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輪轉寺與黃尾與倒黴蛋

字數:7518   加入書籤

A+A-




    地煞七十二變!
    “道長可知輪轉寺?”
    無塵問得鄭重其事。
    “大師。”李長安無奈指著自個兒,“我是鬼呀。”
    “輪轉”即是“輪回”。
    在錢唐作鬼,若不知輪轉寺,那麽辛辛苦苦攢出的百兩輪回銀又該交托給誰?
    沒錯。
    這輪回寺便是錢唐城中掌管鬼魂投胎轉世之所。
    “哈,是貧僧一時著急,犯了蠢!”
    無塵自嘲笑著,自罰一杯,這才細細道來。
    輪轉寺雖掌管著“投胎轉世”的要職,背負著“輪回”之名。
    但寺中主祭的並非地藏或觀音,而是該寺的祖師——明行成禪師。
    錢唐人習慣稱呼他為“河南三藏”。“河南”指的是洛陽,乃禪師家鄉;“三藏”是指精通經、律、論三藏的三藏法師。
    “河南三藏”意思就是洛陽來的大、和尚。
    傳說中,這位高僧千年之前幫助許天師鎮壓妖龍,已然功行圓滿,證得阿羅漢果位,可登西天極樂,永脫苦海沉淪。
    可他見得妖龍雖然受縛,但錢唐劫業卻未消盡,預計千百年後必有災殃,不忍相棄。
    於是放下果位,留在了凡間。
    但其是人非佛,所以壽元有盡,便主動投身六道輪回,一世世投作僧人,積累善果,也等待著劫難再起。
    輪轉寺最初得名“輪轉”,不是因為他們早早卡住了孤魂野鬼們的脖子,而是因為這位祖師的弘誓與義行。
    在明行成禪師的家鄉,也建有一座輪轉寺。
    沒逢百年之期,禪師當世圓寂,洛陽的輪轉寺便會派遣僧人護送禪師的金身遺褪到錢唐的輪轉寺。
    迄今為止,錢唐輪轉寺中已供奉有九世金身,每一世都單獨建有佛殿安置。
    而洛陽那邊早有傳信,說祖師第十世金身也將回到錢唐,這邊連佛殿都準備好了,但金身卻遲遲未至。
    中原戰亂頻起,路匪叢生。錢唐的和尚們都擔心祖師的金身失陷於哪個匪徒之手,苦無應對之法,已成錢唐佛門中一個心病。
    “金身?那和尚隨身隻一方便鏟,窮得精光。莫說金身,連度牒都沒一張。”
    無塵卻沒有輕易否決。
    一個嚴持戒律又本領高強的僧人,在這個時間段帶著某種使命趕赴錢唐,很難說是巧合。
    更何況,當今輪轉寺的住持和尚正好也是“法”字輩。
    “那位禪師現在何處?!”
    “屋裏躺著。”
    …………
    無塵離開得很匆忙。
    依他所言,錢唐有自洛陽輪轉寺雲遊來的僧人,興許能辨認法嚴身份。
    再者說,即便不是,錢唐寺廟眾多、佛法鼎盛,哪兒能把一佛門高僧拋在孤兒院,讓一道家鬼魂看管呢?
    所以來的突然,去得匆匆。
    說來也巧,他前腳離開,黃尾後腳便大呼小叫著回來了。
    “道長,道長!好消息,好消息呀!”
    “鬼王立廟了?”
    黃尾嘎?
    一張毛臉上全是呆滯。
    李長安努嘴示意酒席。
    “無塵和尚來過,把事情都說了。”
    “哎!我說哩,還以為道長練成了什麽千裏眼順風耳!”
    他笑嘻嘻落座,也不嫌棄殘羹剩酒,抓著便往嘴裏塞。
    “鬼王立廟可是鬧翻天的大事!無塵大師還能抽空惦記著咱們,可真是慈悲為懷的高僧哩。”
    “你若說他折節下士,倒也不假,可慈悲麽?”李長安不以為然,“五娘在他眼前晃了許多年,也沒見他伸手幫慈幼院修繕一片瓦頂。”
    “道長這句話可說得不對。”
    黃尾與道士廝混了一個來月,也曉得了道士脾氣,說話放得開了。
    “錢唐有句話,不,有首曲子。怎麽唱來著,唔~”
    他回憶一陣,拿起筷子敲著碗碟伴奏,慢慢唱起一首小曲。
    歌聲醇厚,很有欺騙性。
    幾個消息得的太晚、來得太遲的女郎,聞聲扒著矮牆偷望,卻見歌者並非玉樹臨風的高僧,而是麵貌猥瑣的毛臉男人,頓感晦氣,“呸”了幾口,紛紛失望散去。
    黃尾不以為意,反而越唱越起勁兒。
    小曲夾雜許多本地俚語,不好筆述,這裏隻說歌詞大概含義
    一個男人活不下去了。
    他把自己賣上了海船。
    上船前。
    他問老父“我走之後,你能撫養我的孩子嗎?”
    老父回答“兒啊,我已老邁又聾又瞎,北鬥夜夜催命,哪兒能撫養你的孩子?”
    他問妻子“我走之後,你能供養我的父親嗎?”
    妻子回答“良人去後,妾身自己都生計無著,哪兒能供養你的父親?”
    他問朋友“我走之後,你能幫襯我的妻子麽?”
    朋友回答“你我共處陋巷,你家用的是茅草頂,我家難道不是黃土牆?哪兒有餘力幫襯你的妻子?”
    於是,男人把孩子送給了龍王,把老父投進了枯井,把妻子賣給了鄰居。
    最後他發覺自己已一無所有。
    所以獨自走下了窟窿城。
    ……
    一曲唱罷。
    黃尾笑嘻嘻說道
    “世間眾生皆苦,縱使用盡漫天神佛的好心腸,也裝不下滔滔苦海。道長又哪兒能苛責無塵的慈悲能惠及每一個苦命人呢?”
    黃尾說一句,便喝一杯冷酒,三四杯下肚,酒不醉鬼鬼自醉,一臉黃毛都光滑柔順了些。
    “突然長了慧根,要當和尚啦?”李長安笑罵,卻點頭承認,“不過說的也沒差。”
    “對嘛。”黃尾飄飄然,就差說句孺子可教。
    李長安繼續道“發善心,救一個兩個的隻是小慈悲。”
    “是的。”黃尾得意洋洋。
    “除大惡,解決窟窿城才是大慈悲!”
    “沒錯……啥?!”
    黃尾一個激靈,差點原地蹦起來,連連擺手。
    “俺可不是這個意思!”
    苦著一張毛臉,得意勁兒一下飛出九霄雲外。
    慌張左顧右盼,見到院子裏貼滿護宅黃符,鬼神的耳目進不來,這才稍稍鬆氣。
    重新落座,抱怨著
    “道長怎麽總拿這種話嚇唬鬼?!我黃尾的膽子就這麽一點兒,口風一重,就吹走了呀。”
    “我看不見得。”見他又開始左右開弓、喝酒吃肉,李長安幽幽道,“至少私吞大夥兒的救命錢,你還是很有膽量的!”
    頓時。
    黃尾一口冷酒嗆進氣管,劇烈咳嗽起來。
    可咳著咳著,卻偷偷拿眼角餘光瞄著道士。
    道士似笑非笑。
    他演不下去,訕訕笑著“道長莫非誤會了什麽?”
    “誤會?”
    李長安瞧著這滑頭鬼,感歎怪不得華翁、靜修不待見他。
    “你是說無塵撒了謊,查鬼籍那一夜後,他並沒有因為可憐咱們無辜受牽連,而轉交給你足以支付大夥兒‘萬錢貼’的銀子?還是說,那筆錢是憑空蒸發,而不是被你獨吞?!”
    黃尾立馬跳起來,大聲叫屈
    “蒼天可鑒!何曾獨吞!”他屈指一一算來,“這買地皮、繳押金、雇人打聽等等,哪一樣不要花錢?我還貼進去不少老本哩!”
    李長安點頭“所以你都挪用給自己的生意呢?”
    “挪用是有一些,但怎能是我的生意?那是大夥兒的生意啊!”他急得滿臉黃毛都立了起來,“‘看葬’賺得的銀錢不都分給大夥兒了麽?我黃尾可對天發誓,我要往自個兒懷裏攬了一文錢,便叫我披著這身狗皮,永世不得投胎!”
    他指天道地發了好些毒誓。
    小心翼翼看李長安。
    見道士沒把自個兒再裝進酒壇的意思,趕緊轉變了話題。
    “我原本也是好意,光憑著賣苦力,掙夠輪回銀得到哪個猴年馬月?隻沒想做生意這般艱難。這不,東瓦子許多商戶都急著要投井哩!”
    李長安確實沒打算深究,畢竟確如黃尾所言,那筆錢他的確沒有獨吞,而結果也不算太糟糕,大家夥都及時繳納了萬錢貼,還順帶賺了些小錢,可就是……就像華翁私底下告誡的一樣。
    黃尾這廝臉皮厚、身段低,他總有法子賣你人情,然後在你可以忍受的範圍內整出些幺蛾子。
    再者說,道士、黃尾還有秀才、貨郎一幫野鬼,所以湊在一起,從來也不是因意氣相投,而流落異地他鄉,一幫窮鬼團抱取暖而已。
    都是凡夫俗子,何必奢求德操?
    道士也順水推舟。
    “怎麽?錢唐也有經濟危機?”
    “金雞?沒有雞。”黃尾聽不懂,“早先,窟窿城指名讓牛石和曲定春獻上正照寺的地契作壽禮。這會兒大家都明白了,這是鬼王要在地上立廟,正好相中了正照寺。東瓦子挨著正照寺邊上,鬼王廟一立,哪兒還有人敢去玩樂?!”
    李長安卻搖頭“假的。”
    黃尾愣住“如何有假?”
    “無塵與我說了,鬼王雖得了十三家允許,但十三家念及城中寺觀都是當年天師伏龍所建,彼此一脈相連……”
    黃尾詫異“一脈相連?”
    道士正經“一脈相連。”
    噗~黃尾險些笑出聲,趕緊拿手捂住嘴巴,讓道士繼續說。
    “所以六十四寺觀一個也不能少,鬼王要立廟不許在城裏,隻能在城外。”
    黃尾把消息咂摸一陣,搖頭“嘿嘿”笑起來。
    “不是正照寺,便得圈地新建。嘿,不曉得哪些個倒黴蛋要倒這血黴咯!”
    …………
    “老天爺呀!怎麽就叫我倒了這血黴!三代家業,難不成毀在了我手裏!”
    老員外哭哭啼啼,淚水把臉上脂粉衝花了染到胡子上也渾然未覺。
    對麵,華翁把花白的眉毛擰成了一團。
    這老員外是華翁邸店旁邊一家貨棧的老板,一大早便上門哭喪,說是窟窿城看上了他家貨棧位置,要買去興建廟宇。
    他樂不樂意賣另說,反正窟窿城開出的價錢十分的“慷慨”。
    華翁瞧著這哭哭啼啼的老頭很是頭疼。
    “員外莫要再哭了。那鬼王胃口大得很,非是你一家,周遭幾家貨棧、邸店都遭了他們登門威脅。便是老夫這裏,也是如此,不過被攆走罷了。你且寬心,老夫的邸店在最中央,我不鬆口,他這鬼廟就建不起來!”
    老員外聞言總算不哭了,卻吞吞吐吐“華翁德高望重,窟窿城自然不敢造次,可我一家凡夫俗子,哪裏能經得住鬼神折騰?”
    華翁聽罷不悅,神色轉冷“你這是何意?要給鬼王作說客?!”
    “不,不,絕無此意!”老員外連忙擺手,“我想著我那貨棧反正也保不住了,能否托付給您老呢?”
    華翁一時意動,但他常常接濟坊中窮苦人家,安置新死的懵懂孤魂,即便守著位置上佳的邸店,手頭仍少有積蓄。
    “奈何無錢。”
    老員外猶豫片刻,一咬牙。
    “唉!也罷!我是實在咽不下這口氣。既如此……”
    他的聲音裹滿蜜糖。
    “我借錢與您,來買我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