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節 秦某人,也有幾句話想說【四千字】

字數:11670   加入書籤

A+A-


    前方有一件驚豔至極的作品在等待……

    已經好長一段時間,沒有出現過這種心境了!

    無論是雕刻傳統技藝小鎮,還是雕刻秦始皇兵馬俑木雕群,秦淮都胸有成竹,把一切細節安排得明明白白。

    沒有出乎意料大道至簡的溫潤驚豔。

    隻有嘔心瀝血窮盡技藝的大氣磅礴。

    而在這一次全新的創作中,

    銅液會沿著地形流淌,飛濺……

    它們將以最自由的程度,凝固出自然之形。

    秦淮再一次感受到了一份不期而遇的驚喜!

    由於亢奮,連托著盛器的手腕,都微微顫抖!

    多巴胺和腎上腺素提前進入分泌狀態!

    第二步是傾倒銅液。

    首先要急劇傾倒,讓粘土模型中的銅漿匯聚成一池‘水窪’,這樣使得銅液不至於迅速凝固。

    這一小步。

    相當於雕刻中的雕粗胚。

    難度不算七分。

    而接下來,就是將高溫銅漿,從高處傾倒,讓它們與銅液池中的銅漿撞起‘浪花’。

    每一次撞擊,秦淮都會在心中計算成百上千次,從而盡可能的引導浪花朝自己想要的形狀凝固。

    否則。

    銅藝作品會亂七八糟,變得十分抽象。

    然而秦淮可不想玩花裏胡哨的抽象作品。

    他的藝術思想建立在五千年的底蘊上。

    哪怕抽象,也是秉承‘太像媚俗,不似欺世,妙在似與不似間’的原則。

    當然。

    想要控製這些變數,往往需要殫精竭慮。

    每一次撞擊激起的銅漿浪花,都充滿著不可控性,激起的浪花也會充滿變數。

    故而每一次撞擊,秦淮都會根據前麵一次撞擊留下來的淺淺痕跡,隨機應變的調整銅液傾倒的姿態與角度。

    一朵一朵的浪花,無序形成,卻有井然有序的凝固。

    就像天道秩序。

    有無相生。

    一切看似無序的混亂中,其實抽絲剝繭可以找到永恒的規律。

    而在秦淮的手藝中——永恒的規律是永恒的變數。

    他不知道下一步會發生什麽。

    可能會失敗,可能會綻放更美麗一朵浪花,這些都不得而知,秦淮唯一要做的,便是將那轉瞬即逝的浪花推向最驚豔。

    一遍一遍的驚豔累積起來,就是絕世的作品!

    這一步。

    近乎苛刻!

    秦淮一次又一次的屏住呼吸。

    控製著心髒跳動,將手腕死死釘在空中,同時計算好角度、計算好傾倒的液體多寡……

    再根據前一次浪花凝固的形狀,因地製宜,順其自然的將一朵朵浪花推向驚豔的極致。

    每一個動作,都小心翼翼,一旦銅液落下,就是不可更改!

    而且銅液流動性極高,

    一旦撞擊到熔漿池裏,瞬間就會融入其中。

    秦淮必須掌控力度,於浪花形成的電光火石間,讓它凝固!

    難度之高,讓秦淮身上布滿汗水!

    因為需要不斷的斂神屏吸,氧氣供應不足,到了創作的後期,秦淮眼前一片漆黑。

    最後。

    感覺身體被掏空的秦淮放下盛器,一屁股坐在椅子上。

    他知道中華家有起碼十位雕刻大師,十年如一日的在科研機構,為導彈雕刻某些部件的細節。

    那些細節,需要精確到0.02毫米。

    機器無法勝任,隻能讓人來,因為一不小心,就會爆炸。

    在那種工作環境下,雕刻大師們必須屏住呼吸,長年累月,供氧不足,導致這些大師的頭發全部脫掉了……

    秦淮有些心悸。

    他玉樹臨風,英姿瀟灑,風·流倜儻,要是禿頂了,可怎麽辦呀?

    秦淮閉上眼睛。

    【厲害了,我的宿主,這種技藝也虧你能想得出來,非人哉。】

    係統情不自禁跳出來誇了一句。

    秦淮置若罔聞。

    他實在是精疲力竭,故而躺在椅子上才幾分鍾,就昏昏沉沉的睡著了。

    醒來時已經天黑。

    秦淮站起來,撬出這件作品,滿懷期待的將它洗得幹淨,然後,於細節處不斷拋光、完善,力圖釋放每一朵凝固浪花玉碎時的悲壯美。

    讓那些屈指可數的浪花,映襯出一片海域的波瀾壯闊。

    可是。

    秦淮失敗了。

    兩平方米的麵積中,出現的浪花有三十朵,雖說每一朵浪花的凝固,都極盡心血。

    但秦淮並非神,他會犯錯,一個錯誤可能並無大礙,但三個,四個,甚至是十個失誤,便會給一件作品帶來災難。

    秦淮極其不滿意。

    他想要的銅藝作品,絕不能容許如此之多的失誤,而且,作品根本沒有表現出他想象中的意境。

    隻是凝聚了三十朵銅液浪花,卻並未抓住海的神韻。

    起碼秦淮觀賞這一件銅藝作品,感覺不到明淨的沙灘,感覺不到海鷗翱翔在藍天,感覺不到潮起潮漲……

    還差了一些火候。

    不過。

    今天是無法繼續創作了。

    ……

    第二天。

    秦淮痛定思痛,沒有繼續創作,而是不斷優化創作方案。

    高強度的創作方式,肯定會出現差錯,創作到最後供氧不足、頭暈目眩,怎麽辦?

    秦淮十分為難。

    坐在餐桌上,一邊照顧兩小隻,一邊思索。

    “老公呀,跟你說一件事情,今天江陵玉雕廠召開了第二次發布會,剛才看到視頻,有許多業內人士在刁難他們。”

    秦淮眉梢微皺。

    “怎麽回事?”

    “大概是江陵玉雕廠最近利潤暴漲,讓人眼紅了唄。

    我看了一下金陵玉雕廠的工序構成。

    僅僅打磨拋光環節,選用的工匠都是技藝熟練度超過三十年的老工匠。

    這些老工匠年紀不小了,沒有精力來雕刻一整件玉雕作品。

    不過林櫟懂得物盡其用,直接高薪讓這些老工匠掌管拋光工序。

    這些老工匠積攢了幾十年的眼力,拋光技藝不是小年輕可以媲美的。

    於是。

    江陵玉雕廠每一件玉器的拋光,都達到了一個極高的水準……

    至於雕刻環節,也是選用頂尖工匠。

    所以你看,每一個環節,都做到優秀,生產的玉雕銷量和價格自然居高不下。”

    秦淮頷首點頭。

    千人一工使用得當,確實不錯。

    “所以這個模式給江陵玉雕廠帶來了巨額利潤,然後有工匠眼紅了是嗎?”

    秦淮搖頭笑了笑。

    當初年輕輕輕,一腔熱血的林櫟召開會議,呼籲業內一起尋求變革,可是那些頑固派一陣噓聲,畫地為牢,對林櫟冷嘲熱諷。

    而如今。

    看到江陵玉雕廠蒸蒸日上,又開始攻擊詆毀。

    竟然跑到江陵玉雕廠的發布會上去了?

    這些家夥,不應當稱為頑固派,應該稱作攪···屎···棍,不願意進步就算了,還千方百計阻撓別人的進步!

    “今天還在開發布會嗎?”

    秦淮眼神微凝,問了一句。

    “距離發布會召開還有半個小時。台下已經集結了一批工匠,虎視眈眈,等著繼續攻訐林櫟呢。眼紅病真是可怕啊。”

    商雅搖頭慨歎。

    ‘千人一工’模式是當初商雅當初提出來的。

    林櫟拿去推廣實行。

    不過林櫟資曆尚淺,壓不住那些倚老賣老的工匠。

    那些工匠一直認為林櫟資曆淺薄,資曆不夠卻賺得盆滿缽滿,怎麽可能不眼紅呢?

    其實。

    如果讓秦淮主持實施該模式。

    那些工匠肯定屁都不敢放一個。

    別看秦淮奶爸平時不顯山不露水,真要出麵,那肯定是‘以德服人’。

    誰敢說個不字?

    “我出門一趟罷。”

    秦淮起身,換上外出的衣物,腰杆挺直,眉頭微蹙:“我倒要看看,這些人怎麽刁難我徒弟。”

    ……

    一個小時後。

    秦淮來到金陵城會展中心。

    打了一個電話,林老爺子立刻從會展中心內屁顛屁顛的出來迎接。

    “秦老弟……是來救場嗎?”

    林老爺子頗有些激動,那些被觸碰了利益的老東西,像一條條惡犬,任誰都扛不住的。

    這是紅了眼的利益之爭!

    江陵玉雕廠生產的玉器,口碑如日中天,抬高了玉雕收藏家對玉器質量的要求,而且,江陵玉雕廠幾乎橫掃了中高端玉雕生活用具市場。

    其它玉雕師,必須絞盡腦汁創新,才能爭奪市場。

    這就導致其它玉雕師創作的難度和周期被拉長了,也不敢粗製濫造,他們如何不恨?

    明明之前可以偷懶,可以抄敦煌,可以抄紅樓夢,可以抄漢唐。

    但現在,他們不敢明目張膽的抄了,要動腦筋了。

    這讓無數玉雕工匠恨得牙癢!

    該死的江陵玉雕廠,硬要標新立異,把玉雕行業攪得烏煙瘴氣!

    秦淮跟隨林老爺子走入會展中心。

    首先。

    非常低調的、安安靜靜的坐在林老爺子和江老先生中間,默然觀看。

    台上。

    林櫟穩重多了。

    麵對攻訐,表麵上穩得一塌糊塗。

    一位年過半百、臉上褶皺橫生、大腹便便的玉雕工匠站了起來,咧開嘴笑。

    拱手。

    向四麵八方行禮。

    就像沐猴而冠一般,虛偽得一塌糊塗。

    “各位玉雕界的同仁,我舉個實例來說明江陵玉雕廠的危害!

    前一段時間,我們玉雕界出現了許多雕刻**····的玉雕師,他們專門為暴發戶雕刻不著寸縷的女性,凸顯胸部和臀部,販賣色·······情,極其惡俗!

    但這些玉雕,竟然風靡一時,許多二流玉雕師因此賺得盆滿缽滿!時不時很可笑?”

    老者譏諷的笑了幾聲,指責林櫟的意思不言而喻。

    “經曆過那一段時期的玉雕工匠都知道。

    當時的玉雕界,有多麽的混亂不堪!

    苦心練習技藝的玉雕師被惡俗的*****玉雕師踩在腳下,作品擠壓在家中。

    窮困潦倒,

    吃不飽飯……

    最後隻能悲哀的離開玉雕界!”

    老者說得痛心疾首,話中摻雜刀劍槍棒。

    期間。

    甚至數次用目光引導所有玉雕工匠仇視林櫟。

    “有了前車之鑒,我們更應該抵製劣幣驅逐良幣!江陵玉雕廠請自重。”

    老者的言論,迎來了一片喝彩。

    林櫟臉色難堪。

    偷換概念真是行雲流水啊。

    看來平時沒少唇槍舌劍,抨擊別人。

    “首先。

    江陵玉雕廠的玉器都是生活用具,譬如花器、茶具、香爐……

    惡俗從何而來?

    拿我們跟*****玉雕比更是無稽之談!

    我們的玉器,每一件都是經過認證許可的,連收藏家們都愛不釋手。”

    林櫟一字一句的解釋道。

    ……

    “嗬嗬嗬,收藏家的喜愛?收藏家的喜愛不代表一切!”

    另一位胖工匠猛得站起來,指著林櫟,麵目惋惜痛心:

    “我們作為傳統文化的弘揚者,第一要義不是賺錢啊!

    而是向藏家和民眾傳遞審美,傳遞何為五千年的底蘊!

    就像****玉雕,收藏家愛不釋手吧?

    可是呢?

    *****玉雕就是惡俗,再多收藏家喜愛都是惡俗!

    江陵玉雕廠產出的玉器同樣歸類於惡俗一類,它們不能傳遞審美,隻是強行拉低收藏家的審美,讓玉雕失去文化核心,變得媚俗!”

    林櫟啞口無言。

    他說不過這些經常玩文字遊戲的老家夥。

    這些老家夥,恐怕一生的功力,都在顛倒黑白上了。

    林櫟默然。

    還未出生辯駁,就有另一位玉雕工匠站起來。

    這位工匠看起來十分和善。

    起身的動作也不慌不忙,頗具仙風道骨。

    “我來說一句公道話吧。”

    聞言。

    林櫟眼前一亮。

    終於有明白人了?

    就連在後排坐著的秦淮,都訝異的挑了挑眉。

    “是你們廠安排的托?”

    林老爺子和江老先生搖頭,他們根本不屑於安排臥底。

    這就是在曆練林櫟獨當一麵的能力。

    “既然不是安排的托,那看他怎麽說。”

    於是。

    幾人的視線落在這位仙風道骨玉雕工匠身上。

    “玉雕是一項慢工出細活的傳統技藝。

    慢下來,感受千年以前,東方先輩們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

    精雕慢琢一件具有中華精氣神的匠心之作。

    手藝人的重心永遠實在工藝上,

    一絲不苟的將玉之美體現出來,讓玉的溫潤在手工雕刻的溫度下緩緩綻放。

    這才是匠人的‘慢工出細活’,隻有仔細到了極點才能夠無愧於自然萬物。”

    ……

    ‘嘩嘩嘩嘩’

    掌聲雷動。

    仙風道骨玉雕工匠微微一笑,笑得頗為儒雅。

    隻是下一刻。

    他話鋒一轉,直指江陵玉雕廠。

    “可是江陵玉雕廠卻能一年生產一千六百件玉器!

    這是慢工出細活嗎?

    我想最基本的質量都無法保證吧?

    所以還請江陵玉雕廠作為業內領袖,身先士卒的去重視玉雕藝術品的質量。承諾一年生產的玉器不得超過兩百件,才是一個玉雕廠該有的匠心!”

    林櫟臉色鐵青。

    好一招陰奉陽違,釜底抽薪。

    直接以質量強壓江陵玉雕廠。

    讓玉雕廠強行承諾,一年隻生產兩百件玉雕!

    其心可誅啊!

    可是麵對這一群倚老賣老的前輩們的施壓,林櫟真的毫無辦法。

    他們隻需要一張嘴,就能三人成虎的詆毀江陵玉雕廠。

    那可是大半個玉雕圈的玉雕師啊!

    秦淮緩緩站了起來。

    “秦某人也有幾句話想說……”(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