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節 曆史悠久,就是可以為所欲為【四千字】

字數:10733   加入書籤

A+A-


    寫字樓內,靜悄悄的。

    突然有一位設計師走過來。

    女性。

    穿著職場白領裝。

    手中拿著一份檔案。

    在商雅麵前停下。

    “商總裁,我在法國巴黎進修過,拿過許多證書,還有時裝周的邀請設計經驗,能不能特殊待遇?”

    商雅詫異的挑了挑眉,與秦淮對視一眼,有點想笑。

    “不行,我們淮雅隻看你的設計,不看你曾經的資曆。”

    “我的設計受到了國際認可的,我還參加過時裝周設計,實力自然不缺。”

    這位設計師鍥而不舍,言語中有一股留洋歸來的自信。

    她覺得。

    以她的資曆,直接出任主設計師都綽綽有餘了。

    商雅正欲說話。

    秦淮先出聲了,麵無表情的瞥了一眼這位設計師:“你的名字應該叫謝瑩?”

    謝瑩一愣,商雅也愣了愣。

    秦淮這是第一次來唉。

    一直坐在窗戶邊,按理來說,應該什麽都不知道才對。

    此刻卻突然叫出該設計師的名字,有點玄乎啊!

    “上次你給我看設計圖稿。

    就是設計師們考核時的設計,我全瀏覽過一遍,謝瑩讓我印象深刻。依照設計風格推測,應該便是眼前這位設計師了。”

    秦淮溫吞的向商雅解釋。

    從對方的作品,推測出對方的行事風格,並不困難。

    謝瑩眉頭一挑。

    能被秦淮記憶深刻的作品,似乎有戲!

    她挺了挺胸脯,愈加傲然。

    “我對我的作品非常有自信。”

    “不,你的設計比較爛,在三十幅設計中,屬於當之無愧的墊底。”

    秦淮說得十分直白,一點也不曾拐彎抹角。

    謝瑩的嘴角微微抽搐,傲然的表情漸漸轉化為錯愕,甚至是有一絲不屑。

    “怎麽可能?!我一直在巴黎學習頂尖的設計理念,走在潮流前沿,我覺得你可能是不懂西方的設計。畢竟你是東方的藝術從業者。”

    聽得這話。

    秦淮依舊是表情清冷。

    內心毫無波動,隻是眼簾微抬:“既然走在潮流前沿,既然比我更懂西方的設計,那你有我在西方有名氣嗎?比我在西方的聲譽高嗎?”

    謝瑩:“……”

    竟是無語凝噎!

    謝瑩所有的傲氣,都在這一句話下分崩離析。一股挫敗感從心底升起。

    “我懂了,我會努力證明自己的!”

    謝瑩咬爛咬嘴唇,雖然不服氣,但還是無話可說。

    見狀。

    商雅輕輕一笑。

    她家秦淮小哥哥還是如此,平平靜靜中給出暴擊。

    實際上要論狂,誰能狂得過秦淮小哥哥呢?

    秦淮小哥哥心中的傲氣,世間鮮有人能媲美。

    隻是平常顯得頗為溫和罷了。

    真正懟起人來,基本上就是碾壓。

    “我想送你一句話,如果你想去全世界尋找美,那你至少身上應該擁有美,否則你就隻能空手而歸。

    你身上擁有的美,就是中華家五千年的底蘊,丟了它,你什麽也做不成。

    你學西方有什麽用呢?

    西方有一大批頂尖的設計師,比你更土生土長,比你更了解西方文化,而且他們生長在骨髓中的西方文化自信,你永遠學不會。

    你想尋求市場嗎?這裏有十五億市場,還有全世界的華人華僑,以及受中華文化影響的周邊附屬國。

    你想要尋求新穎嗎?東方的藝術元素,不足以獨樹一幟?

    自己想想吧,一個優秀的設計師,獨特的審美眼光不可或缺,如果你看不透,趁早轉行。”

    秦淮絲毫不客氣。

    謝瑩屬於典型的文化不自信。

    其實西方的文化藝術,也就是羅馬希臘的一個小體係罷了,影響力有限。

    後來西方把希臘神廟燒得幹幹淨淨,又找不到祖宗掩飾自己野蠻人的身份,就開始認羅馬與希臘為祖宗,偽裝成文明人。

    經過五百年的發展,希臘殘存的藝術,才得以依附在西方膨脹的武力之下,迅速擴張,一躍成為世界上影響最大的文化藝術體係。

    而中華家的文化藝術,在十八世紀後,因為國力衰弱,迅速褪掉了神話光環。

    不僅對西方的影響力逐漸消退,甚至於對周邊附屬國的影響力,都越來越力不從心。

    但這不代表要以西方文化藝術為尊。

    中華家的文化藝術,無論是生命持久力,還是同化能力,還是影響能力,都是世界第一。

    畢竟是源遠流長了兩千年。

    漆藝、木雕……已經流傳了七千年。

    玉雕甚至流傳了一萬年!

    十八世紀之前,在西方畫作中,瓷器、絲綢等都是神明專屬用具,由此可見其崇高地位。

    所以。

    為什麽要文化不自信呢?

    因此,秦淮才會毫不留情的批評兩句。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這麽淺顯的道理不懂嗎?

    眼見著海外留學歸來的謝瑩都被懟得無話可說,一群設計師噤若寒蟬。

    紛紛埋首構思創意。

    “商總裁,創意不局限於玉雕、木雕、銅器是嗎?”

    又一位設計師前來詢問。

    “隻要是奢侈品,都可以設計,香爐、吊墜、耳環、手表、包包、服裝也行。”

    商雅隨口回答道。

    秦淮沒有任何異議,商雅如何決定,就是如何決定。

    他正在寫將烈士紀念碑納入保護範疇的提案,整整齊齊的楷體羅列在稿紙上,漂亮得不像話。

    隻有某些時候,兩萌娃突然搖他的筆杆,字跡才會歪歪扭扭。

    “商總裁,你有沒有關注微博上東瀛對‘一朵浪花’的分析啊?”

    一位設計師跑過來。

    商雅一臉困惑。

    完全不知道有這麽一回事。

    現在閑著也是閑著,就拿出手機。

    查看了一下。

    過了沒多久,便連連冷笑。

    她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商雅氣呼呼的將屏幕轉到秦淮麵前。

    秦淮瞥了兩眼,麵無表情的抬起眼簾,露出一縷不屑。

    真是一個不知悔改且不知廉恥的國家。

    這通篇看似無懈可擊,但在秦淮眼裏,卻是漏洞百出。

    為了針對秦淮,而強行牽強附會。

    秦淮接過手機,開始用一指禪打字。

    【對於《神奈川衝浪裏》,我來科普一下罷:

    葛飾北齋本身就是一個中國迷畫家。

    喜歡《西遊記》和《水滸傳》。

    因為喜歡,故而為這些小說繪製了大量插圖,印成《繪本西遊記》、《新編水滸畫傳》。

    在此過程中,葛飾北齋不斷吸收古今中國畫中的藝術長處,在中國畫技法的造詣上,日漸成熟。

    創作《神奈川衝浪裏》前,葛飾北齋已經學習中國畫六十年。

    深受中國畫影響。

    ……

    至於浪花元素,東瀛認為是葛飾北齋的原創?

    嗬嗬。

    南宋四大家之一馬遠現存有幾張浪花圖,我們不妨了解了解。

    第一張是《雲舒浪卷》。

    第二張是《黃河逆流》。

    第三張是《層波疊浪》。

    我將圖貼在下麵。

    自己對比一下,就會發現:

    《神奈川衝浪裏》的浪花是不是和這三幅畫中的浪花一模一樣?

    無論是浪花的尖端,還是浪花的神韻,簡直就是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是不是?

    葛飾北齋的這幅《神奈川衝浪裏》確實在西方聞名遐邇,甚至影響到了梵高。

    但葛飾北齋為什麽隻有這一幅與南宋大家馬遠作品神似的作品在國際上拿得出手,真正的原因是什麽,心裏沒數嗎?

    東瀛的邏輯也是搞笑。

    隻準葛飾北齋在我國的老祖宗身上高仿,不準我這個本國人在自己老祖宗身上找靈感?

    ……

    另外在隨便科普兩句:

    東瀛所洋洋得意的百鬼夜行,其中有極大一部分來自於我中華。

    譬如八岐大蛇。

    它是東瀛最著名的神話妖怪,擁有八頭八尾八叉,身上長著青苔和樹木,身體巨大,足夠填滿八座山穀。

    東瀛傳說中,八岐大蛇的肚子總是像是糜爛了一般,鮮血淋漓,所到之處盡是沼澤,除了吃人,還會帶來水患,因此八岐大蛇是代表著河川泛濫的妖怪。

    而《山海經》記載,有一種精怪叫做相柳。

    相柳是水神共工的部下。

    蛇身九頭,巨大得能同時在九座山頭進食,它不斷嘔吐毒液形成沼澤,也是水患的象征,後來被大禹砍下一頭,這才逃到了東瀛,變成八岐大蛇。

    兩則傳說相似嗎?在九座山頭上進食、形成沼澤、水患的象征,這幾個關鍵詞合在一起,總不會是東瀛原創的罷?

    ……

    再譬如河童。

    同樣是東瀛較為著名的妖怪。

    據東瀛《山島民譚集》記載,河童形體像青黑色的獼猴,手腳似鴨掌,頭頂凹陷處像頂著一個碟。

    無論是水中或是陸地上,隻要碟子裏麵的水不幹涸,河童就會力大無窮能與人或馬角力。

    據南宋誌怪小說《幽明錄》記載,這種生物叫蟲童、水精、水猴子等等,頭上戴一盆,受水三五尺,隻得水勇猛,失水則無勇力。

    記載何其相似?

    基本上未加修改好嗎?

    而且根據日本傳說記載,河童是被一個叫九千坊的頭領從我中華家帶到東瀛的。

    而九千坊其實就是中國的河伯,由於采用活人祭祀,導致在中華混不下去了,於是舉族遷往東瀛。

    東瀛是原創嗎?

    類似的妖怪如玉藻前、姑獲鳥……這些我就不一一說了,免得東瀛臉疼。

    東瀛的文化藝術,大部分都是借鑒我中華,一字不改的占多數,妄加篡改的也不少,改得麵目全非的同樣很多。

    所以……東瀛哪來的勇氣誣賴我?】

    秦淮悠然的敲打著屏幕,用滿腹的學識,引經據典,各類名詞的出處,南宋四家的畫作,信手拈來。

    《山海經》、《幽冥錄》、甚至是東瀛的書秦淮也有涉獵。

    隨手一篇聲明,涉及的知識點巨多!

    網友們驚呆了。

    第一時間看懂了有關於南宋四大家之一,馬遠的畫作和葛飾北齋的相似處。

    這根本不是神似。

    這近乎一模一樣啊!

    至於下麵的八岐大蛇,還有河童,完全就是深入淺出,有理有據的實錘。

    ……

    【轉發了,轉發了!第一次看到如此精彩的打臉!北齋比秦淮早了兩百年?不好意思,馬遠大佬早了一千年。】

    ……

    【仿佛看到秦淮奆佬一臉傲慢——不好意思,曆史悠久就是可以為所欲為?】

    ……

    【說句羞愧的話,我活了二十三年,不知道南宋四大家是誰,馬遠我也不認識。我是不是丟了中華家的臉?】

    ……

    【樓上我來陪你啦,我也不知道馬遠大佬……我真丟臉,我真是不學無術。】

    ……

    【講道理,我也是國畫專業的,但我對馬遠大佬的了解也是寥寥無幾。秦淮小哥哥真·奆佬,光憑這些知識水儲備,就足以成為藝術名校的院長了。】

    ……

    【看完這篇打臉聲明。我默默燒掉了我的清華畢業證書,現在打臉也要這麽高的文憑了嗎?】

    ……

    【這波比曆史悠久的騷操作我給滿分,聽說你比我早了兩百年?抱歉,我祖先比你早一千年】

    ……

    網友們歡呼雀躍。

    北齋的高仿一目了然啊,完全不用再辯論,就算沒有半點藝術理念,也可以看出來,細節和神韻處的如出一轍。

    【我翻牆去,把這一篇文章和圖片轉到東瀛,讓他們感受一下絕望。】

    有幾位粉絲立刻行動了起來。

    翻譯。

    將對比圖剪在一起。

    然後翻牆發布。

    並且艾特當初分析秦淮‘一朵浪花’創意來源於北齋的官方媒體。

    有不少網友翻牆湊熱鬧。

    很快。

    東瀛的官方媒體就看到了秦淮的聲明。

    當看到分析時,臉色大變。

    他們不知道南宋馬遠啊。

    真有這位畫家嗎?

    還是南宋四大家之一?

    到穀歌上一查。

    果然有!

    官方媒體負責人驚恐萬狀,嚇得仔細對比了十幾分鍾,卻發現葛飾北齋的作品,無論是在細節上,還是神韻上,都如出一轍!

    臥槽。

    被更有文化的秦淮反殺了!

    不行。

    當作沒有看見。

    對於某些鐵證如山的評論,他們免費贈送刪除+永久禁言的飛機票。

    用這種方式,來欲蓋彌彰,掩耳盜鈴,從而維護他們心中可憐的自尊。

    網友們換號發評論。

    刪除禁言。

    繼續換號。

    刪除禁言。

    東瀛方麵動作極快。

    顯然是慌得一塌糊塗。

    專門翻牆過來打臉的粉絲們萬分錯愕。

    如此厚顏無恥嗎?!

    這果然是東瀛小鬼子的作風。(WWW.101novel.com)