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禁咒轟炸,中文大學
字數:3797 加入書籤
姐夫好像還有話沒說完,卻被大姐給堵了回去:“那些事情不急,以後再說也行。毅仔、細妹,你們的婚事,我請人算了好日子!”
成家立業,這成家還在立業之前。所以,雖然一向賢淑的大姐,罕見地打斷老公說話,但姐夫卻沒有辦法生氣。
“吉時有兩個。不過9月8日太趕,所以還是選在10月8日。那天正好是中秋,可以算是雙喜臨門!”
大姐對細妹的婚事,比對兒子學業還要認真。對方這麽熱心,林毅當然不會給個冷臉。他幹脆不斷點頭,一副隨您定奪的樣子。
聘書、禮書、迎書;納禮、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迎親。三媒六聘的過程,大姐僅僅介紹了個大概,林毅已經聽得頭大如鬥!
革舊布新,香港可從來沒有經曆過。所以,遵循中國傳統禮法,男女成親需要‘三媒六聘’,也叫‘三書六禮’。雖然進入現代後,過程已經簡化了不少,但大致步驟不能錯!
這麽麻煩的事情,還好有別人幫著‘承包’。對林毅這個‘新新人類’來說,‘包辦婚姻’可真是件幸福的事!
大姐的持續性‘禁咒轟炸’,終於告一段落!林毅馬屁不斷奉上,然後用了個屎遁,趁機逃離大姐魔爪。大澳他都不敢呆了,一把拉起向陽花,跑去市內看朋友。
這話還真不算借口,確實有幾位好朋友,已經半年沒見麵了。林毅他們兩人,來到新界沙田馬料水,香港中文大學就在這裏。
這裏可算是真正的農村了。不過,校園覆蓋了一整座山,頗有點‘占山為王’的感覺!而且三麵環水,生態好空氣清新,也比市內少了幾分燥熱。
中大是開放式校園,經過四根柱子的大門,林毅輕鬆進了校園。不過,校徽兩旁的麒麟他認識,但是中間那隻鳥,實在太抽象了,二人都認不出來。
一路打聽著,他們找到了‘中國語言及文學係’。費蘭的堂妹費雪,喬安邦的女兒喬詠蘭,這兩位女學霸,高中隻讀了兩年,就考進了這所大學,當上了今年的新生。
昨天是周六,她們都是乖乖女,當然不會逃課,去機場湊熱鬧。今天周日沒有課,林毅又事先打了電話,不用擔心找不到人。
上次碰麵,還是半年前在新加坡,大家一起度假的時候。所以這次見麵後,自然好一頓親熱。當然啦,還是三個女孩親熱,林毅在一旁幹瞅著!
寒暄過後,向陽花有些疑惑,不覺問道:“費雪小老師,我記得你給我們講課時,說過高中第三年,相當於大學預科。怎麽這才兩年,你們就考上中大了呢?”
給了林毅一個微笑,費雪解釋說:“這得多謝毅哥!《俠盜高飛》和《盜俠高飛飛》,兩本小說的署名權,全都讓給了我們。這裏是中文大學麽,有時也會伸出特招的橄欖枝。”
林毅插了個問題:“那甄英俊怎麽沒……?”
旁邊的喬詠蘭,忍不住撲哧一笑:“還不是怨我那好閨蜜!林芝蘭那隻小狐狸精,自己強硬退學不算,還把甄英俊迷得失了神智,考試弄得一塌糊塗!”
“不是有特招嗎?”
看在喬詠蘭還在那笑,費雪答複了這個問題:“中大實行嚴進嚴出。雖然有特殊招生,但考試還是要參加的。分數一塌糊塗的話,當然會被拒之門外啦!”
===========分割線==========
香港中文大學背山臨海,第一次來到這裏,怎能不瀏覽一下校園美景?四個人一邊到處遊逛,一邊交流半年來的見聞。
雖然在這個時代,治學與科研,才是學校的主流;但是勇敢闖蕩社會、進行自我創業的人,也絕不會遭受白眼。
美國那邊的創業經曆,作為林芝蘭的閨蜜,費雪和喬詠蘭,當然收到了風聲。所以林毅的敘述,十分簡明扼要。
說完自己和女友的事情,林毅送上遲來的恭喜:“首先祝賀二位才女,進入中文大學,考上理想專業!”
“我還記得,費雪當初說過——從新加坡跑來香港的目的,就是為了學習華夏文化,現在算是心想事成嘍!”
這話點到了女孩兒癢處,費雪拋卻了成熟穩重,像百靈鳥一樣興奮,嘰嘰喳喳介紹起來。
“中大真的非常特殊!它采用的是書院製,而不是現在流行的學院製——上溯宋明書院講學精神,旁采西歐大學導師製度。”
“李卓敏校長說:我們中大的創校使命是,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
這些文鄒鄒的話語,應該都是照搬複述。看來這位李校長,十分得女孩崇拜。
林毅從這些話中,能感受到教育家的宏願——希望這所大學,能變成中西溝通橋梁,同時做到‘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眾人走著走著,就被攔住了去路——有隻慵懶的小貓,正好趴道路正中,模樣十分霸道。費雪上去摸它,動都不動一下。
看這貓膽子不小,林毅上前用手指戳了戳,想問問它,是不是名叫‘黑炭’?貓咪抬頭瞪了他一眼,然後扭過頭去繼續睡。
見狀,費雪輕笑:“這裏環境自然,有鳥有鬆鼠,有蛇有蜈蚣。不過最不能招惹的,還是那些猴子。要是走路時拿著水果,那可千萬要小心。否則一不留神,就會被山大王給搶了去!”
繼續往前走,喬詠蘭介紹道:“新亞書院、崇基學院、聯合書院,三者合並組成了中大。可惜今年我們入學,正好碰上學校整合。以後各個書院,都要改稱學係了,由大學統一進行管理。”
對於這種改變,費雪並不在意。說起新亞書院的創辦者錢穆,女孩的臉上,都要放出光來。然後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又被她挨個誇讚一番,就像小孩炫耀自己的新玩具!
林毅聽得頭大,感覺就像對牛彈琴,而自己就是那頭牛。除了錢穆和林語堂,他都不聞其名。
其他人能與之並列,當然也是學術巨匠。但林毅對儒家不感興趣,當然會顯得孤陋寡聞。
不過費雪的興奮,來得快去的也快,女孩臉上晴轉陰:“可惜林語堂先生,今年剛剛去世;而唐君毅先生,又進行了肺癌手術。這兩位大家的教誨,恐怕我再也聽不到了!”
仿佛嫌閨蜜還不夠難過,喬詠蘭又來添堵:“牟宗三先生去了台灣大學,勞思光先生隻教研究生。現在我們這些本科生,隻能見到饒宗頤先生了。”
看林毅二人聽不明白,女孩又解釋道:“饒老師,是能與錢鍾書並列的人物。”
這下林毅才點頭應諾。看來,雖然都是學界泰鬥,但有的人,連外行人都聽過名字;而有的人,名氣卻傳不出象牙塔。
他記憶有些模糊,好像是張大千或者齊白石,說過一句戲言:“因為我好交朋友,所以幫我揚名人的多,名氣自然就大了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