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重回故地
字數:5496 加入書籤
因為周耀的特別照顧,姚香玉被放在隊伍的前頭。
而她騎著驢子,在一眾人中也很是顯眼,惹來後頭不少羨慕的眼光。
跳跳的力氣大,速度也快,如今叫它同其他驢子一般的速度前進,可是難受死它了,數次都要脫離隊伍。
姚香玉也很是無奈,既然要跟著隊伍,在到達說好的地點前,就不好隨意離開。
沒法子,她隻好低聲安撫著跳跳的情緒。
大約十天後,終於出了明安省,又走了兩天到了一個縣城,在這裏,隊伍要分開了。
姚香玉也不例外,她要隨同另一個隊伍往北邊而去。
而不幸的是,那後頭跟著的隨行人員,依然同行。
那些人現在看姚香玉眼不是眼,鼻子不是鼻子的。
原因也很簡單,姚香玉不願意把跳跳讓出來,體現下她的尊老愛幼美德,這不就讓人給怨上了。
姚香玉也不稀罕在外頭做自己的好名聲,才不管那些人呢。
一路北上,路上的風光更是不同,天氣也依然很熱。
有時候運氣不好,還會碰上連下幾日的暴雨,那一日日的花費,可是要把人給愁死。
一路走,過了江平府,便是海東府,此時的海東府,儼然成了南邊的經濟中心。
商隊在這邊脫手了許多貨物,並不打算再往北邊去,而是要去往中部,隊伍就此解散。
姚香玉並不覺得可惜,她隻是好奇,去年她是沒來過海東府,但也知道這邊還是公主的封地。
如今過了一年,是發生了什麽,短短的不到一年時間,這邊就成了一座繁華的城市。
她特地多留了兩日,每日除了去茶館聽些八卦,就是去鋪子裏轉悠。
這一轉悠,她就發現了,幹貨的價格很美好,而且分得非常的細。
且在街上,她還看到有人擔著草菇在賣,看來蘑菇種植,能想到並做到的人並不是沒有。
在海東府了解了下大概的情況,姚香玉找到了商行,知道要去安西府,必須先到南京府,再隨商隊到安西府。
而從海東府前往南京府並不慢,可坐船也可坐車,但也要十餘天。
姚香玉算算日子,都八月了,等自己到了南京府,孫平瑜的考試結果應當出來了。
她倒是希望孫平瑜能中舉人,有了這身份,便能為官,再往上考,也更容易。
海東府到橫江鎮並不遠,但姚香玉猶豫了下,還是不去了。
畢竟被人惦記著的感覺並不咋好。
至於她跟邱大娘說的法子,她在海東府這邊的店裏已見過,就知道這法子流行開了。
對此,她心裏是有些酸的,不過也沒過於糾結。
畢竟誰也不知道會有現在的結果。
從海東府再到南京府,一路舟車勞頓的,姚香玉再好的身體也吃不消了。
她尋了處不錯的客舍,好好地洗漱一番,睡了個好覺。
從南到北,風景不同,同樣熱鬧,但很明顯的,南京府更加的富庶,能看到更多的官宦人家。
隨便在一家茶館裏一坐,就能聽到有人在聊哪家侯府、伯府之類的八卦。
怎麽說呢,海東府更多的是商人,而南京府的底蘊,是它拍馬也趕不上的。
不過很顯然的,最近隨處可聽的消息就是鄉試放榜的事。
姚香玉特地去看了榜單,在上頭找到了孫平瑜的名字,排在靠前的位置。
她心裏很是高興,看來孫家的社會地位有望得到改變,成為當地的名門望族。
即使如此,她卻沒有上門道賀的想法。
在南京府待了些時日,姚香玉尋了個商隊,采購了些物品,踏上了前往安西府的路。
到了後半程,那道路相比去年明顯修繕過,走著很是平穩。
姚香玉來到她買的那棟小院子,檢查了下門鎖,沒生鏽的跡象。
再看屋頂,茅草是剛更換過的,可見老程很用心。
姚香玉進屋,打了水,裏外打掃下,把床板、席子等拿出來晾曬。
而後她準備了些南方的糕點、幹貨,收在一個籃子裏,等會再去買一壇酒,便是很不錯的謝禮了。
姚香玉才從院子裏出來,隔壁的院子就有人探頭往這邊看。
那人見姚香玉發現了,就飛快縮回頭。
這棟院子一直空著,不是沒人沒想法,而是老程管著,沒人想去得罪他。
現在這院子住進了一個年輕的小婦人,該不會是那老程的相好吧?
姚香玉才不去理會旁人的想法,照著記憶中的路去找老程。
運氣不錯,老程正好在家,他看到姚香玉也有些驚訝。
姚香玉朝老程點了下頭,“這一年來麻煩您了,一點南方的土儀,您別客氣。”
老程瞅了一眼,量可不少,還有塊熏肉,挺大方的。
“姚娘子客氣了,不過舉手之勞罷了。”
老程朝自己的老妻點了下頭,讓她把東西收下來。
“您客氣了,我看過了,那屋頂都換了新的草了。多少錢,您算個數。”
姚香玉並不是個占人家便宜的人,該給多少她也不會賴賬的。
老婦人端來了茶水,姚香玉瞅了眼,加了幾片酸梅子在裏頭。
老程沉吟了會,問道:“姚娘子今年還是要去邊城?”
姚香玉點頭,並不隱藏自己的目的。
“這一年來,可是有什消息?”這邊是距離變成最近的府城,消息應該不會滯後。
“這一年邊防那邊還是有些小型的戰鬥,據說已經收編了好幾個族的人,疆土擴大不少。”
老程並未隱瞞這個消息,“因此,我不建議你前往那邊,並不安全。”
他對姚香玉尋夫一事並不看好,很明顯的,眼前是一個不願意接受現實的婦人。
姚香玉笑了笑,“我會考慮的,多謝您的建議。”
“那錢您說個數,否則以後我都不好意思再麻煩您了。”
姚香玉堅持要得到一個答案。
老程無奈,隻好說了個數,他跟洪老大的關係好,受他之托,幫姚香玉一把無可厚非。
“不知姚娘子打算在此多長時間?”
老程接過銀錢,想著替洪老大打聽下消息,指不定他這老朋友就能脫單了。
他們安西府民風豪爽,不似南邊那些地方規矩多,更沒什寡婦守寡的事兒。
寡婦再嫁,再尋常不過的事兒了。
“也說不準,指不定待個一兩月罷。”姚香玉自己也不知道。
老程算算時間,大概再半個月的時間,洪老大會來一趟,正好不會錯過。
姚香玉並不曉得老程已經打算為自己牽紅線了。
她辭別了老程,先去買了些基本的生活用品放回院內,便去街上買現成的食物吃。
不得不說,安西府相比去年,真的熱鬧不少,起碼這做生意的多了。
這邊的商行數量自然是比不上沿海地帶多的,但一家家的根基可是不淺。
當初的洪老大,就是掛名其中一家商會的小隊伍。
商會的人走南闖北,這聽到的消息自然就多。
且幾家商會都聚集在臨近的街上,因此這邊的茶館、酒館不少。
而這些奔波在外的人也嚐嚐到茶館、酒館內放鬆,談論路上的見聞。
於是這一帶的生意很是好,畢竟娛樂匱乏、消息滯後的年代,也隻有聽聽八卦這樣的樂趣了。
姚香玉喝了兩壺茶水,聽了好些個故事,什麽烈女投湖自盡的,什麽不孝子被雷劈的,什麽千裏尋夫被拋棄的等等。
這些人也都是講故事的高手,這些人的周邊都圍著好些人聽著,時不時地還有人給斟茶倒水。
姚香玉喝了一肚子的茶水,聽了一耳朵的八卦事兒,最後隻得無奈離開。
在城裏晃悠了兩天,姚香玉確定真打聽不到邊陲小鎮的消息,決定親自過去看看。 出了安西府,越走人越少,周邊的地兒也愈荒涼,姚香玉這心裏,總覺得有些不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