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內部問題,指導方針

字數:3203   加入書籤

A+A-


    外部大事搞定,佳藝電視台內部,也要開始整頓了。這件事也不小,由於前段時間巨虧,‘佳視六君子’被逼辭職。領頭羊消失了,台內自然一片大亂。

    蛇無頭不行,所以林毅入主後,首先要任命頭腦:“老喬,你先兼任台長。至於出版社那邊,暫時讓老許扛起來。”

    喬安邦很靠譜,三個秘書留給老許,自己單身前往赴任。‘六君子’的助理和秘書,都被他暫時調到麾下,作為一個外行人,就不會兩眼一抹黑了。

    無論人心還是工作,現在都是一片混亂,所以暫時沒有複播。不過,行政人員已經複工,以便梳理內部網絡。首要問題,是確定電視台發展的大方針。

    喬安邦傳媒出身,很快理出個大概:“老板,電視台有兩大問題,一是冗員二是高薪。目的都是短期爆發,製作大量電視節目,以便壓製競爭對手。”

    雅達利遊戲倒閉,林毅說了個大概,然後總結教訓:“這和佳視很像,指導方針急功近利,最後摔個大跟頭。這裏隻有一個中文台,員工卻超過800人。”

    “是的老板,前董事會挖來六君子,在他們的帶動下,不少藝員和編導跳槽,甚至電視劇《家變》,整個團隊都轉移了陣地。”

    林毅莞爾一笑:“tvb的骨幹和幕後,被佳視挖來了很多,聽說邵老板氣得吐血?”

    屋裏沒有員工,老喬放口直言:“氣的吐血不敢說,跳腳大罵肯定有!不過,邵大亨有句話,我認為說的很對——香港本地市場狹小,薪資水平必須控製。之前的挖人行為,極大抬高了成本。而報刊和電視,本身都是虧損運營。前董事長林秀峰,根本就是外行指導內行。”

    林毅緩緩搖頭:“雖然你是老媒體人,但這話我並不讚同。質量管理和目標管理,天堂遊戲正在進行。對於薪酬體係,我的理解就像炒菜,火小了做不熟,火大了會燒糊!”

    他又打了個比方:“無論遊戲開發,還是電視製作,都屬於創作性部門。靈感就像那海潮,起起伏伏時高時低,沒有工業生產的穩定性。高薪刺激方案,能讓人一時爆發,卻無法維持高潮不落。”

    之所以重視員工,是因為香港電影,林毅看過不少,電視劇和娛樂節目,以前卻很少接觸。這邊不像小說,他提供不了幾個靈感。最終能夠依靠的,還是電視台內部造血。

    說到這些員工,數日前,300多人包圍港督府,進行靜坐請願。連續三次、臂戴黑紗,所以領頭四人,被指控‘非法集會’,遭了牢獄之災。

    這兩天,他們被陸續放了回來。又向新台長請願:“盡速恢複電視台之播映,保障電視專業人員之就業權益。”

    喬安邦順勢而為,召開全體員工大會。香港新總部,林毅還沒建立起來,但佳視自己有大廈。六樓晚會大廳,可以容納600多人。但員工們一湧而進,仍然顯得很擁擠。

    因為高層大離職,台上隻有小貓三兩隻,對應著台下黑壓壓一片。人心還沒穩定,權威還沒建立,所以需要保安維持秩序。

    天氣燥熱,人聲嘈雜,所以先樹個靶子,給大家消消心火:“員工請願信中,要求追究危機責任。除了教育電視的老問題,之前的7月攻勢,花費奇高卻成績平平,導致資金快速枯竭,這就是直接原因。”

    喬安邦這番話,讓很多人心生不滿,台下開始大聲喧嘩:“7月正是酷暑,我們空群而出,花車巡遊宣傳佳視,走遍全港92個地區,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

    這聲杜鵑啼血,引出了不少共鳴,場麵變得更加嘈雜。港督府坐三次,差館裏走一圈,膽子大了不少。就是麵對新東家,他們也敢當麵質疑。

    待場麵安靜下來,喬安邦繼續發言:“雖然結果不佳,但員工隻是依令行事,本身並無過錯。香港市場狹小,佳視先天不足,運營策略太激進,反而會導致過猶不及。”

    引導輿論時,與其豎一堆靶子,不如豎一個靶子。而前董事長,就是最佳人選。果不其然,各種抱怨洶湧而來:“瞎指揮,亂彈琴,外行指導內行!”

    就在這個時候,又有人試圖打亂節奏:“本地市場狹小,應該壓縮成本,新老板的觀點,怎麽跟邵大亨差不多?”

    這裏超過半數員工,是tvb跳槽過來的,當然了解原老板:“六叔管理無線電視,就像經營血汗工廠。我們當牛做馬,卻得不到應有回報。難道佳視新老板,也是這個經營理念?”

    林毅比了個手勢,保護傘公司的保安,立即揪出一個人,然後架出了大廳。見到這個場景,全體員工呆若木雞,萬萬想不到,新老板手段如此激烈!

    會場鴉雀無聲,林毅拿起麥克風:“那人被開除了,所以這個大廳裏,已經沒有了他的位置。我剛才注意到,此人不止一次,試圖帶歪節奏。我有非常懷疑,他是對手安插的棋子!”

    “怎麽可能呢?*編劇我認識很久了!”

    反駁聲音太小,林毅根本聽不清。他再次抬手,場內為之一靜,看來權威已經樹立:“過半員工,挖自tvb。邵六叔什麽性格,你們比我清楚,他是挨打不還手的人嗎?”

    “確實有可能啊,六叔那麽強勢,死不妥協的人!否則,鄒文懷、六君子,為什麽紛紛出走?”

    議論風向變了,林毅再加一把火:“你們去請願,是為了保住電視台,大家能夠繼續工作。但法庭記錄顯示,有職員申請佳視清盤,以便償還拖欠薪資。”

    聽到這個消息,會場突然炸鍋了:“我艸,佳視如果倒閉了,老東家肯定回不去。如果失業了,我的房貸怎麽辦?這好日子才過兩年,真是天殺的二五仔!”

    這個場麵,有助於收攏人心,所以沒必要安撫。等到自然安靜後,喬安邦拿起話筒:“降薪、減員、增效!”

    無論走到哪兒,企業快速扭虧,基本都是這一套。林毅把話講明白:“佳藝電視台,是個政策性產物。但在商業社會中,如果不能自負盈虧,沒人會一直為它輸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