nǚ,身材和呂燦真的有一拚,可誌濤對她沒有過多的好感,再就是李美芬了,一想起李美芬,誌濤就不覺得夜裏冷了,她就像一個天使,拯救著自己,給自己溫暖給自己光明。
誌濤就開始想著自己與李美芬之間發生的一切,往事一幕幕形成一幅無比溫暖的畫卷,讓誌濤忘記了自己身處寒冷的夜,猶如偎依在母親的懷裏。
當誌濤將自己和李美芬的事完整的不漏一絲細節的回想了一遍的時候,東方已經泛起了魚肚白,誌濤所能目及的建築也漸漸清晰起來。
路上的行人和車輛多了起來,卻沒有人注意到誌濤所處的小角落。誌濤從小角落裏閃出來,正好見到一輛出租車向他這邊駛來,誌濤急忙跑到路邊招手示意。
“去qì chē站。”誌濤吩咐道。
出租車司機嘿嘿一笑,啟動了車子,沒行夠兩百米就停了下來,指著車窗外說道:“到了。”
誌濤朝著司機手指的方向一看,外麵停著很多客車,果然是qì chē站,他這才明白司機為什麽笑的那麽開心和狡猾,掏出五塊錢給了司機就下了車。
好像自從誌濤一下火車,就一直被坑到現在,不是進了黑店,就是被關進了派出所,這不又讓出租車司機輕而易舉的掙了五塊錢。
誌濤看著整齊停著的一輛輛大客車,不知道具體哪一輛是往家的方向走的,隻能跑到車頭去,挨個看放在前擋風玻璃上的牌子,找到了往家方向開的客車,車門緊閉,既沒有看見司機,也沒有看到售票的。再一看,連他這樣的乘客,也沒有幾個,他來的太早了。
qì chē站周圍賣早點的也剛剛出攤,正在擺著桌子和凳子,誌濤就向買早點那邊走過去,吃個早飯,等待著。
喝了一碗豆沫,就著鹹菜吃了兩個雞蛋餅,誌濤就又有了十足的精神。qì chē站周圍的人也多了起來,有幾輛客車已經開動了。誌濤又回到那輛開往他家方向的客車前,一個中年婦女正拿著掃帚在車廂裏打掃著。
“這車幾點開。”誌濤禮貌的問道。
“馬上開。”中年婦女說道,將車上的垃圾順著車門掃到路麵上。
馬上開,這好像是所有稍微跑的路線長點的客車的售票員的標準用語,這可是實實在在的表現出了中國語言文化的博大精深,你一個小時前問她,她就說馬上開,你半個小時以後再問她,她還是說馬上開。
“你要去哪?”中年婦女打掃完車之後,將一個收錢的黑色挎包往胸前一戴,問道。
“全興鎮。”誌濤回答道。
“那你先買票吧,八塊錢。”中年婦女說著就從黑色挎包裏拿出一張塑料板,上麵用皮筋綁著花花綠綠的長條車票,用圓珠筆在車票上劃了一道,撕下來遞給誌濤。
誌濤總覺得有種被強買強賣的感覺,既然接了車票就乖乖的掏錢吧。
交了錢,誌濤就上了車,耐心的等待著車開,不管怎樣,今天肯定可以回到村裏見到爺爺奶奶,他帶著這麽多錢,一定可以給兩位老人買很多東西。離家的距離越來越近,他的心情也越來越激動。
不知等了多久,客車才開動,車窗外的陽光暖暖的,照在誌濤臉上很是舒服。出了安陽市,客車就行駛在了縣道上,路麵顛簸不平,塵土飛揚,誌濤像是坐在了篩子上,時上時下,顛得屁股直痛。
客車剛駛出車站時,車上的人就幾個,出了安陽市,一直就是走走停停,車上的人多了起來,後來就變得擁擠不堪。
這些沒有破壞了誌濤的好心情,他望著窗外談不上優美的景色,窗外的一切對他來說習以為常,已經沒有了葉子的樹木,大片大片如瓷磚似的土地,還有遠處的平房。
到了全興鎮,誌濤下了車,就找到了鎮上的派出所,李美芬關於遷戶口方麵的事給誌濤說的很詳細,爺爺奶奶的家就屬於全興鎮地界,而全鎮就這麽一個派出所,所有的戶籍檔案就都應該在這個派出所裏。
誌濤走進派出所,找到戶籍科,雖然遇到了臉難看,事難辦的情況,但在誌濤的軟磨硬泡下和工作人員的冷言冷語中,還算順利的將遷戶口的事給辦了下來,拿著新開出的戶籍遷移證,誌濤又坐上去往林莊村的三輪車。
林莊村是誌濤出生和成長的地方,從字麵上的意思可以輕易的猜到,這個村的大部分人都姓林,誌濤的全名就叫林誌濤。可以說林姓人在村裏是個大家族,隻要是林姓人,你我之間肯定沾親帶故。
坐在有著一個棚子罩著的三輪車裏,又是一路的不平坦,誌濤再下車的時候,離爺爺奶奶家就已經很近了。一直守在村邊的幾隻野狗盯著誌濤,卻沒有像見到陌生人一樣亂叫,即使誌濤的改變很大,身上的氣味卻不曾變過,狗是靠嗅覺辨識人的。
村中的有些老人和婦女在街門前坐著,看著在門口玩著的孩子,見到誌濤走進村裏,第一感覺是很陌生,細瞅著才認出誌濤,在一起議論道:“這不是住在村東的濤子嗎,聽說他不是離家出走了嘛,這又回來了,看看人家身上穿的,一定花了不少錢。”
誌濤從他們身邊走過,聽著他們的議論,有種衣錦還鄉的感覺。
林莊村不大,當初蓋房子的時候卻沒有經過什麽規劃,房子蓋得不整齊,有錢人可以有一塊大的地基,沒錢的人地基就小了,這些房子都蓋了起來,猶如一大堆積木七零八落的散在了地上。誌濤每走過一家的房子就得轉個彎,往爺爺奶奶家,他就像是在走迷宮格一樣,曲曲折折的。
終於到了爺爺奶奶家,這是他生活了五六年的地方,他對著這裏再熟悉不過了。
因為沒有錢蓋房子,誌濤的爺爺奶奶住的房子還是用過去的那種大青磚砌成的,就隻有三個房間,窗戶上也沒有玻璃,隻有幾層破舊的塑料布裹著,當著冷風。屋外的圍牆也是用整齊不一的大青石壘成的,顯得即簡陋又破舊,和周圍的幾座用紅磚建起來的房子形成鮮明的對比,是那麽的格格不入。
院門就是兩片破木頭,周邊已經被磨圓了,門上既沒有鐵環也沒有可以掛鎖的鐵栓,因為就算是小偷,一看到這院子,這屋子,也知道沒什麽可偷,上鎖也沒了必要。
一個已經沒有了光澤,幾乎要爛掉的破煙筒從其中的一個房間的窗戶上麵伸了出來,冒著灰撲撲的煙,這證明家中有人。
誌濤站在門外,久久的不願進去,在路上的時候,誌濤內心是無比高興,可真的到了家門口,想著自己當初一聲不吭的就離家了,有些不知如何去麵對爺爺奶奶,那個時候他們一定很傷心吧。
“吱”
屋門被推開,從裏麵慢慢走出一位老人,她駝著背,手裏拿著一個鏽跡斑斑的簸箕,向房子旁的一個用爛木頭搭著的棚子走去,棚子裏麵放著一小堆黑黑的煤塊。
看著這位老人,誌濤的眼淚撲簌簌的流了下來,這就是他的奶奶,好像比他離家的時候更老了,腿腳更加不靈活了。他推門進去,一個箭步走到了奶奶的身邊,接過了她手中的簸箕。
老人沒有認出眼前人是誰,問道:“你是誰呀?”
誌濤將煤塊裝滿簸箕,才對著自己的奶奶說道:“奶奶,我是濤子!”
奶奶仔細看著眼前這個自稱是“濤子”的人,在確定他就是自己的孫子後,不禁老淚縱橫,道:“你是濤子,你真的是濤子呀。”
“奶奶,真的是我。”誌濤帶著哭腔說道,他看著自己年邁的奶奶,心中除了愧疚還是愧疚。
“濤子不哭,回來就好,趕緊回屋,外麵冷。”奶奶心疼的說道,伸著手擦著誌濤臉上的淚,就像小時候誌濤被欺負時,她那樣安慰著誌濤一樣。
誌濤拿著簸箕,攙扶著奶奶進了屋。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