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謀取私利,政治人物

字數:3827   加入書籤

A+A-


    林毅在理光公司,把美國的套路,再次使了一遍。至於效果嘛,隻要是商業化社會,結局都差不多!

    不過這次的價碼,是兩年100萬芯片。不看好rb市場?那是絕不可能。但是,為了以後砍價,林毅不能露出底線。

    即使訂貨量大縮水,日方芯片供應商,仍然是千恩萬謝。

    這幾年經濟危機,別的發達國家,年經濟萎縮1-2%。而rb最慘,超過3%。

    訂單就是希望,林毅這個大主顧,當然是超級貴賓。要不是他急著走,保準安排一條龍。

    這個時間段,主機研發就是命脈,新加坡那邊有事,當然要盡快回去!

    圍繞這個項目,已經匯聚了多方專家。美國公司派遣,香港的學界網絡,新加坡數所大學。此外,在政府幫助下,英、德、日相關人員,也紛紛前來參與!

    百多名各國專家,當然要仔細協調。而出問題的地方,就在於新加坡政府,派出的一位工作人員。

    “加拉瓦先生的公司,在印度很有實力。貴公司的研發項目,如果有他參與,不光能夠提升進度,對於以後的市場開拓,也是一個強大利好!”

    在商言商,這話說的不錯。但是林毅有個疑問,對麵這位青年官員,好像也叫加拉瓦,而且也是印度裔。要說其中沒有貓膩兒,打死他都不信!

    更嚴重的是,前期準備工作,這家公司沒有參與。而加塞的事情,林毅很是反感。真讓對方進來,現有的利益分配,豈不是變成一團亂麻?

    所以這次見麵,最後當然不歡而散。然後,這位政府協調官,開始不斷找麻煩。而且那些小手段,用的可真是熟練。就是想要舉報,都很難找到證據。

    蒼蠅嗡嗡亂飛,林毅不勝其擾。

    正好,他的老朋友、美食家蔡慕雲,周遊世界回來了。新加坡分廠的易經理,就是對方推薦的,能力很是不錯。林毅早想登門拜謝,現在對方回來,時間倒是剛剛好。

    “林大老板,我這次歸家,可沒帶什麽美食,無法好好招待你嘍!”將近一年未見,蔡慕雲並不見外,仍然像老友一樣招呼。

    “你又不是我的人,叫什麽老板?叫毅仔就好,我叫你老蔡,怎麽樣?”

    “不行,我還年輕的很,可別把我叫老了!叫我蔡兄吧。”

    雖然這種稱呼,有點像電影台詞,讓林毅很不習慣。但人家愛好古稱,就是喜歡這麽叫,他當然也入鄉隨俗。

    “蔡兄,你不是最愛美食嗎?怎麽這次回來,卻沒有絲毫喜色?”

    “還喜色呢,不哭就不錯了!我這次出去,是應邀前往。結果那些食物,都是些人情關係,實在不對我的口味!”

    林毅聽了這話,有點不好意思。

    見他這樣,蔡慕雲醒悟過來:“去年香港美食節,我會過去看你們,確實是老喬的人情。但大澳的美食,要真是不合口味,我絕對不會推薦!作為美食家,必須要有原則!”

    林毅連忙道歉,然後提起官員的人情,和隨之而來的煩擾。

    蔡慕雲斥責道:“想的太多啦!以你現在的身份,隨便都能見到大官,說不定一下就解決了。”

    林毅撓撓頭:“貿工部的夏瑪部長,倒是邀請過我。但她也是印度裔,如果護短的話,說了豈不是更麻煩?”

    話雖這麽說,林毅拜別之後,還是直接找上門去。事先沒有預約,但是貿工部長,仍然親自接待了他。

    既然開頭不錯,林毅也就放膽直言,把問題敘述了一遍。

    夏瑪部長沒有生氣,反而立即起身,親自給客人倒茶:“給開發商保駕護航,是新加坡政府的職責。我們工作不到位,給您帶來了煩擾,請接受我的歉意!”

    林毅連忙客套:“這隻是個例而已,不應該牽扯到你們。”

    部長點點頭,並沒有回應。請林毅稍等,她拿起電話,找了一位負責人:“加拉瓦協調員,你查一下他的情況。”

    “以前就有人投訴他?怎麽沒有匯報給我?”

    “又是沒有證據,這家夥倒是狡猾!不錯,我這裏有位客人,已經是第二位投訴者了!”

    “我的意見是,不需要證據!辭退的原因,就是能力不足。”

    對方撂下電話,林毅豎起拇指,連聲讚揚:“部長女士,可真是雷厲風行!”

    指了指白色紗麗,夏瑪部長說:“我們人民行動黨,維護白衣白褲的決心,絕對不會動搖!還請林先生,心中不要留下芥蒂。”

    “哪裏,哪裏,絕對不會!”

    放棄了嚴肅表情,部長女士嫣然一笑,直言不諱道:“林先生的拜訪,我可是期待好久了。但小人剛做惡時,您沒有過來找我,恐怕因為我是印度裔吧!”

    雖然對方用了肯定句,但林毅哪裏會承認?

    部長繼續獨唱:“既然事情的處理,林先生還算滿意,那麽以後對印度裔,應該就不會再介懷了!”

    沒有直接回複,林毅轉換了角度:“班加羅爾,號稱印度矽穀。我投身電子產業,以後與那裏合作,肯定會越來越多。”

    林毅出門之後,不由擦了擦虛汗。深感一個小國,大官也不簡單!

    部長這個層次的人,已經脫離了公務員,可以稱為政客了。這是他第一次,與政治人物麵對麵,但決不會是最後一次。

    按下葫蘆浮起瓢,這邊的小蒼蠅,林毅剛剛攆走;那邊的大麻煩,就立即找上門來!

    不是一般的麻煩,他手頭的3000多萬美元,已經快要燒光了。有人比喻科研,就是往火堆裏扔錢。現在的林毅,算是真心體會到了。

    工廠那邊也燒錢,但同時會有產品出來。而實驗室這邊,除非最後出成果,否則中間的過程,隻能看見滋滋冒煙!

    林毅沒有辦法,又開始全球亂飛,到處籌集資金。美國那邊指望不上,前兩個月街機傾銷,已經榨幹了市場。現在全靠一款《陷阱》,給他弄來500萬美元。

    rb分廠的街機,銷售非常火爆,利潤增長迅速。可惜那是合資企業,必須等這一年度結束,才可能進行分紅。這種情況下,遠水解不了近渴。

    林毅迅速調整策略,新加坡分廠的產能,不再進入rb銷售網。而是通過讓利20%,快速打進歐洲市場。

    把未來的收入,提到現在來花,‘利息’難以避免。不過兩個月以來,5000萬美元的收入,也解除了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