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端午家節,生存生活
字數:4014 加入書籤
6月2日星期三,這天下班的時候,華裔工程師王傑,過來邀請:“老板,今天我家有個派對,都是華人華僑,你要不要過來?”
林毅聽得一愣,在王傑的解說下,他才明白過來,原來是端午節到了。
這時可不像後世,華人的傳統節日,在北美還不是正式節假日。所以要到下班之後,才會舉行聚會。
魂穿之前,林毅已經數年,沒有慶祝端午了。所以一時半會兒,還真沒有反應過來。
王傑看林毅愣神,以為是擔心賓客的問題,連忙解釋道:“來參加聚會的人,都是些律師工程師。”
“啊,我要去接向陽花,等會我們一起過去。”林毅回過魂兒來,接受了這個邀請。正好趁機接觸一下,西海岸的華人圈。
見老板答應下來,王傑寫下家庭住址,然後匆匆離開公司,好像去準備聚會了。
接到少女的時候,有兩個華裔學生,正在校門口和她聊天。事有湊巧,向陽花告訴林毅:“我想邀請兩位同學,去家裏過端午節。”
那兩位同胞,正好一男一女,看起來都是本分孩子。林毅點了點頭,然後又馬上搖搖頭。
他連忙解釋:“工程師王傑家裏,要舉辦端午聚會,邀請咱們一起去。我看也別單獨弄了,大家一起去他家吧?人多了熱鬧!”
那位女同學,有點天然呆,插話之前,竟然還舉了舉手:“這裏的華裔聚會,通常要帶一個家鄉菜,我們是不是準備一下?”
林毅小小的埋怨了一下:王傑竟然沒有提個醒,這要是空手去了,豈不成了蹭吃蹭喝?
幾人連忙回家,少女煲了一鍋靚湯。雖說加了鮮蝦醬,但時間實在有點趕,味道肯定不會太如意。
天然呆女孩,手藝也不錯,炒的菜香味四溢。
林毅找來兩個保溫桶,這是野餐裝備,現在正好用上。把炒菜和靚湯放進去,然後幾人驅車,趕往聚會場所。
四人抵達的時候,發現派對上,至少聚集了20號人。男多女少的原因,可能是來了不少光棍漢。幾個小孩子,正在屋內外竄來竄去。
還好這裏夠大,看上去並不擁擠。不過屋內擺不下這些人,所以雖然是端午聚會,但形式上,卻有點像西式自助餐。
很快,客人們開始展現菜品,就像人一樣,這些菜色天南海北,很多林毅都不認識。
他是北方人,天然的鹹黨,口味比較重。那些清淡菜色,他吃不習慣,不過辛辣菜品,倒是很能勾人食欲。
聚會的來客,台灣籍的比較多,所以談話時多用國語,林毅當然能夠聽懂。
席上一人愁眉不展,旁邊的朋友問道:“雲兄,你那綠卡,還沒有辦下來嗎?”
“難!那些移民局的人,說我虐待老婆。不就是打了兩巴掌嗎?我這樣麵冠如玉的君子,哪裏長得像壞人?”
朋友跟著歎了口氣:“你關起門來,在家裏教訓不好嗎?非要當著鄰居的麵!中美習慣方式不同,當然會話不投機。”
從在座諸人的對話中,林毅發現一個有趣現象:來美國比較久的人,說話總有些古韻盎然。說句不好聽的,有點像古代的酸儒。
而相似的身份,在家鄉時,通常說一句漢語,必然夾個英文單詞。好像不如此做,便很不時尚一般。
都說故土難離,在這些華人華僑身上,林毅算是感受到了。
雖然林毅是老板,但王傑並沒有特殊對待,隻是簡單引見了一下。
不過天堂遊戲的名字,在舊金山地區,已經小有名氣。在座的賓客,有不少人聽說過。
還有人自來熟,跟林毅開玩笑:“原來那兩款新遊戲,是林老板的產品啊。還好我沒有孩子,否則可要操碎心嘍!”
這句玩笑話,似貶實褒。林毅想了一會兒,才弄明白對方的意思。
散席的時候,一位金絲眼鏡,遞過來一張名片:“鄙人姓張,張貴川,經營一家律師事務所。太平洋周邊的貿易,我非常熟悉。”
社交場合的禮節,林毅已經學會不少。他雙手接過名片,認真看了看,然後掏出自己的片子,遞了過去。
對方是個有心人——看來從王傑那裏,這位律師先生,問出了不少消息。對於天堂遊戲的需求,已經了然於胸。
互相拜別的時候,張律師送上祝福:“林先生少年英才,想必過不了幾年,就能像王安一樣,成為在美華人的驕傲!”
這句祝福,算是擊中了林毅軟肋,讓他對張貴川好感大漲。
在電子產業報刊上,王安的大名,可是新聞常客!
他出身哈佛計算機實驗室,發明了磁芯存儲器。這個東西,林毅不太明白,覺得可能是早期磁盤。
後來,王安出走哈佛,創建王安實驗室。僅用600美元,就向商業領域,勇敢發起進軍。
幸運的是,不同於‘矽穀第一人’肖克利,王安的商業才華,同樣非同凡響。
他負債250萬美元,成立王安電腦公司。股票上市後,身家高達5000萬!
72年至今,王安電腦發展迅猛,先後推出的兩款文字處理機,都取得了巨大成功。由此,他成了華人富豪中的翹楚。
第二代文字處理機,不光天堂公司在使用,林毅家裏也有一台。
費蘭提倡‘工作無紙化’後,公司的自動化辦公設備,不少都采購自王安公司。
林毅分析過,文字處理機,應該是機械打字機和個人電腦之間的過度產品。
打字機這種東西,向陽花已經不用了。她寫作業的時候,都用這種新機器。
也難怪少女如此——王安文字處理機,外形有點像電子琴,比起老土的打字機,當然更得女孩傾心!
文字處理機的廣告,拍的也很有意思:王安不用模特,而是親自動手。他右手夾著雪茄,按在文字處理機上。
那個神態表情,就像皇帝禦駕親征一樣,林毅覺得非常有趣。
回到家裏之後,兩人聊起聚會,向陽花興奮道:“我覺得跟紐約相比,西海岸的華人,更加朝氣蓬勃,沒有那種死水一潭的樣子。”
林毅試著分析:“我覺得,這可能跟身份背景有關。今天聚會的客人,都是些新移民,他們有技術有財產。”
“這些人到美國來,是為了追求美好生活。而那些老移民,多是掙紮求存、逃難至此。生存和生活,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心態。”
捏了下少女臉頰,林毅提示道:“老移民一般不會英語,聚居在唐人街上。而新移民居住分散,嚐試融入美國社會。”
一個被動,一個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