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節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字數:7344   加入書籤

A+A-


    果然。

    一旦觸碰到這些玉雕工匠們的切身利益。

    他們就會變得牙尖嘴利,血性十足。

    哪怕是江、林兩家重量級的玉雕廠聯手而來的超級影響力,也壓不住。

    甚至是兩家玉雕廠旗下的玉雕師,也充斥著激烈反對的聲音。

    這就是現狀——寧願在溫水中被慢慢煮死,也不願意縱身一跳。

    現在玉雕界的局麵都變成什麽樣了啊。

    價格不透明;

    工藝無標準;

    玉雕品質的上限下限天壤之別;

    更可怕的是,安於現狀、固步自封、不思進取的工匠太多。

    “你們是想賺那一小撮富豪的錢……還是賺這些富豪錢的同時,再把一個超級市場的錢全部賺了呢?”

    林櫟站在會議的中心位置。

    雖然是第一次。

    但他表現得十分出色,說的話無一處不在理。

    無論是神玉、王玉,貴玉的引用,還是對文人審美的看法,都有獨到之處。

    “如今玉雕界最大的問題就是固守儒生的審美。

    我的意思並非貶低儒生的審美。

    而是,在這個百花齊放的時代,我們應該做出改變。

    各位家裏的觀賞植物,就隻是竹蘭菊梅嗎?

    審美總是在不斷變遷,如今的審美相較幾百年前,少了繁瑣,多了簡約;少了內斂,多了張揚;少了壓抑,多了個性。

    我們玉雕工匠就是不願意與時俱進,所以雕刻的作品還是幾百年前的風格,競爭力低下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

    難道與時俱進就是拋棄傳統嗎?

    文字由大篆變成小篆,由小篆變成楷書,現在的繁體變成簡體字,也是數典忘祖嗎?!”

    林櫟邏輯分明,竟然有舌戰群儒的氣勢。

    然而。

    對於林櫟的分析,保守派是不會多加考慮的。

    他們隻顧著捍衛切身的利益。

    哪怕一點捕風捉影的革新,都會讓他們草木皆兵,群起而攻之。

    “你不要混淆視聽,偷換概念!文字是文字,玉雕是玉雕,怎麽能混為一談?”

    “玉雕這一行發展了幾千年,的已經成熟了,玉器可以涵蓋所有生活細節,還需要畫蛇添足嗎?”

    “對,我們隻需要繼承傳統即可。”

    這個時候,‘傳統‘二字,竟然成了某些保守派固步自封的擋箭牌。

    “就算秦核舟來了,我們也會口誅筆伐。”

    突然。

    一位保守派看群情激憤,高聲喊了一句。

    然而。

    會議廳內瞬間鴉雀無聲,一片寂靜。

    幾乎所有人都像預先說好了一般,刹那間陷入緘默。

    這位愣頭青保守派懵了——最怕氣氛突然安靜.JPG。

    他四下環顧,百思不得其解。為何沒有一位同仁響應呢?

    剛才的氣氛不是這樣的啊。

    剛才不還聲討得十分熱烈嗎?

    會議廳內。

    所有保守派臉色嚴肅,眼觀鼻鼻觀心,一聲不吭。

    他們之所以反對江、林兩家聯手推出的革新計劃,是因為要守住自身利益蛋糕。

    若是利益蛋糕受損了,就是江老爺子和林佛陀,也要吃閉門羹!

    但秦核舟與江、林兩家截然不同。

    秦核舟奆佬不僅僅是自己的作品拍出天價,而且能帶起玉雕潮流。

    每一次玉雕潮流。

    都有一批工匠的腰包漸漸鼓起。

    哪怕不能鼓鼓脹脹,但賺的錢也極為可觀。

    他們跟在秦核舟身後跑,能喝到鮮甜可口的湯。

    甚至有些機靈的玉雕師,能短時間內賺十萬、幾十萬。

    他們怎麽會指責秦核舟?

    相反。他們不僅不會指責,甚至非常願意為秦核舟鞍前馬後,身先士卒。

    他們可是對最近爆紅的傳統技藝小鎮眼紅不已啊!

    一個小鎮的橫空出世,竟然讓近一百家手藝人兩年的貨倉被哄搶一空。

    這是什麽概念啊?

    所以當那愣頭青提到秦核舟。

    大家都心照不宣的選擇冷場。

    你一個人去口誅筆伐秦核舟罷,我們作壁上觀。

    ……

    ……

    林櫟、江然、江老爺子,林老爺子都有些驚詫。

    沒想到隻是秦核舟三個字,就能震懾全場。

    看來,能把這些保守派鎮壓得服服帖帖的,恐怕隻有秦核舟一人了。

    可是……秦核舟最近這段時間都不知到哪去了。

    電話幾天不接。

    到玄武湖找也沒有人影。

    真·神龍見首不見尾。

    ……

    “那這次會議就到此結束了。各位後會有期。但我需要提醒一下各位:上邊即將下達文件,邊疆產和闐美玉的礦區,都將禁止開采。

    你們現在不改,以後也得改,隻不過是時間遲早的問題。”

    林老爺子站起來,毫不客氣的說道。

    他們本來是一番好意,希望能藉此機會,讓玉雕圈改頭換麵。

    誰知道這些人頑固到這種地步呢?

    “管他呢,車到山前必有路。”

    “對,杞人憂天幹嘛呢?不還有貝加爾湖地區的俄料、痕都斯坦玉、澳洲玉髓等替代品嗎?”

    “是啊是啊,就算到了那一天,秦核舟也會有辦法的。連風雪夜歸人這樣化腐朽為神奇的作品都能構思出來,秦核舟肯定有辦法。”

    不得不說,保守派心非常大。

    在這個時候,他們竟然出乎意料的‘高瞻遠矚’。

    林櫟聽到這些竊竊私語。

    忍不住搖了搖頭。

    如果能把師父請過來就好了。

    可師父究竟去哪兒了呢?

    ……

    ……

    “這邊呢,環境更清幽,也更適合工作,我特別喜歡這一間寬敞的工作房。”

    秦淮打開院門,如果說玄武湖別墅適合於奢華的享受,那麽植物園別墅就適合養老和工作了。

    玄武湖別墅區無法在室內雕刻,因為書房有多寶閣,有書桌,放不開手腳。

    當然,植物園別墅也有點小,放不下一萬尊真人大小的木雕。

    但同時放一百尊沒問題。

    穿過空曠的草坪,再穿過幾扇園林一般的拱形石門、幾棟亭榭樓台、幾座假山,兩人終於進入到住處。

    秦淮第一時間走進工作區。

    摸摸木料,擦擦雕刻刀,好像在看自己的小孩。

    眼神裏的認真和溫柔根本掩飾不住。

    而商雅則是在沙發上拿起了秦淮丟棄的手機,充上電。

    有六十多未接來電。

    幾十條未處理信息。

    商雅拍了拍額頭,她就知道,會是這樣。

    不過身為秦淮小哥哥的賢內助,她幫秦淮小哥哥處理好了。

    ……

    唐館長。

    回撥。

    “哦,是一位來自意國的木雕師,我待會問下秦淮再跟你說。”

    ……

    趙道元。

    回撥。

    寧致遠。

    回撥。

    一些有備注的手藝人。

    回撥。

    林櫟。

    回撥。

    “師母,師父你們終於通網了……”

    林櫟正結束會議,慘兮兮的哭訴道。

    “你師父又有一件超級木雕即將雕刻出世,所以忙得很,沒能及時處理電話。”

    又?

    林櫟目瞪口呆,瞠目結舌,啞口無言。

    傳統技藝小鎮還在持續升溫呢!

    師父的創意一個接一個,頻率也太高了一些!

    “你有什麽時候找師父幫忙?”

    商雅好奇的詢問了一句,一天內給秦淮打了三十幾個電話。

    恐怕是遇到了什麽棘手的問題。

    “是有問題想請師父幫忙。

    前段時間我和江然兩家的玉雕廠合並了嘛。

    為了讓玉雕界繁榮健康的發育,我們在姑蘇城召開全員會議。

    想要整改一下圈內亂象,立下明確的玉雕標準,同時把玉雕作品有明確的分級……

    然而保守派太多,推行的整改慘遭失敗。”

    商雅:“……”

    “你們傻啊,這是一個會議就能改掉的嗎?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不給他們看得見,摸得著的利益,他們怎麽可能跟你們走?

    並非每一個人都心有情懷,道德品質高尚的人往往隻占少數,大部分還是凡夫俗子。

    所以想要改變現狀,當然是要換一個更加簡單粗暴的方法。”

    商雅搖頭。

    這個道理其實十分淺顯易懂。

    “什麽方法?”

    林櫟好奇的問道,他聽出了師母異常自信的語氣。似乎師母胸有成竹。(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