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伯克希爾,信托關係

字數:3462   加入書籤

A+A-


    1976和1977年,世界經濟大幅好轉。石油危機的慘跌,股市不光收複失地,而且正在大幅上揚。這時,大量買股票很難,但是雅各布有辦法。

    他出身銀行世家,對於市場非常熟悉。聯絡眾多金融機構,可交換債券、可轉換優先股、強製轉換證券,通過各種靈活債權,幫林毅實現了間接入股。

    大學旁聽時,這些金融手段,林毅學到了一些。但美國銀行上萬,金融公司超過十萬。沒有一定從業經驗,就像進了陌生城市,拿著地圖也找不到路。

    pc的市場容量,去年一共才10萬台。個人電腦還沒普及,英特爾沒到爆發期,所以第一個被搞定。

    沃爾瑪和麥當勞,都在高速擴張期,市場收購不容易。雅各布親自出馬,說服他們發行新債權。大概六個月後,可以轉換為股票。

    拍著ceo肩膀,林毅放聲大笑:“果然,專業的事情,還是專業人士有辦法。”

    雅各布麵色平靜:“比起普通公司債,可轉換債的利息,可是要低的多了。老板屬意的公司,資金需求旺盛。低成本融資,吸引力當然不小。”

    蘋果、微軟、英特爾,不光未來盈利豐厚,而且涉及電子產業核心,所以另立賬戶管理。大老板不批準,銀杏金融隻有監督權,沒有決策權。

    去年的主要收入,已經有了投資方向。但美國天堂的盈利,還沒有作出安排。本土的街機收入,加上代銷紅白機,稅收申報日之後,收益大概6000萬美元。

    這錢沒給銀杏金融,因為林毅另有安排。按照上市公司名冊,尋找有價值的投資目標時,看到了伯克希爾?哈撒韋。他立即反應過來,這是股神巴菲特的公司。

    對這個傳奇人物,林毅當然想親眼目睹。所以致電伯克希爾,提出投資訪問請求。然後飛到美國正中央,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

    未來首富巴菲特,出生在這個中等城市。一望無垠的玉米地、綠色農用卡車、還有農夫雕像,難怪橄欖球員互相諷刺時,會說‘內布拉斯加種玉米的’!

    走進基威大廈,接待人員很友善:“伯克希爾公司,歡迎林先生前來參觀。董事會議,20分鍾後結束。在這之前,由我陪同參觀,你可以叫我瑪麗。”

    林毅真心誇獎:“對於來訪人員,你們態度真不錯。而有的公司,比這裏大不了多少,預約卻要排上一個月!”

    一邊引導來客上樓,瑪麗一邊謙虛回應:“沃倫跟大家說過,不為客戶著想的公司,伯克希爾不會投資。既然要求別人,自己當然也要做到!”

    林毅好奇的問:“你直接叫他沃倫,而不是巴菲特先生嗎?”

    指著牆上照片,瑪麗複述大亨的話:“現在是25個人,如果回到十四年前,還是這25個人。我們互相扶持,彼此就像一家人!”

    老照片、舊報紙、棒球服,還有卡耐基培訓證書,從1962年到1978年,可以參觀的地方確實不少。

    董事會結束了。會見開始之前,瑪麗衝來客眨眨眼,似有所指的說道:“希望你們談得愉快,最後能夠合作成功。”

    林毅沒時間深思,走進了總裁辦公室。這裏不大,而且很樸素,古董藝術品通通沒有。除了一台老座鍾,就是案卷、財務報表、商業報刊,一堆堆碼放的很整齊。

    巴菲特30年生人,年近知天命的他,看起來並不顯老。他翻出《時代》和《財富》,指著兩本雜誌說:“恭喜林先生,選擇了電子遊戲。在天堂的催熟下,產業正在進入爆發期。”

    其他美國人麵前,謙遜不是個好習慣,自輕者易受他人輕視。但巴菲特與眾不同,所以林毅先謙虛後恭維:“順風車而已。您入主伯克希爾十四年,2200萬增值到了6億。平均年回報率26%,遠超道瓊斯工業指數,這也是我的投資原因。”

    巴菲特輕輕一笑:“愛因斯坦說過,複利是世界第八奇跡,聰明人應該懂得利用它。”

    聽了來客的投資金額,對方臉色為難:“林先生對我公司,真的這麽有信心?”

    “本來期待高回報,但是剛才參觀時,看到了牆上的七張報紙,就知道投資這裏,肯定是低風險高回報!能用曆次股災,來時時警醒自己,先生果然非同凡人。”

    “不要損失本金,是我的經營原則。有個問題,你這筆資金,相當於公司淨值的10%。而伯克希爾,職員非常穩定,股東也非常穩定。而當前階段,公司並不需要大筆融資。”

    林毅主動登門,不光想見巴菲特,伯克希爾收購難,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我知道,政府雇員保險公司,剛讓貴公司掙了很多錢。那麽伯克希爾增發新股,然後投資天堂遊戲怎麽樣?正像您所說的,消費電子產業,浪潮即將興起。”

    “對不起,這種交叉換股,有違我的投資原則。首先,這個產業正在爆發,估值肯定相對過高;其次,沒有多年財務數據做參考,很難得出準確判斷;還有,我參股的公司,都要真正的經營權。這最後一點,你肯定不會答應。”

    巴菲特侃侃而談,美國天堂的數據,他簡直如數家珍。很多細節,林大老板都記不住。而對麵這位,簡直就是人形電腦!

    就在這時,電話鈴聲響起,巴菲特說聲抱歉:“沒有重要事情,我的會客時間,不會有人打擾!”

    ceo問明情況,說一會兒再談,然後掛斷了電話。他思考片刻,轉向客人說道:“真是很巧!我的好朋友,所羅門兄弟公司,剛剛出了些事情,正好需要大筆資金。”

    林毅現學現賣:“那麽伯克希爾,發行一批可轉換債怎麽樣?貴公司低成本融資,而我在半年之後,也實現了入股目的。”

    “這個條件,我無法拒絕。但要事先說明,委員會、理事會、公關部門、人際部門,伯克希爾都沒有。我們不搞投資者關係,沒有任何形式上的東西。”

    “巴菲特先生很坦誠。”

    “可以直接稱呼沃倫。”

    “沃倫,我明白的。奧馬哈家鄉、穩定的團隊、熟悉的股東,這是一種信任關係。我承諾,伯克希爾不背棄原則,我就會一直相信你,就像信任遺囑執行人。”

    共同的理念,讓大家走到一起。這不是投資,而是一種信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