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做隻大風箏
字數:2708 加入書籤
廟前有一個小型的廣場,並不見禮佛的香客,亦不見遊人。隻見兩扇紅漆廟門輕輕虛掩可容一人出入,林中傳出幾聲蟬鳴更托襯出這座古廟的寂靜。大門上麵是一塊牌扁上有“紫雲廟”三個漆黑的大字。
陸仁傑行快了兩步跨過大門,大門內是一個廣闊的院子,除了一道紅磚鋪成的道路之外,遍布綠草。陸仁傑走到殿前,當即有一中年和尚出來招呼,含笑向陸仁傑深施一禮道:“小施主是否路經此方,欲在小廟用午膳?”
陸仁傑隻覺腹中饑餓,於是點頭稱是,然後問道:“長老,在下有一事想問。”
中年和尚道:“請說。”
陸仁道:“請問這兩天可有一對中年夫婦前來禮佛?”
中年和尚認真的想了想,搖頭道:“這兩天正好是本寺齋戒節,不接待客人,沒有客人來我寺上香禮佛。”
陸仁傑有點失望,道了一聲謝,然後道:“那請問在下可以在此借宿幾天嗎?”
中年和尚微笑道:“佛祖為眾生大開方便之門,本寺亦歡迎小施主在本寺投台宿。”
那和尚帶著陸仁傑,走到右邊最後的一間廂房,房子很大,布置也很雅潔,房內有床鋪一張,紅漆椅兩張,茶幾兩個,杯子是一色宋時官窯,顯得精雅別致,那和尚告訴陸仁傑業已準備午餐,少時即可用膳。陸仁傑知道有錢好辦事,當即捐了一兩銀子的香油錢。中和尚見陸仁傑長相不俗,為人做事老成達練,當下很是高興的施了一禮,人即退出房間。但旋即又回來稱,大殿後麵是眾僧做功課的地方,不可亂入,同時更是強調,紫竹林中樓閣乃住持清修重地,切忌闖入。
很快中年和尚在室內擺了素席一桌,四個菜,都做得精美異常,色香俱佳。陸仁傑想不到深山古寺也有這等精美齋菜,吃得眉開眼笑。不過很快又愁眉苦臉,這個年代沒有手機,沒有即時通信工具,況且紫雲廟占地極大,房屋眾多,如何才能讓爹娘知道自己已在廟內等候呢?
要麽舉火為號,隻是這裏有人居住,林木眾多,一不小心造成火災就麻煩大了;要麽造隻大風箏,放到天上去,上麵寫著“爹娘我在此!”,隻要父母來了,當即可尋到自己。
想及此,陸仁傑馬上行動,首先跟知客僧說,如果有一對中年夫婦前來投宿即時通知自己,然後問道附近哪裏有做衣服的地方。知客僧告訴他在右耳湖泮有一個小鎮,頗為繁華,可以找到裁縫店。
陸仁傑借了dāo jù隨手砍了根竹子帶到下船的沙灘,果然見到馬莉的小漁船還在附近打漁,於是放聲大叫,老漁夫馬來撐著小船馬上就來了,確是不負馬來之名。
老漁夫一見陸仁傑馬上笑麵相迎,道:“公子可是要乘船嗎?”陸仁傑點點頭道:“去右耳湖泮的小鎮。”
陸仁傑跳上漁船,不過半個時辰,已到小鎮上的碼頭。漁女馬莉主動說:“相公,我對小鎮比較熟悉,我帶你去吧,順便可以幫你拿東西。”她雖是正正經經在說話,但眉目間,自自然然的有一種撩人神態,竟使陸仁傑不敢多看,別過頭去。陸仁傑想了一下,確是有必要帶個熟悉的人去幫忙,於是笑道道:“有勞姑娘帶路。”
馬莉嘻嘻笑道:“相公怎麽別過頭去啦?”馬來皺皺眉頭道:“你豈可以這種語氣跟公主說話。公子,莉丫頭其他還好,人又勤快,就是愛笑這毛病改不了,請公子不要見怪。”
陸仁傑搖搖頭,然後道:“請姑娘在前麵帶路。”卻當先下船舉步行去。
馬莉急急的追了上來,道:“別走的太快了,我追不上。”陸仁傑隻好放慢腳步,和她並肩而行。馬莉找話搭訕的問道:“相公你的武功好不好?”
陸仁傑搖搖頭道:“我隻是個普通人,並不會武功。”馬莉哦了一聲,略顯失望之情。那小鎮距江畔,不過兩三裏路,走了片刻已然入鎮。這時,大約申初時分,街道上行人不多,兩側的店麵,看上去卻十分整齊,顯然這座小鎮,十分繁榮。馬莉輕車熟路,帶著陸仁傑直奔縫衣店。
縫衣店老板正在櫃台前無聊的拍打蒼蠅,看到有客人shàng mén,急忙迎上去,笑道:“客官可是要做衣服嗎?本店價格實惠,手工一流,用的布料都是縣府錦繡園的紡布,手感那是沒得說的……”
陸仁傑老臉一紅,訕訕笑道:“老板,請給我一丈純白色棉布,兩丈布帶……”店老板上下打量眼前的俊俏男子,臉帶同情的神色安慰道:“這位公子,你要這麽多白布啊?唉,正所謂生死有命,節哀順變啊!”陸仁傑心中冒出一個問號,買塊白布就節哀順變,什麽意思?馬莉在旁掩嘴笑道:“相公,這店家想來誤會了。我們這兒的風俗是如果家裏有人過世了,要在竹子上掛白布,頭纏白布,這叫持節守孝。”陸仁傑不由滿頭黑線,守孝,守你個大頭鬼啊!怒道:“店家,你胡說什麽,我要做個大風箏給我mèi mèi玩不行啊?”店老板確定對方不是在消遣自己,抱著萬分歉意道:“一丈棉布盛惠五錢銀子,兩丈布碎,收你十文。”陸仁傑道:“你幫幫忙,我給你六錢銀子好啦。”
店家為了表達歉意,同時看到六錢銀子的份上,出工又出力,很快就幫陸仁傑做好了一個特大號的風箏,上麵大大的寫著一個“陸”字。
當陸仁傑抱著風箏在街上行走的時候,馬莉以手遮麵,羞於與陸仁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