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穎川郡

字數:4194   加入書籤

A+A-


    複談天與地,論道兩樽。臘梅還開正豔,舉杯相交三人,亭台樓閣各有表象。

    首者斜臥於塌,雙眼迷離似醉非醉,寒風扶衫,淨開胸膛,不修邊幅為樂,濁眼看盡天下人,何時才知我是我。

    次者年齡稍長,正冠端坐,手撫胡須怡然自樂,自愚態也不顧及他人目光,謀定乾坤誰為主,首推天下吾敢先。

    末者醉靠木梁,已然分不清黑白之色,笑兒口如是,到顯最自在,風發意氣好英才,策主黎明點江山。

    “誌才,奉孝!可知漁網疏密否?”

    荀攸,字公達,大家之後,性格內斂而凝,猶如腹含利劍,多可出其不意。

    “漁具乃一家營生,自然要密網不漏,上可法嚴眾達,下可明辨是非也!”

    戲忠,字誌才。言出密網為佳,凡事隻有親力親為才可麵麵俱到,家國天下皆是一般。

    “奉孝以為不然,網者,捕也!進入些小魚小蝦有何意趣,不如疏網而捕,大魚盡入網中,豈不樂哉?”

    郭嘉,字奉孝。少時聰慧眼觀天下大勢分爭,習文略於穎川私學,平素喜結文人雅士,添為閑郎。

    “奉孝要網大魚,不知是二袁中的哪一位?”

    荀攸將關東諸侯中最頂端的兩位列於前,袁紹依河內成事,袁術入南陽起足,二人皆有一爭天下之力。

    “袁公路與吾等近鄰,他可不合奉孝之味!”

    郭嘉寄希望於袁紹,直接忽略袁術。貪征暴斂無所謂,但袁術太過於畏首畏尾,如果他當即入穎川奪豫州,奉孝還算他有幾分見識,隻可惜此廝難成大事也!

    “袁紹又如何呢?同是世家大門隻怕也好不到哪裏,不如奉孝與戲才依文若之薦入曹操帳下,此人素有雄心壯誌,且能力不凡,有名主之象。”

    戲誌才幾日前收到荀彧的推薦信,他對曹操的確讚譽有加,至少在汴水兵敗後他沒有氣餒,立即前往河內幕兵與袁紹形成同盟之勢,此舉乃百折不撓之態,可成霸主也。

    “成事與否還需靜靜觀之,奉孝隻不過是行一遭,袁紹如何親眼目睹才辯分曉,大不了奉孝回陽翟老家過上一世隱居生活,也是一段佳話!”

    郭嘉活得很灑脫,袁紹究竟是四世三公,還是累卵惜命,一探便知!世間的路如此繁多還怕沒有出口嗎?

    “二位似乎忘記了一個人!聽說這人前幾日便到了穎川,在州衙前募兵招員,還廣發賢才令,條件之優越打動了不少穎川士人,二位為何避之不談啊!”

    荀攸故意隱去盧樸之名,這幾日在潁川郡風頭最盛的便就屬他,大有反客為主的跡象,難道不能成為霸主嗎?

    “此人是天下有才之士的不二人選,善納言,廣賢名,中平第一人。但誌才可不願投做他處。”

    戲誌才將盧樸的優秀條件捧過天際,但卻始終不願投其門下,其中原因不欲言表。

    “若是說起此人到也最合奉孝口味,可惜了!奉孝也不願投其門下!”

    郭嘉眼中泛起異樣之光,但很快就平複如常,盧樸擁有完美的大魚形象,何奈時運不佳也!

    “二位擔心此人敵不過袁公路,擋不住豫州失陷否?”

    荀攸將眼前戰事擺上明麵,但也似乎醉翁之意不在酒。

    “公達,若是破不了此局,他能叫盧仲瑞嗎?兵出潁川師來高明,這一次恐怕要撈到盆滿缽滿也!”

    “奉孝自詡天下大才,也不得不佩服出此計之人,若是有緣相會定要和他討教一番!盧樸僅需三兩言便可籠絡孔公諸,袁術多是無功而返也!”

    二人十分看好盧樸此次的戰略部署,這一舉至少可以獲得豫州半數兵力與盡數錢糧,穩賺不虧。

    “既然二位如此看好盧振武,為何又不願投之?”

    荀攸早年間收斂心性,如今已然做到麵部平常色,萬年雷打不動,就算至交親友也猜不透他的心思。

    “公達兄,那你為何不投之?”

    郭嘉提壺漫灌,杜康濕衣襟,大家都是聰明人,所說原因自然一致,何須如此彎繞。

    “如此閑坐倒也無趣!不如吾等玩個遊戲,書案筆墨一應俱全,你我三人各自寫下心中答案,如何?”

    “哈!”

    “然也!”

    三人提墨於掌,各自書寫答案,對視一笑相繼展開。

    荀攸書二字:薊候。

    戲誌才書三字:公孫瓚。

    郭嘉書四字:白馬將軍。

    盧樸想要翻身做主公就繞不開此人,與其花費大量的精力投入在爭奪苦寒幽州,還不如放眼中原肥碩之地,成大事艱難百倍,稍有踏錯便入萬劫不複,盧樸雖好,但絕不是第一考慮對象也!地盤選擇不好且不說,單論公孫瓚、黑山軍、烏丸鮮卑這三座大山就壓得他喘不過氣。賢臣擇主而侍可不單單考慮主公個人問題,地盤如何極其重要。

    ………………

    “主公,文遠奉命招募,今已召精壯五千員,此中多是黃巾霍亂地方所募得州兵,隻要稍加訓練便可凝聚戰力!”

    “文遠辛苦!孔豫州可有為難否?”

    “孔大人對主公仁義之舉十分仰慕,多次協助文遠招兵事宜,這些兵員也多是穎川舊卒,實乃幸運!”

    盧樸現在明白為什麽人家被稱為名士,這大家風範,這慷慨解囊,簡直就是大漢棟梁。

    “文遠,袁術連日來已經行營動令,留於你訓練的時間可不多了!”

    “主公放心,十日之內文遠可以初步掌控軍心,雖然做不到令行禁止,但伏擊之事不在話下。”

    張遼與田疇已經商定對策,隻要袁術動軍,自己便啟程攔截,力保無失。

    “文遠啊!子龍不在軍中事務多雜,你可要注意身體呀!為了這幽州幾萬人如果折損我一員大將,那就得不償失了!”

    盧樸對連日奔波的張遼精心慰問,這絕對是誠心滿滿,因為盧樸拿的出手的將領隻有這兩位,如果損失一位日後該如何對抗強大的師兄公孫瓚。

    “多謝主公關懷!文遠年輕力壯些許事情還拖不垮某家!不知孔豫州的病況如何?”

    盧樸入潁川之後孔胄便離奇的病倒,這未曾蒙麵的孔豫州如此大力相助,難道主公不去探望一下嗎?張遼有些不解。

    “不必問!子泰說他這是心病,能不能治得好全憑天意,我們也便坐觀其成!”

    對於盧樸來說這是一個好消息,無論什麽原因這都是一個好消息。

    “主公,這讓人難免懷疑吾等居心不良,如果戰事未起先生內亂,隻怕對我軍不利呀!”

    “文遠!凡事都有兩麵性!如果有一個不支持我們的孔豫州,那我們豈不是舉步維艱。”

    “文遠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