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考察階段,筆下有誤

字數:3888   加入書籤

A+A-


    三人來到經濟發展局,跟接待人員說明了來意,然後被帶進了招商引資辦公室。

    雖說三人年紀不大,卻並沒有受到輕視。有些二代,在林毅這個年紀,就開始接管家族企業。也不知道,是不是托了他們的福。

    來訪的商人不少,所以組成了一支參觀隊伍。城市模型、規劃幻燈片、相關政策法規,走完這些流程,時間已經過了許久。

    向陽花一邊參觀,一邊嘖嘖稱奇:“這些道路修的真好,就像棋盤一樣整齊。不像香港,到處都是山,路修的彎彎曲曲。”

    林毅顯擺道:“香江多山,獅城地平。這房地產的開發成本,肯定一高一低。而且那裏是市場化定價,這裏卻有國家福利。”

    “所以我才勸姐夫,把茶餐廳的物業,盡早買下來。否則那些好地段,以後房租肯定飛起,恐怕會把我們逼走。”

    1961—1965年,新加坡實現了第一個五年計劃,1966—1970年是第二個。

    所以1960年代,隨著世界產業轉移,四小龍之一的新加坡,已經完成了初步工業化。

    不過,跟中國改開之初一樣,第一批企業,基本都是勞動密集型。目的隻是為了解決就業,讓百姓能吃飽飯。

    而要想過得好,從溫飽奔小康,必須產業升級。

    所以從1971開始,新加坡又有了新目標——技術密集型產業和資本密集型產業。為此,誕生了第一個十年計劃。

    要是沒有政治上的高度穩定,如此長期的計劃,實現很難得到保證。所以一些投資商,表示了疑慮。

    不過林毅知道,新加坡一直很穩定,經濟也持續高速發展。即使四十年後,李光耀都去世了,仍然是pap(人民行動黨)執政。

    而且林毅知道,有些高新技術,對政策敏感度高。比起香港,一些政策性風險,波及不到這裏。

    從介紹上來看,73年的石油危機,對獅城打擊似乎不大。反而被它轉化為機遇,大力引進高新技術企業,推動產業升級。

    團隊活動後,是一對一接待。

    林毅表示:“我很屬意電子行業。但現階段還在考察,隻有投資意向,沒有具體目標。”

    雖然如此,接待人並無輕慢,反而讚揚他目光犀利。

    然後對方做起了介紹:“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視環境保護。所以對電子和生物,這樣高技術、高附加值、低汙染的企業,優惠條件很多,扶持力度很大。”

    “我們和rb、德國,都建立了聯合科研機構。使產業和科研,聯係更加緊密,可以更好的,對企業進行技術性支持。”

    電子行業嗎,人才很重要。新加坡細節做得挺到位,還建立了國家級培訓中心,為企業輸送人才。

    而人力成本,現階段也十分低廉。平均年薪,不過兩三千美元,雖然比香港高一些,但離後世的四五萬美元,真是天差地遠!

    明擺著告訴投資人,這裏‘便宜有好貨’!

    了解完的產業政策,本來該去實地考察了。但林毅好奇心起,又問起了房地產投資。

    不過對方抱歉的表示:“新加坡狹小,隻有700多平方公裏,人口卻有200多萬。”

    “所以開發地皮時,首先要供應組屋,以實現政府居者有其屋的承諾。而有車庫、有花園的別墅,也並不賣給外國人。”

    表達完遺憾,對方又做起了推銷:“外國人可購買私人公寓。這些公寓也很好,雖然貴了一些,但都配有操場、俱樂部、健身房、遊泳池、網球場和燒烤台等全套設施。”

    接待人簡直一口氣都不喘,像報菜名一樣,把優點都說了出來。

    =========分割線=========

    考察完畢,林毅準備離開了。對這個國家,他已經了解不少。但短時間內,還無暇布局這裏。

    去機場的時候,蔡慕雲也來送行,他掏出《盜俠高飛飛》說:“林先生,費雪和詠蘭告訴我,你是這本書的真正作者。給我簽個名吧,這肯定很有紀念意義。”

    林毅當然不會拒絕,卻不由笑了。這個四十歲的老書迷,還要背著兒子來要簽名,生怕教壞小孩一樣。

    踏入機場的時候,門口有一位募捐者,正在向大家宣傳:“由於越戰和柬埔寨動亂,不少華人背井離鄉。我們付出一份善心,就能拯救一個家庭。”

    上輩子曆史已定,林毅沒有辦法。這輩子既然撞見了,他也想盡一份心意。

    看林毅躊躇,美食家蔡慕雲,上前攀談一番。回轉後說:“沒有問題,是正經的募捐人。他說的幾位慈善家,我都認識。”

    林毅不再猶豫,簽好支票,遞了過去。

    對方看到數字,高聲讚揚:“這位林毅先生,捐出了30萬港幣的巨款!真是功德無量啊!”

    聽到這話,林毅頭腦發懵。他寫下的數字,應該是3萬,怎麽會多了一個零?

    對方已經高調唱名,眾目睽睽之下,索回支票的事情,林毅做不出來。而且想到那個零,可能意味著好幾條生命,他也狠不下心。

    心裏念了幾遍七級浮屠,林毅緩過勁兒來。雖然是誤會,卻贏得了眾人的真心稱讚,還有少女那崇拜的眼神。

    此次行程,林毅隻帶了50萬港幣。雖說捐出去六成,但還有一筆專利尾款,已經到期,隨時可以兌現。

    做大事,就要有大氣魄、大胸懷。想到這裏,林毅拋卻那絲懊惱,享受起周圍的讚揚。

    下一站開羅,看看金字塔,滿足一下林毅上輩子的幻想。

    這個年代的埃及,和蘇聯是盟友。所以埃及的街道上,時而能看到伏爾加轎車。

    說實話,這個年代的奔馳,外形冷硬。而伏爾加的外表,很有流線美感,更加符合後世品味。

    在這裏,林毅最大的收獲,除了少女的笑容,還有巫毒教。這個原始宗教,來自西非,擅長玩弄靈魂。

    而它最著名的特色,是喪屍,也叫還魂屍。巫師讓人吃下河豚毒素,進入假死狀態,成為奴隸,在莊園幹苦工。

    上輩子的《生化》電影,有些情節,實在令人吐槽。為了完美改造,林毅收集了一些資料,準備有空研究研究。

    本來下一站,林毅的目標是,浪漫的愛琴海。但這幾年,希臘很不安定,軍政府上台又垮台,國王下台又退位。

    同時,兩大陣營力量,在希臘激烈交鋒。而後者,又在塞浦路斯大動幹戈。所以沒辦法,林毅把下一站改為羅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