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工夫茶

字數:3099   加入書籤

A+A-




    “這衝調方法並不難,隻是過程有些複雜而已,我看今天沒有必要浪費口舌了吧?”秦奮話音剛落,一旁的陳權搖頭道:“喝茶本是一個慢工活,剛好秦先生你也懂得,給我們大家科普下,讓我們這些俗人開開眼。 ”

    秦雪把茶具推到了秦奮眼前。

    秦奮見到躲不過了,到是沒在避讓,而是滿臉笑容的點了點頭。

    “泡茶有八法。”

    “首先要治器,何謂治器,治器包括:起火,掏火,扇爐,潔器,候水,淋杯等六個動作。好打太極拳的“太極起勢”,是一個預備階段。前麵四件事不必多說,這“候水”,“淋杯”都是初試功夫。大約起火後十幾分鍾,砂銚有聲颼颼作響,當它的聲音突然將小時,那是魚眼水將成了,應立即將砂銚提起,淋罐淋杯,再將砂銚置爐。這時是第二件事開始了。”

    “隨後是納茶,將幹淨的茶葉它倒在一張潔白的紙,篩選粗細,把最粗的放在罐底和滴嘴處,再將細未放在層,又再將粗葉放在麵,納茶的功夫完成了。這樣做的原因是因為細末是最濃的,多了茶葉容易發苦,同時也容易塞住滴嘴。”

    “把粗細放好,可以使出茶均勻,茶味逐漸發揮。納茶,每一泡茶,大約以茶壺為準,放有七成茶葉在裏麵很夠了。如果太多,不但泡出的茶太濃,味帶苦澀,而且好茶葉多是嫩芽緊卷,一泡以開水之後,舒展開來,變得很大,納茶太多,連水也衝不進去了。但太少也不行,沒有味道。納茶是衝工夫茶的第一步功夫。神明變幻,由此起矣。”

    “其次是候湯,蘇東坡煎茶詩雲:“蟹眼已過魚眼生”,這是指用這們沸度的水衝茶最好了。《茶說》雲:“湯者茶之司命,見其沸如魚目,微微有聲,是為三沸。銚緣湧如連珠,是為二沸。騰波鼓浪,是為三沸。一沸太稚,謂之嬰兒沸;三沸太老,謂之百壽湯;若水麵浮珠,聲若鬆濤,是為二沸,正好之候也,《大觀茶論》也說:“凡用湯以魚目蟹眼連鋒進躍為度。”

    “衝茶當水二沸,可以提銚衝茶了。火爐與茶壺的放置處大約剛好走七步。提銚後走了七步,揭開茶壺蓋,將滾湯環壺口,緣壺邊衝入,切忌直衝壺心(如用蓋甌,衝一角,然後再衝各角,可同樣忌直衝壺心)。提銚宜高,所謂“高衝低灑”是也。高衝使開水有力地衝擊茶葉,使茶的香味更快的揮發,由茶精迅速揮發,單寧則來不及溶解,所以茶葉才不會有澀滯。至於走七步再衝,目的在於滾水稍涼一點,以免破壞維他命。”

    “刮沫衝水一定要滿,茶壺是否“三山齊”,水平麵如何,這時要見功效了,好茶壺水滿後茶沫浮起,決不溢出(衝水過多,溢出壺麵是另一回事),提壺蓋,從壺口輕輕刮去茶沫,然後蓋定。”

    “淋罐蓋好壺蓋,再以滾水淋於壺。謂之淋罐。淋罐有個作用:一是使熱氣內外夾攻,逼使茶香精迅速揮發,追加熱氣;二是小停片刻,罐身水份全幹,即是茶熟;三是衝去壺外茶沫。”

    “燙杯潮州土語說是“燒盅熱罐”,乃是衝工夫茶的功夫要點。有一位吃茶專家,此老走遍東西南北,到處總結喝茶的經驗,在他喝了工夫茶後說,工夫茶的特點是一個“熱”字。從煮湯到衝共飲茶都離不開這一個字,這可謂得其三味矣。燙杯,在淋罐之後,用開水淋杯,淋杯時要注意,開水要直衝杯心。”

    “燙杯完了,添冷水於砂銚,複置爐,回身“洗杯”。洗杯是最富有藝術形態的動作,老手者可以同時兩手洗兩個杯,動作迅速,聲調鏗鏘,姿態美妙。有一位外國朋友,也是一位茶迷,久聞工夫茶之名,不遠萬裏,千方百計,到了華夏一定要喝一次功夫共枯他看到洗茶杯的動作時,不禁讚歎再三,說是雜技團的功夫還要高明呢。”

    “確實,不會洗耳恭聽杯的人,一碰到杯便會給燙得要命,不打破杯子已是幸事,更不必說到“姿態美妙”了。杯洗完了,把杯,盤之水傾倒到茶洗裏去,這時,茶壺的外麵的水份也剛剛好被蒸發完了,正是茶熟之時。老手於此,絲毫不差,便可灑茶敬客了。”

    “灑茶幾經數度功夫,最後一手是灑茶。灑茶也有四字訣:低,快,勻,盡。“低”,是前麵說過的,“高衝低斟”的“低”。灑茶切不可高,高則香味散失,泡沫四起,對客人極不尊敬。“快”也是為了使香味不散失,且可保持茶的熱度。“勻”是灑茶時必須像車輪轉動一樣,杯杯輪流灑勻,檔可灑了一杯才灑一杯,因為茶初出色淡,後出,色濃。“勻”字是委重要的。”

    ““盡”是不要讓餘水留在壺。第一衝留一點(第一衝通常是直接倒掉不喝的或用來清洗茶杯),二三衝切切不可。灑完以後,還可把茶壺倒過來,覆放在苛墊,使壺裏之水份完全滴出,這是因為隻要沒有水在,單寧不能溶解,茶不會苦澀。”

    “在各位麵前獻醜了。”

    “說的很詳細,說的也很好。”陳權最先反應過來,拍手叫好。

    “今天真是不虛此行,沒想到碰到一個行家了,不過說實在的,秦奮,你到底是做什麽的?怎麽好像什麽都懂?做醫生,醫術方麵的東西都懂,做管理,一個落後的小山村在你的管理下又變得突飛猛進,成為了整個永平鎮發展最好的村子。”

    “現在聽你這一番泡茶論,連我這個俗人都聽得清楚明白,有種想要泡茶的衝動了。”陳芳發自肺腑的一番話卻是說的秦奮有些不好意思。

    “確實是,你剛才說秦先生還做管理?管理村子?”陳權有些驚疑。

    “對啊,他之前管理了一個小山村,名字叫世外村,管理的非常好。幾個月的時間把人均gp提高了十幾倍。”

    “幾個月的時間?”陳權雖然沒有做過地方一把手,一直從醫療係統升來的,但是他也知道,要想把一個落後地方的經濟一下子提升十幾倍,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隻有弄虛作假或者說是一個積累了好長時間才有可能做到。

    “陳局長說的有些誇張了,我隻是碰巧運氣好而已。”秦奮直接補充了一句:“而且也沒十幾倍那麽誇張。陳局長說的有些誇張了。”

    “我說的誇張?拜托,你之前所在的那個世外村什麽情況完全可以搜索出來的,那裏人均一年才千來塊錢不到,完全是那種最貧困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