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測謊術

字數:4499   加入書籤

A+A-




    林紫霞剛回到五軍都督府馬上宣布把陸仁傑調為自己的親衛,讓蔡英雄這小子羨慕的不得了。馬文迪為討好林紫霞,立即讓人調拔了一間獨立的房間給陸仁傑做營房,這房間就在林紫霞居住的小樓旁,還派人幫陸仁傑把被褥床鋪全都搬到新營房。

    林紫霞隨馬文迪去到書房,馬文迪拿著兩封蓋著火漆的公文袋交給林紫霞,有點無奈的道:“這兩封文書都是以加快的形式送來的,送信的官差還說是皇上親自下達的旨意,如果林侍郎收到意旨即刻回京,這信送來了有十天時間了,希望林侍郎立刻回京複命。”林紫霞十分好奇,到底小皇帝有什麽急事要找自已。於是打開密封袋子,取出兩封信,裏麵的內容都是大同小異,上麵寫道要林紫霞提前挑出親衛人選,見意旨即刻回京,因為皇帝要趕著去秋獵。林紫霞苦笑一下,這小皇帝做事情總是火急火燎,有如火燒尾巴一般,這次又不知道要禍害哪個地方了。

    林紫霞向馬文迪展示聖意,請教馬文迪如何才能為聖上分憂,盡快挑選擇出優秀的武者當聖上的親衛。馬文迪可摸不透皇上的脾性,隻得笑道說:“林侍郎是皇上身邊的紅人,這事交由林侍郎來操辦,最是合適不過,那就請林侍郎多費點心思吧!”林紫霞知道馬文迪這老狐狸可不會出一丁點主意,自行想了一下,便去找陸仁傑,把這燙山的山芋丟給他,美其名言為妻分憂。要他去挑選一百名武藝高強,人品長相都在上上之選的新兵準備進京擔當皇帝親軍。陸仁傑一聽要求就有點頭大,武藝、長相都是比較容易判斷的事情,而人品在一時之間卻難以斷定,如果挑選的人員有問題,林紫霞也是要受到牽連的。陸仁傑想了又想,終於讓他想到一個在古代十分效的測謊技術,在左都督馬大人親自押陣之下,陸仁傑把三百六十人分成兩排,大家麵對麵站著,每人發一塊幹麵包放進口中含著,不準吞下。

    接下來是集體問答環節,無非是一些最近有沒有幹什麽壞事,有沒有見義勇為等等的常規問題,最後陸仁傑還拋出一個千古難題:當你媽和你女朋友掉進河裏,你先救那一個?在百行孝為先的古代,dá àn是標準的一致,救老媽!當大家將幹麵包都吐在麵前的一塊白紙上時,實際情況並非如大家回答的一樣。一半人的麵包是幹的,一半人的麵包是濕漉漉的。陸仁傑早就知道人的緊張情緒可以從其幹燥的嘴巴裏檢驗出來,因為此時唾液的分泌被減緩了。任何情緒huó dòng都可以引起自主的微小生理變化難控製,這就是測謊儀的基本原理。

    武功高下可以慢慢培養,人品不行就是硬傷,陸仁傑當場表示麵包是幹的人可以走了,麵包是濕的人留下。留下的人發出一陣激動的歡呼,而麵包是幹的人則發出質疑聲,雖然還未有出現sāo luàn的嚴重情況,卻賴在校場中不肯走,一定要求給一個說法,畢竟關係到眾人能否飛黃騰達的機遇問題。

    馬文迪為了打發林紫霞這尊大神,對林霞可是相當的尊重,低聲問道:“林侍郎,你的親衛隊長這樣武斷,隻怕難以服眾啊……”林紫霞點點頭表示她會去了解情況。

    陸仁傑看到林紫霞走過來,如何不知道她的疑問,當下笑道:“林大人,你是想問我,憑什麽把口中麵包是幹的人趕走嗎?是這樣的,人的情緒發生變化時由植物神經係統作用而引起生理變化,這是有名的測謊技術。”他看著林紫霞依然迷糊的眼神,笑道:“林大人,我就用這種測謊方法,做一個實驗給大家看看。”林紫霞好奇道:“做實驗?什麽是做實驗?”

    陸仁傑想了想道:“那我就斷一個案子好了,你看看江寧縣衙中有什麽懸而未決的案子,請他們把人送過來,我用這種方法試試看能否破案。”林紫霞對陸仁傑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馬文迪卻認為太兒戲了吧,可是又無法安慰被淘汰的新兵,隻好一咬牙吩咐葉河輝親自去江寧縣衙找縣令提取一宗近日發生的有爭議的案件過來。

    近日江寧縣衙確是有一宗懸而未決的案子,縣令孟秦為官清廉,為了這個案子深感左右為難。事情是這樣的,昨天上午有一名中年男子拿著一個包狀,跌跌撞撞地跑來擊鼓鳴冤,找縣老爺告狀自稱王二韋,在渡江的時候被漁夫搶劫,被搶走了五十兩銀子,孟秦自然著人將渡口的漁民抓捕歸案同時在漁船上確是搜出五十兩銀子,然後漁民和王二韋就開始了撕逼之旅,兩人互相漫罵攻擊,王二韋說漁民搶他的錢,漁民則說王二韋誣告他,但是大家都無法找到有力的證據證實銀子為自已所有。孟知縣心煩意亂之下隻好暫時將兩人收入大牢。

    孟知縣正坐在明鏡高懸的牌匾之下,幾乎把頭發都扯光了都毫無頭緒,突然聽得五軍都府的大老爺們對這個案子有興趣,於是屁巔屁巔親自將兩人押解到五軍都督府的校場上。主審的竟然是一名弱冠之年的少年人,都督府的各位大佬側坐到一旁作旁聽。孟知縣見過馬文迪之後也坐到一旁聽審。

    陸仁傑光榮的當了一會回法院的法官,著人先將告狀的王二韋帶了上來,當下一拍驚堂木,發出巨響,然後問道:“下麵所跪何人?”王二韋被嚇了一跳急忙道:“清天大老爺明鑒,小人王二韋昨日過河的時候,遭遇那擺渡的大漢搶劫。望大老爺替小民作主。”陸仁傑道:“被搶何物?”王二韋叩頭道:“小人掙得五十兩銀子。”

    陸仁傑問道:“你是幹什麽的?”王二韋道:“小民以賣蜜錢為生。”陸仁傑再問:“你的銀子原來放在什麽地方?”“就放在這兒。”說著,王二韋打開包袱,露出幾盒蜜餞。

    “來人!”陸仁傑喚過縣衙的兩名衙役把漁民帶了上來,同時也把起獲的五十兩贓款放在桌子上。陸仁傑尚未開口,漁民打扮的漢子已是“撲通”一聲撲倒在地上,大聲叫冤道:“大老爺啊,小人冤枉啊!”陸仁傑一拍桌案:“公堂之上不準亂嚷!我來問你,你是幹什麽的?”漁夫顫聲道:“小人是打漁的的漁夫,就在長江邊打漁為生,有時也帶人渡江。”

    陸仁傑指指案桌上的一包東西,道:“這銀兩是哪裏來的?”漁民哭訴道:“那是小人兩年多的積蓄,小人安分守紀,從來沒有幹過傷天害理之事哇!”陸仁傑皺了一下眉頭,轉而問王二韋道:“可是這漁民搶了你的五十兩銀子?”王二韋急忙點頭稱是,又一再叩頭要多謝青天大老爺幫他拿回被搶的財物。漁民再次勃然大怒道:“你這惡人,為什麽要誣告我搶你的銀兩,你不得好死!”

    陸仁傑對王二韋和漁民兩人笑道:“你們兩人可有證據證實此五十兩是你們自已所有的?”漁夫又驚又怒,卻無法說清何人可以為他作證,同樣王二韋也隻是一個勁的強調銀兩是自已的,於是王二韋和漁夫兩人就再次上演對罵的好戲。陸仁傑回頭看了一下在座的五軍都督府高官,又看看圍在外麵看熱鬧的新兵們,知道是時候進行自已的實驗了,他命人取來兩把炒米,著兩人每人口中含一把,但不能吞下去。

    陸仁傑笑眯眯的問打漁的大漢:“你存的這些銀兩,有外人知道嗎?”漁民搖搖頭道:“沒有,這些都是我打漁的積蓄,平時那裏會讓別人知道。”陸仁傑點點頭,同樣的話向王二韋再問了一遍,王二韋同樣說沒有人知道。

    陸仁傑吩咐道:“把這些銀兩放到校場邊的草叢中。”然後又道:“去把廚房養的大花貓帶過來。”說完,使對兩人道:“王二韋你說過這銀子是和你的蜜餞放在起,是嗎?漁夫,你說你的銀兩是放在漁船上的,是嗎?”兩人都點頭稱是。陸仁傑笑了笑道:“好吧,我告訴你們,這銀子就放在在校場邊大家都看著,如果銀子是王二韋的,那麽銀子上麵必定爬滿喜愛甜味的螞蟻。如果銀子是漁夫的,則大花貓帶過來必定會在這銀子上嗅來嗅去,因為銀子放在漁船上放得久了就會有魚的腥味。”

    現場雖然有幾百號人,卻是靜悄悄的,落針可聞,大家都在看著校場過上的銀子。

    陸仁傑對漁民道:“你再想想,最近可有對別人說過船中藏有銀子的事情?”漁民側頭認真的想了想,作恍然大悟狀,高興的道:“前天我跟雲來客棧的店小二說起過,因為我老去吃酒,大家都混得很熟,所以多喝了兩杯我就跟店小二提了一句,說我經常把錢藏到船上,別人絕對想不到,也找不到。”陸仁傑吩附道:“來人,傳雲來客棧前來問話。”不一會兒,店小二被帶來了,略帶緊張的打量在座眾人,陸仁傑一指王二韋:“這個人,你認識嗎?”

    店小二上下打量一下王二韋,回應道:“回稟大老爺,此人雖不認識,但記得他前天在敝店吃過酒。”陸仁傑追問道:“此人何時在雲來客棧吃過酒?”店小二思索了一會,一扭頭看見打漁的,便道:“想起來了,此人是在前天傍晚與這位打漁的大哥,前後腳進的酒店。”陸仁傑點點頭,道:“這位打漁的漢子有跟你說過銀子藏在船上的話嗎?”店小二一驚,急忙跪下道:“大人明察,打漁的確是說過,但我絕對沒有說出去。”陸仁傑揮揮手讓其站起來退到一旁。

    過了一會,大花貓被帶過來,這大花貓果然在銀子上麵嗅了起來。陸仁傑再拍驚堂木大吼一聲道:“王二韋,你這無恥之徒,為了五十兩銀子,竟敢在公堂上誣告陷害別人,還不從實招來?”王二韋跌坐地上麵如死灰,陸仁傑吩咐衙役將王二韋和漁民口中的炒米取了出來。陸仁傑冷笑一聲:“這銀子在地上放了半天,連一隻螞蟻也沒有,而這隻大花貓在這銀子上嗅來嗅去。這說明銀子上有腥味,難道這銀兩的歸屬還不清楚嗎?”

    那王二韋見真相已露,不得不招了實情。原來,這王二韋是一個經常行騙的家夥。前天在酒店吃酒時,聽見了打漁人和店小二的說話,便心生一計,買了些蜜餞,又撕破了衣服,裝作遇到搶劫的生意人,告到公堂。不想碰上了陸仁傑,偷雞不著蝕把米。

    陸仁傑叫林紫霞和馬文迪上前觀看桌子上的炒米,果然王二韋的炒米放在口中依然十分幹燥,而漁民口中的炒米則沾滿了口水。然後大家都上前觀看,不得不承認陸仁傑的測謊術用來測人心,準確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