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熱帶風情,傳媒俘虜

字數:3889   加入書籤

A+A-


    第二天早飯之前,林毅又看了一部紀錄片,《新加坡獨立建國十周年》。

    原來,脫離英國殖民統治後,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曾經合並成一個國家。失敗後,1965年,新加坡開始獨立建國。

    從影片裏就能看出,獅城對自身地理位置的優劣,有清醒的認知。它的不安全感,是不言而喻的,否則不會尋求新-馬合並。

    而這幾年,海峽對麵的印度尼西亞,一直對新加坡虎視眈眈。前兩年,有個印尼間諜死了,李光耀身為總理,卻不得不去印尼賠罪。

    看到這裏,林毅都為他覺得憋屈。不過,不低頭好像也不行。去年12月,印尼剛剛吞並了另一個小國東帝汶。

    雖然跟中國比,印尼確實不大。但在東南亞,無論人口還是麵積,它都是地區一霸。甚至澳大利亞,都有些忌憚它。

    東帝汶被吞並後,澳洲推動聯合國決議,要求印尼撤軍,但根本不被理睬。

    今年,印尼堅決合並了東帝汶,把它變成了第27個省。

    而現在新加坡的安全保障,來自1971年,與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馬來西亞達成“聯防協議”。五個英聯邦國家,正好圍城一圈,把印尼夾在中間。

    事物都有兩麵性,在和平時期,新加坡這種八麵來風之地,對經濟發展十分有利。

    馬六甲海峽,原本就是歐亞要道。現在石油-美元體係形成,在美國和中東之間,新加坡又成了交通節點。

    難怪獅城要下力氣,把裕廊島的南部海岸線,打造成石油化工基地。

    看完紀錄片,趁著早間天氣涼爽,林毅和向陽花出發,去費雪家中做客。

    獅城交通搞得不錯,不像香港總是堵車。而這裏的警察,都很恪盡職守。不像香港警察,身上總帶股痞子味兒。

    費雪的家庭,應該在中產之上。雖然不是海景別墅,但也比林毅家大上一倍。

    女孩把二人迎進屋中,鳥兒般歡笑道:“呀!怎麽買了這麽多禮物?還有我父母的?可惜他們去瑞士了,家裏隻剩我和傭人。”

    這裏是費雪的主場,她可以笑的很肆意。不像在香港時,總把自己偽裝成大人。

    林毅打量了一番大廳,估計跟熱帶氣候有關,這房子的裝修,多使用淺顏色。不像林毅的房子,顏色深的有點壓抑。

    廳中點綴著古董和藝術品,顯得主人很有品位。雖然沒開空調,但落地窗和玻璃門全部打開,過堂風吹得人非常舒服。北方的房子,密不透風;這裏的房子,渾身‘窟窿’。

    這時喬詠蘭,沿著螺旋樓梯,從二樓走了下來。原來這幾天,她都住在閨蜜這裏。

    喬詠蘭攤攤手,無奈的表示:“家裏親族太多,雖然過年很熱鬧,但總是吵吵鬧鬧,呆久了也會煩。

    ‘孤身一人’的林毅,斜睨了女孩一眼。對這位安靜的小才女,表示強烈鄙視——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喝完清涼的椰汁後,費雪領著二人上下參觀,連閨房都開放了。可惜因為不常住,裏麵缺少粉色氣息。

    看林毅對書籍感興趣,費雪把架子上的書,一一取了下來,平鋪在桌麵上。

    這些書,幾乎清一色教材教輔。除了四大名著,課外書少得可憐。

    林毅翻了翻,除了《華文課》和《道德公民課》,其餘教材通通是英文。

    指著這些書,費雪抱怨著:“華校不斷減少,而英文學校,有不少馬來裔和印度裔學生,如果用華文授課,他們根本就聽不懂。”

    難怪為了學習華夏文化,費雪要跑到香港去上學。

    紀錄片裏顯示,曾經有過印度裔暴亂。種族平等政策,能讓國內安定下來。而文化傳承,不過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參觀完朋友家,已經九點多鍾了。費雪建議道:“下午可能會有雷陣雨,最好趁著現在天晴,趕緊出去玩兒。你們想去什麽地方?”

    向陽花提出建議:“入冬以後,香港一直濕冷,我都好長時間沒遊泳了,咱們去海邊吧!”

    林毅連忙點頭讚同,去海灘遊泳,順便還能欣賞下熱帶風光。

    跟著費雪,坐上捷運,幾人來到了魚尾獅公園。看過吐口水的獅子後,在林毅的強烈要求下,大家又去了聖淘沙。

    可惜到了地方一看,實在令人失望。這時的聖淘沙,一點也不旅遊勝地。

    費雪告訴他:“三四年前,這裏還是英國海軍基地。他們撤走後,才改建成度假村。”

    林毅明白了,原來才完成一期工程啊!度假村,真的隻是個村子。

    76年的新加坡,雖然也在搞旅遊開發,但好玩的地方,比後世可差遠了。

    向陽花可沒有感慨,她急匆匆換完衣服,瘋跑著跳進了大海。

    遊完泳後,看人數正好,林毅提出打沙灘排球。三個美少女相伴,不知會有多麽愜意!可惜轉了一圈,沒有這項服務。

    林毅尋摸了一會兒,找到了兩項有趣兒的活動。他租了兩輛沙灘車,沿著海岸線,和姑娘們盡情飛馳。

    現在兜裏不差錢,身邊又有美女相伴,林毅又租了遊艇,在海上撒起歡來!

    他嚐試著玩了把劃水,可惜平衡不好掌握,不是麵部著地,就是臀部入水。

    穿越以來,不是學習,就是工作。這麽肆意歡笑的時刻,實在難得!

    費雪的預言很準,下午果然來了雷雨。新加坡沒有分明的四季,當中國入冬時,這裏進入的卻是雨季。

    回程路上,林毅想要買些報刊,為晚課做準備。結果卻發現,有些報刊遍尋不獲。

    知道林毅的目標後,喬詠蘭說:“《時代周刊》、《亞洲華爾街》,因為汙蔑李光耀總理獨裁、幹涉新聞自由,所以被限製入境了。”

    “整個新加坡,可能一共就幾百份,估計都在政府案頭,街麵上不可能買得到。”

    對李光耀,林毅也有些好奇。在紀錄片裏,他毫不掩飾強人作風:“是rb人用屠刀,教會了我權力的意義!”

    可能也正是因為這種性格,這個以華人為主體的國家,才能在周圍的異樣眼光中存活下來,還活得挺好。

    喬詠蘭繼續道:“年初總理發表演講,要求國民——必須抵抗被傳媒俘虜靈魂的誘惑。絕不允許傳媒,獲得美國那樣的地位。”

    她無奈的攤了攤手:“我父親學的就是新聞專業,他畢業後在這邊幹了幾年,然後就去香港闖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