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災害警告,九龍布點

字數:3239   加入書籤

A+A-


    再次到棚戶區,找到被流氓逼債的那個女人。這回林毅出馬,改變策略,直接問她:“七月二十五日深夜,我們乘船來香港時,從海裏救上來一個賭鬼,然後送他去了大陸。你男人,是什麽時候跑路的?”

    年輕女人本來還在疑惑,眼前衣著像個公子哥的人,找她幹什麽,聽到這話渾身一顫:“那死鬼跑大陸去了?”

    接下來,她邊哭邊絮絮叨叨、顛三倒四地講述了自己的不幸:生計艱難逃來香港、嫁給表哥卻是個爛賭鬼、老公跑路流氓討債逼良為娼。

    在林毅看過的電視裏,心理醫生都是靠耐心傾聽,來獲得患者的認同,就讓有些不耐煩的少女稍安勿躁。

    這些天的所見所聞,讓林毅知道,香港禁賭,但效果不佳。這彈丸之地,至少百萬賭徒:跑馬鬥狗、麻將牌九、番攤澳門。從男人到女人、從公開到地下、從陸地到海洋,無人不賭,無處不賭。

    當鋪和高利貸的繁榮,與賭博不無幹係。黑社會黃賭毒,自然天天想著圈羊牯。賭徒填海跑路不知凡幾,林毅也不知道,自己的驢唇,對沒對上女人的馬嘴?說的跑路賭徒,是不是同一個人?

    等女人嘮叨完,隻剩無語凝噎時,林毅提出:“我家開了食品連鎖公司,要招聘人手,你要不要去?”

    女人淚眼朦朧地祈求:“我可以先借點錢還利息嗎?否則去你們那裏工作,可能會把麻煩也帶過去。”

    升米恩鬥米仇的故事,林毅聽說過。可不會大包大攬,承諾替女人還錢。反正向大姐小食利潤高,對方應該能還清欠債,還能找個營生,這才是長久之計。

    既然女人知道好歹,幫她又是目標之一,林毅就建議說:“錢我可以借給你,不過你最好找人做個見證。否則對方耍流氓不認賬,或者直接把你拉走抵債,那就糟糕了。”

    林毅知道華人圈是熟人社會,讓女人去洗臉換衣,然後帶著她挨家招人。他衣著光鮮、談吐自信,又有女人幫腔,再加上良好待遇,棚屋住戶紛紛接受雇傭。

    對於手頭有活幹,不跟著走的那些人,林毅也說明了泥石流危機,勸他們早些搬走:

    “我聽老漁民說,現在就是台風高發季。台風一來,必有降雨。你們如果不願搬走,一定要隨時注意。大雨來時,寧可出去窩一宿,也別拿自己小命去賭。風險和安全這個賬,你們自己心裏算。”

    發出預警後,林毅讓雇員收拾東西,搬到繁華的九龍去住。郊區地皮便宜,適合辦工廠。但人氣不旺,汙染比較重,不是做生意的好地方。

    現在不是高峰時間,道路暢通不堵車。七英裏的路程,一個小時就走完了。

    ==================================================================

    林毅一共雇來七個人,都是中青年,沒有老人子女,房子比較好安排。在九龍避風塘附近的住宅區,租了兩處房子,三男四女各一間。

    要不要包住,林毅還沒想好。公司不是一個人的,他打算回去跟姐夫商量一下。要知道香港租房的費用,通常要占收入的25%-40%。如果提供包吃包住,相當於多付五成薪水,那可是一項大福利。

    房子太小,隻好又租了間倉庫,用來存放工作裝備。當然這些支出,都得由林毅墊付。賭徒老婆拿到的借款,會在工資裏慢慢扣還。

    按照大澳的實踐經驗,林毅領著眾人去買工作裝備。推車、炊具、餐具、燃料、工作服,又製作了‘向大姐海鮮’的招牌,雜事可真不少。沒辦法,萬事開頭難嗎!

    賭徒老婆就是靠小吃為生的,林毅就讓她給大夥傳授經驗。然後攤開地圖,給眾人分配網點,讓他們出去考察探路。

    約好晚上見麵,林毅三人推著小車,去了九龍避風塘。到了碼頭上,和向大叔父女碰麵後,就問事情辦得順利不?

    向大姐一臉興奮,笑著說:“談妥了,隻要兩萬港紙。機器是喝油的,魏老板囑咐了要防火,還搭售了滅菌和密封設備。”

    林毅懊惱的拍拍腦袋,“這麽重要的事,我居然給忘了!這位魏老板,人不錯啊。香港天氣熱,不殺菌罐裝,食品可存不住。姐夫人哪去了?運機器回去啦?”

    “怎麽可能!那機器大著呢,放上去,船還不沉了?他和魏老板辦理了托運,就去買汽艇了。對方還說,明天帶他去辦理公司登記和營業執照。”

    冷庫的事情,大姐已經聯係好了。眾人把食材搬上車,就去辦理海鮮存貨。

    路上,少女講述了這邊的遭遇。

    摸了摸妹妹的新連衣裙,大姐感歎道:“原來經商還有這麽多說道啊!換了新衣服,真是男的精神,女的漂亮!

    少女趕緊說:“姐,一會我陪你去買身新衣服吧?你也是女老板了,不打扮一下怎麽行?”

    大姐可沒有提前消費的概念,連忙拒絕:“別,可別,等錢賺到手再說。而且我穿著漂亮衣服,怎麽教人做活啊?”

    冷庫存貨的事情辦完,車上隻剩講解用的食材配料。眼看時間還早,林毅打頭來到一家旅店,定下幾間客房。他跟大家說,有事要出去,就一個人上街了。

    文教和辦公用品店,林毅逛了好多家。不幹膠這東西,據說三十年代就有了。貼紙種類已經很多,便簽型的也有,但不見林毅常用的那種。見狀,他心裏有了底。

    帶著年少時的發明夢,林毅走到賣紙製品的地方。仔細一看,種類真多,令人頭暈。其中他認識的,還真沒有幾種!銅版紙、牛皮紙、彩紋紙,選出幾種看起來合用的,林毅買了一些。

    等到了賣膠水的地方,林毅更是發懵。絕大多數,連名字都沒聽過!很多都是家居裝潢用的,而工業用膠作為生產原料,在民用市場幾乎看不到。

    這下林毅傻眼了,發明家的夢想,看來要破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