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參謀參謀
字數:6445 加入書籤
離杜伊斯堡越近, 貝爾蒂埃的心中焦慮的火就越旺盛。樂—文
鐵道故障拖了他們兩天的行程;而對於瞬息萬變的戰場來說,就是一個小時都能決定勝負。於公於私, 他都恨不得插上翅膀, 把軍隊瞬間帶到前線去。
在盧森堡下了火車後,炮兵營很快把武器彈藥都搬運下來;用來拉大炮的馬匹一半在比利時事先征集好,一半從法國運過來。
蒸汽汽車出現的時候他曾想過直接用蒸汽機帶動大炮,這樣機動性能夠大幅提高;可惜王後雖稱讚了他的想法, 卻還是搖頭。成本是關鍵問題。
炮兵營已經整裝待發, 然而他們還不能走。一個小時後,第二批次的軍隊到位——這是皮卡第地方步兵, 帶兵的將領是人過中年依然看來風流倜儻的圖利普伯爵。他是最早支持王後的將領之一,原先在阿基坦, 後來被調到離巴黎更近的皮卡第。
麵對這位因為救過路易十五而獲封的鬱金香伯爵,貝爾蒂埃其實有點頭痛。他不太與人相爭,很好說話, 即便如此, 也覺得難以招架圖利普伯爵的隨心所欲。或許是因為早年的遊俠經曆, 圖利普是自由奔放散漫慣了。
久等了久等了。”伯爵熱情地給他一個擁抱, 臉上帶著富有魅力的笑容。
貝爾蒂埃應了招呼, 眼睛瞥著魚貫下車的皮卡第步兵, 覺得眼皮子猛跳。有什麽樣的指揮官就有什麽樣的士兵;這些人雖穿著統一的製服,卻和伯爵一樣不修邊幅,行動隨心所欲,大談大笑。
而自己的士兵呢?訓練得安靜嚴肅、一絲不苟、整齊劃一。
兩邊隊伍一左一右地站在一起, 就像隻有半邊被剪過的草坪一樣。
圖利普伯爵,”貝爾蒂埃道,“前線的情況閣下一定也清楚,不到一萬五千人,要麵對普魯士接近九萬人的主力。當務之急是要盡快全去救援。我們要適當加速了。”
那是自然,自然。”圖利普滿臉笑容地點頭,叫貝爾蒂埃不由得擔心對方有沒有真的聽進了心裏。
再他看來,王後這些部隊的戰鬥力毋庸置疑,唯一的問題就是缺乏較高級的軍官;結果是幾支部隊派到前線,卻沒有一個能統一發號施令的總司令。現在戰爭才剛開始,問題還不突出;往後如何,他希望王後能夠盡快拿出解決方案。
好在圖利普看似漫不經心,但也懂得顧全大局;他訓練出來的士兵,聽到加快行軍的命令,也隻是吹了一陣口哨,便吵吵嚷嚷地遵令。
然而,還不到於利希公國——現在是法屬於利希——麻煩就來了。
荷蘭軍隊?”
偵察兵回答稱是:“他們已經通過列日公國境內,到馬斯特裏赫特集結,意圖不明。”
人數是多少?”貝爾蒂埃問。
一萬多,不超過兩萬。”
恐怕不是想配合普魯士包抄杜伊斯堡,就是想攔截我們。”
來得正好。”圖利普一拍手,“讓他們漲漲教訓,順便把列日也占領了吧。”
貝爾蒂埃猛咳一聲:“現在的首要任務還是盡快趕到前線。”
讓他們撐一撐,或者幹脆撤出杜伊斯堡。列日不占領下來,荷蘭就一直有威脅我軍後勤線的能力。現在可不是能隨隨便便劫掠的時候了。”
雖然還是帶著不經意的笑容,伯爵眼裏卻透著精光。
貝爾蒂埃沉默下來。他知道對方說的頗有道理;列日遲早是要占領的,占得越早就越安心。
他不知道普魯士人先派騎兵偷襲杜伊斯堡的目的是什麽,但就他猜測,這和王後派出先遣部隊的原因一樣:比起軍事考慮,更多的是政治考慮。
如果是隻考慮軍事,當然是由近及遠、步步為營、穩紮穩打為好。
軍事是政治的延伸”——貝爾蒂埃聽過這句話。眼前就有生動的例子。
為了促使國內在出兵一事上達成統一意見,王後必須冒險。
現在主戰意見已經占了上風,確實已經可以不必考慮前方一城一地的得失了;即便前線軍隊暫時撤退,也不是什麽大問題——杜伊斯堡並非軍事要地。
關鍵在於,信息的溝通是延時的。部隊之間的行動能否同步協調?假如前線沒能及時得到消息,還在拚命防守、等待著到不了的援軍,就可能錯過安全撤退的時機,造成重大損失。
以貝爾蒂埃的本心,他不願意拿友軍的安危冒險——傑爾吉也在前線呢。
還猶豫什麽?”伯爵催促著,“現在就調轉方向往列日走,直接抄大本營。不然就保持原路線,往亞琛走。”
貝爾蒂埃抿著嘴。對上級的命令,他可以忠實完美地執行,但戰略上的決斷能力就一般了。他很有自知之明,否則也不會整天想著去炮兵學校當教授了。
這樣吧,”圖立普衝他眨眨眼,“我這兒有一枚金幣。如果人頭一麵向上我們就去列日,王冠向上我們就去亞琛。”
不不不!這怎麽行?”貝爾蒂埃哭笑不得。用拋硬幣決定這樣的大事,這家夥可真想得出來!
那怎麽辦?”圖立普兩手一攤。
……”
貝爾蒂埃還在猶豫,兩人各自的下屬忽然跑來報告:“長官!巴黎來電報了!是國王和王後的署名!”
兩人相視一眼,不敢怠慢。
電報說了什麽?”
說北方參謀部已經抵達盧森堡,今後北方戰場的作戰指令將全部由北方參謀部下達。”
等等,參……什麽?”
北方參謀部。”
圖立普皺了皺眉。
長官,還有一條消息……”他的下屬猶豫了一下,“是北方總參謀部發來的指令。”
這麽快就開始幹活了?”圖立普一邊玩笑著,一邊搶過了命令文書,迅速看完,“哈,這什麽‘北參’讓我們照原計劃行軍;對荷蘭和列日,我們的王後好像另有處理方法。”
貝爾蒂埃鬆了口氣。心中不是沒有疑問,但既然上麵這麽說,應該就是有把握的。
伯爵也灑脫,自己的建議不能實行他毫不在意,反而開始關注起了這個“參謀部”。
才想起來,出發之前我得到過王後的命令,說今後指揮權在參謀部——它到底是個什麽玩意兒?”
圖立普一直在地方上,消息滯後,眼前正好有一個靠近中央的人能問。
是一個新成立不久的係統,總參謀部設在軍部,但直接向國王和王後負責;北參謀部是它的下屬機構。我記得……參謀部的職能好像是收集整理情報,協調後勤工作,製定作戰計劃,還有人事任職。”
這不是除了上前線打仗之外什麽都做了嗎?!”圖立普大吃一驚,“不僅包攬了一些原來軍部都幹不了的事,還搶走了之前各級指揮官的一些工作。這麽大的動作,之前怎麽都沒引起注意?”
怎麽說呢,參謀部任職的人員很雜,有一些中低級軍官,外交部來的秘書,財務部調來的會計,甚至圖書館來的管理員,炮兵學校出來的學生——對了,我營裏的一個年輕中士也被破格提拔調了過去。平心而論,波拿巴確實頗有才幹,但即便是對他,這也是一步登天的殊榮了。王後把這些人收集在一起,也不知道要幹什麽。”
難道軍隊那些老頑固沒有抗議或者反對?”
顯然他們覺得一些亂七八糟的低級人員在一起不會有什麽大動作。”
哈!那現在他們該後悔當時的傲慢了吧?現在這個參謀部不僅運作起來了,還正兒八經地開始指揮戰鬥了。”
圖立普把北方參謀部的文書遞給貝爾蒂埃;後者這才看到,除了前頭的指令,後麵還附帶了一個詳細的作戰計劃;另有一頁以地圖形式列出了北方各支敵軍、友軍的情況。
計劃姑且先不說,至少在統一整合情報上,這個參謀部就挺有用。”圖立普笑著點評,又說,“你翻麵看最後。”
署名?總參謀長羅尚博伯爵、北方參謀長拉法耶特……”
看到熟悉的名字,貝爾蒂埃不由得笑起來。
你瞧,王後精明著呢,”圖立普說,“先用所謂的‘低級人員’把框架搭起來,再放上有名望的將領作頭領,還怕前線不聽這個參謀部的指揮?”
這是總參送來的戰報。”
看著送到辦公桌上的報告,瑪麗沒去動它,而是問:“抄送給幾位元帥了嗎?”
得到肯定答案,她才滿意地點頭。
戰報她倒是不著急看;前線的事,她鞭長莫及,過多幹涉也未必是好事,隻能依靠將士們。倒是國內的情況,她可以盡量朝自己希望的方向改變,為前方保證一個最有利的大後方。
夏尼夫人的報告她還沒看完。
孔蒂親王給多位元帥寫親筆信,勸他們接受軍改。”
看到這一條,瑪麗不禁微笑。
孔蒂親王是真正有智慧的人。他因親王身份獲得三級會議的席位後,便主動放手軍務,解散了自己的私兵;算到現在為止,孔蒂已經有八年多沒有在軍務上發過話了。
難得的是孔蒂不隻看得清楚,偏向第三等級立場,還是個心懷善意的人,從不忘記拉人一把。當初就是他力勸孔代解除私兵,免了瑪麗向孔代開刀。這次他打破了沉默,冒著被猜忌的危險與曾經交好的幾位元帥通信,大約也是因為不忍心見到內耗。
最後一根稻草會是哪一邊呢?是孔蒂親王的勸說,還是這份戰報?”
如果說原先各位高級軍官還存著“沒有我們,王後就不能打大仗”的驕矜,隨著參謀部成立,這最後的幻想恐怕也很快要打破了。
歐洲一直以來有封建領主亦是軍閥的傳統,直到近代,軍隊的歸屬權才逐漸收歸國家,所以,對於“國家如何係統管理指揮軍隊”這個大命題,相較於早就習慣大一統體製的古代中國,歐洲各國很長一段時間內鬥沒有較為成熟的答案——直到拿破侖戰爭迫使歐洲各國不得不迅速成長。
普魯士在拿戰中慘敗之後,痛定思痛,積蓄幾十年,拿出了規模化、係統化的參謀部製度,並獲得巨大成功,最終成功統一德意誌。
包括重視新型槍、重視鐵路、重視電報等,都是瑪麗從老毛奇那兒學來的——隻是老毛奇現在還沒出生。
戰況越複雜、戰爭規模越大,參謀部這種能夠專業而集中地處理多方信息的部門,作用就越大。人們總是說“戰爭機器”,但參謀部出現後,戰爭才真的越來越像機器,靠著軍事科學理論精密地運作著。
這是大趨勢。
雖然在外人看來,瑪麗在法國推行參謀部,隻是為了權力鬥爭,但他們猜錯了。
在執政前期,瑪麗還需要小心翼翼地使用權術以推進改革;而在地位鞏固的現在,已經沒有這種必要了。隻要新製度確立起來,就自然而然地會排擠舊事物——這本就是進化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