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問計

字數:3404   加入書籤

A+A-


    本來是一場大勝,但卻因為整個北地糜爛不堪的局勢,又讓武後的心一下子拎了起來,不由得心神忐忑,從而在眉宇間聚集了一抹憂色。

    秦懷玉雖逆了一次老天,以一萬二千參差不齊的兵卒硬生生耗掉了突厥小可汗忽必利的五萬鐵騎,創造了一個不小的奇跡。

    這裏麵固然有秦懷玉老謀深算的用兵之道,以弱勝強,以守代攻,先是以城池拖住敵人的步伐,不如敵人野戰,而是以己之長刻敵隻短,硬生生耗盡了敵人的士氣,最後抓住時機實施絕地大反擊,出其不意夜襲敵營,一舉殲滅了數倍於己方的敵人。

    但是,不可否認這其中還有很大一部分靠的是運氣,是老天爺在冥冥中幫助了他們。

    從秦懷玉的紅翎急報中可以看出,是夜,本是月色朦朧,再加上雪光相映,並不利於隱藏身形接近敵營。

    不過,卻在關鍵時刻突兀地出現大片的烏雲遮掩了天月,導致天地間一片昏暗,而還有更為神奇的事情,就連呼嘯的北風也在一瞬間轉變了風向,竟然忽起東風,從而火借風勢、風催火勢,將忽必利的連營數裏燒為白地。

    烏雲遮月、忽起東風,這豈是人力可為,不是老天爺相助又是什麽?

    而今,秦懷玉雖然全殲了忽必利部五萬鐵騎,取得了大唐數十年來對突厥的最大勝利,不過,卻因為除了朔方之外,北地邊城全線潰敗,實際上朔方已成了一座孤城。

    而默啜大軍主力尚在,據推算絕不少於二十萬控弦之士,此時,就在雲州等地虎視眈眈,朔方的局勢實際上已危如累卵,隨時都有可能如一葉扁舟般被默啜的鐵騎洪流吞沒。

    可是,秦懷玉好不容易取得了一場大勝,給糜爛不堪的北地蓋上了一塊遮羞布。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朔方可謂是而今大唐北地的一麵旗幟,對大唐與突厥之戰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無論如何,也不能讓這麵旗幟倒下。

    不過,一座孤城麵對二十萬突厥鐵騎,且援兵遠在千裏之外,以武後看來,這可以說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該怎麽辦?

    武後很頭疼,她到底是長於九重深宮之中,從來都沒有接觸過戰爭,怎麽也想不出一個萬全之策。

    不過,她是大唐的天後,是大唐帝國的實際掌控者,她還有政事堂的諸位宰相、還有眼前的滿朝文武大臣。

    想到這裏,她緊皺的眉頭舒展開來,心情也變得輕鬆了一些,美目一掃,萬象神宮之中嘰嘰喳喳的臣子們立馬閉嘴,紛紛低頭縮脖子彎腰,裝出一副奴才相。

    她對臣子們的恭敬很滿意,哪怕是明知道這種恭敬當不得真,隻不過是表麵的敷衍而已。

    不過,這也如何呢?隻要你們能表明上恭恭敬敬就好,自古以來,君王與臣子之間不就是演戲嗎?你方唱罷我登場,人人都戴著麵具,既然如此,老娘就陪你們唱戲!

    她並沒有急於開口說話,而是停頓了一下,讓萬象神宮之中的壓抑氣氛多醞釀一會兒,方才說道:“各位都是大唐的重臣,而今,秦懷玉不負眾望,給予突厥重重一擊,揚我大唐之國威,可喜可賀!

    不過,北地邊城接連失守,而默啜大軍猶在,眼前的朔方已成已成一座孤城,秦懷玉手下經過連番苦戰傷亡不小,而今可謂是內有傷兵滿營,外無援兵,且有默啜大軍虎視眈眈,形勢極為緊迫。

    諸位臣工可有良策以救朔方之危?”

    武後先擺明了朔方的危局,然後問計於諸位臣子,意圖不言自明,那就是要臣子們開動腦筋,集思廣益,想出一個萬全之策,保住朔方這麵大旗不倒。

    臣子們聽武後所言,並沒有議論紛紛,反而一個個愁眉苦臉,眼神閃爍,盡量不與武後對視,以免被抓了逼問。

    不是臣子們不想解朔方之危局,而是……隻要是個明白人,就該知道眼前的朔方可謂是敵眾我寡,且陷入默啜大軍的包圍之中,要想全身而退無異於是癡人說夢。

    甚至,就在此時,朔方已經被默啜鐵騎踏為平地,秦懷玉等人也已經死於突厥人的彎刀之下,做了無頭的鬼魂。

    這並非不可能,要知道朔方離神都可是有千裏之遙,加上北地大雪紛飛,道路難行,想把消息傳到朝堂之上,可不是三五天能夠做到的。

    不過,這種話也隻能在心裏想想,沒有人敢說出口來。畢竟朔方的捷報剛剛傳來,你這會兒就說朔方已經淪陷,豈不是誠心和武後過不去嗎?

    武後眼看著臣子的表現,不由得心生失望,她暗暗自問:“難道就沒有一個萬全之策以救朔方之危嗎?難道上蒼就不能給他們一條活路?”

    就在群臣寂靜無聲盡在假扮神遊天外的時候,從武將序列中走出一名著文官袍服的臣子,且穿的是深緋色官府,也就是所謂的紫袍,腰裏係著金魚袋。從他的官服來看,此人的地位很高,至少三品以上,可謂是朝堂之上的大佬。

    其人年約五旬,麵貌奇瘦,個子不高不矮,腳步卻剛勁有力,一雙細長的眼睛精光燦燦,眸光逼人。

    眾人一看,全都認識,此正是大唐太宗朝一代名相房玄齡幼子、而今的兵部尚書房遺則,主掌大唐帝國的兵事,見武後詢問救援朔方之計,而群臣盡皆默然,隻好挺身而出。

    他是兵部尚書,自然是避無可避。調兵遣將、救援朔方本就是他的職責,如何可以置身事外,裝做沒事人一樣?

    而且,拋開公事不說,朔方主將秦懷玉也是他的通家之好,想當年老秦瓊、程咬金等與他老爹可是交情不淺,而今,程伯獻的死已經是覆水難收,但秦懷玉還好好活著,豈能再見死不救?

    若論起輩分來,他房遺則還算是秦懷玉和程伯獻叔叔輩的,要他像政事堂那些老賊一樣閉口不言、明哲保身,他可是萬萬做不到的。

    他手捧笏板出班來到臣子奏對的地方,衝武後躬身奏道:“啟稟天後,若要解朔方之危,等沙吒忠義大軍是等不及了。不過,若是讓沙吒忠義將軍中輕騎盡皆挑出,可得一萬餘,大可將這一萬餘輕騎擇一驍勇善戰的大將帶領,輕裝上陣,日夜兼程前去救援朔方,當可緩解秦大將軍之壓力,遷延時日,待到沙吒忠義和武三思二路大軍抵達,朔方之危自可化解。”

    (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