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六部。
字數:8915 加入書籤
而,當那編輯和總編百無聊賴的拿起帕秋莉的小說草稿紙的那一瞬間,他們便徹底愣住了。
不,更準確點來說應該是入迷了。
看小說看入迷了!
就像是那當年還在學生時代,手拿磚塊手機,用著不到2g的網絡追小說時的入迷。
但……實際上倒也不是帕秋莉寫得好,那些個草稿紙,實際上隻是八雲寺給帕秋莉的一些遮掩而已。
帕秋莉真正寫的書,還沒有上傳呢。
此時,帕秋莉遞給編輯和總編的書,都是八雲寺從另一個世界搜刮而來的網絡封神級別的小說。
但也沒有什麽啦……
也就是《遮天》《凡人修神傳》《誅仙》《不死不滅》《完美世界》《鬥羅大陸》《鬼吹燈》《盜墓筆記》《鬥破蒼穹》之類的小說而已。
時間一點一滴的流失,大概過了兩三個小時之後,兩名編輯才好不容易從入迷中抽回神。
“這些個小說,真的都是您親自寫的嗎?”
那總編放下手中的小說,開口問道。
“對啊。”
帕秋莉道,至於說謊不臉紅之類的……嗬嗬。
“談談條件吧。”
那總編道。
心想,這樣的天才作者,絕對要簽下來。
不簽約,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而至於條件之類的……天才不談條件,那也就不是天才了。
說罷,帕秋莉開口道。
“我的條件很簡單。從簽約後開始,我每天都會發布一本新書,而,每一本新書第一天都會發布二十萬個字供人閱讀,之後,我便每天,每本書一萬字的更新。
這是我所能支付的代價了。
而我的條件則是,從現在開始,我所發布的每一本書你們都必須得從後台簽約。
第一天的二十萬字,不收費,之後第二天,自動上架。
推薦位,我也要最好的!最好是能夠點開首頁就看到的那種。
當然,我要這推薦位也不是我自大,我的這些個小說到底是什麽水準,我想你們也應該心中有數了吧?”
“那稿酬方麵呢?稿酬方麵您不提點要求嗎?”
總編問道。
“不了,我想,你們這麽一家大公司,應該知道我這種作者對於你們公司的重要性。
不用我多說,我想你們自然也是不會虧待我的吧。”
“您真是個聰明人啊!”
總編笑道,向著帕秋莉伸出了手。
“嗬嗬。”
帕秋莉輕輕一笑,也向著總編伸出了手。
兩手相握,簽約就此成功。
……
又過了一段時間,當帕秋莉在門口送走了兩名編輯之後,她便轉身回到了之前做著的沙發上。
而後,一道清風拂過,一顆藥丸就此從帕秋莉的身體裏飄出。
那,是影帝藥丸。
“這劇情……開始有意思了。”
……………………………………
“事情都準備好了嗎?”
一身穿著空手道服裝,長相清秀道有些陰柔的男人坐在某個咖啡廳裏,朝著自己麵前的一個中年謝頂的男人開口道。
“事情都準備好了,樸先生。我想……這大明的武宗應該不會拒絕那200萬大明幣的演出費。隻是……”
“隻是什麽?”
那人口中的樸先生略顯不悅,道。
“隻是,來自上帝之都的比爾·歐羅巴先生似乎也支付了‘演出費’。”
“多少?”
那樸先生開口問道。
“200萬神幣,按照上帝之都的貨幣匯率,200萬神幣正好是200萬大明幣。與我們支付的演出費一樣!
我們,是不是應該再支付些演出費,讓大明武宗把這場演出的主角定為我們呢?”
中年謝頂的男人開口道。
“沒必要。”
樸姓男子起身走到窗戶旁,道。
“還記得我們來大明是為了什麽嗎?是為了‘錢’!憑借我這英俊的臉刷粉絲,憑借我這英俊的臉,讓些個大明女孩們癡迷我,然後為我傾盡一切!
大明人都是一群人傻錢多的家夥,但,他們雖然人傻錢多,有些也是很貪財的,就像是這大明武宗的那些個執政員們。
他們可是一群隻懂得吃不懂得吐的吸血鬼。
我們和那個比爾都支付了200萬的演出費,無論他們有沒有把我定義成主角,都沒有關係。
縱使不是主角,他們也會把我定義成‘配角’。
隻要我這個配角在舞台上表現好一些,然後再在微博上煽動幾下那些個腦殘女孩。
最終,無論結果如何,我都會贏的數不清的粉絲和同情。
有著這些個同情與粉絲……我們掙錢的速度便會越來越快!
有著這麽簡便的掙錢方式,為什麽我們還要去支付演出費,做些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呢?我親愛的經紀人。”
“不愧是樸先生,思考的真是足道。”
中年謝頂男人感慨道。
大明武宗,一個文化戰爭初期曾在大明曆史上留下過濃厚的筆墨的一個大明官辦宗會。
曾經的武宗,輝煌無比,無論是哪個國家的人都曾來到大明的武宗,學習過大明的‘武術’。
但……無論怎樣的輝煌也有退散的那一刻。
第三次世界大戰事情,死去了太多太多的人口,武術與曆史一樣,都出現了斷層。
當時的大明武宗雖然輝煌無比,但,裏麵的武術都隻剩下了一些三角貓的招式與俗套的套路而已。
武術沒有了以往的精髓,自然會迎來凋零的那一刻。
在武術開始凋零之時,外國的所謂跆拳道、騎士劍術……之類的武術便也開始綻放了起來。
那一個個花裏胡哨的武術,哪一個個追求爆發與力量的武術,立馬便蠱惑住了一大群的‘武術學徒’。
又經過了一段時間的醞釀,最終,武宗破落,狼心狗肺的家夥們占據了武宗的掌權者的位置。
隻懂得如何‘斂財’的家夥們,又怎麽可能會思考如何振奮武宗呢?
最終,到了今時今日。
‘斂財’的手段已經被那些個狼心狗肺的家夥們發展到了令人震驚的程度!
’就連今日這場空前絕大的‘武術盛會’,也淪為了那些個狼心狗肺之徒的斂財盛會。
就好比剛剛的這位樸先生與其口中的那位比爾先生……這200萬的表演費,實際上就是在行賄啊……
隻是不曾想……他們今日遇上了從不按照套路出牌的家夥。
…………………………
在某些個投機取巧,企圖行賄的家夥們正暗中做著小動作的時候,
此時,大明帝國的京都,六部院裏,七個年過半百,白發蒼蒼的老人們正坐在沙發上,望著眼前出現的物種久久不能言語。
此時他們一個個就像是帕金森綜合征晚期患者一樣,顫抖著,就差沒有被人強行扭去醫院注射鎮靜劑了。
“這這這……”
“扯扯扯……扯……”
“我我……我我……”
“嗚嗚……嗚嗚……”
“啊…………”
“娘……娘……娘……”
“騙……騙……騙……”
這七個年過半百,白發蒼蒼,嘴裏說不出半句話,一看上去就像是帕金森綜合征晚期患者的老頭,便是七部尚書。
當今大明帝國實際上的掌權人。
由於這個世界的大明帝國發展進程簡直就像是被秋名山老司機帶錯路一樣的原因,現如今,大明帝國的朝廷製度也與以往大不相同。
以往的官位與官製隻保留了‘六部’,並多出一部,其餘的,則被全部撤銷了。
包括當年在大明曆史上留下過厚厚一筆的‘錦衣衛’,且,除此之外,六部本身也經過了一番大整改。
六部,從周開始,中央行政機構中,吏、戶、禮、兵、刑、工各部的總稱。其職務在秦漢時本為九卿所分掌,魏晉以後,尚書分曹治事,曹漸變為部,隋唐始確定以六部為尚書省的組成部分。
明朝以前三省六部是自西漢以後長期發展形成的製度。其中尚書省形成於東漢,時稱尚書台;中書省和門下省形成於三國時,目的在於分割和限製尚書省的權力。
在發展過程中,組織形式和權力各有演變,至隋,才整齊劃一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製定、審核與貫徹執行。
漢光武帝劉秀在尚書台設三公、吏部曹、民曹、客曹、二千石曹、中都官曹等六曹尚書,為六部前身。
西晉時,有吏部、殿中、五兵、田曹、度支、左民六曹,屬尚書省。南北朝亦有六部,然名稱因王朝而異。
隋初六部名為吏部、禮部、兵部、度支、都官及工部。
至唐代改度支為戶部,改都官為刑部,遂成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統於尚書省。
宋代因之。
元代改統於中書省。
明代廢中書省,六部乃直接對皇帝負責,成為主管全國行政事務的最高機構。各部置尚書一人,總管本部政務,下有左右侍郎各一人,為尚書之副。
吏部。
為管理文職官員的機關,掌品秩銓選之製,考課黜陟之方,封授策賞之典,定籍終製之法。
吏部下設四司:明清為文選清吏司、驗封司、稽勳司和考功司。
文選清吏司掌考文職之品級及開列、考授、揀選、升調、辦理月選。驗封司掌封爵、世職、恩蔭、難蔭、請封、捐封等事務。
稽勳司掌文職官員守製、終養、辦理官員之出繼、入籍、複名複姓等事。考功司掌文職官之處分及議敘,辦理京察、大計。
類似現在的組織部、紀委等部門。吏部尚書還被稱為天官。
戶部。
掌全國疆土、田地、戶籍、賦稅、俸餉及一切財政事宜。
其內部辦理政務按地區分工而設司,明十三司:河南、山東、山西、陝西、浙江、江西、湖廣、廣東、廣西、四川、福建、雲南、貴州。
各司除掌核本省錢糧外,亦兼管其它衙門的部分庶務,職責多有交叉。除以上各司外,清還設有掌管八旗事務的八旗俸餉處及現審處。隸於戶部的機構有:掌鑄錢的錢法堂及寶泉局。
掌庫藏的戶部三庫。
掌倉儲及漕務的倉場衙門。類似現在的民政部、財政部、國土局等部門。
禮部。
掌典禮事務與學校、科舉之事。考吉、嘉、軍、賓、凶五禮之用。管理全國學校事務及科舉考試及藩屬和外國之往來事。
禮部下設四司,明清皆為﹕儀製清吏司,掌嘉禮、軍禮及管理學務、科舉考試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禮、凶禮事務。
主客清吏司,掌賓禮及接待外賓事務。
精膳清吏司,掌筵饗廩餼牲牢事務。四司之外,清設有鑄印局,掌鑄造皇帝寶印及內外官員印信。
會同四譯館,掌接待各藩屬、外國貢使及翻譯等事。類似現在的教育部、文化部、外交部等部門。
兵部。
明職掌全國軍衛、武官選授、簡練之政令。清職掌全國綠營兵籍及武職官員的機構。
職掌內外武職官員的除授、封蔭之典,乘載、郵傳之製,甄核、簡練之方,士籍、軍實之數。
兵部下設四司﹕武選清吏司,考核武職官員的品級與選補、升調、承襲、封贈諸事,並管理土司。
車駕清吏司,掌全國馬政及驛傳等事;職方清吏司,掌武職官員的敘功、核過、撫恤、軍旅之簡閱、考察、巡防等事,並管理關禁與海禁。
武庫清吏司,掌全國之兵籍、軍器並武科考試之事。此外,清設稽俸廳,掌稽察武職官俸。
會同館,管理京師驛傳事務。捷報處,掌遞送文書。類似今天的國防部,中央軍委及其各軍事機關。
刑部。
為主管全國刑罰政令及審核刑名的機構,與督察院管稽察、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後審理和複核,共為“三法司製”。
類似現在的司法部和公檢法部門。
工部。
為管理全國工程事務的機關。職掌土木興建之製,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寢供億之典。凡全國之土木、水利工程,機器製造工程,礦冶、紡織等官辦工業無不綜理,並主管一部分金融貨幣和統一度量衡。
類似現在的工信部、水利部、城鄉建設部。
而至於新設的民部,則管著民生大計。
說白了就是調查現在民間的一切七雜八雜的事物,並從中篩選出最應該解決的事物,交由六部解決。
誰家要打官司,誰家要建房,誰家死了人……都和民部有關係。
一個專門為了服務平民而出現的部門,與現代的所有部門都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