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大勢已去

字數:3934   加入書籤

A+A-


    太子聽崔更說完,擦了擦好不容易擠出來的兩滴淚,抬手道:“崔愛卿平身,我,朕現下心慟難挨,隻想先處理好父皇這邊的事兒。”

    說著對著床榻“咚咚”磕頭,“兒臣不孝,還未能伺候父皇盡孝,您怎麽就撒手而去了呢?”

    林太醫聽得渾身雞皮疙瘩都冒起來。

    太子誇張地嚎了幾聲,又看了看外頭,吩咐道:“先給父皇整理好體麵,著人去各宮報喪。”

    永寧帝薄被下頭還未著衣物,還有那雞爪般的手指,怎麽也得掩飾一下,不能被太後等人看出端倪來。

    他說著看向林太醫,“太醫,父皇平日一向好好的,今日這究竟是怎麽回事兒,這醫冊上,您這會兒先把該寫的寫好吧!”

    林太醫心裏一“咯噔”,該來的總會來。

    每每太醫入宮看診,都要在醫冊上記錄病情存檔,更何況是官家駕崩,更要詳細記錄。

    可是……該怎麽寫那病檔,那是明擺著的啊!

    他一咬牙,舌尖上像頂著千斤墜,緩緩道:“殿下他,行事之後腎氣虛虧,因熱或流汗腠理開泄,乃致風邪乘虛而入,徑侵腎髒,以致脾失統攝,氣失固攝,寒凝血瘀,罪臣,醫術不精,終致回天乏術!”

    沒辦法,家裏老小幾十口人,性命全壓在他嘴上啊!

    太子滿意地哼一聲,這太醫還算識相。

    崔更見太子這就不說話了,心裏暗歎一聲,挑了挑眉,抖著圓臉來到床榻畔,看著林太醫道:“林太醫醫術高明,又熟知官家龍體狀況,今日這事兒,怕是有些蹊蹺吧?“

    林太醫詫異地抬了抬眼皮,趁機抬袖抹了把額上冷汗,崔更這是什麽意思?莫非他猜度錯了崔相?

    還未及想完,又聽崔更接著向太子說道:“自上月起,忠親王送了個煉丹師進宮來,讓官家日日服用那丹藥,據臣所知,官家在服用丹藥之後,夜夜有女侍寢,龍體雖龍馬精神,但有過度操勞隻嫌!老臣屢屢憂心,屢屢進言,均被駁回!如今想來,那煉丹師與丹藥大有嫌疑!就連忠親王之初衷,也有待勘察!”

    他越說越嚴厲,說到後來字字誅心,直指忠親王乃官家犯病之罪魁凶手!

    太子連連點頭,算是明白過來崔更的意思,這樣甚好,反正他上位之後要先除掉忠親王這個在旁虎視眈眈的皇叔,借著官家之死的機會正好將他拖下水。

    他一本正經看著林太醫道:“宰相大人說的沒錯,父皇平日裏服的丹藥究竟是什麽成分?會不會催發人致死,你可有數?”

    林太醫剛剛安下的一顆心又吊起來,剛剛擦幹的汗珠一串接一串滴下,這是,這不但要他隱瞞官家的死因,還要對忠親王倒打一耙啊!

    官家服用的丹藥他們太醫院自然也有研究和存檔,都是些大補的藥材和催精壯揚的功效,對男子確實有好處。

    他若是按照太子和崔更的意思,將官家之死推到忠親王頭上,那出了這宮門,忠親王要他的命,誰能保得住他?

    可若是他不按太子的意思,隻怕宮門都出不去呀!

    他努力眨了眨眼皮,讓眼皮上的一滴汗落到地上,顫聲道:“官家身體平日裏確實沒有毛病,那丹藥裏頭的東西也倒是正常,這種症候常見於突發,倒也不少見。”

    他思來想去,還是選了一條折中之路,裝作聽不懂太子的意思,隻說官家馬上風身亡是意外,兩邊都不得罪最好!

    太子眼見時間一點一點過去,皇後和太後隻怕正在趕來的路上,不耐煩地皺了皺眉:“別廢話了,你說什麽朕聽不懂,朕隻知道那丹藥肯定有問題,你立即寫在檔上,你若不寫,便去給官家陪葬,朕派人請副院來寫!”

    這是赤裸裸的威脅啊!

    林太醫渾身衣裳已被汗濕透,無力地磕下頭去,顫巍巍道:“老臣,這就去記檔!”

    待林太醫離開,殿內隻剩下崔更、崔五娘子、太子、以及扮成小太監的連翹和躺在龍榻上的永寧帝。

    太子終於鬆了一口氣,笑著朝崔更道:“崔愛卿這一功,朕記下了!”

    說著站起身,背起手擺出皇帝的款來,眯著眼問:“接下來該做什麽?”

    崔更圓臉上堆滿笑,比劃出三個手指頭,“這三個人不能留。”

    太子挑挑眉,“忠親王,梁湛,還有一個誰?”

    “唐侯!”崔更眼內閃過一絲寒光。

    “唐侯?”太子有些猶豫,“唐侯這人對蕭家一向忠心耿耿,對事不對人,若見朕繼承大業,也自然會以朕為尊,怕是不用吧?”

    崔更搖搖頭,沉聲道:“可是他若受人蠱惑,或是聽到風聲呢?”

    太子眉心抖了抖,如果唐侯知道是他使人動手取了官家性命,唐侯還會對他忠心嗎?

    這太難猜了。

    也是,這麽一想,這人也不妥。

    “那就一並除了吧!”太子點點頭,問崔更:“什麽時候動手?要不要先想個什麽名頭?”

    崔更早想好計劃,微微一笑,“您如今是九五之尊,是天子,這天下一草一物都是您所有,何況是區區幾個人?何須想什麽名頭?這幾人越快解決越好,您隻需明早一張聖旨招了他們來,如何發落,就是陛下您的事兒了!”

    太子“嘿嘿”一笑,顯然還不太習慣從一個軟禁東宮的太子到手握天下皇權的至尊之位,點點頭,“沒錯,來人,朕要……”

    正想著要去發聖旨,隻聽外頭有人通傳:“太後娘娘駕到!”

    燕喃和安陽一路幾乎是小跑著衝進太後寢宮,將已經睡下的太後驚醒。

    太後已年近八十,雖身體孱弱,精神頭倒是還好,她見安陽如此匆匆忙忙半夜跑來,便命人持燭點燈,讓安陽和燕喃都進來好好說話。

    安陽見到太後,委屈都湧上心頭,半哭半說著宮裏要出事兒,還是燕喃在旁利落地將事情的嚴重性先講明,崔更聯合太子奪宮,唐侯被李力下藥拿走令牌。

    太後不愧是在宮裏見慣了風雲的,驟然聽到如此利害關天的事兒也未慌亂,隻靜靜打量了燕喃幾眼問道:“你可有何證據?”

    安陽她雖信任,但梁府與忠親王關係密切,她也是明白的。

    燕喃不慌不忙道:“或許很快您就能接到信兒了。”

    話音剛落,就聽外頭有人來報:“太後娘娘!太後娘娘!不好了!官家他……”

    傳話的宮人還未說完,太後已“噌”地扶著椅榻扶手站起來,咬著牙說了句:“抬轎來,立即去隆德殿!”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