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一九七六,出行事宜
字數:4060 加入書籤
春節期間,林毅幾人,當然是回歸大澳。而關大爺沒有親人,自然不會留他孤身一人在市內,而是邀請老爺子一同過年。
1976年的春節,時間真是趕巧。1月30日,正好是大年三十兒。
傳統、純粹的春節,林毅以前真沒見過!前世,小年的時候,還在努力爬火車呢!
向家父女、陳家兄弟,都是水上人家。所以5號,活動是掃年和祭灶。
祭神奠祖、除舊布新、迎禧接福。雞日、狗日、豬日、羊日、牛日、馬日、人日,林毅從不知道,原來初一到初七,還有這樣的叫法。
祭祖的時候,小新二叔二嬸,當然也要回來。要不是大姐心細,提前租好空屋,家裏這麽多人,恐怕都住不下。
林毅既不姓向,也不姓陳,所以兩家祭祖,沒他什麽事兒,隻能做個看客。
儀式完成後,小新二叔一臉羨慕的說:“大哥,今年房屋協會,建了第二個屋村,就在天後站蓮花宮。那裏的高層,能看到維多利亞海景。比我那狗窩,可好得多了!”
向著姐夫嗤的笑了一聲:“再羨慕也沒用,你已經有了房子,現在收入也多了,廉租屋的搖號資格,你甭想了!”
“你耐下心,攢一些錢。等明年分了紅,我給你找補一些。趁著房價便宜,想辦法買間公寓,生個小孩,才是正經。”
二叔連忙搖頭:“我不是為了自己,我是想問,大哥要不要搬去市內?”
水上人家,沒有什麽祖屋,搬到市內去,生意當然更加方便。
不過,在大澳的船民中,姐夫已經是個領頭人,輕易不好搬走。這裏是牽絆,也是依靠。
聽陳家兄弟提到房產,林毅又想到了股市,最近幾個月,雖然港股漲幅不大,但美股卻大幅反彈,這說明他的判斷是正確的。
無論是股票市場,還是房地產市場,確實已經觸底反彈。經濟危機就要過去,正是買進物業的大好時機。
香港房地產以後的火爆,林毅即使沒見過,也聽說過。他把自己的分析和判斷,逐條詳細解說,聽得眾人連連點頭。
姐夫陳元興,是個有抱負的人。年底本來會有分紅,但他卻不急著享受,而是說服大家,一口氣開了數家餐廳。
小吃最開始的那七個人,都經過了考驗。所以姐夫一口氣,把他們都提拔起來,去管理茶餐廳。
等林毅講完‘麥當勞和房地產’的故事,姐夫又有了新的野望。現在,他已經不再滿足於租賃,而是瞄準了餐廳物業。
互相拜完年後,姐夫捶了下林毅肩膀,讚揚道:“比起剛來那會,你現在可壯實多了。那時候,可真像竹竿,風吹就倒。”
向大姐也來湊趣兒:“你們看,細妹和大方,被林毅照顧得多好!細妹也很有些女人味兒了,明年可以找婆家了!”
大姐的話,讓少女羞紅了臉。她偷偷瞥了林毅一眼,然後趕緊跑出門去,裝作看小新放鞭炮。
瞅著少女的背影,林毅欣賞了片刻。良好飲食,加上經常遊泳,讓她的身高,上竄到1米65。
現在的少女,身材更加窈窕,皮膚也細膩多了。遊泳的健身效果,可真是全麵。
而變化最顯著的,莫過於大方小和尚了。小孩子變化快,半年前那棵豆芽菜,已經完全換了一個人。像是一下子,從三年級跳到了六年級。
兩頰也鼓了起來,看起來有點嬰兒肥,肉肉的很可愛。
這半年來,在向家姐夫的帶領下,大澳漁村的很多人家,生活水平都上了一個台階。
不少人家都買了電視,給小孩子的紅包,也比往年豐厚了不少。
等到開始串門拜年的時候,大屋的訪客,絡繹不絕。感謝的話,不絕於耳。看來,姐夫威望大增,不是村長,勝似村長。
===========分割線=============
春節過後,出去采風的時間到了。林毅急不可耐,想知道信息時代,究竟發展到什麽階段了。
計算機和網絡,是林毅前世最熟悉的、也最具發展錢景的行業。所以未來的事業重心,自然也要落到這方麵。
而香港這邊,無論是小新食品公司,還是文化出版體係,都有專職ceo,林毅可以放心撒手。
星辰大海的出航時機,完全成熟了!
林毅本打算先去美國,直接落戶矽穀,順便聯係小說《廢土》的出版事宜。
但專業人士喬安邦,有不同意見:“小說最好先在英國試試水,有了好的口碑,再進入競爭更加激烈的美國市場。”
此外,英國首發,還有兩個優勢。一是對於核戰爭,作為冷戰前線的歐洲,恐懼更深。
二是近幾年,英國調整了它的稅收政策,給了殖民地和自治領不少優待,以便收買人心、抑製如火如荼的獨立運動。
例如1968年,建立了英聯邦基金會。在文化、體育等各種活動上,支持成員內部交流。
所以在英聯邦體係內,香港人做生意,成本更低、效益更好。而體係外貿易,效率至少降低15%。
正好,《廢土》團隊裏,珍妮就是英國人。所以喬氏出版社,給了她一個臨時頭銜——合作發行聯絡人。
畢竟,個人對公司,容易處於弱勢。而公司對公司,更容易獲取話語權。
珍妮不是一個人去,跟她同行的,還有費蘭。春節之前,這位老兄,好像辭去了大學工作。
難道,是要去英國見嶽父母?
而林毅自己的旅程,當然要帶上向陽花。畢竟在美國發展,身邊總要有能信得過的人。
隻有少女條件最合適,既年輕、有良好的學習能力,又可以完全信任。
至於小和尚那個電燈泡,這次就不帶了。
大方在國學方麵,很有天賦。林毅弘揚華夏文化的期望,就放在他身上了。
所以還是把他留下來,讓關大爺代為培養。正好這一老一少,半年來算是相得益彰。一個受到了良好教導,一個滿足了天倫之情。
“關大爺,等過了春假,大方就可以上學了。至於學校的事情,您的門路比我廣,我就不必操心了。”林毅拜托道。
然後他又拿出一張銀行卡:“我這次出去,時間可能會比較長,家裏就交給您了。這裏有10萬塊,如果不夠交學校讚助費,您可以聯係出版社。喬社長那裏,我已經叮囑過了。”
關大爺讓林毅放心:“不錯,趁著年輕,多出去闖闖。否則等上了年紀,上有老下有小,就會擔心這、顧慮那,失了銳氣。”
大爺掏出一張便條,放在桌上:“這是原房主的聯係方式,我從老張那要來的。多個朋友多條路,去了美國,多少能有個照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