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更上層樓,墨揚漫畫

字數:3452   加入書籤

A+A-


    晚上寂靜下來,林毅回屋細品手稿:文詞優美、懸念精巧,從這兩個方麵來看,《城市獵人》絲毫不遜色於《俠盜高飛》。

    但林毅仍然有些不滿意,感覺這本書隻是《俠盜》翻版。少了古董、多了槍戰而已,在立意上卻沒什麽提高。

    第二天林毅拿著書稿,給幾個人局外人看,讓他們幫著參謀參謀。

    少女和大方都是誇獎,覺得故事寫得很精彩。即使是學霸費雪,也說不出哪裏不好。

    而關大爺看了好一會兒,又問了林毅的感覺,才說出自己的評價:“你是想在在商業小說裏,融入一些曆史和現實,好讓故事更上一層樓?”

    看到林毅點頭,關大爺提醒道:“史料相對好查。但另有一個關鍵問題——你們都是和平年代出生的,沒有上過戰場。人生經曆跟主角南轅北轍,所以筆下沒有血火硝煙的味道。”

    “純真善良的女主角,剛下殺場的男主角,對比如果寫得精彩,自然給小說增色。反之,現在的書稿裏,浪漫和現實對比不夠突出。”

    林毅聽得佩服,自己的思緒,自己都沒有理清,老爺子卻已經看明白了。

    不過在林毅心中,關大爺的定位是軍師。總不能當手下使用,命令對方寫小說吧?

    好像看穿了林毅的想法,關大爺搖頭失笑道:“老頭子雖然上過戰場,但那都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而且我也沒留下什麽心靈創傷。所以最好找個剛下戰場的人,給你們當顧問。”

    時間一晃又到了周二,離上次省親已經兩周了。回大澳的隊伍出發之前,關大爺調侃林毅,說他帶著新媳婦回娘家。

    林毅兩輩子為人,臉皮有雙層厚,哪裏會在乎。但向陽花功力明顯不夠,被羞的徑自跑了出去。

    離食品博覽會還有五天,向家姐夫他們都很忙,學著林毅之前做過的,也搞起了美食實驗。

    看到姐夫他們的表情,林毅有一種自投羅網的感覺。來自‘廬山’外的三小,被安排做試吃員,逐一品嚐實驗作品。

    雖然花樣各有不同,但確實都很美味。就是吃得太多,林毅被噎得直翻白眼。

    少女和大方直給他打氣,就像第一次小吃實驗時,林毅鼓勵她們一樣。

    第二天一早,三小互相催促趕緊跑路。林毅感覺,如果不立刻上路,他就要上天了!

    《俠盜》在報紙上的連載,是從月中開始的。到這周五為止,已經持續兩周。報紙發行了六期,講完三個故事了。

    許副社長打來電話:“學校附近銷量增長最快,接近半數的中學生讀過,反響很好。”

    林毅問銷量增長了多少,聽說才從10萬增加到15萬,就很奇怪:“香港的學生數量,不可能這麽少吧?”

    許副社長解釋道:“沒辦法,隻要班上有人買了一份報紙,很多學生都能看到。不過等以後出了單行本,銷量會比報紙好很多。畢竟書可厚多了,就算有租書屋,一些人也會等不及。”

    聽到這話,林毅很高興。他剛要談發行圖書的事情,就被對麵的好消息打斷了,忘記了這件事。

    “董事長,您讓我留意的漫畫家,今天終於有眉目了。一位叫程墨揚的人,來咱們出版社應聘。他以前給《青報》和《喜報》供稿,畫集我看了,很不錯。您要不要見見他?”

    真是雙喜臨門啊!林毅滿口答應下來,說了地址。不到一個小時,漫畫家就找上門來。可見求職心情之急切。

    林毅把人請進屋後,簡單介紹了下自己。又拿起對方畫集,欣賞了一番,覺得比較合胃口。不是那種小人書風格,而是比較立體,接近真人實相。

    林毅很奇怪,這樣的人才,即使經濟不景氣的時候,應該也不會被裁員啊?

    原來程墨陽以前學的是服裝設計,可惜這個香港的支柱產業,碰上經濟危機就不行了,所以他前兩年轉行畫漫畫。但今年香港頒布了《不良刊物法案》,要求漫畫行業自律,導致這個行業也開始大洗牌,他就二次失業了。

    1975年的香港漫畫,還遠遠沒到內容為王的時代。很多刊物,就靠著一點創意,再加上暴力色情吸引讀者。就連黃玉郎的早期作品,都不能幸免。林毅覺得,讓眼前的人才,去畫那些東西,實在太浪費了!

    程墨揚懇求道:“我讀過《俠盜高飛》,非常喜歡。它短篇故事集的體裁,很適合改編成漫畫連載。如果您把工作交給我,墨揚一定不會讓您失望的!”

    對方的直覺很準,林毅聽得連連點頭。又見程墨陽比他大,卻采用謙稱,更加滿意。兩方合作,要麽主從分明,要麽分工明確。否則意見衝突時,事情將變得一團糟,下屬也會不知所措。

    林毅許諾:“你先回去做人設,如果令我滿意,這份工作就交給你。”然後詳細說了要求。

    程墨揚很激動,隻用了兩天,就完成了工作。服裝設計師出手,筆下人物都很豐滿,挺符合林毅的審美。就是背景和道具,感覺不夠出色。

    林毅提了個建議:“主人公要酷,女角色要靚,這可是漫畫的大賣點。人物造型我很滿意,但還要請個裝潢設計師,這個成本不能省。你們都懂三視圖,一定能刮起行業旋風!”

    石油危機造成的經濟蕭條,早晚會過去。有本事的人,不會一直寄人籬下。所以林毅許諾:“如果作品大賣,允許用你的名字,為漫畫工作室命名。甚至股份的事情,以後也可以考慮。”

    最後林毅又提了個要求,就是多招幾個助手,盡量加快工作速度。

    程墨揚急於找工作,對於漫畫工作室的組建,不敢提什麽意見。隻是這種不計成本的投入,讓他很是擔憂。如果工作室入不敷出,肯定也會殃及池魚。

    如果一期隻賣1-2萬本,那還真會虧到姥姥家。不過林毅心大得很,就是銷量翻十倍,也未必能滿足他的胃口。

    林毅表示無妨,讓對方放心大膽去做。然後和漫畫家簽了合同,又給工作室轉賬10萬。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創作團隊不上規模,怎麽可能快速出精品?畢竟他腦中的‘金點子’實在太多,如果不抓緊時間,等機會溜走了,一定會後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