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荃灣之行,見義勇為

字數:3957   加入書籤

A+A-


    上午九點多,幾人來到荃灣。聽姐夫說,這裏原來平地很少,通過填海造陸,建起了這個新市鎮。

    沿岸整齊的樓宇,仿佛在述說著,移山填海隻等閑。工業時代的力量,讓向家人嘖嘖稱奇。

    姐夫進了船艙,換好長衣長褲,帶著一行人來到警署,進行身份登記。管戶籍的女警笑著說:“你們來的巧,今天就要送一批資料上去,三天後就能領到身份證了。”

    登記時,向大叔填上‘向中天’三個字。林毅看到後,覺得這名字威武霸氣。想不明白他兩個女兒的名字,為什麽那麽樸素。小和尚沒有正式出家,所以跟著姓了向,取名向大方。

    這具身體的確切年齡,林毅不知道。鏡子裏看了看麵相,大概20左右,就報了這個歲數。

    進行完體檢,林毅得知自己身高176cm。不是很高,但比上輩子強一些。

    而體重才110斤,實在太瘦了。按公式算:176-105=71公斤。至少要增肥二三十斤,才能達到標準體重。二十多歲正是長肌肉的好時光,看來要加強營養和鍛煉,個子說不定還能再竄一竄。

    小和尚原來都13歲了,看起來卻那麽瘦小。向陽花17了,個頭才1米58。要我發,倒是挺吉利的,但最好能再長一些。

    可惜體檢的其它信息,女孩保護得太嚴密,沒能看到。林毅歎了一口氣,似乎有些遺憾。

    出了警署,姐夫揮揮手說:“走,去買衣服。”

    眾人知道家裏最近不寬裕,不想讓他破費。無奈沒姐夫領路,都不知道要去哪。大家拗不過他,也隻能跟著,進了一家老式成衣鋪。

    屋內有些昏暗,一個看著像店主的人,見到有客上門,連忙把燈打開。他戴上眼鏡,打量了顧客一番,指引道:“這邊衣架上是新衣,那邊的是舊衣。不過很多並不舊,隻是不時髦了,才被賣掉。”

    林毅挑了一件t恤衫、一條牛仔褲和一雙涼鞋。都是半新不舊的,應該不貴。他站在穿衣鏡前,看到國字臉和濃眉大眼,還算滿意。雖然不是啥花美男,但比上輩子強的多。

    林毅這副皮囊,上了生意場,容易給人老成持重的感覺。香港和南洋,信麵相的人不少。隻要他舉止不跳脫,建立信任會更容易。

    就在林毅自信滿滿,快要變成自戀時,其他人也挑完衣服了。最後一看,大家都是挑最便宜的買。

    向大叔說,穿這衣服沒法出海,堅決不要。

    姐夫說:“您外孫就在附近念書,一會我們去看他,總不能穿這身衣服去吧?”

    然後他越俎代庖,挑了一身好衣服,強迫嶽父換上。

    大家換完裝剛出門,向陽花就推著姐夫向前跑,同時歡呼道:“去看侄仔嘍!快走快走!”

    姐夫急忙叫到:“走錯方向了,是另一邊。”

    警署離新仔二叔家不遠,隻有兩三站地。眾人不坐車,步行前往。時而有巴士從身旁開過,前門寫著‘上’,後門寫著‘落’。

    幾人來到一處小區,幾棟樓房成雙塔型排列。林毅看到,銘牌寫的是‘福來邨’。

    向家姐夫指著樓宇說:“這裏是政府十多年前建的,廉價租給窮人,我們叫公屋或屋村。別看破舊,但申請的人太多,排隊等個七八年很正常。我細佬(弟弟)上岸早,當初搖中號時,就像得了頭彩,大家都說他行大運咯!”

    小和尚用手指著,數了數說:“16層,好高!”

    “好什麽!前些年,孩子們就在屋頂上念天台小學,做家長的不知多擔心。尤其我家仔仔,淘氣得很!”向家姐夫連連搖頭。

    大家坐升降梯來到頂層,正好是中午,新仔應該在家。

    來開門的,是個八九歲大的男孩。黑黑瘦瘦的,眼神很靈活,和姐夫長得挺像。

    “爸爸,我一猜就是你!給我帶了什麽好吃的?”

    向家姐夫虎著臉:“就知道吃!快過來,叫阿公和姨媽!”

    他又給大家介紹道:“這就是新仔,大名陳新,你們叫他小新也行。”

    聽到這個名字,林毅想到了《蠟筆小新》。低頭看了看,還好男孩沒有露出大象。

    新仔二叔不在,說是出去搭棚了,他嬸嬸把大家請進屋。屋裏很小,可能就一二十平。進來才發現人太多,坐的地方不夠用。女主人去借了椅子,大家簡單吃了個午飯。

    姐夫帶來不少鹹魚和醬料,交給二嬸做菜。林毅嚐過後,發現味道都很好。尤其是醬料煲的湯,又鮮又香回味無窮。問過姐夫,說是大澳特產的蝦醬(蝦膏)。林毅腦中蹦出個靈感,覺得可以做點事情。

    苦於地方局促,姐夫又督促新仔,快寫作業不許貪玩,向陽花玩小侄子的夢破滅了。姐夫說小新的基礎太差,如果暑假不補課,很可能會留級。

    看著遞給新仔嬸嬸的費用,少女隻能揮淚作別。

    出了小區沒走多遠,少女想起林毅的蜂毒問題,悄悄問他怎麽辦。林毅不想麻煩姐夫,就讓她暫時不要聲張。

    幾人正穿行一條小食(小吃)街,突然聽到有人罵街:“你死鬼老公欠了錢跑路,你不還誰還?反正你們北姑早晚都要去做雞!”

    大家前去圍觀,就見一個渾身流氓相的家夥,正在拉扯一位年輕女子。那女人腰上係著圍裙,一輛小吃車翻到在旁邊,東西都被砸爛了。

    雖然有幾個好心人在勸,但似乎懾於黑社會的威風,隻敢動嘴不敢攔阻。

    聽了向陽花的翻譯,林毅義憤填膺。他拉住同樣躍躍欲試的少女,豪氣幹雲地說:“陽花,讓我來!”

    同時心裏嘀咕著:你又不能英雄救美!我才是主角!

    姐夫剛要拽住衝動的林毅,就聽見震耳欲聾一聲吼:“撲街仔!你到我街上做什麽?”

    眾人望去,就見一個穿著背心兒、渾身腱子肉的男人,帶著兩個馬仔衝了過去。

    這時姐夫把林毅拉回來,告誡說:“管街人和要債人,大都有黑背景。社團的事不要摻和,我們管不起!”

    向大叔批評道:“這幫子禍害,都是建國時候,從大陸跑過來的吧?香港政府也不管?”

    姐夫無奈的說:“那幫港府鬼佬,黑社會就是他們用來治老百姓的。有文化人說,這叫以黑治民。烏煙瘴氣一些怕什麽,隻要不鬧到民怨沸騰,哪裏會管?”

    “在香港住久了的人都知道,警察就是黑社會,黑社會就是警察。還好大澳偏僻,沒什麽油水,漁民和客家人又都團結,才能有些好模樣。”

    就在眾人說話時,那邊並沒有打起來。雙方不知道講了什麽,要債人罵罵咧咧離開了。管街人安撫了一下眾商家,也帶著馬仔走人了。

    隻剩下被逼債的女人,一邊收拾打爛的東西,一邊輕聲啜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